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政
(南澗縣茶葉工作站,云南南澗 675700)
2012-2018年,南澗縣茶葉工作站與云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研究茶葉研究所合作實施云南省種子管理站安排的“茶樹品種區(qū)域試驗”項目,進行11個茶樹新品種和1個對照品種的區(qū)域試驗,觀察茶樹品種生物學(xué)特性的性狀表現(xiàn),對比分析成活率、產(chǎn)量、發(fā)芽期和品質(zhì)等指標,篩選適合南澗地區(qū)推廣的茶樹品種。
共11個茶樹品種和1個對照品種,各品種(見表1)。
試驗地選擇南澗縣茶樹良種場,位于南澗縣公郎鎮(zhèn)鳳嶺村委會,海拔2184 m,年平均氣溫18.6℃,年平均降水量1025.6 mm。
試驗地小區(qū)隨機排列,3次重復(fù),小區(qū)長7 m,設(shè)保護行,種植溝寬深為60 cm×50 cm,雙行單株條栽,大行距150 cm,小行距33 cm,株距33 cm。2013年1月完成試驗地開墾,2013年7月完成11個試驗品種和1個對照品種移栽。
1.4.1 茶苗成活率
在定植半年、1年、2年、3年分別開展成活率調(diào)查,期間對枯死茶苗進行補栽。
1.4.2 高度與幅度
第2、第 3、第4次定型修剪前測量茶樹高度和幅度。每個重復(fù)定點取樣5個(茶行長9 m,分別定點在1 m、3 m、5 m、7 m、9 m中心處)測量茶行高度和幅度。具體操作:在1 m、3 m、5 m、7 m、9m的中心點測量最高枝梢的高度,雙行茶行的幅度,計算平均數(shù)。
表1 各品種名稱及來源
表2 不同品種成活率比較
1.4.3 新梢生育期
定植后第5年春季,觀察茶樹春梢萌發(fā)期、1葉開展期、2葉開展期和3葉開展期。每個小區(qū)觀察5個點,每個點選擇1個芽頭固定觀察,取最后一次修剪的剪口下第1個帶葉健壯芽作為觀察芽。從越冬芽萌動開始,隔1 d觀察1次,各個生育期以30%觀察芽達到該物候為標準。觀察期間,如發(fā)生損傷或誤采立即調(diào)換相同生長狀態(tài)的芽。
1.4.4 發(fā)芽密度
定植后第5年春季進行觀測。在1芽2葉期時,每個品種每小區(qū)隨機取3個點,調(diào)查每點(33.3 cm×33.3 cm)10 cm葉層范圍內(nèi)萌動芽以上的芽梢數(shù)。
1.4.5 鮮葉產(chǎn)量
定植后第5年采春、夏、秋茶。采摘標準:采1芽2葉和同等嫩度單片葉及對夾葉。春茶留魚葉采,夏、秋茶留1葉采。各參試品種采凈率均需達到90%以上。雨水葉稍攤放去除雨水后再稱重。
調(diào)查定植半年、1年、2年、3年的成活率。
由表2知,定植第3年參試品種佛香031-37、普研茶1號、云茶8-10、普茶05-124、佛香1-16、普景茶1號成活率均高于對照品種,其中云茶8-10最高,達89%;其次為佛香1-16,達83%;第三為佛香031-37,達82%。
于2014年11月6日(第2次定剪前),2015年9月28日(第3次定剪前),2016年9月7日(整蓬修剪前)開展樹高樹幅測量。
由表3知,參試品種佛香031-37、佛香1-16、普研茶1號、廣茶1號、普茶05-124、云茶2-4、廣茶6號樹高樹幅長勢高于對照品種。
2017年,參試品種物候期最早的為佛香1-16,1葉初展期比對照品種提前6 d,2葉初展期比對照品種提前16 d,3葉初展期比對照品種提前2 d;其次為云茶3-1和云茶8-10,1葉初展期均比對照品種提前2 d;最晚的為廣茶1號、景谷大黃芽,1葉初展期均比對照品種推后24 d。
2018年,參試品種物候期最早的為佛香1-16,1葉初展期比對照品種提前16 d,2葉初展期和3葉初展期均比對照品種提前20 d;其次為云茶8-10,1葉初展期比對照品種提前10 d,2葉初展期和3葉初展期均比對照品種提前14 d;最晚的為云茶3-1、云茶2-4、普景茶1號、普茶05-124,1葉初展期均比對照品種提前2 d。
2017年,參試品種云茶8-10發(fā)芽密度高于對照品種,(33.3 cm×33.3 cm)10 cm葉層范圍內(nèi)3區(qū)平均芽頭個數(shù)88個;最低為普景茶1號,平均芽頭個數(shù)35個。
表3 不同品種樹高樹幅比較
2018年,參試品種佛香031-37、云茶8-10、云茶2-4、云茶3-1發(fā)芽密度高于對照品種,其中最高為云茶8-10,(33.3 cm×33.3 cm)10 cm葉層范圍內(nèi)3區(qū)平均芽頭個數(shù)162個;其次云茶3-1,平均芽頭數(shù)94個;最低普景茶1號,平均芽頭個數(shù)45個。
2017年,對照品種畝產(chǎn)鮮葉235.09 kg,參試品種鮮葉畝產(chǎn)排名前3為:佛香1-16,畝產(chǎn)418.42 kg,比對照品種多產(chǎn)77.99%;佛香031-37,畝產(chǎn)328.95 kg,比對照品種多產(chǎn)39.93%;普研茶1號,畝產(chǎn)219.30 kg,比對照品種少產(chǎn)6.72%。參試品種中畝產(chǎn)最低為云茶3-1,畝產(chǎn)121.93 kg,比對照品種少產(chǎn)48.13%。
2018年,對照品種畝產(chǎn)鮮葉258.77 kg,參試品種中鮮葉畝產(chǎn)排名前3的為:佛香1-16,畝產(chǎn)387.37 kg,比對照品種多產(chǎn)50%;佛香031-37,畝產(chǎn)378.95 kg,比對照品種多產(chǎn)46%;普景茶1號,畝產(chǎn)289.47 kg,比對照品種多產(chǎn)12%。參試品種中畝產(chǎn)最低為云茶8-10,畝產(chǎn)132.4 6kg,比對照品種少產(chǎn)49%。
通過試驗,篩選出適合南澗茶區(qū)推廣應(yīng)用的品種為4個。
首先佛香1-16、佛香031-37。其中佛香1-16,2年平均畝產(chǎn)鮮葉402.90 kg,比對照品種高出63%,在參試品種中排第1;成活率和樹高樹幅均高于對照品種,成活率在參試品種中排第5,樹高樹幅在參試品種中排第2。佛香031-37,2年平均畝產(chǎn)鮮葉353.95 kg,比對照品種高出43%,在參試品種中排第2;成活率和樹高樹幅均高于對照品種,且在參試品種中均排第1。
其次為普景茶1號;普研茶1號,2個品種產(chǎn)量均略低于對照品種,但成活率及長勢表現(xiàn)較突出。其中普景茶1號,2年平均畝產(chǎn)鮮葉242.54 kg,比對照品種少產(chǎn)1.78%;普研茶1號,2年平均畝產(chǎn)鮮葉235.97 kg,比對照品種少產(chǎn)4.44%;成活率均高于對照,在參試品種成活率排行中分別為第6、第2;樹高樹幅也均高于對照品種,生長旺盛,長勢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