莊其輝
上尿路結石屬于臨床中多見的尿路結石疾病,此疾病的常見體征為膀胱刺激征、疼痛、惡心嘔吐、血尿,其中血尿和疼痛是主要癥狀,疼痛多位于腰部、腹部、肋脊角,為持續(xù)性或者是陣發(fā)性,絞痛或鈍痛是主要表現(xiàn)形式,而血尿易在疼痛后出現(xiàn),經(jīng)常是患者活動后產(chǎn)生的[1-3]。此疾病包括兩種,即腎結石和輸尿管結石,其病情嚴重程度與結石的大小、部位、活動、感染、有無損傷、梗阻等因素有關,手術是此疾病的常用治療方式[4-5]。由于時代的進步,醫(yī)療技術的不斷革新,使得微創(chuàng)手術日趨成熟,在上尿路結石的治療中,微創(chuàng)手術逐漸成為主要的應用術式。經(jīng)皮腎鏡碎石術(PCNL)與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FURS)是此疾病治療中應用較多的術式。本研究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的95例上尿路結石患者,予以其FURS,觀察結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95例上尿路結石患者。納入標準:(1)符合上尿路結石的臨床診斷標準;(2)同期未參加其他臨床試驗。排除標準:(1)合并重癥疾?。ㄈ缒X中風、心力衰竭、終末期腎病等);(2)存在手術禁忌證;(3)合并精神障礙,不能正常交流;(4)中途退出。男42例,女53例,年齡25~80歲,平均(52.69±5.24)歲,腎結石55例,輸尿管結石患者40例。此研究已獲得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認可和批準,所有患者和家屬均同意。
患者采取截石位,上肩托,頭低腳高,麻醉方式為全麻,將F12一次性導尿管留置在膀胱內進行排尿,逆行輸尿管硬鏡直視下,將COOK超滑導絲置入輸尿管,直至腎盂處,并沿著導絲將通道鞘置入,直至輸尿管、腎盂連接處下方2~3 cm處,將導絲退出,置入輸尿管軟鏡,確認結石位置,借助輸尿管軟鏡的通道進行操作,將200 μm鈥激光光纖置入,頻率為20~30 Hz,粉碎時從結石邊緣開始,應用COOK取石網(wǎng)籃將大顆粒結石取出,通過輸尿管軟鏡操作通道將超滑導絲置入腎盂、輸尿管內,將軟鏡及輸尿管通道鞘退出,然后沿導絲置入F6雙J管,最后留置導尿管。手術后對患者身體指標進行觀察,常規(guī)補液、消炎。
觀察臨床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和住院時間。
術后10 d觀察臨床療效,結石完全清除,無其他并發(fā)癥為顯效;結石清除率在60%以上,無并發(fā)癥為有效;結石未清除且出現(xiàn)并發(fā)癥為無效;總有效=顯效+有效。
觀察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包括發(fā)熱、出血、感染。
術后10 d觀察結石清除率,結石清除程度>90%為完全清除,結石清除程度>50%且≤90%為部分清除;結石清除程度≤50%為未清除??偨Y石清除=完全清除+部分清除。
比較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應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QOL-BREF)簡表測評,含有兩個獨立問題,即主觀生存質量和主觀健康狀況,并生成4個領域得分,生理領域為問題3、4、10、15、16、17、18,心理領域為問題5、6、7、11、19、26,環(huán)境因素為問題8、9、12、13、14、23、24、25,社會關系為問題20、21、22,問題3、4、26為反向計分,其他問題正向計分,分值越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本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95例患者手術時間為(42.23±8.51)min,術中出血量為(25.68±0.68)ml,住院時間為(4.18±0.35)d。
40例為顯效,占比42.11%;50例為有效,占比52.63%;5例為無效,占比5.26%,總有效率為94.73%(90/95)。
3例出現(xiàn)出血,占比3.16%;2例出現(xiàn)發(fā)熱,占比2.11%;1例發(fā)生感染,占比1.05%,總發(fā)生率為6.32%(6/95)。
80例完全清除,占比84.21%;14例部分清除,占比14.74%,1例未清除,占比為1.05%,總結石清除率為98.95%(94/95)。
治療后,患者的主觀健康狀況、主觀生存質量、社會關系、生理、環(huán)境、心理領域評分均高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95例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表1 95例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分,(±s)]
時間 主觀健康狀況 主觀生存質量 社會關系 生理 環(huán)境 心理治療前 1.68±0.79 2.17±0.85 10.88±2.76 9.27±2.25 11.72±1.87 9.02±2.21治療后 2.84±0.74 3.22±0.86 13.68±2.31 13.11±2.16 13.94±1.99 13.05±2.18 t值 10.445 0 8.463 7 7.582 6 11.999 9 7.923 7 12.653 3 P 值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0.000 0
尿道結石的形成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性別、職業(yè)、年齡、氣候、遺傳、水分攝入量、飲食結構和成分、代謝等。20~50歲的人群是主要發(fā)病群體,且男性居多。一般大量的飲水可稀釋尿液,減少結石的出現(xiàn)。上尿路結石治療中體外沖擊碎石術(ESWL)、輸尿管鏡取石術(URL)、PCNL屬于應用最為廣泛的手術方式,隨著激光碎石設施、光學電子技術、輸尿管軟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逐步替代了上述三種手術方式[6]。輸尿管軟鏡利用的是人體內的自然解剖通道,鏡身比較纖細,其前端能主動彎曲,且具備靈活的轉角,因此近乎能到達集合系統(tǒng)的任一位置。此手術配合取石網(wǎng)籃與鈥激光,能夠于直視下開展精確碎石與取石操作,所以臨床應用此術式具有安全、患者滿意度高、微創(chuàng)、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7]。FURS處理人體腎臟內的結石并不需要創(chuàng)建皮腎通道,可有效避免擴張通道、穿刺的情況,損傷、出血等情況也明顯減少,疼痛等情況也有顯著減輕,因此患者更樂于接受此方式[8]。硬鏡操作時常會有抱鏡、上鏡困難等現(xiàn)象,軟鏡則可有效克服上述問題[9]。FURS不僅安全可靠,而且實踐發(fā)現(xiàn)其結石清除率也非常高,患者術后的身體可盡快恢復,再加上很少的并發(fā)癥,因此得到了醫(yī)師與患者的一致認可,具有實用價值[10-14]。
本研究結果顯示,術中出血量(25.68±0.68)ml,住院時間(4.18±0.35)d,手術時間(42.23±8.51)min,治療總有效率為94.73%,結石清除率為98.95%,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32%,本研究的并發(fā)癥數(shù)據(jù)與陳進軍[15]的數(shù)據(jù)相近,在他的文章中,患者接受URL治療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8.33%(3/36),說明URL治療上尿路結石的安全性較好。治療后,患者的主觀健康狀況、主觀生存質量、社會關系、生理領域、環(huán)境領域、心理領域的評分均高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應用FURS治療上尿路結石的效果較好,術中出血量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低,治療有效率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可明顯提升,有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