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海港經濟開發(fā)區(qū)王灘鎮(zhèn)王灘初級中學 河北 唐山 063611
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互聯(lián)網+概念的孵化以及成熟讓教育事業(yè)改革煥發(fā)新的生機與活力。越來越多的教師選擇使用網絡信息技術輔助教學,通過多媒體教學設備細化教學流程。教師越發(fā)重視學生的課堂效率,學生的學習體驗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由于網絡信息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應用尚未成熟,教師和學生很容易陷入“經驗主義”的陷阱。教師要將教研重心向網絡信息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融合的方向轉移,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yǎng)。
現(xiàn)行教育體制下,教師只能根據班級制定教學計劃,完成課程設計。以班級為單位的教學計劃是不夠精準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考慮的是大多數(shù)學生的能力而不是全體學生的能力。不同學生之間的物理學科素養(yǎng)是存在一定差異的,教師只要開展物理測驗一定會存在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教師無法針對個別學生的弱勢類別進行課程設計,大部分教師潛意識中認為保證大多數(shù)學生的利益,避免時間和課程資源的落后。
初中物理課程即抽象又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密切,學生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觀察或接觸到物理現(xiàn)象,但是很難將其與物理課程建立對應關系。教師在日常授課過程中強調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忽略了指導學生根據實際生活現(xiàn)象建立物理模型的必要性。學生在物理課程結束后感覺收獲頗豐,但是在課后空余時間卻感受不到物理知識帶給自己觀察和理解層面的提升。部分教師忽略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在課程設計過程中默認講師掌握教學節(jié)奏。實際教學過程中因為學生之間理解能力的差異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未能達到教學預期。部分教師對于新課程標準理解不透徹,忽視了確立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重要性,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傳統(tǒng)物理教學模式中,教師強調學生跟緊自己的教學步伐,沒有考慮學生的承受能力或者是對于學生的承受理解能力形成了錯誤的認識。
初中物理信息課堂構建不僅需要網絡信息技術等技術手段的支持,還需要多媒體教學設備等硬件設施的支持。目前,大部分學校地區(qū)完成了網絡教學的全面覆蓋,部分學校地區(qū)甚至開始研發(fā)網絡教學局域平臺搭建工作。大部分物理教師開始嘗試使用教學設備輔助教學,減輕工作負擔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部分教師習慣于板書教學而拒絕使用網絡信息技術授課,在某種程度上浪費學生時間的同時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體驗。
教師在課程設計過程中習慣使用簡潔明了的背景板,防止背景板裝飾品太多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在部分課程內容講解之前,部分教師通過代碼的編寫和調式完成物理模擬實驗的演示。通過flash動畫或者其他形式完成物理實驗的模擬演示,讓學生通過觀看就能了解物理實驗的具體操作流程以及實驗原理。初中物理課程中涉及到的物理實驗難度較低,但是個別實驗需要耗費學生較多時間并且實驗條件要求苛刻。教師通過模擬演示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完整了解實驗流程之后再進行實際上手操作。部分教師習慣用電子畫板進行授課,每堂課程結束后電子畫板會針對教師的教學內容存檔。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調用電子畫板的存檔學習課程中的遺漏內容,并且通過對教師課程內容的分析逆向追尋教師的思維方式。初中物理的教學重心在于思維方式的改變,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通過物理視角分析看待實際生活中的物理問題。學生能夠產生一定的物理思維,并且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就是物理教學的成功。
每個學生對于網絡教學平臺的了解和認識存在一定的差異。有的學生認為網絡教學平臺的存在簡化了課后作業(yè)的提交與評價過程,有的學生認為網絡教學平臺的存在降低了其自主學習的難度,還有的學生認為網絡教學平臺的存在拉近了師生距離,實現(xiàn)了師生之間跨空間的互動交流。
網絡教學平臺本質上是智能算法的集合。教師在課程設計過程中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的數(shù)據庫尋找與課程先關的內容資料,也可以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局域網屬性下載其他學校物理教師的優(yōu)秀設計。盡管不同教師所教授班級的學生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教師可以借鑒其他教師的優(yōu)秀設計。例如,教師在進行《分析電路》這一章節(jié)課程設計中,有的教師設計編寫了一個小的物理游戲。學生在游戲中可以任意選擇電路中的元器件以及導線,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難度。最低難度下,學生按照線路圖完成一比一復制聯(lián)接,中等難度下學生需要確定電流表和電壓表的位置后再進行聯(lián)接,而最高難度則需要學生保證電路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實現(xiàn)特定的功能。學生可以隨意嘗試不同的聯(lián)接方式和不同的元器件組合,由于是模擬電路即使學生電路聯(lián)接出現(xiàn)錯誤也不會因為短路等問題而對學生造成身體上的傷害。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不僅在課程設計這一領域,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物理論壇進行實時交流互動。學生將自己課程中的疑惑整合發(fā)帖詢問,學生和教師都可以回復,教師和學生能夠自主選擇發(fā)帖動態(tài)。學生可以選擇匿名發(fā)帖保證自己隱私的前提下獲取物理知識,教師通過瀏覽論壇中學生的發(fā)帖內容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策略。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因為網絡教學平臺的存在而縮短并逐漸消失,學生對教師的敬畏之心仍舊存在,但是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與往常相比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