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凱強 董金鑫 邱 豐 趙連仲
(中建橋梁有限公司,重慶 江津 402260 )
裝配式建筑具有的顯著特性為節(jié)能、環(huán)保,在建筑行業(yè)快速發(fā)展的情況下,可以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住宅的要求。早在上世紀的50年代,裝配式建筑就已經在西歐的國家中出現,以便更好地應對二戰(zhàn)后住房緊張的狀況,西歐各國對預制裝配式建筑的發(fā)展給予了極高的支持,有效地推動了預制裝配式建筑發(fā)展的熱潮,并且逐漸擴展到美國等發(fā)達國家。
在建筑行業(yè)發(fā)展的歷程中,我國建筑業(yè)采取的基本是現場施工的方式,直到上世紀50年代,預制裝配式建筑才開始在我國得到應用。相比于傳統(tǒng)建筑,裝配式建筑具有自身獨特的優(yōu)勢,不過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裝配式建筑的發(fā)展還處于初期階段,在設計的水準、技術水平等等方面,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具有一定的改進空間。其中存在的問題甚至有可能增大事故發(fā)生的概率,造成的不僅僅是施工企業(yè)的經濟損失,并且不利于相關人員的人身安全。以便減少事故的發(fā)生,應當制定出相關的預防措施,促進裝配式建筑的進一步發(fā)展。
裝配式建筑是基于新施工方法的建筑產業(yè)化,新施工方法主要是指將裝配所需的混凝土構件,運送到施工場所進行裝配的方法,相比于傳統(tǒng)的建筑整體現澆施工方式,具有自身獨特的優(yōu)勢。因為施工現場管理的側重點有所差異,主要分析施工前期準備階段的危險源識別,吊裝環(huán)節(jié)的危險源識別。
1.顯著的節(jié)能效果。施工單位能夠選取部分新的環(huán)保材料進行應用,例如,能夠按照居民的實際需求以及居住空間的情況,來合理調整保溫層的大小,進而實現預期的供暖作用,同時可以使得供暖成本得到縮減。
2.降低建筑使用的垃圾。應用傳統(tǒng)的建筑方法,必然會形成相關的廢棄建筑材料,在施工過程中還會形成建筑污水,出現相關的粉塵污染。在建造預制裝配式建筑物時,因為很多的部件都通過工廠提前準備,所以現場實際的施工任務并不大,造成的建筑廢物也比較少。
3.對放價上漲起到抑制作用。裝配式建筑具有較快的施工速度,企業(yè)具有較高的資金周轉速度。相比于傳統(tǒng)的建筑,可以縮減20%的成本,形成整體房價的下調。
1.2.1 預制構件運輸措施不到位
預制裝配式建筑,具有的一個最大特性,就是應當運送預制構件到施工現場,運輸過程具有一定的難度。例如,選取的運輸工具一旦不合理,或許會對預制構件造成一定的損壞;運輸途中,假如沒有采取有效的固定措施,或許造成預制構件中途掉落對行人造成傷害。
1.2.2 預制構件存放位置及方式不當
在施工現場,存放預制構件的方式或者位置不合理,也會有一定的危險。例如,存放在地面不平整的位置,或者將其存放在有積水的位置,都可能會對構件的強度造成不利的影響;存放在不合理的存架上,或許出現傾覆的問題。
1.2.3 施工現場用電處理不到位
因為在裝配式施工的過程中,應當完成較多的用電作業(yè),需要經常用到臨時的用電箱,或者用到臨時的電線。因為電線長期處于外部環(huán)境下,或者存在操作不合理的問題,很可能出現老化的現象,容易造成觸電事故。
裝配式建筑施工當中的重要流程就是吊裝預制構件,同時這也是危險性較高的一個階段,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1.3.1 起重機選擇不當
假如選取的起重機不合理,吊裝安全就會受到不利的影響,如果吊裝的構件超過了起重機的起重能力,構件就會存在滑落的可能,引發(fā)相關的安全問題。
1.3.2 臨時支撐體系不到位
假如缺乏臨時的支撐體系,施工安全就很難得到保證,因此在吊裝預制構件之前,應當采取臨時支撐,通過支撐使得預制構件達到穩(wěn)定的狀態(tài)。假如在沒有安裝支撐體系時,操作人員隨意操作,可能造成構件滑落等安全事故。
1.3.3 疊合樓板的吊點設計不準確
吊裝疊合樓板過程中,因為吊點失效造成樓板滑落,導致安全事故的發(fā)生。
1.3.4 吊裝施工作業(yè)不規(guī)范
假如在吊裝階段,構件出現了大幅度的晃動,或者存在劇烈的擺動,會造成在吊裝過程中預制構件碰撞的問題出現,甚至造成人員受傷等等。
1.3.5 施工誤差較大
在安裝預制剪力墻板的環(huán)節(jié),假如存在較大的施工誤差,或許會造成墻板難以入位,或者在入位后因為并不完全吻合預留的插筋位置,造成墻板穩(wěn)定性受到影響,嚴重的還有可能出現倒塌,造成后續(xù)的施工隱患。
1.3.6 高空外圍防護措施不完善
裝配式建筑施工當中,因為構件的吊裝和運送,在傳統(tǒng)施工中起到安全防護的內外腳手架的搭設就難以完成。因此,通過拼裝預制構件來組成外墻,操作人員應當完成高空臨邊作業(yè)。假如外圍防護措施沒有完全符合要求,將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操作人員高空墜落的概率。
2.1.1 完善預制構件運輸措施
預制構件包含很多的類型,不同類型的預制構件具有與之對應的運輸標準。部分預制構件在正立放置時,具有較差的穩(wěn)定性,有些構件較薄,其厚度遠遠小于長寬,在運輸的流程中,應當借助側向護欄的車輛進行運輸,或者采取其它有效的固定措施對其進行固定,應當防止出現因為施工現場路面的不平整造成的構件滑動。構件松散的情況具有一定的風險,應當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
2.1.2 嚴格規(guī)劃預制構件存放位置及方式
完成預制構件的運輸后,在現場應當針對預制構件實施統(tǒng)一的分類,設置專門的存放區(qū)域。選取的存放區(qū)域,應當考慮起重機器的吊裝便利性,應當有利于起重機的一次吊裝,防止出現二次轉運;另外,選取存放區(qū)域時還應當考慮地面的平整,以便保證預制構件存放時的穩(wěn)定,同時存放區(qū)域還應當有較好的排水條件,達到符合要求的地基承載水平;禁止操作人員在工作時間以外長時間逗留在存放區(qū)域,以免出現事故;在放置預制構件的過程中,防止將其存放于邊坡等不平整的位置,不然會留下隱患,危及他人安全。
2.1.3 加強施工現場用電及線路的管理
針對電源線發(fā)生破損的情況,具有一定的風險隱患,容易造成觸電事故,構成生命威脅。工作人員應當對施工區(qū)域的電線情況進行全面檢查,應當及時更換出現破損的電線,用完臨時用電箱之后,一定要在第一時間收回,避免出現觸電事故。
2.2.1 起重機型號的選取要慎重
在施工吊裝環(huán)節(jié),應當嚴格選取起重機的型號,同時計算最大力臂的穩(wěn)定性。在吊裝預制構件的過程中,出現事故的概率較高,選取的起重設備的型號是否合理,直接關系到施工的安全。選取的起重機型號不合理,屬于三級風險等級,具有較高的安全隱患。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在施工階段中,一旦出現此種問題,應當立即采取改進措施,按照預制構件的重量、需要的吊裝樓層等等要素,來對起重機應當具有的承載水平進行計算。
2.2.2 保障臨時支撐體系到位
在施工吊裝的過程中,應當具有合格的臨時支撐體系。假如在吊裝過程中,缺乏相應的臨時支撐,預制構件的吊裝過程就會存在相應的風險,或許會造成人員受傷,預制構件受到損壞,應當針對存在的問題,采取對應的整改措施。在具體施工環(huán)節(jié)中,預制構件的類型較多,應當結合預制構件的類型,來選取相吻合的臨時支撐。舉例來說,針對預制墻、柱,在對其實施吊裝前,應當利用鋼管斜撐的方式,對其穩(wěn)定性進行維護,斜撐和地面之間的夾角應當合理,通常為45 度到60 度,在構件高度2/3 以上的位置,選取最合適的上支撐點,假如構件的規(guī)格較大,容易出現外滑的情況下,應當考慮將一個短斜撐增加到構件的下部。
2.2.3 準確設定疊合樓板吊點
在設計疊合樓板吊點過程中,設計的不合理會對預制構件造成一定的損壞,降低預制構件原有的強度,還有可能在吊裝途中,構件滑落造成人員損傷。針對有些疊合樓板在進行吊裝的過程中,直接采取吊桁架鋼筋,不再專門設置吊筋,應當對吊點具有的承載水平進行全面核驗,保證吊點的承載水平符合吊裝所需的標準,防止出現吊點設計不合理的情況。在吊裝的構件具有較高的重量時,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增加吊點的數量,提升吊點的承載能力。
2.2.4 提高吊裝施工作業(yè)人員資質的要求
以便保證吊裝階段的安全,還應當嚴格要求吊裝操作人員的資質。操作人員等相關施工人員應當具備符合要求的吊裝施工許可證,同時應當具有相關的操作經驗。吊裝作業(yè)應當滿足當前國家的行業(yè)標準,同時符合應用技術手冊的相關規(guī)范。在實際案例中,存在一些因為施工人員的操作不規(guī)范造成的構件穩(wěn)定性受到影響的情況,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安全無小事,如果由于操作不規(guī)范造成事故,后果都會十分嚴重,因此在實際吊裝的過程中,施工企業(yè)應當選取技術水平較高的操作人員,同時富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才可以盡可能保證吊裝過程的安全。在吊裝階段,吊裝操作人員應當對構件的擺動幅度進行全方位的控制,防止構件出現大幅度的擺動,擺動幅度過大也會影響到構件的穩(wěn)定性,一定要保證吊裝流程的平穩(wěn)完成,同時懸掛構件的時間不應過長,應當嚴格控制懸掛構件的時間。并且,應當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來對吊裝過程進行指揮,相應的操作人員在安全的位置完成吊裝的操作。
2.2.5 控制施工誤差范圍
在具體施工的過程中,應當嚴格控制誤差的范圍,施工中出現的誤差通常是因為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或者外界因素的影響造成的。預制墻體在插入的過程中,誤差會增加其操作的難度,甚至在插入后也會出現傾倒,出現人員被砸傷等,具有一定的風險。以便防止出現事故,應當對施工人員的選取進行嚴格的考核,同時定期安排施工人員的培訓,努力提升操作人員的操作水平以及熟練程度。安排施工人員定期學習裝配式建筑的相關理論知識,同時通過實踐來提升工作人員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盡可能降低施工中存在的誤差。
2.2.6 高空作業(yè)階段完善外圍防護措施
在高空作業(yè)的過程中,應當對外圍防護措施進行完善。在缺乏外圍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就會具有較高的安全風險,應當根據實際情況,立即采取可行的措施進行整改。以便盡可能降低出現事故的概率,能夠利用防墜安全平網和安全母索的方式,最大程度的防御高墜事故的發(fā)生。針對臨邊防護,也要采取一定措施,安全設施禁止亂動,一旦出現防護設施被破壞,應當立即進行維修,保證防護設施的正常使用??梢钥紤]在預制混凝土梁上的預埋掛點上,來懸掛安全平網,避免出現梁上操作人員出現意外墜落,起到一定的攔截保護效果,全方位保護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
建筑工業(yè)化是我國建筑行業(yè)發(fā)展必須要經歷的過程,裝配式建筑的發(fā)展必不可少。在推進裝配式建筑發(fā)展的過程中,必須要要考慮的一個因素就是施工的安全。利用計算裝配式建筑具有的風險,能夠了解其中的風險大小,可以利用有針對性的措施,盡可能降低事故出現的概率,縮減施工企業(yè)的經濟損失,全方位保證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為施工人員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的施工環(huán)境。在裝配式建筑發(fā)展的初期階段,就對施工安全給予足夠的重視,勢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國當下建筑安全嚴峻的形勢,促進裝配式建筑的進一步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