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文
控溫是擠出復合工藝要素中的第一要素。
涂膜料是經(jīng)過擠出機螺筒加熱,螺桿熔融塑化之后成為具有一定粘性,能夠流動的高溫熔融粘性流體。這種帶有粘性的液體,它有一定的粘度范圍,可以稀一點也可以稠一點。
控溫的目的,就是要運用控溫和配料的多方面技巧來調控涂膜料的熔體粘度,使高溫熔融膜片達到最佳的粘流狀態(tài),促進涂膜料與涂膜基材之間有更好的親和力,并且能夠更好地浸潤和滲透到基材表面的空隙里。
“粘度”是熔融流體分子之間相互吸引而產(chǎn)生的,阻礙和抗拒流體流動的一種內部阻力。
涂膜料是碳氫化合物,高分子聚合物的密度,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決定了塑料的熔體粘度。熔體粘度隨聚合物的分子量增大而提高。
雖然塑料的熔體粘度,是由高聚物的分子量決定的,但加工溫度可以在小范圍內影響熔體粘度。
即:溫度愈高,塑料大分子鏈熱運動愈強烈,反映出來的粘度愈低,流動性愈好。但是,如果僅憑提高溫度來增加涂膜料的流動性,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因為涂膜料的粘流溫度一般都在 300℃以下,而降解溫度一般在 350℃左右。因此,一旦大幅度地提高溫度,螺筒里的涂膜料就會發(fā)生熱氧化降解,高分子聚合物的分子結構就會被催毀,分子鏈斷裂。此時,模腔里的涂膜料就會失去了自身的粘彈性,螺筒也失去了壓力,涂膜料變成像“蠟水”一樣,不斷從??诶铩暗瘟鳌毕聛恚匀灰簿统刹涣四て?。
塑料投入擠出機螺筒內,從加料口到螺筒末端,溫度逐漸升高。加料口第一段溫度應該控制在低于所用原料的軟化溫度,而螺筒末端的溫度應該控制在低于原料的分解溫度。中間段的溫度一般是逐漸升高,但又不是線性升高。
大多數(shù)企業(yè)都是采用“梯型加溫”形式。
涂膜料從螺筒加料口往前端方向,涂膜料隨著螺桿的旋轉溫度逐漸升高,壓力逐漸增大,塑料在螺筒內逐漸熔化。
通常說到塑料的“塑化”好與不好,就是指塑料的混煉是否達到了應有的水準。“混煉”既有混也有煉?!盁挕笔鞘顾芰险w完全變?yōu)榱黧w狀態(tài),不存在晶點。“混”則是使粘流態(tài)部位的熔體,完全混為一致。
溫度的設定主要看所選用的涂膜料特性,以及涂膜料的熔融指數(shù)和混料比配來決定的。其次也因復合基材種類不同,涂復線速度快慢不同,螺桿轉速高低不同,擠出膜片粘度稀與稠不同等,設定溫度不同。
不同的涂膜品種也有不同的控溫“模板”。
如:淋紙、涂復編織布、無紡布、三合一復合、二合一涂膜;選用高溫料、低溫料、及不同混合比例的料;涂復寬布、窄布、厚布、薄布、好布、爛布;涂層厚、涂層薄、開快車、開慢車,冬天、夏天等;淋膜厚紙、薄紙、容易淋得牢的紙、不容易淋得牢的紙等。都需要有不同配料和不同的控溫“模板”。
螺桿的螺紋旋轉,有著強烈迫使物料翻轉、揉合、剪切、壓縮、混煉等功能。螺桿末段的料流,因受到過濾網(wǎng)的阻擋,熔體還有不斷逆流,環(huán)流熱交換的反復塑化的作用。
不管擠出機的螺桿口徑有多粗,長徑比有多大,螺筒設置多少個控溫區(qū),我們就把螺桿分為三段:加料段、段壓縮和均化段。
塑料在擠出螺筒中取得的熱量,來源于螺筒外部電熱片加熱和螺筒內部螺桿對塑料的剪切熱,以及熔體分子間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其中的傳熱機理十分復雜。螺筒內部摩擦熱的產(chǎn)生,隨著塑料的前移而逐漸增多。螺筒對塑料的傳熱速率,是擠出機熔化塑料速率的決定因素,而熔化速率又決定著擠出量。雖然塑料在螺筒內所得到的熱量,大部分都是由螺筒外部傳熱的,但是在加料段、壓縮段和均化段,這三段的控溫各有不同。
螺桿前段的控溫:通常加料口溫度設定不宜過高,目的是為了防止塑料進入螺筒之后過早熔化,導致塑料顆粒表面粘連,小顆粒粘結成大顆粒,使得料中夾著空氣比較多,影響塑料的壓縮密度,從而影響擠出質量。
螺桿末段的控溫:螺桿末段的溫度設定相當關鍵,它決定了塑料熔體的擠出質量。先有了足夠好的熔體質量,才能有好的涂膜質量。螺桿末段是擠出機的最高溫度,是熔體混煉、塑化的終端,是擠出熔體的質量保證。
模頭的控溫:模頭控溫應該依據(jù)擠出膜片的粘度狀況,收縮狀況,煙霧狀況,模頭各區(qū),各點流速不均勻的狀況,靈活調節(jié)模唇間隙螺絲和調控模頭各區(qū)溫度。保證擠出膜片的各區(qū),各點流速均勻。起機之后,膜邊穩(wěn)定。既不燙布,又不燙邊。車速還能跑起來。
以過濾網(wǎng)為界,過濾網(wǎng)前是“上游”,是螺桿對塑料的壓縮和混煉。過濾網(wǎng)后是“下游”,是沒有螺桿的壓縮和混煉。因此進入過濾網(wǎng)后的熔體必須被充分地混煉好。
綜上所述,螺筒溫度管控熔體塑化質量,過濾網(wǎng)區(qū)溫度管控擠出壓力,而模頭溫度更多的是管控熔體的流動性。
任何時候,都不可以把控溫表上的指示溫度當做螺筒內部熔體的實際溫度。而是,只能把它作為實際溫度的參考值,或者作為調控溫度時的依據(jù)。因為我們控溫,控的是螺筒的溫度。
塑料的加工溫度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范圍。
聚合物晶體熔化的溫度稱為熔融溫度(Tm)。由于涂膜料來源或牌號不同,其流動溫度和分解溫度也有差別。低密度聚乙烯熔點在 105~125℃。聚丙烯熔點在 160~176℃。北方冬天室溫較低,要略提高擠出機溫度。
塑料由高彈態(tài)轉變?yōu)檎沉鲬B(tài)的溫度,稱為粘流溫度(Tf)是塑料的加工溫度。PE料180℃;PP料 220~250℃。聚合物的粘流溫度大多在300℃以下,而分解溫度一般在350℃左右。
靈活控溫,能夠在小范圍之內,調控涂膜料的熔體粘度。靈活配料,也可以在小范圍之內調控涂膜料的熔體粘度。若將兩者結合起來靈活應用,可以調控不同涂膜基材之間的剝離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