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緒坤,張艷偉,韓雙印
(鄭州大學人民醫(yī)院/河南省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nèi)科,河南 鄭州 450003)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消化系統(tǒng)常見的危重疾病,發(fā)病率逐年升高,病死率高達5%[1]。AP主要是由于胰酶激活,造成胰腺自身消化,進而導致局部或全身炎癥反應,同時伴或不伴其他器官功能障礙的疾病[2]。AP的病因復雜多樣,膽石癥是我國AP的主要病因,高脂血癥已成為第二大病因,酒精為第三大病因,然而不同病因AP的臨床特征及預后均不相同[3-4]。本研究通過比較膽源性急性胰腺炎(biliary acute pancreatitis,BAP)、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HLAP)及酒精性急性胰腺炎(alcoholic acute pancreatitis,AAP)的臨床特征,旨在為AP的臨床診治提供參考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采用回顧性研究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醫(yī)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診的BAP患者(BAP組)84例、HLAP患者(HLAP組)50例及AAP患者(AAP組)32例。
1.2 AP診斷標準(1)急性、突發(fā)、持續(xù)、劇烈的上腹部疼痛,可向背部放射;(2)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活性至少高于正常上限值3倍;(3)增強CT或MRI呈AP典型影像學改變(胰腺水腫或胰周滲出積液)。符合上述3項標準中的2項,即可診斷為AP[2]。根據(jù)2012年美國亞特蘭大AP分類將AP分為3類:輕癥AP(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中度重癥AP(moderatel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MSAP)、重癥AP(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5]。
1.3 納入標準與排除標準除具備AP的診斷標準外,BAP的診斷標準:腹部超聲、CT、MRI等影像學檢查發(fā)現(xiàn)膽囊結石或膽道結石,且排除其他病因[6]。HLAP的診斷標準: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11.3 mmol·L-1或TG為5.6~11.3 mmol·L-1,血清呈乳糜狀,且排除其他病因[6]。AAP的診斷標準:飲酒時間>5 a,每天≥50 g,且排除其他病因[7]。排除標準:(1)慢性胰腺炎;(2)其他病因引起的AP;(3)病因不單一;(4)病歷資料不完整;(5)惡性腫瘤。
1.4 觀察指標(1)收集患者的基線資料,包括性別、年齡、體質(zhì)量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住院時間及合并癥(糖尿病、脂肪肝);(2)收集患者實驗室檢查結果[血清淀粉酶(amylase,AMY)、白細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細胞百分比(neutrophil percentage,%NEUT)、紅細胞(red blood cell,RBC)、血紅蛋白(hemoglobin,HGB)、紅細胞比容(hematocrit,HCT)、紅細胞分布寬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TG、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CHO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總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谷丙轉(zhuǎn)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轉(zhuǎn)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膽紅素(direct bilirubin,DBIL)、堿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鈣(Ca2+)、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糖(blood glucose,GLU)];(3)統(tǒng)計并發(fā)癥(急性胰周液體積聚、胰腺假性囊腫、急性壞死性積聚、包裹性壞死、急性腎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休克、深靜脈血栓、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感染性胰腺壞死)發(fā)生率;(4)記錄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效果(好轉(zhuǎn)、死亡)及追蹤其1 a復發(fā)率。
2.1 基線資料HLAP組及AAP組男性、糖尿病、脂肪肝的比率均高于BAP組,年齡低于BAP組,HLAP組合并脂肪肝比率最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BMI水平上,HLAP組最高,AAP組次之,BAP組最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基線資料比較
2.2 實驗室檢查結果BAP組的AMY、ALT、AST、TBIL、DBIL水平均高于HLAP組及AAP組,CRP水平低于HLAP組及AAP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LAP組的RBC、HGB、TG、CHOL、LDL-C、TP、ALB、GLU水平均高于BAP組及AAP組,HDL-C水平低于BAP組及AAP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LAP組HCT水平高于BAP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3組實驗室檢查結果比較
表2(續(xù))
2.3 并發(fā)癥BAP組并發(fā)感染性胰腺壞死的比率最高,HLAP組并發(fā)急性腎損傷的比率最高,AAP組并發(fā)急性胰周液體積聚的比率最高。HLAP組與AAP組并發(fā)深靜脈血栓的比率均高于BAP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3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2.4 嚴重程度、復發(fā)率和病死率HLAP組、AAP組在MSAP+SAP中所占比率均高于BAP組,HLAP組1 a復發(fā)率最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組患者病死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3組患者嚴重程度、復發(fā)率、病死率比較[n(%)]
AP通常以突發(fā)的持續(xù)性劇烈上腹痛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可伴有惡心、嘔吐、腹脹、黃疸、發(fā)熱及胸背部放射痛,多數(shù)表現(xiàn)為MAP,具有自限性,病情嚴重者可發(fā)生持續(xù)性多器官衰竭,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8]。既往研究顯示,HLAP和AAP好發(fā)于中青年男性,BAP好發(fā)于中老年女性,AAP和HLAP合并糖尿病、脂肪肝的比率高于BAP[6-7,9]。本研究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另外,本研究發(fā)現(xiàn)HLAP組和AAP組BMI均高于正常水平,可能與現(xiàn)代中青年男性生活壓力大、飲食不規(guī)律、酗酒、高脂肪飲食、缺乏運動、熬夜等導致糖脂代謝紊亂有關。國內(nèi)一項前瞻性研究表明,吸煙、飲酒、肥胖、缺乏運動、糖尿病與AP密切相關,診斷為AP的患者罹患胰腺癌的風險及全因病死率更高,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至關重要[10]。
臨床研究報道,HLAP患者的胰酶、肝酶、膽紅素水平較低,而TG、CHOL、GLU水平較高[6,11]。亦有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HLAP患者的AMY低于BAP患者,認為血漿中存在抑制淀粉酶活性的因子,且高水平的TG也可影響AMY的檢測[12]。本研究與既往報道一致。此外,BAP組ALT、AST、TBIL、DBIL水平高于HLAP組及AAP組,可能是膽結石或其他因素導致的膽胰共同通道梗阻,膽汁排出受阻,導致更嚴重的肝損傷及高膽紅素血癥。有研究報道,HLAP患者CRP高于非高脂血癥性AP患者,與HLAP患者女性發(fā)病率低、合并糖尿病和脂肪肝的比率高、極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相關[13]。高水平的CRP與HCT>44%是病情重癥化的指標[14],本研究發(fā)現(xiàn)HLAP組CRP水平及HCT水平均高于BAP組,且臨床表現(xiàn)更嚴重,這驗證了上述研究。
不同病因AP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也有差異,一項關于467例AP患者的臨床分析顯示,AAP發(fā)生急性胰周液體積聚、胰腺假性囊腫、感染性胰腺壞死及急性腎損傷的風險高于BAP[7]。另有報道,HLAP并發(fā)急性腎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深靜脈血栓及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風險更高,而BAP并發(fā)感染性胰腺壞死的風險更高[15]。本研究中BAP組并發(fā)感染性胰腺壞死的比率最高,可能與膽汁排出障礙導致細菌大量繁殖,誘發(fā)感染有關;HLAP組并發(fā)急性腎損傷的比率最高,考慮可能與TG、CHOL升高,HDL-C降低有關;AAP組并發(fā)急性胰周液體積聚的比率最高,可能是酒精或代謝產(chǎn)物對主胰管及分支破壞作用更顯著,導致胰液滲漏嚴重。另外,HLAP和AAP組并發(fā)深靜脈血栓的比率均高于BAP組,原因可能是兩組患者多合并糖脂代謝紊亂,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二者病情嚴重,常伴有腹腔高壓并需要長期臥床,均易導致血流緩慢[16]。
AP不同類型在嚴重程度、復發(fā)率方面存在不同,本研究發(fā)現(xiàn)HLAP、AAP更易發(fā)生MSAP及SAP,HLAP 1 a復發(fā)率最高,可能是HLAP及AAP發(fā)病機制復雜,造成更嚴重的病理生理改變。目前認為HLAP的潛在機制:胰脂肪酶水解TG生成大量游離脂肪酸,對胰腺腺泡細胞及血管內(nèi)皮細胞有直接毒性作用;腺泡細胞鈣超載及內(nèi)質(zhì)網(wǎng)應激,加快細胞凋亡;血液黏稠度增加,加重微循環(huán)障礙;大量氧自由基及炎癥介質(zhì)釋放,加重全身癥狀[17]。AAP的潛在機制:酒精及代謝產(chǎn)物對胰腺腺泡細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導致鈣超載、內(nèi)質(zhì)網(wǎng)功能障礙及線粒體功能障礙,加快細胞凋亡和壞死;激活胰腺星狀細胞,促進胰腺纖維化[18]。本研究3組患者的病死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與既往研究[19]一致,但也有報道HLAP的死亡率比非高脂血癥性AP更高[20],目前存在較大爭議。
綜上,3種病因AP的臨床特征不同,HLAP及AAP好發(fā)于中青年男性,多合并糖脂代謝紊亂,AMY升高不明顯,臨床病程更嚴重;HLAP并發(fā)急性腎損傷、深靜脈血栓的風險及1 a復發(fā)率更高;AAP并發(fā)急性胰周液體積聚的風險更高;BAP組AMY、肝酶、膽紅素升高顯著,并發(fā)感染性胰腺壞死的風險更高。因此,臨床工作中,早期識別AP病因,采取相應治療方案,對治療效果、預后至關重要。本研究為單中心小樣本回顧性研究,尚需進行多中心大樣本前瞻性研究,進一步分析不同病因AP的臨床特征,從而更好地指導臨床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