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基 田 瓊
(湖南科技學院 土木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湖南 永州 425199)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教育部于 1 月 27日做出關于2020 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決定[1],面對“延期開學后,孩子‘宅家’咋學習?”的現(xiàn)實問題,為降低疫情對教育教學的不利影響程度,教育部于1 月29 日發(fā)文提倡“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停課不停學”教育教學活動[2]。隨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快速部署,幾乎所有學校與相應機構部門積極響應,教師、學生以及相關人員紛紛利用網絡開展線上教與學活動。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在線教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線上教學既有蓬勃的發(fā)展機遇,也面臨著較大的挑戰(zhàn),線下教學在高等教育中依然還是主要的教學方式,線下課堂仍然是學生獲取知識、技能與素養(yǎng)的核心陣地[3]。面對線下教學的“突然中止”,在從線下教學為主課堂轉為線上教學為主課堂的特殊時期中,師生應該如何應對?特別是直播網課作為線上教學的主要類型之一,其教學效果的影響因素值得我們探索與分析。
質性研究方法指的是研究者在研究過程中,通常采用文獻、觀察、訪談、討論等方式與方法在自然情景下收集而成為原始資料,并對此進行整理分析,探究現(xiàn)象背后的規(guī)律與理論,通過與研究對象互動,對其行為和意義建構獲得解釋性理解[4]。本研究借鑒扎根理論質性研究方法,對通過由網絡調研、深入訪談、文獻資料等方式形成的 30 個文本案例進行研究,利用NVivo 質性研究分析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
本研究從近期訪談、網絡調查等一手資料中選取了 30 個訪談案例,這些案例考慮了所選取直播網課研究對象的各類屬性,包括了研究對象的身份屬性分為教師或學生、性別屬性分為男或女、學校屬性分為雙一流大學或應用型本科大學。18 名訪談學生案例中,性別分別為男性8 人、女性10 人,學校屬性分別為雙一流大學 4 人、應用型本科 14人;12 名訪談教師案例中,其中男性8 人、女性4人,學校屬性分別為雙一流大學4 人、應用型本科8 人。
依據(jù)扎根理論基本方法[4],利用 Nvivo12 軟件對 30 個案例文本信息進行自下而上的逐層編碼,如表1 所示,第一步為開放編碼,利用手動編碼功能,逐一分析基于事實的 30 個案例文本信息,采集到240 個參考點,然后對參考點進行比較與概念化整理,分別得到教學流程、學習興趣、引導探究、平臺軟件、教學態(tài)度等 20 個三級節(jié)點;第二步為主軸編碼,通過關聯(lián)合并的方式分別對 20 個三級編碼建立類屬關系,形成課堂設計、課堂條件等 8個二級編碼;第三步為選擇編碼,根據(jù)二級編碼提煉影響高校直播網課兩大類因素,即為核心要素與非核心因素。
表1 高校直播網課影響因素表
本文用Nvivo12 對30 個訪談案例文本進行分析。圖 1 是對文本進行“詞頻”統(tǒng)計導出的“詞匯云”。由圖可知,案例文本中出現(xiàn)頻次最多的詞匯有教學、學生、老師、直播、課堂、效果、平臺、網絡等,說明基于師生視角的教學效果是網絡課堂重點關注的內容。
圖1 根據(jù)30 項案例文本統(tǒng)計的詞匯云圖
根據(jù)編碼內容與Nvivo 軟件思維導圖功能得出直播網絡自身特點,如圖2 所示,直播網課第一個顯著特點是需要“依賴輔助條件”,這個特點在18個案例中有所提及,具有 38 個參考點。具體內容為直播網課離不開授課平臺及軟件,使用的網絡狀況是確保課堂順暢的關鍵因素等;第二個突出特點是“缺少有效監(jiān)督”,如教師認為[5-7]:“上課比較痛苦的是看不到學生的表情與學習反饋,就是獨角戲”“線上課程里,我無法追蹤學生的眼神,無法剖析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學生認為:“直播課堂缺少真實的互動”等等,本特點在 10 個案例中有提及,合計 32 個參考點;另外師生有提及課堂氣氛不濃,有教師認為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來準備直播網課等特點,以上四個特點成為直播網課的不足之處。
同時,也有很多師生認為直播網課具有不少優(yōu)點,例如在“學習自由方便”這個特點里面,學生提到“師生之間的關系更近了一步,沒有課堂上的那種拘謹”“傳統(tǒng)課堂學生們都‘不敢’提問,而在網絡課堂,同學們可以隨時提問,老師能及時解答,互相交流,促進獨立思考”;在“共享教育資源”這個特點中,師生認為:“學校可以挑選出最優(yōu)秀的骨干教師進行直播教學”“大家都可以公平的享受到這些優(yōu)質線上教學資源帶來的實惠”;在直播網課具有“回放學習功能”中,學生認為:“線上教學往往具有錄播功能,因此即使在教學直播過程中跟不上節(jié)奏,直播結束后也能通過反復回看老師的教學視頻進行學習”“上課沒聽明白的地方,課后可以反復聽”[5-7]。
圖2 直播網課自身特點圖
教師與學生是直播網課中兩個互動的主體,結合表1 及圖3 所示的核心要素可知,課堂設計、教學方法、課程內容是基于教師能力素質要求的三個核心維度,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是基于學生能力素質要求的兩個核心維度。具體內容闡述如下。
(1)基于教師能力素質要求核心因素。課堂設計是基于教師能力素質要求參考點最多的二級編碼,有18 個案例提及,參考點數(shù)量達到50 個。依據(jù)參考點多少進行排序,其三級編碼分別是教學流程、課前準備、互動方式、教學理念。其中教學流程關注度最高,具有 16 個參考點,科學合理的課堂流程最受師生歡迎,尤其是把每個知識點的時間控制在5 至10 分鐘區(qū)間內,是直播網課教學效果最好的設計;充分的課前準備同樣具有 16 個參考點,教師認真?zhèn)湔n、花費大量時間閱讀文獻、準備電子材料與課堂討論話題等多維教學資源是教師必做的功課;多樣的課堂互動是教學效果非常有利的手段,例如利用平臺進行限時答題、彈幕討論、學生投稿、電子版書等多種方式展開教學深受師生推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督促和檢查學生線上學習情況,做好學習效果評價工作。另外,以學生為中心、以思維訓練為教學目的等先進教學理念是課堂設計不可忽視的關鍵因素。
圖3 基于教師及學生能力素質要求核心因素結構圖
教學方法是基于教師視角能力素質要求參考點數(shù)量較高的二級編碼,嚴謹?shù)慕虒W思路與清晰的邏輯推理是獲得高效課堂教學效果的主要來源,引導式、探究式教學方法得到師生高度認同,不少教師表示[5-7]:“知識只是中間的媒介”“讓學生學懂知識,更重要的是啟發(fā)學生的興趣和鉆研課程的動力”“必須要把對于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求知的科學精神傳授給學生”等充分的體現(xiàn)了引導式探究式教學方法的魅力。同時,越來越多的教師在不斷的改進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如直播課堂中教師會“遵循學生不同的回答,設置與之適應的新問題”,這給教學效果增添了無限的動力。
課程內容在直播網課師生互動中同樣有著不可忽視的核心作用,高度精簡凝煉的課堂講解,豐富有趣的課堂教學內容以及融合學科前沿進行課程內容拓展為直播網課打開了精彩紛呈的學科知識大門,吸引著無數(shù)學生在學習中流連忘返。
(2)基于學生能力素質要求核心因素。學習態(tài)度是基于學生能力素質要求的參考點最多的二級編碼,有14 個案例提及,參考點數(shù)量達到36 個。三級編碼中的學習興趣是直播網課教學效果重要的因素之一,求知欲強的學生會在網絡課程中獲得較快的能力提升,從而能較好的實現(xiàn)學習目標。另外,自制能力也是比較重要的三級編碼,有很大部分師生擔心在直播網課上不能較長時間保持較好的注意力,因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個人自制力也是維持課堂教學效果重要手段。
良好的的直播網課教學效果離不開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學習能力二級編碼下有學生的思辨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兩個三級指標。善于思考,敢于質疑,是課堂思辨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
非核心因素中關注的是客觀條件類屬[8-9],如表1 所示,非核心要素有課堂條件、教師特征、外部環(huán)境等三個二級編碼。具體內容闡述如下。
課堂條件是非核心要素中關注度最高的二級編碼,有20 個案例提及,參考點數(shù)量達到40 個。課堂條件中有平臺軟件、網絡狀況、其他工具等三個三級編碼,其中關注度較高的是直播網課的平臺與軟件,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投入教育在線的平臺與軟件越來越多,功能也越來越完善,師生也感到:“雖然通過平臺及軟件可以實現(xiàn)直播教學很多功能,但是和線下課程相比,線上課程囿于技術、環(huán)境等原因,無法做到盡善盡美”。網絡狀況也是師生關注度較高的,大家都認為:“平臺卡頓、崩潰并不是學生和教師們在線上教學中遇到的最大問題”,但是“如果網課中故障較多的話,將會影響了線上教學的質量,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另外諸如直播網課使用的手機、電腦以及其他輔助工具也是關注度不低的對象。
教師特征在直播網課中有較大的關注度,包含教師態(tài)度與個人魅力兩個三級編碼。教師認真負責的教學態(tài)度是師生共同推崇的一種品質,精益求精是其內核精神體現(xiàn)。同時教師的個人魅力是直播網課重要的關注點,師生反映:“授課教師很知名,會吸引外專業(yè)的學生來圍觀與旁聽”“老師講課風趣幽默,讓我們流連忘返”“另外就是,老師的聲音真的很好聽,感覺師生關系猶如主播與粉絲的關系一樣”等等直接說明了教師的個人魅力使得課堂散發(fā)出極大的吸引力。
外部環(huán)境的因素不容忽視,不少師生感覺“直播網課沒有線下上課氛圍和效果,缺少真實感”,相比線下課程,課堂氣氛確實大打折扣,同時師生也很關注直播網課的外界環(huán)境干擾致使個人注意力不集中,導致學習效果欠佳。
根據(jù)編碼內容與Nvivo 軟件的矩陣編碼功能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在核心要素與非核心要素中,教師與學生關注的角度各不相同,從整體上來看,教師更多關注課堂設計、教學方法、課程內容以及外部環(huán)境對教學效果的影響,學生更多關注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教師特征與課堂所需條件支持。從局部來分析,在教師關注度較高的因素里面,也有部分內容學生的關注度高于教師的因素,例如在教學方法里,學生希望教師能更多的關注學生個體,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在課堂設計上,不少學生希望教師在直播課堂上掌握好教學流程,控制好每個知識節(jié)點的教學時間。同樣在學生關注度較高的因素中,很多教師希望學生有好的學習態(tài)度,合理利用平臺軟件進行高效的學習。
雙一流大學與應用型本科大學的師生各自的關注角度有較大不同,從整體上來看,雙一流大學的師生更多關注教師的教學方法、課程內容、教師個人自身的綜合條件以及學生思辨能力的培養(yǎng)。應用型本科大學師生在教師的課堂設計、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條件以及外部環(huán)境上有較多的考慮。
學生性別的不同,各自群體關注的角度也各不相同,女大學生比男大學生更在乎教師的課堂設計、教學方法、教師的個人特征,個人的學習能力以及課堂所需的各種條件支持。男大學生更多的是擔心個人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注意力問題。
師生互動視角下高校直播網課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離不開師生這兩個主體的共同努力。對于教師,要努力做好課堂設計、教學方法、課程內容三個維度的工作。一是良好的課堂設計為高效課堂的前提,先進的教學理念、科學的教學流程、充分的課前準備、多樣的互動方式都是課堂設計的核心要素。二是教學方法則為互動課堂的催化劑,引導式、探究式教學方法已經成為課堂教學方法的首選,特別是因材施教值得我們每位教師不斷深入推進。三是課程內容為學生成長成才的硬核,高度精簡凝煉的課堂講解,豐富有趣的課堂教學內容以及融合學科前沿的知識為學生鋪平了前進的道路[10]。對于學生,要不斷改進自我學習態(tài)度與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學習興趣,強化思辨能力,深化知識創(chuàng)造能力。
網絡直播課程在疫情防控特殊背景下作為實施“停課不停學”政策的一種主要教學方式,因其獨特的教學特色為線上教學增添無窮的生命力,也將為傳統(tǒng)課堂革命,實現(xiàn)“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與深入融合發(fā)展賦予了新的時代特征。作為廣大師生而言,要牢牢樹立利用“互聯(lián)網+教學”的理念,既思變跟上時代步伐,又融合不斷創(chuàng)新,打造出更多的一流課程,實現(xiàn)立德樹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