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
2020年9月15日, 西安全城歡樂跑
最近有一部電視劇挺火,那便是張嘉譯、閆妮等主演的《裝臺》。除了劇情講述的西安市井生活吸引人外,該劇最有魅力的一點還在于,對西安人的性格進行了一番刻畫與表達。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這里說的“西安人”不僅僅指的是西安本地人,而是任何在這座以明城墻為中心的城市生活了10年以上的人。
《裝臺》的原著作者陳彥便在西安本地生活了幾十年,骨子里認同西安人的性格優(yōu)點——大氣、沉穩(wěn)、堅韌,當然也了解西安人性格中的缺陷——固執(zhí)、戀家、不切實際。
《裝臺》里,這些帶有明顯北方人性格的底層西安人,在西安城邊緣的城中村里,演繹了一段段悲喜人生。刁大順的善良,蔡素芬的溫柔,大雀的勤奮,鐵主任的精明,疤叔的幽默,墩墩的憨厚,刁菊花的外剛內(nèi)柔……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這部散發(fā)著人間煙火味的電視劇,引發(fā)了人們對西安人性格的討論。
在西安南面,綠色的秦嶺作為一道高高的屏障,擋住了南方的氣流,成為中國的南北分界線,也分隔出了地域性格。這一東西走向、延綿不斷的山系,是西安人性格中最為穩(wěn)定的自然精神來源。
秦嶺喜歡道觀、廟宇、茅棚、民居,卻不喜歡那些鋼筋混凝土的別墅。對于秦嶺來說,現(xiàn)代建筑與其格格不入,任何它不喜歡的東西,強加于它,它都會毫不客氣地抖落掉。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同樣是西安人一個天生的情結(jié)——在混然入世的間隙,總是打算在某個時刻超然物外。
西安人普遍大氣而不拘小節(jié)。西安人說話沖,令很多初次接觸的外地人很不習(xí)慣,然而接觸多了,外地人也會欣賞這種直截了當、淳樸直爽。
和山一樣包容的西安人,不計較,但劣勢也很明顯。西安人普遍眼高手低,小的看不上,總想著“咥大活”,很多需要耐心積累的財富往往被同在西安的南方人拿走了。
有了大山所給予的穩(wěn)定依靠,西安人的心是穩(wěn)的,很多人沒有出門的想法,西安人普遍戀家。
在當?shù)厝诵闹?,延綿160多公里的秦嶺北麓被稱為終南山?!安删諙|籬下,悠然見南山”,同樣是西安人一個天生的情結(jié)——在渾然入世的間隙,總是打算在某個時刻超然物外。
“自古修道在終南”,歷來,終南山就是修道的場所,成為各個朝代的精神家園。隱藏在峰巒疊嶂的山間,是眾多青磚綠瓦的道觀和紅柱黃頂?shù)膹R宇。此外,還有無數(shù)隱士的茅棚,散落在大山深處。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漢學(xué)家比爾·波特來到終南山,探訪隱居在山中的中國現(xiàn)代隱士。一場尋隱之旅,形成了《空谷幽蘭》這部獨特的書,讓世人了解了隱士這一群體。據(jù)說那時終南山就有5000名隱士。這些道士、僧人還有民間隱士,生活極為簡樸,追求著與自然融為一體的境界。
我們民族文化中天然具有提升精神的要求,隱士生活就是出路之一。雖然與世隔絕,但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標志。他們幾十年的山中修行,無意間形成了一種精神養(yǎng)料。
有形的山,和點綴其中的隱士所形成的無形的文化,猶如兩股泉水,源源不斷地滋養(yǎng)著那些忙碌于生活的人們,讓他們在偶爾遙望南山之際,觸摸自己的初心。
與北京人熱衷談?wù)撜尾煌?,西安人聊得最多的還是歷史,歷史成為西安人性格的人文精神來源。
除了書本上的歷史,至今,西安人還可以通過隨處可見的古跡,與他們的祖先握手交談。
走在西安街頭,不出3000米,總會有一個或大或小的古跡。這些古跡散落在整個西安市的各個角落,融入了市民的生活。不消說著名的秦始皇兵馬俑、大雁塔、明城墻,隨便一個地名的由來,都可以從秦代開始講起。就算是小吃,也總能說出背后的傳說。
外地人來了西安,第一天登大雁塔,俯瞰連片的城區(qū),上城墻,感受厚重的歷史,入書院門,親近書香的氣息,夜晚徜徉南大街,遙望鐘鼓樓的輝煌。第二天去臨潼,見證兵馬俑的奇跡,爬驪山,重溫烽火戲諸侯的荒唐,走古道,領(lǐng)略阿房宮的氣勢。游覽結(jié)束后回到居住地,一定會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而西安本地人,每天的日常生活就在各種古跡里穿行,潛移默化中被秦漢古風(fēng)、隋唐文化熏陶。
這些大大小小的古跡,承載了幾千年文化的積淀,每時每刻地影響著西安人的性格。在十三朝古都生活,西安人的土氣里帶著霸氣,竟有些別樣的味道。
之前有一個段子,記者采訪一個西安本地人:請問你對大雁塔有何了解?本地人:這破塔有啥好看的嘛,其實就是個唐僧翻譯經(jīng)文的地方。
當他意識到這是要上電視時,連忙調(diào)整了一下語調(diào):“大雁塔是公元600年玄奘法師從印度取經(jīng)歸來,唐皇帝為了歌頌他的豐功偉績,在大慈恩寺為玄奘法師建造了這座大雁塔,我們西安不僅有大雁塔……”
看上去一個大大咧咧的普通西安人,正經(jīng)起來也會傳達出胸懷天下的訊息。
飯桌上,西安人的段子很長,牽扯到的不僅是當代活躍的風(fēng)云人物,還有秦始皇、李斯、劉邦、項羽、李世民、武則天這些古人,開口不是我爺爺說,而是“秦始皇沒辦法了,找到李斯……”西安人橫向關(guān)注著世界,縱向深入幾千年前,引經(jīng)據(jù)典論據(jù)充足。也正因此,西安人認準的事情,旁人難以改變,因為他們背后有著豐富的文化支撐。
承載歷史的,最終還是人,他們傳承并改變著歷史。早晨醒來,車水馬龍,穿行在鋼筋水泥叢林中的西安人,性格中多了些圓滑和精明。而南山?jīng)]變,古跡還在,就算是西安人變得更為圓滑了,但在一片和諧的背后,仍掩飾不住秦地人那些固有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