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娟
(禹州市人民醫(yī)院 婦科,河南 許昌 461670)
卵巢良性腫瘤為女性常見疾病,有惡變可能,臨床上需行外科手術治療。腹腔鏡卵巢良性腫瘤剝除術是在快速康復、微創(chuàng)理念基礎上興起的外科技術,術中常采取雙極電凝止血,雖能有效減少術中失血量,但雙極電凝止血會損傷正常組織,可能影響卵巢功能恢復[1]。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提高,鏡下縫合止血已成為可能,但其在卵巢良性腫瘤中的應用效果如何尚缺乏大量數(shù)據(jù)支持。本研究從手術效果、卵巢功能方面探討縫合止血在卵巢良性腫瘤患者腹腔鏡卵巢良性腫瘤剝除術中的應用效果,旨在為臨床完善相關手術方案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禹州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89例卵巢良性腫瘤患者,按手術方案分為對照組(44例)和觀察組(45例)。兩組患者均接受腹腔鏡卵巢良性腫瘤剝除術,術中對照組接受雙極電凝止血法,觀察組接受縫合止血法。對照組患者年齡為26~46歲,平均(35.72±3.09)歲;病灶直徑為4~9 cm,平均(6.41±0.50)cm;體質(zhì)量指數(shù)為17.7~26.7 kg·m-2,平均(22.25±1.64)kg·m-2。觀察組患者年齡為26~44歲,平均(35.02±3.11)歲;病灶直徑為4~8 cm,平均(6.01±0.51)cm;體質(zhì)量指數(shù)為17.7~26.4 kg·m-2,平均(22.05±1.66)kg·m-2。兩組患者年齡、體質(zhì)量指數(shù)、病灶直徑、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禹州市人民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選取標準納入標準:(1)病理診斷確診;(2)單側病變;(3)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惡性病變;(2)伴凝血功能障礙;(3)精神異常;(4)伴嚴重肝、腎、心功能缺陷。
1.3 止血方法兩組患者均接受腹腔鏡卵巢良性腫瘤剝除術,患者取仰臥位,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局部消毒,鋪巾,常規(guī)臍部穿刺建氣腹,置腹腔鏡、手術器械,選取卵巢皮質(zhì)較厚部位,以單極鉤劃開卵巢皮質(zhì)、腫瘤間間隙,注意勿將腫瘤包膜穿透,鈍性剝離腫瘤。(1)對照組接受雙極電凝止血,功率為50 W,電凝器燒灼病灶剝離面出血點。(2)觀察組接受縫合止血,吸收線(3-0)連續(xù)扣鎖縫合病灶剝離面,確保卵巢外觀恢復成形。囑術后定期復診。
1.4 觀察指標(1)手術相關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住院時間。(2)卵巢功能評估:分別于術前 1 d和術后3個月采用非抗凝管采集晨空腹肘靜脈血2 mL,加溫促凝(37 ℃),離心半徑為8 cm,3 500 r·min-1離心15 min,收集上清液。分別采用上??迫A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所提供的雌二醇(estradiol,E2)酶聯(lián)免疫試劑盒,天津中新科炬生物制藥有限公司所提供的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xiàn)SH)酶聯(lián)免疫試劑盒檢測E2、FSH;采用飛利浦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Philips iU22型)經(jīng)陰道方式檢測竇卵泡計數(shù)(antral follicle count,AFC)。操作均由相同資深??漆t(yī)生規(guī)范完成。
2.1 手術相關指標觀察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術中失血量較對照組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組患者住院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2.2 卵巢功能術前1 d,兩組患者血清E2、FSH、AFC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術前比較,術后3個月兩組患者血清E2水平均降低,血清FSH水平均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血清E2水平較高,血清FSH水平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3個月,兩組AFC低于術前1 d,觀察組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與術前1 d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前術后卵巢功能相關指標比較
卵巢良性腫瘤多發(fā)于育齡期女性,近年來受生活方式改變、飲食安全問題嚴峻等多種因素影響,其患病率有顯著升高趨勢[2]。腹腔鏡技術憑借微創(chuàng)、美觀、恢復快等優(yōu)勢已廣泛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腹腔鏡卵巢良性腫瘤剝除術在完全封閉腹腔中操作,可避免器官暴露、手套、紗布等損傷正常組織,是臨床治療卵巢良性腫瘤的首選術式及金標準[3-4]。
有研究顯示,卵巢中部超過50%囊壁組織包含卵巢組織,卵巢門部位有超過70%囊壁包含卵巢組織,且含有大量初級卵泡、次級卵泡[5-6]。因此,腹腔鏡卵巢良性腫瘤剝除術中雙極電凝止血可能會損傷卵巢組織、卵泡,致卵巢儲備功能降低,繼而影響性激素生成及排卵功能。目前腹腔鏡下縫合技術已日臻成熟、完善,以可吸收線連續(xù)內(nèi)翻縫合卵巢殘端,不僅能實現(xiàn)止血效果,且利于卵巢恢復成形,最大程度降低卵巢組織損傷、卵泡丟失風險[7-8]。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較對照組長,術中失血量較對照組多,但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對比無明顯差異,與龔惠等[9]研究結果相似。此外,卵巢儲備功能主要反映在卵巢組織內(nèi)卵泡數(shù)量及質(zhì)量層面,可直接反映女性生育能力。臨床已證實,E2、FSH可作為評價卵巢儲備功能的指標[10-11]。卵巢儲備功能降低,則血清E2水平降低,F(xiàn)SH水平升高,同時AFC減少。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術后3個月兩組患者血清E2水平均降低,血清FSH水平均升高,但觀察組血清E2水平高于對照組,血清FSH水平低于對照組,術后3個月兩組AFC均降低,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與術前1 d對比無差異,提示縫合止血雖在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方面無優(yōu)勢,但不會影響機體功能恢復時間,對卵巢功能影響較小??p合止血在操作時效性方面可能存在一定欠缺,無雙極電凝止血及時,但雙極電凝輸出能力固定,在止血中易致電極附近正常組織過度凝固,壞死。另外,電凝熱會損傷基卵泡、顆粒細胞,影響卵巢功能,縫合止血能有效避免上述弊端。但縫合止血要求術者具備嫻熟腹腔鏡操作技術,能準確解剖分離囊壁、正常組織界限,熟悉剝除限度,既能做到減少卵巢組織損傷,又可有效止血,且解剖剝離、縫合止血時需認真、細心,不可過密縫合,避免影響卵巢血供。
綜上可知,腹腔鏡卵巢良性腫瘤剝除術中縫合止血對卵巢功能影響小,利于確保手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