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古人經(jīng)久唱頌的《秦風(fēng)·蒹葭》雖然早已過去了兩千七百多年,但其散發(fā)出的滄桑氣息以及細膩綿延的意境總令人不忍卒讀、意猶未盡。這是一首兩千多前的愛情詩,伊人的身影在水的那一邊若隱若現(xiàn),卻依然能讓兩千年后的詞人欲罷不能。在這白露為霜的夜晚,兩千年前佇立在水中的女神再次進入了詞人的夢鄉(xiāng)……
是誰靜靜佇立水中央,
是誰帶來無盡遐想。
眼中那抹憂傷蘆花般輕揚,
飄飛了一場又一場。
是哪位伊人這樣靜靜地佇立在水的中央,水霧中朦朧的身影帶給人無盡的遐想?水中的伊人啊,你眼中的憂傷為何如這深秋的蘆花那樣飄忽,隨著這夜色隨著這蕩漾的流水,在這氤氳的水霧中四散飄飛。
是誰輕輕走進我夢鄉(xiāng),
是誰在眼前衣袂如霜。
瀟瀟一曲秋歌,吹拂千種怨,
撥動了多少的衷腸。
是哪位侵曉不眠的人兒,乘著月色悄悄進入了我的夢鄉(xiāng)。潔白的衣袂翻飛起舞,如同千年不語的霜月如煙般迷蒙我的雙眼。孤夜里獨歌獨舞的人啊,可知道這秋風(fēng)秋水如歌的秋夜里,窗外的蕭蕭風(fēng)聲令人愁腸百結(jié)。
水湄伊人,在水之湄,
為何感傷?為何惆悵?
流水遠去怎知你心中渴望。
想著你的輕愁,你的容顏,
可否讓我溯水到秦風(fēng),
陪你悠悠南山上。
靜靜佇立水中的伊人,依然在我無法到達的水中央。只是,伊人,你為何感傷?為何惆悵?在這愛情的角逐中,我將你追尋了一場又一場。從順流到逆流,我如同千百年前的詩人那樣徘徊于蜿蜒曲折的水畔上下探索追尋;從河的這邊到那邊,從這一塊小沙洲到那一塊小沙洲,我將你尋尋覓覓,而你依然佇立在渴望不及的對岸,覓之無蹤。伊人,你為何感傷?為何惆悵?這匆匆遠去的流水,它怎能知道你心中焦灼的渴望?千百年來,無人能到達你的身旁,能把你陪伴。就讓這樣的夜晚讓我乘著風(fēng),將你煙雨輕愁將你的隔世容顏追尋。沿著蜿蜒曲折的水畔,讓我再回到秦朝,執(zhí)子之手悠然躬耕南山的世外桃源中。
水湄伊人,在水之湄,
我的思慕,我的向往,
孤雁飛過可知我心中念想。
回首來路蒼蒼,歸路茫茫,
莫讓紅顏空等幾千年,
等白了頭成詩章。
在水一方的伊人,依然靜靜佇立在水中央等待我的追尋。孤獨飛翔的孤雁,你是否知道我心中千百年來的思慕千百年來的想念?上下求索,那是一個怎樣的傳說?拋卻滾滾紅塵,千百年來我萬里江山萬里與地把你追尋,再回首時候已經(jīng)是來路蒼蒼歸途茫茫。然而這一路追尋,已經(jīng)不容我再停步。自己也深感到伊人的輕嘆已經(jīng)和自己的呼吸融為一體,伊人的孤獨已和自己的獨行連為一體,想舍棄又不能忘記她飄渺的身影。就必須如斯啊,如斯般地將她追尋下去。那就繼續(xù)上路把她追尋吧,莫讓那伊人在水一方孤獨地徘徊,莫讓青春的紅顏等成白頭……
有人說,愛情就是一場角逐,永不停息。兩千七百多年前的《秦風(fēng)·蒹葭》讓我們將飄渺難及的“伊人”一而再再而三地追尋。兩千七百年后,王強進的這首《水湄伊人》卻讓我們看到了希望,讓我們覓見了“伊人”苦等心上人到來的焦灼,“莫讓紅顏空等幾千年”極大地鼓舞了英雄一抱美人歸的決心。如果《秦風(fēng)·蒹葭》是一首“朦朧詩”般的愛情歌,那么王強進這首《水湄伊人》就是“寫實詩”般的愛情歌?!八匾寥?,在水之湄,我的思慕,我的向往,孤雁飛過可知我心中念想?;厥讈砺飞n蒼,歸路茫茫,莫讓紅顏空等幾千年,等白了頭成詩章”跨越兩千七百多年的靈犀相通,詞人一抱“伊人”歸的決心在這一刻將古人苦覓無蹤的遺憾畫上了一個圓圈。
每一位領(lǐng)略過《蒹葭》美妙意境的讀者總愛尋根問底地追問,“伊人”究竟是誰?已故國學(xué)大師余冠英詮釋《蒹葭》的時候提到它是一首“似是情詩”的觀點,更讓后人在《蒹葭》中回環(huán)復(fù)沓的文字、一意三迭的結(jié)構(gòu)、細膩綿延的意境把“伊人”細細尋味。作者在《水湄伊人》一詞中更是直接地把《蒹葭》演繹成愛情經(jīng)典歌詞,以一種更果斷更勇往無前的氣勢,將自己的“伊人”追尋。“回首來路蒼蒼,歸路茫茫,莫讓紅顏空等幾千年,等白了頭成詩章?!弊屛覀兛吹皆~人不僅是對“伊人”的追尋,更是對理想對信念的追尋,為追尋到自己的理想,他不惜一切代價,在前進的路上即使是遇到苦難也再接再厲。正是他這種上下求索的精神與不朽的信念,讓他一路披荊斬棘到達了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