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簡介
李偉明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長安實驗小學科技總輔導員、吳江首屆2A級課教師、蘇州市首屆科學評優(yōu)課一等獎獲得者、吳江區(qū)小學科學學科帶頭人、蘇州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優(yōu)秀科技輔導員、江蘇省中小學生金鑰匙競賽命題組成員、蘇州市小學科學專業(yè)委員會理事,先后輔導9位學生參加江蘇省中小學生金鑰匙科技競賽團體賽,并獲得特等獎。
在學習了教科版三年級科學上冊第三單元《天氣》的內容后,同學們大致知道了身邊常見的天氣現(xiàn)象及其觀測方法,以及天氣現(xiàn)象的成因和影響。接下來,我們跟隨李偉明老師一起走進本期的“加油科學課”,來具體了解身邊的極端天氣,學會利用科學知識保護自己。
洪水
2021年7月17日,我國河南省遭遇百年不遇的大范圍極端強降雨,并由此引發(fā)特大洪澇災害。
那么,身處北方少雨地區(qū)的河南為什么會突降特大暴雨呢?原來,這和同時期幾千千米外的臺風“煙花”有很大的關系。臺風“煙花”以及河南上空的副熱帶高壓氣流相當于一個抽水泵,海上的水汽被它源源不斷地送到陸地上。在水汽的行進線路上,由于江浙皖一帶沒有高聳的山脈,因此水汽暢通無阻。而水汽到了河南,遇到了兩座大山——太行山與伏牛山,因此被動抬升,最終在河南集結成雨。
這次洪澇災害造成交通、電力中斷,通信受限,數(shù)千萬人受災。有時,洪水還會造成水源和食品污染,導致較大范圍的食物中毒事件和食源性疾病的暴發(fā)。
洪水到來時,我們應該:
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避洪臺等地轉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頂、大樹、高墻等高地暫避;要充分利用準備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利用門板、大塊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逃生;千萬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帶電的電線桿、鐵塔,發(fā)現(xiàn)高壓線鐵塔傾斜或者電線斷頭下垂時,一定要迅速遠避,防止觸電。
臺風
臺風的形成需要以下幾個方面的條件:海面水溫在26.5°C以上、一定的正渦度初始擾動、環(huán)境風在垂直方向上的切變小、低壓或云團擾動至少離赤道幾個緯度。
臺風的初始階段為熱帶低壓,從最初的低壓環(huán)流到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力達8級,一般需要兩天左右,慢的要三四天,快的只要幾個小時。在發(fā)展階段,臺風不斷吸收能量,直到中心氣壓達到最低值,風速達到最大值。而臺風登陸陸地后,受到地面摩擦和能量供應不足的共同影響,會迅速減弱消亡。
臺風來臨時,我們應該:
注意臺風的有關報道,密切關注臺風的動向,了解安全撤離的路徑以及政府提供的避災場所;準備好手電筒、食物、飲用水及常用藥品;盡量減少外出,關好門窗;不要在危舊住房、臨時建筑、電線桿、樹木、廣告牌等地方躲避風雨;看到有電線被吹斷后掉在地上,千萬別用身體接觸,積水極易導電。
冰雹
2021年8月9日傍晚,北京多地天空烏云密布,落下大雨,昌平區(qū)更是驚現(xiàn)如雞蛋大小的冰雹。
冰雹災害是由強對流天氣系統(tǒng)引起的一種劇烈的氣象災害。在冰雹云中,強烈的上升氣流攜帶著許多大大小小的水滴和冰晶運動著,其中有一些被上升氣流輸送到含水量累積區(qū),就會形成冰雹的核心。這些冰雹的核心就為冰雹的形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條件。在這些雹核到達溫度不是很低但是水量很多的區(qū)域后,就會吸附大量的水汽在表面凝結,致使質量增加而下沉;下沉過程中遇到強烈的上升氣流,又被帶到多水汽區(qū)域,再吸附水汽凝結。如此循環(huán)幾次之后,當上升氣流再也無法托住它的時候,就會從云中落下來,形成冰雹。
冰雹來臨時,我們應該:
切勿隨意外出,留在家中,關好門窗;防雹的同時,也要做好防雷電的準備。
龍卷風
龍卷風是大氣中最強烈的渦旋現(xiàn)象,它是從雷雨云底伸向地面或水面的一種范圍很小而風力極大的強風旋渦。
在高空,云團溫度比較低,周圍的水蒸氣不斷被冷卻,體積也不斷縮小,使得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不斷補充因冷凝縮小后的剩余空間。由于云團下面的水蒸氣是直線上升的,而水蒸氣分子在上升過程中受冷,體積收縮越來越小,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逐漸呈漏斗狀。此時,云下的氣體分子不斷地補充到空間中去,氣壓差值越來越大,從而產生大風,周圍一些空間的氣體來時不均勻,便形成龍卷風。
龍卷風的危害不容小覷。按照目前科學家的理論研究數(shù)據(jù),一股成熟的臺風,其潛熱能能達到幾十萬顆原子彈的能源儲備。
龍卷風到來時,
我們應該:
在野外,一定要遠離龍卷風附近的電線桿、大樹、危房之類的地方,要向與龍卷風前進方向垂直的方向跑。如果無法跑出區(qū)域,第一時間找一個低洼的地方趴下,保護好頭部。在家中,第一時間斷電,防止因電線斷開而出現(xiàn)觸電的情況;遠離窗戶、門和容易倒塌的地方。
旱災
長時間強降雨會形成洪澇災害,可如果一直不下雨,也會出現(xiàn)旱災。旱災對農作物的生長有巨大影響,甚至會危及人類的生存。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我們應對旱災有了一系列完備的措施:1興修水利,發(fā)展農田灌溉事業(yè);2改進耕作制度,優(yōu)化作物構成,選育耐旱品種,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3植樹造林,改善區(qū)域氣候,減少蒸發(fā),降低干旱風的危害;4研究應用現(xiàn)代技術和節(jié)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噴滴灌系統(tǒng),以及暫時利用質量較差的水源,包括劣質地下水、海水等。
泥石流
泥石流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3個條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豐富的松散物質,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
泥石流最常見的危害是摧毀房屋,淹沒土地以及交通設施,致使交通中斷;沖毀水電站、礦山及其設施,甚至使礦山報廢。
同學們,極端天氣不可避免,如果遇到,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每到一個環(huán)境中,都應首先關注周邊的應急設施、逃生路線、避難場所。一旦災害發(fā)生,如果第一時間能夠知道并從正確的路線逃生,那么生還的概率就會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