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化工學院,吉林 吉林 132022)
螺栓法蘭接頭是現(xiàn)代過程工業(yè)常見的可拆卸式連接方式,在石油、化工、能源、機械及航空航天等行業(yè)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這種接頭結構簡單,但其實際應用涉及的過程非常復雜,除了各結構材料的力學性能呈現(xiàn)非線性、黏彈性和塑性變形等特征外[1],在使用過程中法蘭接頭還會發(fā)生偏轉,墊片的接觸應力也會發(fā)生變化,這些都是導致法蘭接頭泄漏失效的重要因素。近些年工業(yè)環(huán)保法規(guī)要求的嚴格化對法蘭連接接頭的密封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法蘭結構的改進及密封性能的提升得到更多研究。
李慧芳等[2]從泄漏率計算模型、密封泄漏失效預測模型和影響螺栓法蘭墊片系統(tǒng)的關鍵因素等方面對螺栓法蘭墊片接頭的密封性能進行文獻綜述,探討了螺栓法蘭連接結構設計進展情況。王璐等[3]通過建立三維有限元模型,分析了DN80 mm法蘭接頭預緊中的螺栓載荷及墊片應力變化。徐永杰等[4-5]對一種法蘭密封接頭用雙楔角環(huán)墊的密封接觸壓力進行了理論分析,并用數(shù)值模擬方法研究了雙楔角環(huán)墊的結構尺寸對其密封接觸壓力的影響,同時對雙楔角環(huán)墊結構參數(shù)影響密封接觸壓力和接頭應力的程度進行了顯著性分析,并對環(huán)墊高度和小端厚度的設計進行了探討。郭姊君等[6]建立了螺栓法蘭墊片接頭的整體結構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法蘭盤厚度、螺栓數(shù)目、工作壓力及螺栓預緊力等參數(shù)對法蘭偏轉角和泄漏率的影響。盧軍等[7-8]采用數(shù)值模擬方法研究了法蘭結構參數(shù)對雙楔角環(huán)墊密封接觸壓力及有效密封寬度的影響,并通過正交實驗法對法蘭結構參數(shù)進行了顯著性分析。Sawa T等[9]進行了非石棉纏繞墊片在高溫狀態(tài)下的力學性能試驗,對比了試驗數(shù)據(jù)與三維有限元結果。Akli Nechache等[10]研究了高溫下載荷變化時螺栓法蘭接頭的密封性能,通過比較驗證了分析模型的正確性和有效性。Vinod V等[11]研究了鍋爐中螺栓法蘭接頭在高溫下的性能,討論了不同材料的熱膨脹系數(shù)在高溫作用下的性能差異。鄭小濤等[12]利用有限元軟件分析了高溫螺栓法蘭連接系統(tǒng)在預緊工況和操作工況下的應力分布及其變形,得出了不同工況下的應力分布規(guī)律,并對螺栓法蘭接頭進行了安全評定。曹占飛[13]應用三維有限元技術,按照法蘭螺栓接觸面及預緊單元類型,計算了一系列法蘭連接的應力分布,并將計算結果與按照國際標準計算的結果比較。陸曉峰等[14]根據(jù)國際螺栓法蘭接頭安全標準規(guī)定,應用連接系統(tǒng)的本構方程及變形協(xié)調(diào)方程,嘗試定義了一種新的以緊密性分析為基礎的螺栓法蘭連接系統(tǒng)的安全性等級評定方法。這些研究對法蘭連接的設計、計算及應用提供了可供參考的方式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文中以雙楔角環(huán)墊法蘭接頭為研究對象,進行預緊、操作工況下的強度分析及墊片的密封性能分析,重點分析螺栓力及內(nèi)壓對墊片密封的影響。
雙楔角環(huán)墊密封接頭是一種新型螺栓法蘭接頭,主要由主法蘭、從法蘭、雙楔角環(huán)墊及緊固螺栓組成,其結構組成及尺寸見圖1。
圖1 法蘭及環(huán)墊結構尺寸
法蘭、緊固螺栓、雙楔角環(huán)墊的材料及材料參數(shù)見表1。其中雙頭螺柱規(guī)格為8×M20。
考慮法蘭密封接頭均為軸對稱結構,采用有限元軟件ABAQUS分析時建立雙楔角環(huán)墊法蘭接頭的1/2幾何模型,見圖2。為了避免邊界效應,計算模型接管長度取大于(R為接管半徑,T為與法蘭連接的管道筒體壁厚)。
表1 雙楔角環(huán)墊密封接頭材料性能參數(shù)
圖2 法蘭密封接頭1/2幾何模型
對圖2模型進行網(wǎng)格劃分,見圖3。其中,法蘭、墊片、螺栓和螺母均采用三維實體單元C3D8R網(wǎng)格,對其與雙楔角環(huán)墊接觸處部位進行網(wǎng)格局部細化處理。
圖3 雙楔角環(huán)墊法蘭接頭有限元網(wǎng)格
載荷包括螺栓預緊力、介質內(nèi)壓和筒體端面壓力。其中,螺栓預緊力按照僅受端部靜壓力時的平墊片計算。
式中,Wp為預緊工況所需的最小螺栓預緊載荷,N;G為墊片平均直徑,取墊片反力作用處的墊片直徑,mm;p 為設計內(nèi)壓力,MPa。
單個螺栓載荷為7 120 N。螺栓法蘭接頭介質內(nèi)壓為5 MPa。為等效由于內(nèi)壓引起的軸向力效應,在筒體端面上施加當量壓力peq=pR/(2T)。
在模型對稱面設置對稱約束,下筒體端面固支。采用罰函數(shù)摩擦模型,摩擦因數(shù)為0.15。有限元分析共設置8個分析步,均采用STATIC分析步,其中分析步Step1~Step5設置見表2。
表2 STATIC分析步設置
圖4 預緊工況下墊片接觸應力分布云圖
圖5 操作工況下墊片接觸應力分布云圖
預緊工況下墊片接觸應力分布云圖見圖4,操作工況下墊片接觸應力分布云圖見圖5。由圖4可知,預緊工況下墊片最大接觸應力為87.4 MPa,出現(xiàn)在墊片靠近螺栓處,主要原因是受到螺栓的壓緊力作用。由圖5可知,操作工況下墊片最大接觸應力為104.2 MPa,位置與預緊工況相同。對比圖4和圖5可知,2種工況下墊片接觸應力周向分布均勻,操作工況的墊片接觸應力整體高于預緊工況的,主要是由于操作工況下系統(tǒng)內(nèi)部承受介質壓力作用,使得上、下法蘭進一步被壓緊,因此墊片應力有所增大。
從墊片主、從密封面上分別選取截面路徑進行接觸應力及密封寬度的分析,墊片有效密封寬度是指當墊片密封面接觸應力大于mp(m為墊片系數(shù))所對應的墊片寬度。雙楔角環(huán)墊主密封面接觸應力分布曲線見圖6,雙楔角環(huán)墊從密封面接觸應力分布曲線見圖7。圖6、圖7中直線上部應力區(qū)域對應的m=5.5、p=5 MPa。
圖6 雙楔角環(huán)墊主密封面接觸應力分布曲線
圖7 雙楔角環(huán)墊從密封面接觸應力分布曲線
預緊工況下,主法蘭應力分布云圖見圖8,從法蘭應力分布云圖見圖9。
圖8中,主法蘭的最大應力為90.3 MPa,出現(xiàn)在主法蘭突出端。
圖9中,從法蘭最大應力為 96.7 MPa,出現(xiàn)在與墊片配合使用的臺階處。
圖8 預緊工況下主法蘭應力分布云圖
圖9 預緊工況下從法蘭應力分布云圖
操作工況下,主法蘭應力分布云圖見圖10,從法蘭應力分布云圖見圖11。
圖10中,主法蘭最大應力分別為87.0 M Pa,出現(xiàn)在主法蘭凸出端。
圖11中,從法蘭最大應力為102.0 MPa,出現(xiàn)在與墊片配合使用的臺階處。
圖10 操作工況下主法蘭應力分布云圖
圖11 操作工況下從法蘭應力分布云圖
對比圖10和圖11可知,主法蘭在操作工況下的最大應力比其在預緊工況下的最大應力小,從法蘭在操作工況下的最大應力比其在預緊工況下的最大應力大。這是由于主法蘭受到螺栓預緊力和介質內(nèi)壓的共同作用,使環(huán)墊主面與法蘭產(chǎn)生相對分離,環(huán)墊從面被進一步壓緊,因此從法蘭與墊片從面安裝配合的臺階處應力集中程度也相應增加。
預緊工況下螺栓應力分布云圖見圖12,操作工況下螺栓應力分布云圖見圖13。圖12中,預緊工況下螺栓的最大應力為78.6 MPa,出現(xiàn)在上端與法蘭接觸處。圖13中,操作工況下螺栓的應力分布情況和預緊工況基本一致,最大應力為98.5 MPa。
圖12 預緊工況下螺栓應力分布云圖
圖13 操作工況下螺栓應力分布云圖
預緊及操作工況下法蘭位移分布云圖分別見圖14和圖15。由圖14和圖15可以看出,法蘭最大位移發(fā)生在預緊工況下,分布位置處于法蘭的徑向外緣處,其最大值為0.236 mm。法蘭外緣處的最大位移主要是由2部分組成,①法蘭剛度遠大于墊片剛度,螺栓受預緊載荷的夾緊作用,墊片在軸向產(chǎn)生較大的壓縮變形,根據(jù)變形協(xié)調(diào)關系,法蘭也會發(fā)生連帶的軸向位移。②在螺栓載荷的作用下法蘭發(fā)生偏轉。在這兩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法蘭外緣處出現(xiàn)最大位移。
圖14 預緊工況下法蘭位移分布云圖
圖15 操作工況下法蘭位移分布云圖
根據(jù)對圖14和圖15中的法蘭位移分布情況的分析,在法蘭的徑向外緣處設置應力分析路徑,見圖16。按圖16中路徑對法蘭位移進行提取,得到預緊及操作工況下法蘭位移分布情況,見圖17。
圖16 法蘭位移提取路徑
圖17 不同工況下法蘭位移分布情況
圖17中,法蘭位移沿著法蘭位移提取路徑基本呈現(xiàn)線性變化,法蘭外側軸向位移大于內(nèi)側軸向位移,導致法蘭發(fā)生偏轉,從而造成墊片表面接觸應力呈現(xiàn)外大內(nèi)小的分布狀態(tài)。ASME BPVCⅧ:2010《Rules for Construction of Pressure Vessels》[15]用剛度指數(shù) J限定法蘭轉角。 對于整體法蘭,用法蘭內(nèi)外側的位移差除以法蘭厚度近似計算偏轉角。預緊和操作工況下的法蘭位移及轉角見表3。通過表3可知,相比于預緊工況,操作工況法蘭轉角有所增大,但均不大于0.3°[16]的轉角限制,滿足ASME的規(guī)定。
表3 預緊和操作工況下法蘭位移及轉角
對主法蘭和從法蘭進行應力分析,根據(jù)應力分布云圖確定應力分布危險點,在應力危險部位設置應力分析路徑,主法蘭上應力分析路徑見圖18,從法蘭上應力分析路徑見圖19。
圖19 從法蘭應力分析路徑設置
依據(jù)JB 4732—1995《鋼制壓力容器——分析設計標準(2005 年確認)》[17],對各條路徑進行預緊工況及操作工況下的應力評定,預緊工況下PL+Pb為 -2.14~24.75 MPa,PL+Pb+Q 為 0.62~122.31 MPa(PL為一次局部薄膜應力,Pb為一次彎曲應力,Q為二次應力)。操作工況下PL+Pb為-4.51~46.58 MPa,PL+Pb+Q 為 11.57~117.3 MPa。按照許用應力PL+Pb不大于1.5Sm=225 MPa、PL+Pb+Qb不大于3Sm=450 MPa進行評定,危險部位應力均通過強度校核。預緊工況及操作工況下部分法蘭應力評定結果見表4和表5。
(1)預緊、操作2種工況下,墊片接觸應力分布趨勢一致,墊片接觸應力周向分布均勻,操作工況下墊片接觸應力整體略高于預緊工況下的。預緊工況下最大墊片接觸應力為87.4 MPa,操作工況下最大墊片接觸應力為104.2 MPa,均大于操作密封比壓,能夠滿足密封要求。
表4 預緊工況下部分法蘭應力評定結果
表5 操作工況下部分法蘭應力評定結果
(2)預緊、操作2種工況下,法蘭應力分布基本一致,主法蘭最大應力出現(xiàn)在主法蘭凸出端,從法蘭最大應力出現(xiàn)在與墊片配合使用的臺階處。預緊工況下主法蘭最大應力為90.3 MPa,操作工況下主法蘭最大應力為87.0 MPa。預緊工況下從法蘭最大應力為96.7 MPa,操作工況下從法蘭最大應力為102.0 MPa。
(3)法蘭最大位移及轉角均發(fā)生在操作工況下,最大位移為0.236 mm,最大轉角為0.000 41°,均滿足ASME BPVCⅧ:2010的要求。
(4)預緊、操作2種工況下,對螺栓、法蘭進行的應力線性化分析結果均滿足強度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