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惠州市水口中心小學 黃 靖
勞動教育是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學會勞動,在德智體美勞諸方面和諧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從小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教育學生初步懂得勞動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 勞動光榮,使學生學會一些日常的勞動知識,增強動手能力?;谝陨系囊?,一直以來,我校因地制宜,在勞動教育中進行了豐富多彩的有益嘗試,取得良好教育效果。
為了培養(yǎng)了孩子動手能力、提高勞動技能,認識蔬菜種類,學校利用樓頂天臺,開辟小菜園和無土栽培園架,由輔導教師帶領學生種植蔬菜瓜果,從翻地、選種、下種、培土、澆水、除草等日常管理,全部由學生自己動手完成。學生為了管好自己的一塊責任田,經(jīng)常翻書查閱種植方法,向老師、家長請教,每天早上上課前總要到菜園瞧一瞧,下午放學后都要去澆水除草,盡管歷盡艱辛,特別是夏天,他們都汗流浹背,但從不言苦。
中國人講究民以食為天,掌握一種烹飪技能,是我們生存的最低要求。每逢周四下午,飯?zhí)檬亲顭狒[的地方,因為那是學校烹飪課開課時間,大小廚師歡聚一堂,美味食材琳瑯滿目,十個爐頭一字擺開,邀請有烹飪特長的老師或家長當指導員,指導烹飪班孩子動手制作菜肴,一個指導員只帶五六個學生,手把手指導制作菜肴,比較常做的有包餃子、做面條、裹粽子、蒸蛋糕、制涼粉、烤面包等,偶爾還教做紅燒排骨、清蒸魚,很多學生從未下過廚房,學習興趣十分濃厚,孩子們干起活來個個熱情似火,有板有眼,一節(jié)課下來基本可以掌握一種菜肴烹飪方法了。學生不僅動手動口,還大飽口福,享受勞動的樂趣,感知父母的不易,做好的點心在班上與其他同學分享,也帶回家與父母分享。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的品質(zhì),體驗勞動的艱辛與樂趣,還鼓勵學生進入田間地頭體驗農(nóng)耕生活。在家委的組織下每月定期到農(nóng)場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勞動教育活動,塘下抓魚蝦、田間收稻谷、地里挖紅薯、樹上摘荔枝。十月,三年級家委會組織學生到汝湖參加農(nóng)村秋收活動,十二月組織親子家庭幫扶水口萬年村村民挖紅薯活動,受到當?shù)卮迕竦暮迷u。“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樣的情景,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只能在書本上體會,而當他們卷起衣袖,拿著鐮刀,彎著腰割稻谷,手上腳上甚至滿身都沾滿了泥巴,汗水流下臉頰時,他們才真切地理解了這句古詩含義。讓學生在“做”中學會感受勞動的光榮,體會與他人分享勞動果實的快樂,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學會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學校著力打造善愛校園,其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樂于奉獻作為一項重要內(nèi)容。為此在中高年級開展小義工志愿活動,設立有衛(wèi)生監(jiān)督員、紀律監(jiān)督員等志愿崗位,學生自愿報名,自行排班,如垃圾分類小分隊主要是負責指導小學生進行垃圾分類、垃圾投放;光盤行動小分隊主要是在餐廳負責督促檢查小學就餐情況、宣傳光盤行動;圖書小分隊主要是在圖書室負責借書還書、書籍整理等工作等。
為了普及勞動教育,宣傳勞動最光榮,學校通過主題隊會、講故事、圖片展覽等形式進行宣傳推廣。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在全校開展“美好生活勞動創(chuàng)造”征文、演講比賽活動,活動通過全員動員、自薦、初評、復賽、網(wǎng)絡投票等環(huán)節(jié),評出優(yōu)秀作品,通報表揚,并將征文作品出版專欄,演講視頻在公眾號展播。孩子們用手中的筆、精彩的語言贊美了勞動者的艱辛,謳歌了勞動者的創(chuàng)造精神,立志向勞動模范學習,為建設美麗祖國而奮斗。
小學階段是勞動教育的關鍵期,學校要充分發(fā)揮勞動的綜合育人功能,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chuàng)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