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蕓,許昌林,馬 卓
(1.北方民族大學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寧夏銀川750021;2.北方民族大學商學院,寧夏 銀川750021)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的經濟發(fā)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但仍面臨著不少難題。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垃圾的數量也在與日俱增,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依然任重道遠。對于垃圾分類這一國策,國內的實施狀況不容樂觀,不僅垃圾分類的實施不到位,而且對于垃圾分類設施的合理化研究也很欠缺。就北京而言,目前有近半數的居民不能清楚地說出哪些垃圾屬于可回收垃圾,許多人在回收過程中,對于垃圾的具體分類是模糊的。還有部分居民反映,相關部門對垃圾分類知識的宣傳力度不大,對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監(jiān)督力度也不夠。為此,論文以銀川市民垃圾分類的實施情況為例,通過線上問卷調查,深入分析目前垃圾分類實施的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改善建議。
為使生活垃圾更有效、可靠地處理,需要更好的垃圾收集和分類方式,垃圾分類迫在眉睫。做好垃圾分類不僅可以保護環(huán)境,還能促進社會經濟發(fā)展。論文以銀川市民為例,通過調查了解目前垃圾分類的實施情況。舉辦垃圾分類相關活動,讓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從而提高銀川市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由于調查在疫情特殊時期進行,調查小組決定采用線上問卷調查,并對銀川市大學生和銀川市民分別進行抽樣,其中銀川市大學生抽樣具體過程如下:
(1)利用簡單隨機抽樣從銀川所有大學中抽取出4所大學,其過程為:把銀川市的所有大學列出名單,再給每一所大學按順序編號,制作抽樣框;接著把這些編號寫到同樣大小的紙條上折疊后,放入一個盒子里,接下來從中隨機依次抓取出4個紙團來,最后確定調查對象為4所大學。
(2)確定好4所大學后,利用簡單隨機抽樣從所屬學院中來抽取2個學院,其中簡單隨機抽樣的過程為:給每個學院按順序編號,制作含有這所大學所有學院的抽樣框,接著把這些編號寫到同樣大小的紙條上折疊后,放入一個盒子里,然后從中隨機依次抓取出2個紙團來,最后確定調查對象為2個學院。
(3)確定好2個學院后,采用分層抽樣把學院中的4個年級(大一至大四)分為4層,再利用系統(tǒng)抽樣從每一個層中抽出4個班級,其中系統(tǒng)抽樣的過程為:給每層中的所有班級按順序編號,制作一個抽樣框,計算出抽樣間距(抽樣間距=總體容量/樣本量),比如某個學院的大一班級有100個,則所需抽樣間距為25,按順序給這100個班級編號,先在編號1至25間隨機抽出一個號,接著每隔25抽出一個號,依次下去,直至抽滿4個號,這4個號對應的班級就是我們的調查對象。
(4)確定好要調查的班級后,再根據班級人數采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式抽取班級人數的10%,其中抽樣過程為:拿到某班級學生名單后,把每個學生的學號寫在同樣大小的紙條上,折疊后放入盒子中隨機依次抓取出所需個數的紙團,紙團中對應學生為最終調查對象。
(5)在調查對象所在班級群聊里或者聯系班長,對他們進行網絡問卷的投放。抽樣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抽樣流程圖
類似地,銀川市民抽取過程為:首先對銀川三市區(qū)(西夏區(qū)、金鳳區(qū)、興慶區(qū))的所有小區(qū)制作抽樣框,從每個市區(qū)中隨機抽取20個小區(qū),再分別從這20個小區(qū)中抽取6個小區(qū),然后進入這些小區(qū),隨機去采訪和發(fā)放問卷進行收據數據。
1.調查時間以及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從2019年12月10日到2020年1月5日,歷時25天。調查對象是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部分高校學生和部分市民。
2.調查資料的整理和分析
為保證問卷的完整性和訪問質量,首先對問卷進行審核。若調查過程中遭到阻止或不配合等原因導致問卷沒有回答完整,則按廢卷處理。調查過程中發(fā)現問題并做記號的問卷,根據實際情況對問卷進行補充和整理。最后將合格問卷數據錄入電腦。
由于問卷調查收集數據是零散、不系統(tǒng)的,所以需要對調查問卷信息進行數據錄入,并用Excel來對數據做預處理,然后利用R軟件繪制相應可視化圖以便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如圖2所示)。
圖2 調查資料的整理及分析
1.銀川市大學生接受采訪者的基本信息情況
本次有效問卷為190份,以這些樣本作為本次分析的最終對象,并對有效問卷進行數據分析,得到最終結果。本次分析中受訪人員的基本信息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受訪者基本信息
本次調查中共有47名男性接受調查,有143名女性接受調查。分別占的百分比為24.74%和75.26%。在年級分布上,大一年級的有42人,所占百分比為22.11%,大二年級的有93人,所占百分比為48.95%,大三年級的有39人,所占百分比為20.53%,大四年級的有16人,所占百分比為8.41%。本次調查中,涉及各個年級的學生,反映出調查對象的多元化,具有代表性。
2.對垃圾分類的了解情況
根據表2可知,有63.16%的大學生對垃圾分類有了解,但沒明確認識;很少一部分人對垃圾分類沒了解??梢姡y川大學生對垃圾分類的了解和認知情況較好。
表2 銀川市大學生對垃圾分類的了解程度
3.垃圾分類的現狀
通過圖3可知,銀川大學生垃圾分類的實踐能力較弱,大部分學生扔垃圾之前沒有進行過垃圾分類。在垃圾分類中,最應關注的是可回收垃圾的分類,其次應關注有害垃圾的分類問題。一方面可回收垃圾可以重復再利用;另一方面,有害垃圾對土壤和水源等有害,應該集中選擇最優(yōu)方法處理。所以學校應該舉辦垃圾分類的相關教育和實踐活動,經常性地進行垃圾分類的教育和宣傳,加強大學生的垃圾分類意識。
圖3 銀川市大學生的垃圾分類現狀
1.銀川市民接受采訪者基本信息情況
本次有效問卷為190份,以這些樣本作為本次分析的最終對象,并對有效問卷進行數據分析,得到最終結果。其中,本次受訪人員的基本信息情況如表3所示。
表3 受訪的基本信息情況
2.對垃圾分類的了解情況以及垃圾分類的現狀
根據圖4可知,有65.38%的人對生活垃圾有了解,但是沒明確的認識;很少一部分人對生活垃圾不了解。綜上所述,銀川市民對生活垃圾的了解和認知情況較好。市民對垃圾分類的好處比較了解。
圖4 銀川市民垃圾分類了解情況
由圖5可知,較多市民會將垃圾有意識地進行分類,但仍有市民沒有進行分類。大部分市民表示經?;蛴袝r會接受垃圾分類的知識。除此之外,市民也表示愿意進行垃圾分類,認為垃圾分類宣傳較好和較差的人數居多,說明有的社區(qū)宣傳效果好,有的社區(qū)宣傳效果不理想。由此應該在效果不好的社區(qū)多下功夫,加大宣傳力度,強化宣傳效果。
圖5 是否接受垃圾分類處理的教育
1.以銀川市大學生為例
從學校哪些區(qū)域設立垃圾分類區(qū)、所在大學如何處理生活垃圾、學生垃圾分類阻礙因素這三個方面來分析銀川市垃圾分類在實施上的問題。前兩個方面從正面反映了垃圾分類在實施上的問題,第三個方面從側面反映了垃圾分類在實施上的問題。其分布情況分別見圖6、圖7。
圖6 垃圾分類區(qū)
圖7 大學生垃圾分類阻礙因素的條形圖
綜合調查結果可知,大多數學校設置了垃圾分類的區(qū)域,但還是有一部分地方例如圖書館,沒有加強管理垃圾分類,對垃圾的處理方式比較隨意(圖6所示)。阻礙大學生進行垃圾分類的最大因素是對垃圾分類不了解,其次是覺得麻煩不愿意分類以及學校垃圾桶沒有進行分類(圖7所示),這說明對于垃圾分類的宣傳以及推行仍舊存在很大的問題。
2.以銀川市居民為例
從社區(qū)內有無分類垃圾桶對于垃圾分類的影響、銀川市一般生活垃圾處理的方式這兩個方面來分析銀川市垃圾分類在實施上的問題。相應結果如圖8、圖9所示。
圖8 無分類垃圾桶時的垃圾分類情況
圖9 銀川市垃圾處理方式
綜合調查結果可知,銀川市對于垃圾回收點的設立存在量上的欠缺,社區(qū)內若無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垃圾桶,只有一半的居民愿意進行垃圾分類(圖8)。對于一般生活垃圾處理的方式仍以火焚和深埋為主(圖9),這樣的處理方式既帶來了污染,同時也不利于垃圾分類的推行。垃圾焚燒處理的比例與國家或地區(qū)的土地資源的緊缺程度關系較大,應因地制宜地調整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的應用比例,以利于更好地解決中國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難題,也有利于垃圾分類處理的推行。
1.以銀川市大學生為例
針對銀川市垃圾分類在實施問題的解決措施(以銀川市大學生為例),從哪些垃圾分類宣傳方式和垃圾分類宣傳標語可以提高大家的垃圾分類意識這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其分布情況分別見圖10、圖11。
圖10 垃圾分類宣傳方式
圖11 垃圾分類宣傳標語
綜合調查結果可知,大學生更喜歡有趣且人性化的垃圾分類宣傳標語。所以學??梢詫⒗诸惖男麄鳂苏Z盡量設計得更加有趣且人性化,激起大家進行垃圾分類的積極性。而海報宣傳最有利于提高大家垃圾分類的意識。另外,學校應將垃圾分類列入考核的一部分,如開設選修課、制定校規(guī)、開設講座等。學校可采用這些方法調動學生垃圾分類的積極性,開展垃圾分類進校園活動,推出“三動一建”垃圾分類創(chuàng)建活動,即以“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攜動一個樓座,創(chuàng)建一方社區(qū)”。
2.以銀川市居民為例
針對銀川市垃圾分類在實施問題上的解決措施(以銀川市居民為例),從垃圾分類回收中各群體作用、獎懲措施對垃圾分類積極性的影響這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其分布情況分別見圖12、圖13。
圖12 垃圾分類回收中各群體作用
圖13 獎懲措施
綜合調查結果可知,銀川市居民認為垃圾分類回收中,環(huán)衛(wèi)工人與相關職能部門應該發(fā)揮最大作用??杉訌妼Νh(huán)衛(wèi)工人與相關職能部門的管理,來促進垃圾分類點的設立與垃圾分類的推行。在一些有關垃圾分類的獎罰措施中,最受銀川居民歡迎的是獎勵日常生活小禮品,其次是評選優(yōu)秀居民頒發(fā)獎狀。相關職能部門可以以這兩方面為切入點,針對垃圾分類采取一些獎懲措施,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從而積極推進垃圾分類的發(fā)展。
關于垃圾分類的發(fā)展方面,將從實行垃圾分類的優(yōu)點、對垃圾分類現狀的滿意程度、對垃圾分類現狀不滿意的原因以及對垃圾分類現狀滿意的原因這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其分布情況分別如圖14、圖15、圖16、圖17所示。
圖14 實行垃圾分類的優(yōu)點
圖15 對垃圾分類現狀的滿意程度
圖16 對垃圾分類現狀不滿意的原因
圖17 對垃圾分類現狀滿意的原因
由圖14可知,有89.42%的調查對象認為垃圾分類最主要的優(yōu)點是增長環(huán)保意識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其次是回收來的垃圾可重復利用,節(jié)約能源(占80.77%)。說明垃圾分類的推行,不但增強了市民的環(huán)保意識,同時也實現了節(jié)約能源的環(huán)保目的。對于垃圾分類現狀(圖15),有36.54%的調查對象基本滿意,不太滿意的占比為34.62%,與基本滿意的占比接近。這說明現階段垃圾分類的實施仍存在嚴重的問題,有待改進。對于垃圾分類現狀不滿意的主要原因(圖16):有宣傳力度不夠、居民對垃圾回收分類知之甚少。對于垃圾分類現狀滿意的原因(圖17)主要是設備基本完善、居民環(huán)保意識較強。這說明垃圾分類的推行在現階段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果,但宣傳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問題。
綜上所述,垃圾分類的實施不但可以增強居民的環(huán)保意識,同時也在節(jié)約能源方面有著巨大的作用。我國全面推行城市垃圾分類處理后,必將進一步提升資源循環(huán)利用價值、經濟效益價值等,大大降低經營成本、環(huán)境成本、社會成本等各種運行成本。
綜合垃圾分類推行缺乏宣傳的現狀,在垃圾分類的未來發(fā)展中應當加大宣傳力度。具體給出以下關于垃圾分類發(fā)展的建議。
第一,加大垃圾分類宣傳力度,普及垃圾分類相關知識。充分運用校報、校廣播、校網站、校宣傳欄、展板等多種媒體,加大垃圾分類的宣傳力度,讓銀川高校學生以及銀川市居民從多方面知曉垃圾分類的必要性。環(huán)保問題日益嚴峻與居民環(huán)保意識的淡薄形成強烈對比,環(huán)保意識必須從小開始培養(yǎng),但現階段傳統(tǒng)應試教育著重于知識的傳遞,在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方面比較薄弱,科普教育作為非正式教育中重要的一環(huán),在普及環(huán)保意識、環(huán)保行為,尤其是針對青少年環(huán)保意識的培養(yǎng)方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二,明確垃圾分類的必要性,增強高校學生以及社區(qū)居民的社會責任感。通過宣傳教育讓所有學生認識到垃圾分類的重大經濟、環(huán)境以及社會效益。
第三,健全各相關職能部門的管理措施,制定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中長期規(guī)劃。完善法律法規(guī),實行經濟激勵以及提高公民垃圾分類意識是解決我國垃圾分類問題的必要方法。
第四,建議全面發(fā)動,大力宣傳。
(1)樹立垃圾分類的觀念,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保護環(huán)境意識。建議成立相關領導小組,印發(fā)公開信,召開動員大會,爭取社會支持,為垃圾的分類收集和集中處理奠定基礎。
(2)逐步細化垃圾分類回收設施,方便市民進行垃圾分類。
(3)改造升級舊垃圾站,并在社區(qū)建立由社區(qū)物業(yè)人員監(jiān)管的規(guī)范化回收站。
只有在清晰了解垃圾分類推行過程的現階段情況的基礎上,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與居民的責任使命感的共同作用下,在相關部門配合垃圾分類宣傳與推行的情況下,垃圾分類的推行才能順利實施,垃圾分類的發(fā)展才能充滿動力。垃圾分類的發(fā)展新時代已經開啟,在真正把握好宣傳與激勵措施的情況下,相信垃圾分類會有更好的更多元化的發(fā)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