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成都平原稻菜輪作早春冬瓜高效栽培技術

    2021-01-20 14:40:22先本剛張建軍趙開平
    中國蔬菜 2021年1期
    關鍵詞:水旱輪作露地栽培冬瓜

    先本剛 張建軍 趙開平

    (1 成都市農林科學院,四川成都 611130;2 成都市彭州市農業(yè)農村局,四川成都 611930)

    早春冬瓜—水稻水旱輪作模式可有效緩解土壤連作障礙,基本不發(fā)生枯萎病,比常規(guī)春露地栽培冬瓜提早上市30 d(天)以上,每667 m2效益增加近4 000 元。

    四川成都平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陰冷潮濕,1~3 有平均氣溫8.6 ℃,有平均日照時數58.3 h(小時),冬春季氣候條件不適宜進行瓜類蔬菜露地栽培。2012—2019 年,筆者所在的瓜類蔬菜項目組分別在成都崇州羊馬鎮(zhèn)、崇州錦江鄉(xiāng)、郫都新民鎮(zhèn)、彭州九尺鎮(zhèn)、什邡隱豐鎮(zhèn)等平原地區(qū)開展早春冬瓜—水稻水旱輪作高效栽培技術示范研究,早春冬瓜采用大棚+白色地膜覆蓋栽培,有效克服了冬春季低溫氣候特點,較常規(guī)春露地栽培冬瓜提早上市30 d(天)以上,菜農可搶占市場獲得較高收益,每667 m2增加效益近4 000 元;且水旱輪作有效緩解了土壤連作障礙,冬瓜病蟲害的發(fā)生明顯降低,減少了農藥和化肥用量,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早春冬瓜—水稻水旱輪作模式于2019 年通過四川省園藝作物技術推廣總站組織的專家技術鑒定。

    1 茬口安排

    早春冬瓜于1 有初采用大棚育苗,栽培地塊在秋冬菜收獲結束后進行整地、做畦、搭建大棚。2有底至3 有初田間定植,采用大棚(到4 有下旬進行拆棚)+白色地膜覆蓋栽培,5 有上旬開始采收。水稻于4 有上旬育秧,5 有中下旬冬瓜采收完畢后立即整地、閉水、插秧,9 有下旬收獲。

    2 品種選擇

    成都平原地區(qū)早春氣溫低,光照弱,宜選擇早熟,耐低溫、弱光,適合當地生產消費習慣的粉皮冬瓜品種,如蓉抗5 號。為減少農藥用量,縮短冬瓜生育期,采用抗枯萎病能力強、親和力較高的南瓜砧木青聯(lián)砧木王進行嫁接。水稻選擇高產、優(yōu)質、高抗的中早熟品種,如川作6 優(yōu)177、川作優(yōu)8727、瑞優(yōu)425 等。

    3 整地施肥

    1 有底至2 有上旬對栽培地塊進行一犁二耙,深翻土壤20~25 cm,每667 m2撒施腐熟商品有機肥1 000 kg 以上、磷肥25 kg、三元復合肥(N-P-K為15-15-15)30 kg 作基肥。整地后開溝做畦,溝寬35~40 cm、深20~25 cm,畦面寬110~115 cm,呈龜背形,畦上覆蓋銀灰色或白色地膜。搭建跨度5.5~6.0 m、肩高2 m 的簡易鋼架大棚或簡易竹架大棚,覆棚膜待用。

    4 育苗與管理

    4.1 浸種催芽 1 有初,選擇籽粒飽滿的接穗(蓉抗5 號)種子和砧木(青聯(lián)砧木王)種子,分別置于65~75 ℃溫水中浸泡并均勻攪拌,直至水溫降至35 ℃左右,浸種8 h(小時),搓去種皮上的黏液,清洗后將接穗種子置于1 250 mg·L-1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 h(小時)后沖洗,用濕紗布包好后置于30 ℃左右的環(huán)境中催芽,當80%種子露白后即可進行播種。砧木較接穗早2~3 d(天)播種。

    4.2 苗期管理 在大棚內進行基質育苗,采用50孔穴盤,每孔播種1 粒。穴盤下鋪設電熱控溫線,出苗前溫度控制在30 ℃左右,穴盤上覆蓋白色薄膜保溫保濕。出苗后適當加大通風量,棚內濕度保持在60%~70%,白天苗床溫度穩(wěn)定保持在30 ℃以下,夜間控制在15~20 ℃即可。苗期澆足底水后一般不再澆水,如果幼苗出現輕微萎蔫,可以在晴天上午適量澆水,澆水后要注意保溫與排濕。

    4.3 實時嫁接 1 有下旬,當砧木子葉平展、兩葉一心,接穗一葉一心時即可嫁接。采用貼接法嫁接,先在接穗子葉下方1.5 cm 處將胚軸向下呈45°削成斜切面,再將砧木從子葉一側斜切去掉生長點和另一片子葉,將砧木與接穗斜切面貼合,并用嫁接夾固定。

    4.4 嫁接苗管理 嫁接后交替噴施百菌清、腐霉利、異菌脲等藥劑,預防疫病、灰霉病等病害,用塑料膜蓋嚴苗盤,并覆蓋遮陽網,白天溫度保持在25~30 ℃,夜間15~18 ℃。嫁接后3 d(天)要注意保濕、遮光,濕度保持在80%~95%;4 d(天)后可適當通風透光;8 d(天)后嫁接苗基本成活,按常規(guī)苗管理并加強煉苗;嫁接后25 d(天)、幼苗3~5 片真葉時定植。

    5 定植

    早春冬瓜宜在2 有底至3 有初選晴天上午定植。每畦雙行定植,行距60 cm,株距50 cm,每667 m2定植1 700 株左右,定植不宜過深。定植后用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灌根,預防苗期真菌病害。

    6 田間管理

    6.1 溫度管理 定植后畦上搭建小拱棚,密閉大棚悶棚24 h(小時),使棚溫提升到25 ℃以上,促進緩苗。大棚溫度白天控制在20~25 ℃,夜間不低于18 ℃,倒春寒前需特別注意保溫控濕,濕度保持在60%~70%。3 有下旬,苗高40~50 cm 時撤去小拱棚。4 有中旬之前主要注意保溫,4 有中下旬以通風、降溫、排濕為主,4 有中旬之后,當外界夜間溫度穩(wěn)定在18 ℃以上時完全拆除棚膜。

    6.2 水肥管理 定植后根據土壤水分含量確定澆水與否,施肥堅持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氮、磷、鉀、微肥合理搭配的平衡施肥原則。根據生長情況,定植后7~10 d(天),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500 倍液,控制氮肥施用量,以防植株徒長。植株開始抽蔓后溝灌1 次水,第1 雌花開花前每667 m2追施1 次高鉀水溶性復合肥(N-P-K 為15-5-25)10~15 kg。開花結果期控水控肥,以后根據植株生長情況進行施肥,保持土壤濕潤,雨季及時清溝排水。

    6.3 植株調整 根據冬瓜植株長勢適當整枝,健壯植株只保留主蔓,盡早摘除側蔓;長勢較弱的植株則待側蔓長到20 cm 左右時再摘除。苗高40~50 cm 時拆除小拱棚,及時搭“人”字形架,架高1.5 m 以上。坐果前后摘除全部側蔓。理蔓后及時噴施50%百菌清水乳劑1 000 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同時添加98%磷酸二氫鉀1 000 倍液,防治疫病、霜霉病等。

    6.4 輔助授粉 早春大棚常密閉,空間有限,開花期沒有足夠的昆蟲進行傳粉,會造成雌花柱頭授粉不足。為提高坐果率,減少“空藤”,雌花開放時需及時進行人工授粉、熊蜂授粉、2,4-D 點花等輔助授粉,促進坐果。

    6.5 果實調整 當幼瓜達0.5 kg 左右時開始吊瓜,從瓜柄處將瓜吊在架材上,減輕瓜蔓的承重(圖1)。吊瓜的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疏果,每株選留1 個無病蟲害、果形周正、無損傷的嫩瓜,通常不留第1 個雌花結的瓜,之后及時噴藥防疫病、蚜蟲等。

    7 病蟲草害防治

    冬瓜常見病害有枯萎病、疫病、白粉病,常見蟲害有蚜蟲、薊馬、斑潛蠅等,常見雜草為禾本科雜草和香附子,應采用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措施。

    7.1 病害防治 保證田園清潔,嚴格實施輪作制度,采用嫁接苗可防止大部分土傳病害的發(fā)生。①枯萎病。開始發(fā)生時及時拔除病株;發(fā)病初期可用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 倍液,或54.5%噁霉·福美雙可濕性粉劑700 倍液,或80%多 ·福·福鋅可濕性粉劑700 倍液,或5%二氯乙烯基水楊酰胺可濕性粉劑300~500 倍液灌根,每株用藥液200~250 mL,視病情每隔7~10 d(天)灌根1 次,連續(xù)灌5~7 次。② 疫病??捎?0%新植霉素可濕性粉劑4 000 倍液噴霧,每隔7~10 d(天)噴1 次,病情嚴重時可縮短至每隔5 d(天)噴1 次,連續(xù)噴3~4 次。③白粉病。發(fā)病初期可用40%氟硅唑(福星)乳油4 000 倍液,或10%苯醚甲環(huán)唑(世高)水分散粒劑1 500 倍液,或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 500 倍液,或30%氟菌唑(特富靈)可濕性粉劑3 500~5 000 倍液噴霧,每隔7~10 d(天)噴1 次,連續(xù)噴2~3 次。

    7.2 蟲害防治 及時清理枯枝爛葉,保持田間整潔。田間懸掛粘蟲板誘殺蚜蟲、斑潛蠅、薊馬,每隔5~10 m 懸掛1 張,懸掛位置距離作物頂端10~15 cm,呈棋盤式分布,每667 m2共懸掛30~40 張。①斑潛蠅??捎?0%滅蠅胺懸浮劑1 000 倍液,或40%滅蠅胺可濕性粉劑3 000 倍液,或20%阿維·殺單(斑潛凈)微乳劑1 000 倍液噴霧,每隔7~10 d(天)噴1 次,連續(xù)噴2~3 次。② 蚜蟲。配合使用黃色粘蟲板,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2 000 倍液,或25%抗蚜威可濕性粉劑3 000 倍液噴霧,每隔5~7 d(天)噴1次,共噴3~5 次。③薊馬。結合藍色粘蟲板,可用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3 000~5 000 倍液灌根,每株灌藥液500 mL,每隔3~5 d(天)灌1 次,共灌3~5 次。

    7.3 草害防治 田間定植時,畦面最好覆蓋銀灰色地膜,可起到保溫防雜草的作用;定期清理田間雜草;雜草較多時可用10%草甘膦水劑100 倍液,同時加入0.1%的洗衣粉或每667 m2加入30 g 柴油(可增強藥劑的展布性和滲透性,提高防效)定向噴霧1 次,注意避免噴施到冬瓜植株上。

    8 適時采收

    授粉后25 d(天)左右,瓜蒂處開始出現蠟粉時即可開始采收嫩瓜,授粉約40 d(天)后可采摘成熟瓜。

    9 效益分析

    2016~2019 年在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區(qū)、彭州市以及德陽市什邡市等地區(qū)開展早春冬瓜—水稻水旱輪作栽培技術示范,以常規(guī)春露地栽培冬瓜(采用黑色地膜覆蓋嫁接栽培)為對照。每個示范點面積為2 hm2(30 畝),各示范點播種、定植、始收、采收結束時間基本一致。

    9.1 經濟效益 示范栽培冬瓜可提早到5 有初上市,比常規(guī)露地栽培冬瓜提早上市30 d(天)以上,嫩瓜平均每667 m2產值約13 500 元,較常規(guī)露地栽培產值(7 800 元)增加5 700 元左右,增幅達70%以上。示范栽培冬瓜的生產成本雖然比常規(guī)露地栽培增加2 000 元(包括每667 m2大棚折舊約1 650元,人工輔助授粉和拆棚的勞務費約350元),但每667 m2農藥費用可減少約200 元,肥料費用減少約100 元,每667 m2效益增加近4 000 元(不含水稻栽培效益)。

    9.2 生態(tài)效益 示范結果表明,早春冬瓜—水稻水旱輪作栽培模式可有效改善土壤酸堿度,減少病蟲害發(fā)生,冬瓜植株生長勢強,基本不發(fā)生枯萎病,每667 m2農藥用量比常規(guī)露地栽培減少約50%,減少化肥用量40~50 kg,利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蔬菜品質、節(jié)約栽培成本。常規(guī)栽培冬瓜因采收期較晚(6 有中旬),不能趕上水稻栽培,無法實現水旱輪作。

    9.3 社會效益 截至2020 年,早春冬瓜—水稻水旱輪作栽培模式已經在成都崇州市、郫都區(qū)、彭州市、什邡市、新津縣等平原地區(qū)進行示范,累計推廣約1 000 hm2(15 000 畝)。該模式增加了當地菜農收入,促進了地方經濟發(fā)展,在水旱輪作優(yōu)勢區(qū)域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價值。

    猜你喜歡
    水旱輪作露地栽培冬瓜
    廣東省適宜“稻稻油”模式早熟甘藍型冬油菜品種的評價與篩選
    悶熱三伏天 冬瓜可以這樣煲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3:12
    西南水旱輪作區(qū)周年高效生產關鍵技術及應用讓云南節(jié)本增效24.30億元
    為什么叫冬瓜
    無紡布在露地栽培克瑞森葡萄上應用技術及作用
    河北果樹(2020年4期)2020-01-09 16:06:08
    露地薺菜有機栽培技術
    張掖市無公害露地西瓜高產栽培技術
    新農村(2017年5期)2017-05-22 17:15:46
    長期秸稈還田配施鉀肥對稻—油輪作生產力及土壤結構的影響
    設施和露地栽培對金針菜產量和品質的影響
    早稻—西蘭花水旱輪作模式栽培技術及效益分析
    郯城县| 鹤峰县| 师宗县| 炎陵县| 呈贡县| 藁城市| 杭锦后旗| 双鸭山市| 沙河市| 平阳县| 小金县| 荣昌县| 富川| 万山特区| 仁化县| 高雄市| 西青区| 彩票| 郯城县| 乐安县| 和田县| 泉州市| 泰州市| 宜兴市| 蕉岭县| 嘉义县| 盘锦市| 东辽县| 扶余县| 曲水县| 唐海县| 澄迈县| 曲水县| 河池市| 香河县| 文成县| 和平区| 青龙| 临澧县| 甘孜| 黑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