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霞,代紅偉,徐 丹
高血壓是老年人群的常見癥狀之一,我國老年高血壓發(fā)病率高達50%左右[1]。早期研究認為,高血壓是人體老齡化的生理現(xiàn)象,但隨著研究深入,臨床發(fā)現(xiàn)老年高血壓嚴重影響病人生活質量,而積極地治療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率[2]。因此,分析老年高血壓發(fā)病機制并積極介入治療極其必要。血漿蛋白Z是抗凝血輔因子的一種,其基因具有14個單核苷酸基因多態(tài)性,有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基因位點突變與多種心血管事件密切相關[3]。本研究探討老年高血壓病人血漿蛋白Z水平變化及蛋白Z內含子FG79A基因多態(tài)性的臨床意義。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老年高血壓病人220例作為觀察組,其中高血壓1級65例,高血壓2級110例,高血壓3級45例。納入標準: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原發(fā)性高血壓診斷標準;年齡≥60歲,漢族;病人及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合并惡性腫瘤、肝腎功能障礙、甲狀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他基礎性疾??;近3個月內有出血史或手術史。選取同期健康體檢者220名作為對照組,兩組年齡和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年齡和性別比較
1.2 實驗方法 抽取兩組研究對象靜脈血5mL,采用Promega 全血DNA提取試劑盒進行DNA提取,之后選用賽默飛世爾科技ABI Veriti 梯度PCR儀進行擴增,反應體系:1 μL dNTP,2 μL 10×buffer,0.5 μL Taq酶,1 μL上下游引物(引物由上海桑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2 μL DNA模板,12 μL 去離子水。反應條件:94 ℃,3 min;94 ℃,30 s;58 ℃,30 s;70 ℃,30 s;共32個循環(huán),70 ℃,延伸5 min,采用2%瓊脂糖凝膠電泳PCR產物,之后進行酶切反應。體系如下:10 μL PCR產物,2 μL 10×buffer Tango,7 μL ddH2O,1 μL KspAI酶,將樣本置于37 ℃條件下水浴過夜,之后采用EB進行染色并電泳,采用英國馬爾文凝膠成像儀讀取結果。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兩組研究對象血漿蛋白Z表達水平,試劑盒由法國Stago公司生產。相關操作參照說明書進行。
2.1 蛋白Z內含子FG79A基因型 經KspA1酶酶切結果顯示:蛋白Z內含子FG79A基因型包括GG、GA、AA 3種基因型。詳見圖1。
圖1 蛋白Z內含子FG79A位點酶切結果電泳圖(M為Marker;1和4為GG型,2為GA型,3為AA型)
2.2 觀察組和對照組蛋白Z內含子FG79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比較 觀察組和對照組蛋白Z內含子FG79A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檢驗(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蛋白Z內含子FG79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蛋白Z內含子FG79A基因型及等位基因比較 單位:例(%)
2.3 觀察組不同高血壓分級病人性別、年齡、基因型比較 觀察組不同高血壓分級病人性別、年齡、蛋白Z內含子FG79A基因型分布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觀察組不同高血壓分級病人性別、年齡、基因型比較
2.4 兩組血漿蛋白Z水平比較 觀察組血漿蛋白Z高于對照組(P<0.01)。詳見表4。
表4 兩組血漿蛋白Z水平比較(±s) 單位:g/L
2.5 觀察組不同高血壓分級病人血漿蛋白Z水平比較 高血壓分級越高病人血漿蛋白Z水平越高,其中高血壓分級3級病人血漿蛋白Z高于高血壓1級和2級病人(P<0.05)。詳見表5。
表5 觀察組不同高血壓分級病人血漿蛋白Z水平比較(±s) 單位:g/L
2.6 觀察組不同基因型病人血漿蛋白Z水平比較 觀察組血漿蛋白Z內含子FG79A不同基因型病人血漿蛋白Z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6。
表6 觀察組不同基因型病人血漿蛋白Z水平比較(±s) 單位:g/L
目前臨床未明確老年高血壓發(fā)病機制,相關研究認為,動脈壁內膜、中層變厚,脂質、鈣鹽沉積,凝血因素及遺傳等因素與疾病發(fā)生密切相關[4]。蛋白Z是肝臟合成的一種單鏈糖蛋白,是參與凝血、抗凝的重要因子。蛋白Z基因位于人體染色體13q34,有8個內含子和9個外顯子[5]。有研究發(fā)現(xiàn),蛋白Z基因啟動子A-13G及內含子FG79A基因多態(tài)性與缺血性腦卒中密切相關,且蛋白Z基因FG79A基因具有保護缺血性腦卒中的作用,其機制可能與FG79A等位基因突變導致蛋白Z水平降低有關[6]。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蛋白Z基因FG79A位點頻率與蛋白Z蛋白水平降低有關[7]。關于蛋白Z基因FG79A位點多態(tài)性與老年高血壓之間關系的臨床研究較少。
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和對照組蛋白Z內含子FG79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同高血壓分級病人蛋白Z內含子FG79A基因型分布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老年高血壓病人蛋白Z內含子FG79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與健康人群相似,提示蛋白Z內含子FG79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與老年高血壓關系不顯著。有研究發(fā)現(xiàn),高血壓病人蛋白Z內含子FG79A基因多態(tài)性與健康對照組相似,蛋白Z內含子FG79A基因多態(tài)性與高血壓無關[8],與本研究結果一致,提示可從其他基因多態(tài)性探討高血壓病機。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人種蛋白Z內含子FG79A基因型分布比例不同,歐洲人種蛋白Z內含子FG79A基因G→A突變比例低于漢族人種,表明不同種族蛋白Z基因多態(tài)性不同,對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可能不一樣[9]。
蛋白Z可誘導凝血酶與凝血因子Ⅹ結合并參與止血,促使蛋白Z依賴性蛋白酶抑制物抑制凝血因子Ⅹa活性[10-11]。機體蛋白Z表達不足,減弱蛋白Z對多種凝血因子抑制效應,病人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最終出現(xiàn)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1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血漿蛋白Z表達水平高于對照組,且高血壓分級越高的病人血漿蛋白Z水平越高,表明老年高血壓病人存在蛋白Z水平應激性高表達,對病人血液高凝狀態(tài)調節(jié)具有重要意義。蛋白Z高表達對維持機體抗凝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較多研究認為,蛋白Z高表達是心腦血管缺血性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13-14]。有研究發(fā)現(xiàn),雖然高血壓人群蛋白Z表達水平升高,若病人曾發(fā)生心肌梗死或腦梗死,蛋白Z表達水平大幅下降,且低于健康人群,分析原因可能為該類病人血漿含有大量炎性因子,而炎性因子具有促蛋白Z低表達的作用[15]。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蛋白Z內含子FG79A不同基因型病人血漿蛋白Z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蛋白Z內含子FG79A基因多態(tài)性與血漿蛋白Z表達水平無關,分析心肌梗死或腦梗死病人蛋白Z低表達可能與自身消耗有關。
本研究亞組分析結果顯示,血漿蛋白Z水平高表達是老年高血壓的影響因素,但與蛋白Z內含子FG79A基因多態(tài)性無關,同時蛋白Z內含子FG79A基因多態(tài)性與老年高血壓無關。蛋白Z基因是以多態(tài)性還是聯(lián)合其他因子參與高血壓尚無結論,有待進一步研究。綜上所述,蛋白Z內含子FG79A基因多態(tài)性與老年高血壓疾病進展無關,而血漿蛋白Z水平在老年高血壓發(fā)病過程中可能發(fā)揮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