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婷 顧曉雯 褚 玨 朱 群 李 丹
(上海市奉賢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中心,上海 201499)
洋桔梗[Eustoma grandiflorum(Raf.)Shinners]為龍膽科多年生植物,株高30~100 cm;葉對生,呈闊橢圓形至披針形,幾乎無葉柄,葉基略抱莖,葉表為藍綠色;雌雄蕊明顯,苞片狹窄呈披針形,花瓣覆瓦狀排列;花色豐富,主要有紅色、粉紅色、淡紫色、紫色、白色、黃色以及各種顏色不同程度鑲邊的復色;根據(jù)品種不同,花瓣分為單瓣和雙瓣。鑒于洋桔梗具有吸水性好、瓶插期長、耐貯存、耐長途運輸、花形好、花色漂亮、觀賞價值高等特點,近年來,洋桔梗在歐洲、日本被廣泛應用于鮮切花生產,成為了鮮切花生產中數(shù)量上升速度較快的種類,目前全球銷售洋桔梗切花數(shù)量達3億枝。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上海市民也開始注重精神消費,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購買鮮切花裝飾室內環(huán)境,且對洋桔梗的需求越來越旺盛。但目前國內市場上高端洋桔梗品種較少,在此背景下,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筆者引進5個不同花色的“露西塔”系列洋桔梗并進行試種,以期篩選出適宜上海市種植的洋桔梗品種。現(xiàn)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供試洋桔梗品種均購于坂田種苗公司,品種均為“露西塔”系列,分別為“歐蓓拉”(粉色)、“神話”(酒紅色)、“露西塔1號”(淡紫色)、“露西塔3號”(深紫色)和“圣劍”(白色)。
試驗設1個品種為1個處理,每小區(qū)面積為80 m2。試驗采用穴盤育苗移栽模式,于2019年12月15日播種育苗,2020年4月10日移栽,株距0.2 m、行距0.2 m。4月22日摘心,7月10日開始陸續(xù)采收,并記錄各品種采收數(shù)量。
洋桔梗采收時間不如玫瑰花緊迫,一般當花枝上有3~4朵花開放、4~5個有效花苞(指上色超過2 cm高度但未開放的著色花蕾)時為采收適期。采收期的花朵數(shù)量因品種、季節(jié)不同而有所差異,基本要求是開放花朵數(shù)與有效花苞數(shù)相當。夏天及作遠距離運輸時,采收時間應適當提前;在冬天或本地市場銷售時,采收時間應適當延遲。洋桔梗采收應在清晨或傍晚進行,避免在炎熱的正午和下午采收。夏季高溫或大面積種植時,可早晚各采收1次,盡可能使用鋒利的枝剪采收,防止剪口擠壓損傷和劈口。采收時,可按花枝品質優(yōu)劣分2~3次剪取,先剪優(yōu)級花,再剪次級花,從而減少最終分級的勞動量和花枝損傷。本試驗采收標準為每枝洋桔梗開放度為2~3朵時,用剪刀采收。
調查洋桔梗各品種的生育期、產量、產值,并測算經濟效益。
由表1可知,各品種上市時間由早到晚依次為“露西塔1號”“神話”“歐蓓拉”“露西塔3號”“圣劍”,其中,“歐蓓拉”“神話”“露西塔1號”最早開花,均于7月10日開花,“露西塔3號”和“圣劍”開花較晚,均于7月14日開花;“歐蓓拉”和“神話”的花期最長,均為16 d,“圣劍”的花期為14 d,“露西塔1號”和“露西塔3號”的花期最短,均為12 d。
表1 洋桔梗各品種的生育期比較
由表2、3可知,“圣劍”的產量最高,折合每667 m2采收54 527枝,平均單株產3.270枝;產量排名第2位的是“露西塔1號”,折合每667 m2采收54 361枝,平均單株產3.260枝;產量排名第3位的是“歐蓓拉”,折合每667 m2采收54 277枝,平均單株產3.255枝;產量排名第4位的是“神話”,折合每667 m2采收54 027枝,平均單株產3.240枝;“露西塔3號”的產量最低,折合每667 m2采收53 610枝,平均單株產3.215枝。
由表4可知,按目前洋桔梗平均單枝批發(fā)價2.5元計算,“圣劍”產值、凈利潤為最高,折合每667 m2凈利潤為67 950.0元,“露西塔3號”的凈利潤為最低,折合每667 m2凈利潤為65 657.5元。
表2 洋桔梗各品種的采收情況 (單位:枝)
表3 洋桔梗各品種的產量情況 (單位:枝)
表4 洋桔梗各品種的經濟效益比較
試驗結果表明,5個洋桔梗品種的上市時間由早到晚依次為“露西塔1號”“神話”“歐蓓拉”“露西塔3號”“圣劍”,產量由高到低依次為“圣劍”“露西塔1號”“歐蓓拉”“神話”“露西塔3號”,因銷售價格和種植成本相同,產值和凈利潤排序與產量排序相同。
“露西塔”系列洋桔梗在市場上作為高端洋桔梗品種,深受消費者歡迎,產值和凈利潤遠高于其他品種。但因“露西塔”系列洋桔梗對栽培設施和栽培技術的要求較高,以及種子成本也較高,因此市場上種植并不多,建議具備一定設施和技術水平的基地選擇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