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佳
摘要:教育改革對傳統教育模式產生了強烈的沖擊,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音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修課,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對促進學生德、智、體、勞全面發(fā)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初中音樂;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前言
隨著新課改的出臺和推進,教師越來越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然而,傳統的音樂教育模式已不太可能滿足新時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提高音樂基礎知識。
1、初中音樂教學的現狀
1.1學校對音樂課的態(tài)度
當今初中教學面臨的問題是基于以考試為中心的學習理念,學校應采用先進的教育理念,改變教師固有的傳統觀念,此外,面對升學的壓力,大部分學校在教學時優(yōu)先考慮學生主科的學習,更注重初中學生主科成績的提升,而音樂課經常被學校忽視,影響了初中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提升。學校有責任改變教師的教學心態(tài),并加強家長對學生學習音樂的重視。在一些學校,主課學科教師和副科學科教師的重要性存在很大差異,主課學科教師往往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得到學校提供的教師培訓機會,不像副科學科教師,這也導致一些音樂教師逐漸養(yǎng)成了惰性的心態(tài),逐漸失去了自學的熱情和教學的激情,進而導致課程教學內容并沒有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忽視了音樂教育對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性。
1.2音樂教師教學的現狀
音樂是大多數小學生最喜歡的課程之一,在優(yōu)美的音樂中學習、體驗和表達自己,這也是學生真正喜歡音樂課的原因。初中音樂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關鍵內容,目前我國從事音樂教育的音樂教師非常廣泛,但音樂老師們的教學水平參差不齊,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有些老師不了解當今初中生的心理和音樂喜好,教學風格與學生的實際狀況和課程內容不相適應。大多數教師以音樂教科書為基礎進行教學,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也枯燥乏味,課程中的音樂討論和互動活動相對較少,多媒體技術運用較少,導致課堂學習氛圍枯燥乏味,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現階段大部分音樂教師只愿意使用自己熟悉的教學工具和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使得學生課堂參與度低,教師占據課堂主體位置,學生被動接受教師所講授的內容,導致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降低,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得不到培養(yǎng),課堂教學效果低下。
2、構建初中音樂高效課堂的策略
2.1學校改變教學態(tài)度
我國音樂教學具有特殊的文明教育品質,是中國人文素養(yǎng)的根基?,F階段的學校需要意識到改變音樂教育的方式是一個長期的認知轉變過程,應經常組織形式多樣的家長會,教育家長了解音樂教育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性及其積極意義。在音樂課上,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和藝術感,實現音樂教育的價值,音樂教學還可以開發(fā)初中學生的智力,促進小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力。鑒于目前音樂教育的現狀,在師資嚴重短缺、無法補充的情況下,迫切需要學校對音樂資源的流通進行整合,使初中音樂教師能夠輪流在當地不同學校任教,確保優(yōu)秀的教學資源共享和傳播。由于初中音樂教師人數有限,一些農村學校還沒有解決音樂教師資源不足的問題,不能滿足農村學校音樂課的需求,這種輪換式教學方式可以解決農村學校音樂教學的問題。學校還應加強師資培訓,通過培訓提高教師的音樂素養(yǎng)和理論知識,培養(yǎng)綜合型的音樂教師,為學校音樂課程的發(fā)展提供有力支持。
2.2教師改變教學方法
因此,面對初中音樂課的現狀,音樂教師需要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深入分析自身的教學模式,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教師要想提高自身音樂教育水平,首先,教師的音樂理論知識要牢固,還要有專業(yè)的教學方法和顯著的審美成就,教師需要通過提高自己的音樂技能來進行專業(yè)化的教學。通過認真的學習、研究和反思,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會得到一定的提高,音樂課應該注重學生獨立學習和理解能力的培養(yǎng),音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分析學生的心理和在音樂學習中的地位,根據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使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進而打造高效的音樂教學課堂。例如,多媒體具有整合圖形、文字、音頻和視頻的功能,是一種非常流行的教育工具,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讓學習者主動參與課堂學習中。比如在教《大海啊,故鄉(xiāng)》這首歌的時候,教授可以首先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各種海的照片,隨后在向學生提問:“柔軟的沙子上留下一排你的腳印,你覺得踩沙子的時候舒服嗎?”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受到自己生活經歷的啟發(fā),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并保持高度的集中力,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2.3學生得到多方面發(fā)展
音樂是最具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之一,音樂的這一特點,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的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與家長和老師的溝通能力,初中學生可以和父母談論自己的音樂愛好,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來教育孩子。學習音樂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愛好,隨著學生學習音樂,學生的互動感會不斷增強,對知識的渴望更加明顯,學習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同時,提高學生的互動感也可以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對未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積極的影響。
2.4采用分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分組學習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共同學習的能力。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習者在不同的小組中交替學習音樂知識,學生可以將自己所學的樂器教授給其他學生,激發(fā)其他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其次,為了讓音樂教學更有吸引力,老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選取音樂,例如,在歌曲《魯冰花》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由想象畫面,仔細判斷歌曲中使用了哪些樂器,從而提高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思維。
3、結語
要想全面推進音樂改革,打造高效的音樂課堂,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制定,不斷更新教學模式,豐富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楊小亮.構建初中音樂高效課堂的實踐探索[J].文理導航(中旬),2021(03):94-95.
[2]張曙.初中音樂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5(0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