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佳鑫 龔鈺舜 黃玉婷
【摘要】 近年來,高校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發(fā)展迅速,作為傳承和傳播高校文化的物質載體,產品設計千篇一律,同質化嚴重,沒有突出高校特有精神文化,產品設計亟待改革創(chuàng)新。本文以廣東某師范大學文創(chuàng)設計開發(fā)中發(fā)現的問題為突破口,尋找解決策略。
【關鍵詞】 校園文創(chuàng);特色;設計
【DOI編碼】 10.3969/j.issn.1674-4977.2021.01.032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emerging trend of social media diversification,this paper studies how college students can effectively use these channels to find the correct way to learn ideological and moral knowledge and improve thei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information channe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media diversification.
Key words: social media;diversity;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wechat; microblog
1 高校文創(chuàng)發(fā)展背景
高校文創(chuàng)產品是指以高校歷史積淀、人文資源為核心,結合高校獨有的文化元素,以抽象符號、色彩和圖案、色彩和工藝等形式,將高校特有的抽象文化要素進行綜合信息處理,創(chuàng)造性設計開發(fā)實物產品。相對于其他文創(chuàng)產品,高校文創(chuàng)產品以校園文化為要素發(fā)掘和創(chuàng)新,每個高校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高校教育理念和精神文化、地理環(huán)境和校園景觀,是其它高校無法復制的,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yōu)勢,因此,每所學校的文創(chuàng)產品也應具有獨創(chuàng)性。發(fā)現、分類、總結、概括各類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進行整理、篩選、建立起一個系統(tǒng)的“文化基因庫”能推動設計進程、強化設計效果。
2 文創(chuàng)產品設計存在的問題
一是產品相似度高,原創(chuàng)性低,產品千篇一律。目前主要有明信片,卡套,筆記本,帆布袋,無紡布袋,圍巾,鑰匙扣,除卻圍巾其它產品與其它高校的差不多。二是產品缺乏文化內涵。這些文化產品的設計和研發(fā)大多是以學校LOGO和載體簡單組合模式,缺乏個性和創(chuàng)新,只是進行簡單的產品生產。三是產品品牌形象“矮小”。對于訪客類型的文創(chuàng)消費者來說往往并不看重高校文創(chuàng)產品的實用價值和紀念價值,看重的是知名度更高的品牌。事實上,除了知名高校,其校名、?;?、校訓等本身就是一種品牌形象,如英國的劍橋大學、美國的哈佛大學等,這些名校推出的印有其LOGO的文化衫、棒球帽、環(huán)保拎帶等,都是非常暢銷的校園文創(chuàng)產品,甚至還成為了流行時尚。[4]普通高校則不具備這方面的優(yōu)勢,揚長避短,做到更加新穎和實用以擺脫發(fā)展困境。
針對這些問題,制定了一份《本校文創(chuàng)產品偏好調查》,尋找該校文創(chuàng)產品的消費熱點與痛點,做到創(chuàng)造熱點,解決痛點,試圖找到適合自己的發(fā)展道路。
3 調查過程與結果分析
3.1 調查基本情況
主要運用了問卷調查法,輔以文獻研究法調查方法,隨機抽取106人進行調查,為廣東某師范大學各院系、各專業(yè)的師生,問卷回收率達到100%,抽樣比為1:80。
3.2 高校文創(chuàng)產品的師生偏好
產品的紀念意義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因素,占54.72%。產品實用性、產品美觀性、產品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性稍高均約占50%;產品價格、產品材質略低,均約占49%。
簡約大氣的文創(chuàng)產品最受歡迎,占總人數的60.38%;其次是標新立異的能表現個性,展現自己獨特魅力的文創(chuàng)產品,占總人數的45.28%;其余風格的偏好者人數大致相當,占總人數的30%—40%,分別是簡單自然、恬淡雅致、時尚、精美細致。如紀念冊調查數據顯示偏好簡約懷舊型風格,其余風格受歡迎程度差不多,都有各自的粉絲。在圖文結合方面,文字為主,(記述了大學生活,在大學的成長歷程),占26.42%;畫冊類(圖片為主,包含校園大型活動以及學習生活)占51.89%;綜合類(圖文并茂,內容豐富,記錄大學故事)占21.7%。
用品類(如紀念冊、紀念卡、手環(huán)、U盤、水杯)與工藝精品類(如精品鑰匙扣、特色徽章、各款項鏈)尤受消費者喜愛,分別占66.98%和63.21%。服飾類(如文化衫、帽子、旅行袋、手提袋、帆布袋)也非常受消費者的青睞,占50%。文具類(如有該校標志的明信片、鋼筆、書簽、筆記本、筆筒)占36.97%。玩具類(如拼圖、魔方、積木、浮雕DIY)占17.92%。調查發(fā)現穩(wěn)重大方的紀念手表等時尚運動類類型受到21.7%的同學青睞,這類文創(chuàng)產品大部分學校較少設計,值得嘗試。
文創(chuàng)產品的設計應當尋找學生最有認同感的設計素材。以下因素認同感依次降低,分別為:校園建筑、學校特色(?;铡W校名稱)、校園自然景觀、學生活動(校園文化)、名師照片、學校名人簽名,分別占比62.26%、57.55%、55.66%、44.34%、40.57%。其他占2.83%。具體的文創(chuàng)產品歡迎程度調查也印證了這一點:手繪明信片最受歡迎的是學校掠影(如圖書館、校道、運動場),占63.21%;其次是自然風景(如夕陽、花朵、草木),占62.26%;最后的是人文風景(如廣州塔)占45.28%。
消費者鐘愛木材質感(古典美,有漂亮花紋)居多,占47.17%;水晶玻璃(漂亮、晶瑩剔透、時尚)占25.47%;金屬(有質感、有光澤、耀眼)占24.53%;塑料類則是冷門材質,占2.83%。
4 思考與策略
4.1 重視特色文化素材的開發(fā)
在設計文創(chuàng)產品時,可充分利用帶有學校特色標志的資源,例如?;铡⑿S?、名師等。但要靈活應對,定制對象是班級,則可加入班級特色活動;對象是個人時,可加入生活、情感等個性化定制的內容,不拘泥于學校文化背景。設計明信片、紀念冊時,還可以增加學校歷史成分,融入特色文化素材,引發(fā)師生對學校歷史文化興趣,樹立校園文化自信。表1是對該校的文化元素的整理。
4.2 產品創(chuàng)意點
當代人注重運動與健康,文創(chuàng)產品可與現代科技結合,與文創(chuàng)產品可與現代科技結合,與知名品牌合作,制作具有校園特色的運動手環(huán),瑜伽墊,籃球等等有表面較大的運動器物?,F代生活速度快,人們越來越注重時間觀念,設計表盤帶有文化元素的手表也不失為一種創(chuàng)意。該校是師范學校,注重練習師范生基本功——毛筆字、鋼筆字、板書,這是個值得深挖的消費點,可以在筆桿上勾畫學校的象征符號,小黑板的背后關于學校的畫作。。
4.3 注重分析客戶的偏好和需求
學生是文創(chuàng)產品的主要消費人群,注重產品的性價比,喜好功能強的產品,因此在設計校園文化產品時應在賦予一定的文化內涵的基礎上側重開發(fā)產品的實用功能;老師、校友也是校園文創(chuàng)產品的消費人群之一,消費能力較強,與學校的變遷聯系更為緊密,側重開發(fā)展示歷史更迭的圖冊、剪影產品。在設計和銷售的過程中,密切關注消費人群的偏好和需求,及時更新文創(chuàng)產品,與時俱進。在出售一段時間后進行隨機調查,獲取消費人群的相關反饋,收集市場訊息,為下一步高校文化產品的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 [1]周珺.南京博物院文化創(chuàng)意產品的設計與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16.
[2] 王雙賀,馬天保,蓋森,等.基于“文化基因”的高校文創(chuàng)產品的開發(fā)——以河北農業(yè)大學為例[J].科技風,2020(4):216-217.
[3] 王圓圓.高校特色形象識別系統(tǒng)下校園文創(chuàng)產品的設計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6(25):186-187.
[4] 朱鵬.高校文創(chuàng)產品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路徑研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8(4):151-154.
【作者簡介】
鄭佳鑫(1999-),女,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本科在讀,漢語言文學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