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廣強 李 燕 (河北師范大學附屬小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是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強調把德育放在重要的地位,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增強學生的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意識,使其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進而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小學數學課程是國家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學習數學,不僅掌握了必備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獲得了基本的思想方法和活動經驗,還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方面得到了發(fā)展.雖然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教學也注重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滲透,但是都停留在表面,對小學數學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挖掘不夠.因此,要將小學數學課程與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充分發(fā)揮數學課程的育人功能,使其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這是擺在每一個數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課題.
一堂優(yōu)質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鍵在于教師如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因此,教師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識,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的重要作用.小學階段是道德情感的啟蒙階段,教師在落實數學課程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tài)度四個方面總目標的基礎上,要充分挖掘數學課程中的思政教育資源,潛移默化地給學生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
又如,冀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比和比例”第三課時“比例”一課,教材在“兔博士網站”中介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知識,并且列出了國旗的五種通用規(guī)格:(1)長288 cm,寬192 cm;(2)長240 cm,寬160 cm;(3)長192 cm,寬128 cm;(4)長144 cm,寬96 cm;(5)長96 cm,寬64 cm.
雖然兩個版本的教材所呈現(xiàn)的國旗的尺寸有所不同,但是其目的都是促進學生對國旗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熱愛國旗、尊重國旗的情感.如果教師在此基礎上能夠介紹國旗上五角星的知識,讓學生感受由“黃金三角形”(頂角或底角是36°的等腰三角形)組成的五角星的美麗,以及五角星中的黃金比例關系,并在了解國旗的基礎上,感受美麗的國旗圖案中巧妙的設計思路及深刻的內在意義,那么一定能收到極好的思政教育效果.
課堂是靈活的,教師要不斷學習理論知識,多關注國家時事,明確道德培養(yǎng)目標,有效把握教材和思政的高度融合點,講究教學方法,如此一來,教學課堂一定會充滿靈性.
任何一門學科,都有其獨特的學科特點和美,數學本身也有很多思政教育素材,教師要結合數學史料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挖掘數學的內在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數學教材中安排了很多“你知道嗎”的內容,都是關于我國和其他國家在數學發(fā)展中的成就.例如,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64頁,在方程的意義之后,介紹了三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使用方程解決數學問題,兩千多年前,我國《九章算術》一書中記載了用一組方程解決實際問題,三百多年前,法國數學家笛卡兒提倡用x,y,z等字母代表未知數,進而形成了現(xiàn)在的方程.又如,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63頁,在圓的周長之后,介紹了我國在圓的研究方面的貢獻,約2000年前,《周髀算經》中就有“周三徑一”的說法,約1500年前,祖沖之就計算出了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后7位的人,比國外數學家至少早1000年.通過向學生介紹古今數學家所取得的光輝成就以及他們?yōu)閲鵂幑獾膼蹏鵁崆?,能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學生從小樹立發(fā)奮讀書、積極奉獻的責任感.
數學中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為數學提供了豐富的美學內容,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極為重要.2019年7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文要求“五育并舉”,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美育又稱美感教育,即通過培養(yǎng)學生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使其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養(yǎng).狹義的美育是指“藝術教育”,一般定義的美育是指“美感教育”、“審美教育”、“審美觀和美學素養(yǎng)教育”等.廣義的美育是指將美學原則滲透到各科教學后所形成的教育.例如,冀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九單元“探索樂園”第二課時,教材安排了“密鋪”的內容.密鋪也叫鑲嵌,是生活中極其常見的現(xiàn)象.在教學本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從身邊的事物出發(fā),尋找密鋪的現(xiàn)象,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然后,播放一段視頻,這個視頻展示的是密鋪現(xiàn)象,與學生一起欣賞美.接下來,引領學生探索、研究密鋪的奧秘,尋找生活中美的根源.最后,讓學生設計密鋪圖案,使學生在發(fā)現(xiàn)美的同時,感受美和創(chuàng)造美.
數學教材本身就是很好的思政素材,數學教師要熱愛自己所教的學科,了解數學的歷史,具備一定的數學專業(yè)素養(yǎng),這不僅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數學教學能力,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懷,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要抓住數學教學與思政教育的結合點.因此,教師要從思政教育的站位來審視教材,分析教材情境中的思政元素,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并實施教學,不僅要講授數學知識,還要結合數學知識,潤物無聲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
例如,冀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年 月 日”第三課時,教材呈現(xiàn)了“神舟七號”航天飛船的主題圖.這一教學內容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讓學生對航天夢、中國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在后面“兔博士網站”的內容中,又詳細介紹了“神舟”航天飛船成功發(fā)射和飛行時間的記錄,讓學生更細致地了解了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進而體會中國科技進步的速度,感受中國的偉大.由于教材的編排年限問題,在這一單元結束的時候,布置了讓學生搜集“神舟十號”、“神舟十一號”和“神舟十二號”的發(fā)射情況的作業(yè),特別是“神舟十二號”將在太空飛行三個月之久,在時間上再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學生心里根植愛國的種子,從小培養(yǎng)學生家國天下的情懷.
其實,數學教材中這樣的情境有很多,教師在備課、上課的過程中,要結合我國的發(fā)展實際,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講解、引導,潛移默化地滲透思想政治教育.
課程整合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是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沒有任何一個學科能夠獨立存在,所有學科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所以,教師要清楚思想政治教育不僅僅是思政教師的任務,任何一個教師都肩負著思政教育的使命.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除了教材提供的有效的情境、拓展知識中數學史的相關內容之外,教師還要結合所教內容,立足現(xiàn)實,對各方面資源進行整合,讓思政教育為數學教學服務.
例如,為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思政教育,我們認真研讀教材,確定研究主題為“行程問題”.本節(jié)課是冀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教材以五一勞動節(jié)假期,紅紅一家開車到承德避暑山莊游覽為情境,引出行程問題,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經過時間的計算融入其中.我們結合時事熱點,國家體育盛會——2022年冬奧會,將2019年建成通車的京張高鐵聯(lián)系起來.以中國第一條自行設計和建設的京張鐵路為切入點,穿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鐵路六次大提速的內容,讓學生在了解中國鐵路百年發(fā)展的同時,理解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關系,并以此讓學生了解中國鐵路,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鐵路事業(yè)的發(fā)展,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激勵學生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課程最后,我們通過視頻短片《中國鐵路的發(fā)展》,多感官地刺激學生,激發(fā)學生內心深處的愛國之情,以“有一種速度叫中國速度,有一種奇跡叫中國奇跡”結束本課,激發(fā)了學生報效祖國的遠大志向.整節(jié)課,沒有一句愛國的口號,卻將思政教育滲透得淋漓盡致.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內核,十八大以來,各級各類學校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做講道德、遵道德、守道德的人.在四年級最近的一次復習課中,我們將2、3、5的倍數特征與可能性、排列組合內容整合,先設置問題:從5,6,0,7四個數字中任選三個數字組成三位數.組成的三位數中,若2的倍數多,則小強獲勝;若5的倍數多,則小明獲勝.這個游戲公平嗎?通過對問題的討論、研究,學生得出游戲公平的結論.再設置問題:小紅也要加入游戲,你能制定一個公平的游戲規(guī)則嗎?讓學生在制定游戲規(guī)則的過程中,理解公平的含義.接下來,讓學生尋找生活中規(guī)則公平的實例,進而自然引入24字核心價值觀.最后通過播放“公正”的解讀視頻,讓學生理解公平原則在生活中的體現(xiàn),使其對核心價值觀有更深入的理解.
整合教學資源,即將教材、教輔以及其他學科中與數學相關聯(lián)的內容進行有效融合,就一定能夠找到一個思政教育的滲透點,并發(fā)揮其育人價值.
只有教師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中的活動和實踐性作業(yè),讓學生樂于參與其中,思政教育才會更成功.
例如,“認識時間”這節(jié)課,在學生初步建立了時、分、秒的概念后,我們設計了“感受1分鐘”的教學活動,先讓學生想象一下,自己1分鐘可以做些什么,然后請三四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最后為每一個學生提供1分鐘的活動時間,并讓學生在1分鐘內完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活動之后讓學生談談感受.學生會感受到雖然1分鐘很短暫,但是仍然可以完成很多事情,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觀念,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又如,“條形統(tǒng)計圖”這節(jié)課,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共享單車”入手,通過對近幾年3種共享單車的市場投放量數據進行分析,讓學生掌握條形統(tǒng)計圖的相關知識,以及共享單車給我們的生活所帶來的便利.課后我們布置了“共享單車使用情況”的調查作業(yè),讓學生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培養(yǎng)學生辯證地看待問題的能力.
在教育中,身體力行遠勝于簡單的說教,我們經常教育學生要關愛環(huán)衛(wèi)工人,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那么我們就帶著學生在寒冬的早晨,到大街上去走一走,為環(huán)衛(wèi)工人送上一杯熱茶;我們經常教育學生要珍惜和節(jié)約糧食,那么我們就在酷熱的夏天,帶著學生到田間地頭走一走,親自體驗一下;我們經常教育學生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那么我們就帶著學生一起去當一次交通協(xié)管員,維護交通秩序……這些能夠深深觸動心靈的事情,一定能為學生帶來刻骨銘心的感受.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豐富的基礎知識和多樣化的實踐應用都為思政教育提供了極為豐富的素材.在此基礎上,如果教師能做到以上五點,那么一定會帶給學生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