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璐
摘要:小學語文課堂應是學生主動提問、自主探索的課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盡最大努力引導學生掌握核心任務,明確學習目標,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圍繞學習目標進行分類和密切合作,積極參與課堂閱讀活動中的個人體驗,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閱讀文本的識字和魅力,從而達到閱讀的目的。在教學中,學生可以自主探索,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探究;興趣;合作;體驗
在語文教學中,學生是我們課堂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運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引導學生緊緊抓住課文,瞄準學習目標,提高學生對語言課堂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圍繞學習目標緊密合作,體驗各種類型的小組活動,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在各種類型的小組活動中進行親身體驗,更深入一層去感受文本的素養(yǎng)與魅力,從而實現(xiàn)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能學會自主去探究各種問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在提高學生課堂學習興趣中實施自主探究學習策略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边@就是說我們只要對某些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積極地、主動地去發(fā)問、去探求、去驗證,并在發(fā)問、探求、驗證中產生美好的情緒和體驗。在學生課堂學習過程中,只有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他們才會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才會自覺主動地去學習。
(一)利用微課導入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
小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還處于形象思維的階段,對那些比較直觀形象、色彩鮮明的事物有著特別強烈的好奇心。所以,在我們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借助微課的方式將課本的抽象知識變得形象具體,便于吸引小學生的上課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同時,這樣的課堂也會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更容易去理解、更樂于去接受,課堂的學習效率也自然明顯得以提高。
在上《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時,我就是借助微課展示的方式,借助動畫的生動傳神、形象突出等效果提高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把學生上課的專注力吸引過來,同時,通過多媒體音響效果恰如其分的渲染,我們教師適時借機引導學生去體會女主人公那悲慘的命運。正是因為有了微課的導入,這節(jié)課,學生們明顯比平時的上課要更積極、更活躍一些,回答問題也是更主動,更熱烈一些,同時,對文本的感悟也是更加深刻細膩一些。就連平時上課從不舉手回答問題的小宇同學這次也自覺主動地舉手回答問題,并且回答的準確性以及對課文的獨特理解方面也讓我頗為驚喜。這就是課堂教學中借助微課導入的神奇功效。
(二)利用故事導入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
有時候,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故事導入的方式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因為,學生畢竟還處于兒童時期,對故事還是抱有很濃厚的興趣,如果教師在上課時能講一下故事,肯定能激發(fā)學生上課的興趣,從而使課堂的學習效率更高。
如教學《伯牙絕弦》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更深入理解這篇課文的情感知識,也為了讓學生上課更加專注,我借助這篇課文相關的故事背景資料把伯牙與鐘子期的交往過程以故事的形式展現(xiàn)給同學們:相傳有一年,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途中因天氣原因而停留下來,時值中秋,晚上月色優(yōu)美,讓伯牙琴興大發(fā),于是把隨身攜帶的琴拿出來盡情演奏,正在陶醉之際,卻猛然發(fā)現(xiàn)不遠處有一個人靜靜地站在那里,吃驚之余,把琴弦也弄斷了一根,后來通過交談,了解到他是一名打柴的樵夫,是被伯牙的琴聲所吸引,才在那里駐足靜聽,在深入的交談之后,知道這名樵夫也對琴藝頗有興趣,并且還能準確地說出伯牙彈琴時所表達的韻味,讓伯牙好生歡喜,就像找到了知音一樣,這名樵夫就叫鐘子期,在分別的時候,他們還相約來年的中秋還來此地相會。第二年中秋,在伯牙赴約之后,那位樵夫卻一直不見蹤影,后來才知道因病去世,但是卻不忘盟約,死后也要求家人把墳墓修在江邊,以便到時可以聽到好友的琴聲……這就是關于俞伯牙如何摔琴謝知音的經典故事。接著,我就趁機導入新課《伯牙絕弦》,通過課前故事的導入,不僅提高了學生上課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學生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不管我提出哪些問題,學生都積極回答,而且理解非常到位,真有爭相成為伯牙知音的勁頭!
二、在小組活動合作中實施自主探究學習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自然就成為實現(xiàn)這一標準的最好方式。讓學生圍繞自己發(fā)現(xiàn)并提出的問題,展開激烈的討論,并各自發(fā)表自己與眾不同的意見,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鍛煉了他們小組成員合作交流的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如學習《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時,我就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個人愛好自由組合,有些學生喜歡雪地捕鳥,有些學生喜歡海邊拾貝,有些學生喜歡看瓜刺猹,有些學生喜歡看跳魚兒,我主動權交給他們,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故事自由組合成四個小組,選出小組長,然后大家分工合作,提出問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小結收獲,如果確實遇到大家都討論不出結果的問題,可以請老師過去指導。這種學習方式也是學生實現(xiàn)自主學習探究的一種策略。
三、在學生親身體驗的課堂活動中實施自主探究學習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因為有些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弱,對有些知識的理解能力不強,所以課本中出現(xiàn)的一些重點或難點不好掌握。這時候,我們教師就可以借助親身體驗的方式進行教學,來引起學生學習的注意,引導他們向目標方向去思考,以幫助學生抓住重點或難點去理解、去突破,明白課文中的真正意圖。那么,這樣的課堂氛圍自然也會“活”起來。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最有效的教學策略應該達到學生學習興趣、小組合作與交流、個人體驗的有機統(tǒng)一。小學語文教師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就必須充分利用這些教學策略,根據課堂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為學生將來的語言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學生變得更主動、更樂意去學習,這也是快樂學習、高效學習的!
參考文獻
[1]韓文波.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 2018 (52) :39-40.
[2]田麗紅.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 2018 (03) :113-114.
[3]王益堅.提升閱讀教學品質的三種途徑[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 2018 (12) :84.
(扎賚特旗好力保中心學校?內蒙古?扎賚特旗?137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