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鋆
【摘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閱讀是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的最基礎環(huán)節(jié),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的語文學習也是至關重要的。在教育教學不斷改革的背景下,各地區(qū)的學校都在進行不同程度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學校領導和教師也紛紛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見解,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已經(jīng)被各年級的語文教師賦予了新的內(nèi)涵,也開始越來越受到學校和教師的關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在不斷尋求更新型的教學方法,讓閱讀教學能夠發(fā)揮其最大的效用幫助學生提升語文成績,培養(yǎng)學生的三維學習能力。
【關鍵詞】閱讀;教育;個性化;閱讀習慣
引言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個說法我們并不陌生,所以只有多讀書,才能有效的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量。但是小學生所能夠積累的閱讀經(jīng)驗一般都是依托于語文課堂教學,由于受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比較嚴重,教師大多會將注意力放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上,進而對于語文閱讀的環(huán)節(jié)并沒有投放太多的精力。新課程改革中不斷強調(diào),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自身的自律能力,教師要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感體驗上,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使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加高效。
一、明確閱讀教學目標
在教育教學正面臨改革的大環(huán)境中,學校和教師都比較重視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這樣既能夠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到學實踐中,還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需要教師積極探索研究,制定出能夠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計劃。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要制定出明確的閱讀教學目標,只有明確了目標,學生的閱讀才真正有了方向,并能夠向著這個方向努力,所以,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閱讀需求以及新課標的內(nèi)容,要明確學生的閱讀目標、閱讀量、閱讀形式,讓閱讀教學能夠順利開展;其次,要達到良好的閱讀效果就要具備適合的閱讀環(huán)境,好的閱讀環(huán)境能夠更快的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所以,所以教師可以在班級設立“閱讀角”,讓學生可以在休息時間和下課時間進行閱讀,以學生帶動學生,這樣班級也會形成良好的閱讀風氣。此外,教師也可以經(jīng)常組織一些閱讀活動,給學生的閱讀增添更多的樂趣,可以利用每節(jié)課的前十分鐘組織學生進行朗讀,學校也要定期組織一些閱讀比賽或者演講等活動,讓學生可以在環(huán)境的熏陶下,更加喜歡閱讀,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的能力。
二、在教學模式上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閱讀教學開始被列入到教學的重點工作中,教師也在不斷的探索更新型的教學模式,以便更加適應學生的閱讀需求。首先,教師可以先從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方面開展教學,再逐步引導學生完成自主閱讀,學生通過和同學的交流討論,能夠?qū)㈤喿x內(nèi)容了解的更加全面。例如,在《琥珀》一課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文章的內(nèi)容,提問學生琥珀形成的過程,讓學生與自由結組,進行討論、探究,讓每個學生都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最后將結論進行整合,進而達到更好的閱讀效果;其次,教師要對以往的教學形式進行改革,并多鼓勵學生進行一些課外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拓寬自身的知識結構,讓學生逐漸愛上自主閱讀;最后,教師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意識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存在很多的閱讀素材,語文本身就是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其中很多知識內(nèi)容都是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在大部分的文章中,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和體驗也是人們生活中所能感受到的。所以,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為了能夠彌補學生情感體驗能力較弱的不足,就可以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生活經(jīng)驗進行結合,讓學生在進行閱讀時,能夠聯(lián)想到自己的一些生活體驗,從而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徹,同時也能通過閱讀,感受文章所表達的真實情感。
三、重視朗讀訓練,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我們都知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這也就是說,教師在進行課文閱讀的教學時,只有讓學生對讀,才能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很多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之前,都會設置一些相關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回答,但是學生往往都是在課文中直接找答案,而不去思考。在新課標的推行下,閱讀成為了教師和學生之間對話的紐帶,教師借助教材進行教學,但又不能完全依賴于教材。也就是說,閱讀的最佳狀態(tài)是,在閱讀的初期對文章進行感知,在精讀的過程中總結文章的思想,在品讀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觀點,通過這樣的閱讀,可以得出閱讀的關鍵就是要“讀”。在閱讀教學時,教師要首先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引導學生帶著感情進行朗讀,讀出韻味,讀出思想,讀出對文字的喜愛。以實際教學案例《鳥的天堂》為例,在課堂教學時,會有學生提出這樣的疑問:“鳥兒通常都是早上出去晚上回來的,天一亮就會出去尋找食物,那么巴金爺爺?shù)诙谓?jīng)過的時候就是早上,為什么會發(fā)現(xiàn)很多鳥兒飛舞的景象呢?又為什么說這里是鳥兒的天堂呢?”當其他學生聽過這個問題也會嘩然,而作為教師,首先就要引導學生通讀全文,查閱相關的資料,并總結出問題的答案,從而深化對文章主題的理解。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針對小學階段的閱讀教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每個學生的閱讀習慣,對自身的教育模式進行不斷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讓學生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到閱讀中,使學生的閱熱能更加飽滿。
參考文獻:
[1]周德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31):271-272.
[2]高如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27):272-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