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梓瑛
(廣州市花都區(qū)人民醫(yī)院,廣東廣州 510800)
復發(fā)性流產(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指與同一伴侶發(fā)生3 次或超過3 次的自然流產[1]。RSA的發(fā)生與多種因素相關,如染色體異常、內分泌失調、自體免疫、生殖道發(fā)育異常、感染等,其明確機制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2]。在這些導致自然流產發(fā)生的高危因素中,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是因自然殺傷細胞(NK)表達量升高而導致,這部分據有關報告稱有12%左右[3]。對于此類NK 水平異常升高的RSA 患者,臨床可采用免疫球蛋白治療達到保胎的目的,但免疫球蛋白價格較高,且時常出現供貨緊張的問題,因此臨床一致在尋找替代免疫球蛋白的藥物[4]。近年來脂肪乳在治療NK 異常上升的RSA 患者中應用效果較為理想,因此本次研究選取廣州市花都區(qū)人民醫(yī)院既往治療的RSA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開展回顧性研究,以探討脂肪乳在RSA 治療中的價值,結果如下。
選 取2017 年8 月 至2019 年8 月 廣 州 市 花 都 區(qū)人民醫(yī)院就診的123 例復發(fā)性流產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本院干預保胎。將符合研究標準的產婦納入研究,按照保胎干預方案的差異分成三組(對照組、脂肪乳組、免疫球蛋白組),每組41 例。對照組年齡19 ~36 歲,平均年齡(26.24±3.92)歲,流產次數3 ~5 次,平均流產次數(3.56±0.78)次,身高體質量指數(BMI)18.6 ~23.5 kg/m2,平均BMI(20.15±1.90)kg/m2,促卵泡激素(FSH)5 ~8 U/L,平均FSH(6.36±1.62)U/L,促黃體生成素(LH)3.47 ~5.91 U/L,平均LH(5.02±1.49) U/L。脂肪乳組年齡20 ~35 歲,平均年齡(27.05±3.84) 歲,流 產 次 數3 ~6 次,平 均 流 產 次 數(3.67±0.62)次,身 高 體 質 量 指 數(BMI)18.2 ~23.1 kg/m2,平 均BMI(20.41±1.86) kg/m2,促卵泡激素(FSH)5 ~8 U/L,平均FSH(6.81±1.70) U/L,促黃體生成素(LH)3.38 ~6.41 U/L,平 均LH(5.13±1.56)U/L;免 疫 球 蛋 白 組 年 齡20 ~34 歲,平均年齡(26.78±3.90) 歲,流產次數3 ~5次,平均流產次數(3.55±0.64)次,身高體質量指數(BMI)18.0 ~23.3 kg/m2,平均BMI(20.60±1.90) kg/m2,促卵泡激素(FSH)5 ~9 U/L,平均FSH(6.64±1.64) U/L,促黃體生成素(LH)3.46 ~6.27 U/L,平均LH(5.15±1.52) U/L。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同一對伴侶有3 次及以上自然流產發(fā)生;②年齡20 ~36 歲;③孕前有正常排卵、月經;④NK 細胞自然釋放率≥15%。排除標準:①夫妻中至少有一方存在染色體異常、免疫系統(tǒng)功能異常、家族遺傳病史者;②男方精子質量差或其他男方因素造成的流產者;③女性甲狀腺功能異常者;④生殖內分泌激素異常者;⑤生殖道感染者;⑥女方存在抗精子抗體、抗子宮內膜抗體、抗心磷脂抗體、抗凝血酶原III 抗體者。
對照組常規(guī)保胎,非藥物方面:加強對產婦心理干預,注意避免劇烈活動,養(yǎng)成良好作息及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藥物方面:每日口服葉酸(天津力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159,規(guī)格:5 mg),0.8 mg/d;維生素E(大同市利群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14020834,規(guī)格:5 mg),300 mg/d;肌注黃體酮(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1492,規(guī)格:1 mL ∶20 mg),20 mg/d。
脂肪乳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中長鏈脂肪乳(重慶藥友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13382,規(guī)格:250 mL)。從妊娠第5 周起,每次250 mL 靜脈點滴,20滴/min,1 次/周,至妊娠12 周。
免疫球蛋白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免疫球蛋白(南岳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013005,規(guī)格:30 mL ∶300 mg),從妊娠期第5 周起,1 次/周,至妊娠12 周。
①記錄對比三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成功判定標準,從妊娠到活胎分娩為成功,出現自然流產、胚胎停止發(fā)育等視為妊娠失敗。
②對比三組患者的NK 指標變化,檢測對比時間為治療前、妊娠12 周時(如在妊娠12 周之前流產,則測定流產后的指標水平)。檢測方法為流式細胞儀檢測,檢測當天抽取肘靜脈血2 ~3 mL,計算患者NK 細胞在外周淋巴細胞中的占比。
③統(tǒng)計三組產婦治療期間因藥物出現的不良反應,包括惡心、頭痛、胸悶等。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2.0 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 (%)]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脂肪乳組、免疫球蛋白組的妊娠成功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脂肪乳組、免疫球蛋白組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三組妊娠成功率對比[例(%)]
治療前三組患者的NK 指標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妊娠12 周時,脂肪乳組、免疫球蛋白組的NK 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三組患者NK 指標水平變化對比(x±s,%)
對照組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32%(3/41),脂肪乳組為14.63%(6/41),免疫球蛋白組為9.76%(4/41),治療期間三組藥物不良反應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RSA 是世界各國均面臨的一大困擾,相關統(tǒng)計顯示在育齡婦女中的發(fā)病率約為1%~5%,對社會、家庭的穩(wěn)定有序造成極大負面影響[5]。RSA 目前的前沿研究顯示,發(fā)病與多種因素相關,如遺傳、內分泌、自身免疫性因素等,導致RSA 發(fā)病的原因也難以通過臨床檢測進行排查,因而保胎干預效果一直得不到突破[6]。周潤華等[7]的研究中對RSA 發(fā)病的原因進行分析,認為部分患者可能與黃體酮分泌異常相關,因此治療時考慮以調節(jié)黃體酮水平為基礎。而在文丹[8]等的研究中則發(fā)現與NK 水平相關,因而選用丙種球蛋白進行治療。因此在治療RSA 中,首先是明確患者的流產致病因素,再選擇對應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
本次研究中針對的主要是NK 水平異常的RSA 患者,按既往的治療方案主要適用免疫球蛋白進行治療。相關研究指出[9],當NK 水平達到18%后難以正常妊娠,濃度過高的NK 細胞會導致大量與輔助性T 細胞1(TH1)相關的疾病,如生育障礙、妊娠并發(fā)癥等。由于免疫機制的問題,高濃度NK 細胞在胎兒形成后,會導致NK 細胞將胎兒胚胎識別為腫瘤組織,繼而啟動免疫作用機制,導致胎兒發(fā)育遲緩、著床失敗等。因此予以患者免疫球蛋白調節(jié)NK 細胞的占比,使產婦的免疫機制正常穩(wěn)定運轉,繼而保證妊娠的正常進行。但考慮到免疫球蛋白的經濟性,臨床在治療NK 異常性RSA 時一直在尋找其它經濟性更佳的替代方案,因此脂肪乳逐步得到應用。脂肪乳可活化免疫系統(tǒng),繼而提高妊娠成功率,臨床應用也顯示可降低NK 細胞水平,但其具體機制不明確,推測可能與脂肪乳能活化免疫系統(tǒng)相關。
本次研究中脂肪乳組與免疫球蛋白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且處于較高水平,也均高于對照組(P <0.05),說明采用脂肪乳、免疫球蛋白均能夠提升NK 異常性所導致的RSA 患者的妊娠成功率;并且在三組NK 水平的對比中脂肪乳組、免疫球蛋白組的NK 細胞水平降低程度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證實兩種藥物都能夠改善NK 細胞水平并調節(jié)免疫功能,繼而提升妊娠成功率。安全性上,三組未見顯著差異,表明在應用上均較為安全。
綜上所述,脂肪乳在治療NK 異常性RSA 中與免疫球蛋白應用效果基本相當,考慮到脂肪乳具有更好的經濟性,因此我們認為脂肪乳在RSA 的治療中具有廣闊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