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娟 ,劉家寧 ,李寶貴
(1.遼寧師范大學 外國語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2.遼寧師范大學 國際教育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3.遼寧師范大學 海華學院,遼寧 大連 116400)
當今時代,語言已成為各國溝通、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工具,語言文化對國家綜合實力的影響日益突出。正如習近平所指出的,掌握一種語言就是掌握了通往一國文化的鑰匙。學會不同語言,才能了解不同文化的差異性,進而客觀理性看待世界,包容、友善相處[1]。為此,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本國語言的保護和推廣工作,通過設立專門的語言傳播機構,推動本國語言和文化的國際傳播,促進各國語言文化之間相互交流和融合發(fā)展。這些語言傳播機構在構建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世界文化共同體中發(fā)揮著日趨重要的作用。
據最新統計,全球以葡萄牙語為母語的人口約為2.6 億左右,葡萄牙語是僅次于漢語、英語和西班牙語的世界第四大語言。葡萄牙語的使用區(qū)域相當廣泛,是南半球使用人口最多的語言,也是拉丁美洲僅次于西班牙語的第二大語言??伤箤W院(葡文:Instituto Cam?es)是葡萄牙對外推廣語言和文化的官方機構,名稱從葡萄牙的著名愛國詩人路易斯·德·卡蒙斯的姓氏而來,其前身是1928 年成立的葡萄牙語言文化學會。1992 年,卡蒙斯學院正式成立,取代葡萄牙語言文化學會??伤箤W院早期隸屬于葡萄牙教育部,1994 年起轉由外交部管轄,但享有行政自主權。從20 世紀初成立的葡萄牙語言文化學會算起,卡蒙斯學院歷經90 余年發(fā)展,目前已在全球76 個國家和地區(qū)教授葡萄牙語,建立了77 個葡萄牙語語言中心和22個文化中心[2],并通過納入所在國國民教育體系的方式,為當地語言教學需求的增長提供多樣化服務,形成了較為成熟的語言文化傳播模式。葡萄牙政府《2014—2020 年戰(zhàn)略要點》中明確了卡蒙斯學院的辦學宗旨是努力提升高等教育層次,向世界推廣葡萄牙語言和文化,并促進與第三世界國家在教育、科技、文化、體育、青年和大眾媒體等領域簽訂文化合作協議。
葡萄牙是歐盟的重要成員國,地處歐洲西南部,緊鄰大西洋,是進入歐洲的門戶,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2020 年6 月,中國駐葡萄牙大使蔡潤在出席葡中工商會舉辦的“后疫情時代的葡中關系”視頻研討會上表示,中葡關系基礎牢固,在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進一步加深,兩國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進一步加強?!昂笠咔闀r代”兩國關系將迎來更大發(fā)展[3]。
值得關注的是,中葡兩國高等教育和“大學前”教育合作成果豐碩,多項中葡教育合作項目已納入“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之中。葡萄牙是中國企業(yè)在歐洲重要的投資目的地國,語言文化交流有利于厚植中葡兩國關系發(fā)展的民意基礎,為中葡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發(fā)展做出新貢獻??伤箤W院作為一家歷史悠久的語言傳播機構,必將在兩國人文交流互鑒、民心相知相通中發(fā)揮重要的橋梁紐帶作用??伤箤W院在運營管理、語言教學及文化傳播等方面的成功經驗,也值得我國語言傳播機構學習。然而,目前國內學界對其系統深入的介紹和研究較為稀缺,因此本文拋磚引玉,希望為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與傳播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借鑒。
1.卡蒙斯學院在世界的分布情況
葡萄牙卡蒙斯學院自成立以來一直表現出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目前已在76 個國家或地區(qū)教授葡萄牙語,成立了77 個葡萄牙語言中心(詳見表1)和22 個文化中心(詳見表4);在一些較為重要的中心城市,如巴黎、馬德里、紐約、悉尼等,成立了國外葡萄牙語教學協調中心,負責協調不同區(qū)域的葡萄牙語教學;在尚未建立葡萄牙語言中心或文化中心的國家,也通過與當地大學或教育機構簽訂合作協議的方式開展葡萄牙語教學。此外,卡蒙斯學院還積極推動葡萄牙語納入所在國國民教育體系,目前已在34個國家的公立中學課程中將葡萄牙語作為外語進行教學授課??梢姡伤箤W院充分利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多種教育資源進行協同合作,形成了多層次、立體化的語言文化傳播體系。合作創(chuàng)立的葡萄牙語言中心和文化中心遍布世界各地,有力地促進了葡萄牙語言文化在國外的傳播發(fā)展。
表1 卡蒙斯學院語言中心全球分布數量(截至2020 年8 月)
2.卡蒙斯學院在中國的分布情況
目前,卡蒙斯學院在中國大陸成立了3 所葡萄牙語中心和1 個文化中心,具體如表2 所示。國內葡萄牙語中心兼有語言教學、師資培養(yǎng)、教材編寫、語言考試等多項功能。以澳門葡萄牙語中心為例,葡萄牙東方語言學院的葡萄牙語言中心成立于1989 年,為外國人提供葡萄牙語課程,內容從一般語言培訓(A1 到C1 級)到講習班,此外還開辦針對青少年的口語會話實踐課程等。除組織這些課程外,葡萄牙語中心還負責開展各類文化活動,以及負責組織教師培訓、編寫教材、組織葡萄牙語作為外語的國際認證考試(CAPLE)等。
表2 卡蒙斯學院在中國的語言中心和文化中心一覽表(截至 2020 年 8 月)
卡蒙斯學院還與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院校開展合作,開設葡萄牙語專業(yè),全方位推動葡萄牙語的語言教學與文化交流。國內開設葡萄牙語專業(yè)的大學如表3 所示。
表3 國內開設葡萄牙語專業(yè)的24 所大學(截至2020 年8 月)
目前,卡蒙斯學院全球開展的語言教學服務主要有五大類型:一是與簽署合作協議的大學開展合作,開設葡萄牙語專業(yè)。以卡蒙斯學院與英國伯明翰大學的合作為例,伯明翰大學提供基礎、中級和高級三個級別的葡萄牙語課程。同時,學校還開設中世紀葡萄牙文學、20 世紀葡萄牙文學、當代葡萄牙文學、20 世紀巴西文學、葡萄牙語世界歷史等課程,擴展學生的文化知識[4]。此外,伯明翰大學葡萄牙語專業(yè)學生還可以選擇去葡萄牙的科英布拉大學或里斯本大學、巴西的圣保羅大學或圣卡塔琳娜大學讀本科三年級,在母語國實際語言環(huán)境中提升葡萄牙語的語言交際能力。
二是為所在國的葡萄牙語教師提供師資培訓,幫助葡萄牙語教師拓展葡萄牙語語言和文化方面的知識。據卡蒙斯學院最新官方統計,在官方網絡中有13 個國家的317 名葡萄牙語教師、合作院校中則有超過600 名教師在世界各地從事語言教學與培訓工作。
三是為具有葡萄牙語交際需求的特定人群提供語言培訓。主要是針對對外貿易、旅游等領域的葡萄牙語學習需求,開設商務葡萄牙語口語、商務葡萄牙語聽力、旅游葡萄牙語等課程。
四是提供葡萄牙語的網絡教學服務??伤箤W院總部除了為各地分支機構提供葡萄牙語的教學規(guī)劃和指導外,還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提供多種形式的網絡教學,如初級自學課程、基礎聽說課程等。卡蒙斯學院主席Luis Faro Ramos 在今年5 月5 日全球葡萄牙語日接受采訪時提到,全球目前通過網絡學習葡萄牙語的學生人數超過20 萬人[5]。
五是與其他語言傳播機構(如法語聯盟)展開合作,利用其他語言機構的教學設施開設葡萄牙語課程。以南非為例,為了能夠滿足當地民眾及葡萄牙后裔對葡萄牙語課程日益增長的需求,2011 年,卡蒙斯學院與南非的法語聯盟簽署了一項合作計劃,在法語聯盟當地機構中開設葡萄牙語課程。目前,已有超過200名當地居民在南非茨瓦內、開普敦、約翰內斯堡和德班等地的法語聯盟語言中心參加葡萄牙語學習課程[6]。
近年來,卡蒙斯學院積極推動葡萄牙語納入所在國國民教育體系。以非洲國家塞內加爾為例,在當地,葡萄牙語作為一門選修課程被完全納入該國的國民教育體系,約有4.4 萬名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葡萄牙語,與10 年前相比增長了約150%。再如西班牙,卡蒙斯學院與西班牙各大自治區(qū)簽署了諒解備忘錄,允許葡萄牙語課程納入小學和中學教育課程體系之中,約有5.5 萬名當地學生開始葡萄牙語學習。
可見,卡蒙斯學院為滿足海外學習者的多元化需求,提供了不同種類的葡萄牙語課程服務。這種細化的課程分類有助于根據教學對象特點,為其提供精準語言服務,從而幫助學習者循序漸進地進行葡萄牙語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促進葡萄牙語在不同地區(qū)的有效傳播。
語言傳播機構不但有語言教學職能,更是一種傳播本國文化、增強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戰(zhàn)略資源??伤箤W院的文化傳播主要是通過葡萄牙文化中心實現的。學院與葡萄牙駐外外交使團或領事館在全球范圍內共同協作,設立葡萄牙文化中心,并依靠所在國的葡萄牙語教學網絡進行推廣。葡萄牙文化中心設立的主要目的是促進葡萄牙國家語言文化向世界各地傳播,同時將葡萄牙語系國家的特色文化推廣開來,激發(fā)葡萄牙文化的活力,以推動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互鑒。
截至2020 年8 月,卡蒙斯學院已在16 個國家和地區(qū)設立了22 個葡萄牙文化中心,具體分布情況如表4 所示。
表4 卡蒙斯學院文化中心全球分布數量(截至2020 年8 月)
卡蒙斯學院文化中心開展的文化活動包括以下幾類:一是各地文化中心定期舉辦各類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交流活動。如南非約翰內斯堡卡蒙斯文化中心舉辦的“國際藝術節(jié)”、德國柏林卡蒙斯文化中心舉辦的“慶祝歐洲語言日”活動、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卡蒙斯文化中心每年11 月舉辦的“葡萄牙電影周”活動等,都得到了當地葡萄牙語學習者和葡萄牙文化愛好者的積極響應。
二是通過舉辦一些代表葡萄牙本土文化的設計師、畫家、作家、詩人的作品展覽會,向公眾直觀展示葡萄牙文化的特有魅力,從而加速葡萄牙文化在國外的傳播和推廣。如日本卡蒙斯文化中心于2020 年7 月舉辦了葡萄牙藝術家克里斯蒂娜·瑪(Kristina Mar)的陶瓷、石膏和玻璃藝術作品展覽,該展覽在京都勝坂畫廊開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只能事先通過展覽會網站預訂門票,但仍有許多日本葡萄牙語文化愛好者涌入參觀。
三是卡蒙斯文化中心通過與所在地區(qū)的大學機構或國際組織建立合作關系,共享圖書館資源、影音圖像收藏及其他信息和多媒體資源,方便當地民眾及時、便利地檢索查詢葡萄牙語言、文化、歷史等方面信息,讓民眾在日常文化接觸中學習并接受葡萄牙文化。
四是支持外國出版商在國外把葡萄牙語作家的作品及涉及葡萄牙語言文化主題的作品翻譯成其他語言并出版。有出版或翻譯葡萄牙語作品意向的外國出版商可以向卡蒙斯學院提出支持出版計劃的申請,獲批后將得到資金等方面的相應扶持[7]。卡蒙斯學院希望通過文學作品的文化吸引力潛移默化地感染當地受眾,推動葡萄牙文化的縱深傳播。
總之,在卡蒙斯學院的積極推動下,近幾年,葡萄牙文化中心已不再局限于葡萄牙語國家共同體的9 個成員國家,其他非葡萄牙語地區(qū)的文化中心也陸續(xù)建立。葡萄牙文化中心通過選擇突出反映葡萄牙國家文化特色的資源項目開展傳播,以此激發(fā)海外民眾對葡萄牙文化的興趣,進而有效地推動葡萄牙語言和文化向世界傳播。
新時代,特別是后疫情時代,國際中文教育與傳播的外部發(fā)展環(huán)境將發(fā)生深刻變革。為適應國際中文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需求,教育部于2020 年7 月設立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致力于為世界各國民眾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提供優(yōu)質服務,為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世界多元文化互學互鑒搭建友好協作平臺[8]。作為一家具有悠久歷史、享有國際知名度的語言傳播機構,卡蒙斯學院在語言教學和文化傳播等方面的一些成功經驗,對新時代國際中文教育與傳播、我國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建設與發(fā)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和借鑒作用。
當地化是最深刻、最有效的語言文化傳播方式,體現的是語言傳播逐步融入當地因素、逐漸具有當地特色的發(fā)展趨勢[9]??伤箤W院在推動葡萄牙語言文化向海外傳播的過程中十分注重將葡萄牙語教學融入所在地區(qū)的國民教育體系,從而有效推進葡萄牙語傳播的當地化進程。一是積極推動葡萄牙語納入所在地區(qū)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各階段的教學課程體系之中。二是與當地大學的葡萄牙語系開展合作,建設“葡語中心”??伤箤W院只是派出葡萄牙語教師赴任,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其余方面皆交由當地大學負責運營,從而充分保證葡萄牙語中心“落地生根”,實現教育內容和教育資源本土化。三是重視與所在國的民間機構開展合作,如葡萄牙東方學會、東方基金會、古本江基金會等。這些民間機構往往是當地多元文化的重要一員,其課程設置針對性強,授課形式靈活多樣,與卡蒙斯學院在培訓師資、對象、資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互補性??伤箤W院通過與這些當地民間機構的交流合作、資源共享與協同發(fā)展,實現了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當地葡萄牙語傳播模式。
新時代,中文納入海外各國國民教育體系是中文走向世界的重要標志,是實現國際中文教育持續(xù)發(fā)展的有效路徑,是平穩(wěn)推進“一帶一路”“五通”建設的基礎工程,也是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先導工程[10]。我國的國際中文教育應汲取卡蒙斯學院的成功經驗,加強中外政策溝通與對接,積極推動中文納入當地國民教育體系,以文化交流打開中外民心相通的窗口,以服務本地的宗旨滿足當地中文學習者的多元化學習需求。一是要積極探索孔子學院、華文學校等中文教學機構融入當地的大中小學教學、社區(qū)和民眾日常生活的途徑和方法。通過海外中文師資本土化、教育內容本土化及教育資源本土化等舉措,積極推動中文納入所在國家和地區(qū)的國民教育體系,實現國際中文教育在當地扎根和健康發(fā)展。二是要重視與海外的民間機構(如各類社會團體、華文學校等)開展交流合作,實現孔子學院與民間機構之間的資源共享與協同發(fā)展,打造多層次、多樣化、廣覆蓋的中文當地化傳播體系。三是要積極拓展辦學功能,結合所在地區(qū)的實際情況,以新時代國際中文人才的多元化需求為導向,通過開辦經貿、科技、旅游等特色孔子學院,開設中醫(yī)、武術、商務、藝術、職業(yè)培訓等特色課程,大力培養(yǎng)“語言+ 專業(yè)”復合型中文人才,探索國際中文教育的特色化發(fā)展之路。
縱觀卡蒙斯學院全球布局和語言文化傳播歷史,其具有顯著的階段性特征,在不同歷史階段有著不同的優(yōu)先發(fā)展對象:在其發(fā)展第一階段,卡蒙斯學院及其前身(葡萄牙語言文化學會)側重發(fā)展與其他周邊歐洲國家的語言文化交流,助力戰(zhàn)后新成立的葡萄牙民主政府融入歐洲共同體;第二階段,卡蒙斯學院開始加強與葡萄牙語共同體9 國的語言文化交流活動,鞏固傳統的“葡語世界”的語言文化紐帶;第三階段是21 世紀初至今,卡蒙斯學院開始加強向非葡萄牙語國家推廣語言文化的力度,推動葡萄牙語言和文化走向世界。
反觀我國以孔子學院為代表的語言傳播機構,雖經過10 多年的高速發(fā)展,初步實現了全球布局,但與新時代我國積極推進的“一帶一路”倡議等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缺乏有效對接,區(qū)域分布仍需進一步調整優(yōu)化[11]。例如,英、美、德、法4 個發(fā)達國家共設有孔子學院175 所、孔子課堂685 個,數量占到全球孔子學院(課堂)總數的一半。而目前在“一帶一路”沿線64國僅建136 所孔子學院,無論數量還是規(guī)模都無法與歐美發(fā)達國家相比,甚至在一些沿線地區(qū)存在空白地帶,無法對當前“一帶一路”建設的縱深推進提供有力的語言服務和人才支撐。
孔子學院不僅僅是中國的語言文化傳播機構,更是國家重要的語言戰(zhàn)略資源,因此應配合并服務于國家的全球戰(zhàn)略[12]:一方面,應學習卡蒙斯學院的先進經驗,加強頂層設計,確立優(yōu)先發(fā)展區(qū)域(如“一帶一路”沿線地區(qū)與中友好國家等),將有限的教育資源更多地投向優(yōu)先地區(qū)的中文教育發(fā)展和文化傳播,助力國家戰(zhàn)略實施,實現孔子學院等中文教育資源的優(yōu)化整合;另一方面,應通過提供精準的語言服務,有效對接“一帶一路”語言需求,利用語言互通來搭建“人心聯通橋”,促進中國與沿線國家民心相通,助力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實施。
葡萄牙是歐洲最古老的國家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有著葡萄牙官方背景的卡蒙斯學院在對外推廣葡萄牙語文化時非常注重借用本國獨具特色的文化資源(如葡萄牙著名的傳統民謠法多、曼努埃爾建筑等)吸引國外民眾對葡萄牙文化產生好感,使其因文化向往而自主產生對葡萄牙語言的學習需求。這種通過文化吸引潛移默化地感染國際受眾的柔性傳播策略,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同樣有著五千年文明發(fā)展孕育出來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我國的語言傳播機構在今后發(fā)展建設中應汲取卡蒙斯學院的成功文化傳播經驗,從語言入手,用文化交融,創(chuàng)新跨文化傳播方式,大力弘揚中華文化精華,為構建文化交流共同體做出貢獻。
一是要深入挖掘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和當代價值。目前,海外孔子學院文化傳播活動的開展形式多為簡單的體驗性文化交流活動,傳遞給國外受眾的只是物質層面幾個典型的中國文化符號,而精神層面能夠觸及心靈的傳統價值觀念則少有提及。因此,孔子學院應借鑒卡蒙斯學院開展文化活動的成功經驗,深入挖掘并全面展現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時代價值,改變目前只傳播中國文化符號、忽略中華文化內涵的局面[13]。
二是要創(chuàng)新跨文化傳播方式。中國文化的傳播應以海外受眾喜聞樂見、具有廣泛參與性的方式推廣開來,從而增強中國文化形象的親和感和傳播效果。例如,可以采用講故事的方式進行文化傳播。習近平多次指出,講故事是“一種更加國際化的表述方式,同西方媒體的表達更加接近”[14],講故事更能打動人、感染人,外國民眾更能聽得懂、聽得進??傊?,孔子學院跨文化傳播應基于新時代的新情況做出調整,順勢而為,不斷創(chuàng)新和豐富中文國際傳播的內容和形式,善于運用新技術、新手段講述與人們息息相關的中國故事,真情而巧妙地訴說中國價值。
三是塑造融通中外的人格化符號。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公眾人物是一個國家的價值觀念和文化取向的“最佳代言人”??伤箤W院以葡萄牙愛國詩人卡蒙斯為“文化名片”,推動葡萄牙語文化的海外傳播。新時代,我國在推動語言文化傳播過程中,也應發(fā)掘當代中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公眾人物,賦予其承載中國文化元素和價值觀念的人性化特征,將其打造成具有獨特魅力和情感影響力的人性化符號,實現中國形象的人格化表達。這種名人效應無疑會比“聲嘶力竭”的吶喊更具說服力,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傳播效果。
卡蒙斯學院歷經多年積淀,憑借其豐富的語言產品和服務逐步探索出了一套完善的市場化運營模式。除了葡萄牙政府財政撥款之外,卡蒙斯學院通過與其他機構合作、社會捐贈、語言培訓、出版教材、線上課程、認證考試服務等方式,積極拓寬了資金來源渠道,為其開展海外語言文化傳播提供了強大的資金保障。
孔子學院作為我國語言文化傳播的重要平臺,經過10 余年的高速發(fā)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繁榮的背后也存在諸多發(fā)展瓶頸,如語言產品和服務種類較少、經費來源渠道單一等問題不容忽視。根據孔子學院章程規(guī)定,孔子學院的年度項目經費來源由中外合作雙方按照1:1 的比例投入。其中,中方投入部分主要來自中國政府財政撥款,以2015 年為例,中國政府的財政撥款達3.19 億美元[15],2016年以后,每年的財政投入在此基礎上持續(xù)增加[16]。這種長期的巨額經費投入加重了國家財政負擔,也絕非是語言傳播機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長久之計。因此,我國語言傳播機構應借鑒卡蒙斯學院的做法,通過提供多元化的語言產品與服務,積極拓寬資金來源渠道:一方面,應完善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多元化資金籌措機制,通過國家資助、社會融資、民間捐贈等途徑,鼓勵中外企業(yè)、社會團體通過捐資捐物、合作辦學等方式,積極支持和參與孔子學院等中文教學機構的發(fā)展建設[17];另一方面,海外中文教學機構也應采取措施切實增強自主創(chuàng)收能力,針對當地中文學習者的語言學習需求,通過提供多元化的中文產品和服務,積極開拓海外中文市場,提升自身造血機能,逐步減少對國家財政投入的依賴,最終實現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