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燁
(哈爾濱高新醫(yī)院,哈爾濱 150000)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內(nèi)外病因一同作用造成的胃黏膜受損,伴隨異型增生的消化類系統(tǒng)疾病[1]。從臨床治療角度看,幽門螺桿菌感染是造成慢性萎縮性炎癥的主要因素,對幽門螺桿菌的根除處理可以改善患者胃黏膜炎癥和萎縮性病變?;瘽峤舛痉侥軌?qū)β晕s性胃炎伴幽門螺桿菌感染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選擇2019年在哈爾濱高新醫(yī)院接受治療的130例慢性萎縮性胃炎伴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進行醫(yī)學(xué)分析,將其分為常規(guī)組與解毒組。常規(guī)組采用四聯(lián)殺菌治療,解毒組采用化濁解毒方治療。常規(guī)組中男性30例,女性35例,年齡25~67歲,平均年齡(46.32±13.47)歲,病程5~8個月,平均病程(6.03±1.24)個月。解毒組中男性40例,女性25例,年齡27~70歲,平均年齡(45.61±12.22)歲,病程6~10個月,平均病程(8.82±1.40)個月。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與病程等資料上差異不顯著(P>0.05),可以進行比較。
入選標準:達到慢性萎縮性胃炎診斷要求的患者,首次參與殺菌治療的患者,自愿加入醫(yī)學(xué)研究的患者。排除標準:伴有十二指腸潰瘍與心腦血管疾病患者[2],伴有心腦肝腎等嚴重系統(tǒng)障礙患者,處于妊娠與哺乳期患者,一個月之內(nèi)服用過其他藥物治療的患者。
常規(guī)組患者采用四聯(lián)殺菌方法:雷貝拉挫腸溶膠囊(濟川藥業(yè)公司生產(chǎn)),每日口服兩次,一次20 mg;阿莫西林分散片(中諾藥業(yè)公司生產(chǎn)),每日口服兩次,一次1 g;克拉霉素片(麗珠集團制藥廠生產(chǎn)),每日口服兩次,一次0.5 g;枸櫞酸泌鉀顆粒(廣州白云山股份公司生產(chǎn)),每日口服四次,一次1 g。要求患者口服安慰劑,用2焦糖色、蔗糖八乙酸脂加原方1/20與食用香精共同研制,取汁300 mL,每日口服一劑[3]。
解毒組采用化濁解毒方治療,藥劑組成:當歸、白花蛇合草、佩蘭與茵陳各12 g,白芍、厚樸、川穹與茯苓各10 g,黃芩、全蝎各6 g,對有明顯上腹痛的患者,增加延胡索9 g;對有反酸癥狀的患者增加海螵鞘9 g,取汁300 mL,指導(dǎo)患者口服一劑。治療3個月后,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
統(tǒng)計未經(jīng)黏膜征象積分情況,包含黏膜花斑、血管顯著、糜爛、出血點等癥狀,基于無、輕度、中度與重度分別記作0分、1分、2分、3分。分析與隨訪患者的幽門螺桿菌治療率,分別在治療6個星期和3個月時選擇13C紅外光譜儀進行尿素呼氣試驗[4]。
解毒組患者治療后的黏膜花斑得分為(1.02±0.55)分、血管明顯(0.58±0.33)分、粗糙(0.96±0.27)分、糜爛(0.79±0.20)分、出血點(0.38±0.31)分,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常規(guī)組患者(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胃鏡黏膜分數(shù)評估Tab.1 Evaluation of mucous membrane under gastroscope of two groups
解毒組治療6個星期后,陰性32例,陽性30例,根除率達49.2%。治療3個月后,陰性61例,陽性4例,根除率達93.8%。常規(guī)組治療6個星期后,陰性28例,陽性37例,根除率達56.9%。治療3個月后,陰性55例,陽性10例,根除率達84.6%。說明解毒組患者的幽門螺桿菌根除情況好于常規(guī)組患者(P<0.05)。
化濁解毒方中的佩蘭與茵陳共同成為君藥,白花蛇合草與黃芩共同成為臣藥。川穹可起到活血功效,當歸可起到補血功效,茯苓可起到祛痰化濁功效[5]。選擇130例患者進行醫(yī)學(xué)分析,對兩組患者進行不同的藥物治療,結(jié)果表明,化濁解毒方對慢性萎縮性胃炎伴幽門螺桿菌感染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效果更佳,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大于常規(guī)組,治療3個月后的結(jié)果為,陰性61例,陽性4例,根除率達93.8%。常規(guī)組治療6個星期后,陰性28例,陽性37例,根除率達56.9%。治療3個月后,陰性55例,陽性10例,根除率達84.6%(P<0.05)。
選化濁解毒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伴幽門螺桿菌感染,可提高患者的治療質(zhì)量,改善患者的胃炎癥狀,有效控制幽門螺桿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