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德海制藥有限公司 湖南 常德 415001
化學指紋圖譜能夠對藥物化學成分的種類、含量進行較為宏觀、整體的進行反映,具有特征性、專屬性、完整性、穩(wěn)定性及可量化的特點,是藥物質量控制的常用方法。中藥化學成分及其作用機制的復雜使得僅通過對化學成分檢測的方式難以準確、客觀的對中藥質量以及安全性、有效性進行系統評價。在此背景下,研究人員不斷探索能夠完整反映和評價中藥質量的方法。通過利用化學指紋圖譜的質量可控性最大程度的獲取并利用其所反映的中藥成分信息,探索其與中藥療效的內在關系,即“中藥譜效學”在中藥質量控制上有著較好的應用和發(fā)展前景。
中藥譜效關系研究是指基于對中藥成分的化學指紋譜圖,將中藥的各成分圖譜與藥物實際效果相關聯并進行線性或非線性的數學處理,建立“譜-效”模型,進而確定與藥效相關的化合物群,實現“譜”、“效”一致,即以完整的“譜”表征整體的“效”,進而建立起能夠準確反映藥物功效的中藥質量評價方法。中藥譜效關系研究內容包括建立化學指紋圖譜、藥物活性研究、采用科學的數據處理方法進行關聯性分析、建立合適的藥效評價模型。
2.1 化學指紋圖譜建立 在中藥譜系關系分析研究中,藥物化學指紋圖譜的建立是重要的基礎工作內容,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2.1.1 高效液相色譜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 HPLC是用于藥物化學指紋圖譜建立的常用方法,通過對流動相組成、調整洗脫條件、改變柱溫、更換色譜柱、調整流速等參數進行調節(jié)可以對復雜化合物成分進行有效分離,并且可以通過串聯多種類型檢測器來實現對多種化合物進行共同檢測,且分析結果受化合物本身穩(wěn)定性和揮發(fā)性的影響較低,具有樣品消耗少、分析速度快、分離效能高、穩(wěn)定性良好以及可重復等特點,但該方法對于大分子化合物的分離能力相對較差。
2.1.2 氣相色譜法(gas chromatography method,GC) GC當前在藥物化學、石油化工等各個領域中有著廣泛應用,具有高效分離、選擇性高、靈敏度好、分析速度快等優(yōu)點,對于含有揮發(fā)性成分的樣品檢測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隨著快速GC方法和便攜式GC儀的發(fā)展,該技術在現場分析上有著顯著優(yōu)勢。
2.1.3 色譜-質譜聯用技術 該技術是通過連接色譜儀與質譜儀,將經過色譜儀分離后的化學成分進行電離后進入質譜儀進行進一步檢測的技術。該技術可以有效解決單一檢測方式對某些特定化學成分的檢測靈敏度、響應低或噪音大的問題,實現對更多成分的檢測,提高化學指紋圖譜的全面性。該技術在組分復雜、成分不明確的中藥檢測中有著良好的應用效果。常用的有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HPLC-MS)、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等。
2.1.4 核磁共振法(1H-NMR) 1H-NMR是化學及藥物分析領域中的常用方法,其具有樣品用量少、檢測速度快、獲取信息多等優(yōu)勢,能夠客觀、全面的反映樣品化學成分特征,在中藥成分檢測與化學指紋圖譜建立中有著良好的應用前景。
2.2 藥效評價 對于中藥藥效活性的分析評價基于傳統中醫(yī)理論和現代藥理學研究有著不同的評價方法。
2.2.1 基于傳統中醫(yī)理論的藥效評價 該評價方法是在傳統中醫(yī)學、中藥學、方劑學等理論的指導下通過將中藥“性味”、“歸經”、“功效”等特性與臨床“辨證論治”、“病癥”相聯系而建立起的藥效評價。例如,有學者通過建立瘀熱互結證大鼠模型,給予平性藥、熱性藥、寒性藥進行治療干預,觀察大鼠各項特征指標變化,從而分析藥學療效。
2.2.2 基于現代藥理學的藥效評價 該方法是在現代藥理學研究下,通過建立相關疾病模型直接對藥物的藥理活性和作用機制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該方法可以更加直觀、有效的反映中藥成分的藥效活性并與化學指紋譜圖建立起譜效關系,是當前研究中藥譜效關系的主要方法。
2.3 數據處理與模型建立 在獲取中藥化學指紋圖譜與臨床藥效信息后,需要通過科學的數學研究方法來探索并建立兩者之間的關系,從而形成中藥譜效關系模型。常用的數據處理方法有:相關性分析、回歸分析、主成分分析、典型相關分析、聚類分析、灰色關聯度分析等。不同的數據處理方法有著各自的特點、優(yōu)勢及應用范圍,需要研究者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合理選擇。
中藥譜效關系的建立對于中藥的相關研究開展、質量評價控制以及臨床使用等多個方面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在中藥質量控制上,其應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中藥材質量控制 通過對中藥材譜效關系進行研究,可以對其藥效活性成分以及個成分的藥效大小進行確定,建立起基于有效成分種類、含量以及藥效強弱的中藥材質量評價標準,實現對不同品種、產地、種植條件的中藥材質量的有效評價和控制。
3.2 中藥材炮制質量控制 炮制是中藥材用于臨床疾病治療或復方制劑制作生產的重要前置工藝,其能夠起到矯味矯臭、提高藥效、降低毒性、改變藥性等多種效果。通過中藥譜系關系研究進一步確定藥效發(fā)揮相關成分以及相關成分分布部位,可以對中藥材炮制的進行和完善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參考,提高炮制工藝的準確性、針對性。此外,由于中藥炮制過程會對藥物成分種類、含量造成明顯的影響,通過對炮制后中藥材的譜系關系進行分析,可以確定炮制后的活性成分與藥效關系,闡釋炮制方法的內涵并建立起對炮制工藝本身的質量控制標準。
3.3 中藥復方制劑質量控制 對于中藥復方制劑的研究是現代中醫(yī)中藥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內容,以往化學成分分離結合、簡單活性成分篩選的方法難以有效解釋中藥復方的內涵。通過譜效關系研究,可以對中藥單一組分以及不同成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進行更加準確的研究,同時也可以越過中藥材成分直接對復方制劑活性物質進行確定,從而用于中藥復方制劑額地創(chuàng)新研究以及質量評價控制。
綜上所述,中藥譜效關系研究是中藥現代化發(fā)展、加強對中藥質量控制的一個重要發(fā)展方向,有著較好的應用前景。在目前中藥譜效關系相關研究和應用中,中藥化學指紋譜系建立的準確性、全面性以及藥效評價、譜效模型建立的科學性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研究提高,從而使中藥譜效關系發(fā)揮出更大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