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如松
作文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版塊,然而,由于沒有專門的教材,不少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比較隨意,缺少學情解讀意識和教材研究意識,導致初中作文教學缺少系統(tǒng)性,沒有形成科學的層遞序列?;谶@一情況,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引入層遞式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教材編排序列,優(yōu)化作文教學方案,逐步推進作文教學,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下面以部編教材七年級上冊的寫作教學為例,談一談運用層遞式理念指導初中作文教學的方法。
一、以本為本,讓寫作形成序列
目前,很多教師缺少研讀教材的意識,不懂得整合教材內容,導致寫作教學“碎片化”,沒有層級感,不能充分發(fā)揮教材的作用。因此,教師應加強教材研讀,精準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開展寫作教學活動。
部編教材的寫作訓練是以單元的形式進行編排的,將寫作教學穿插在閱讀單元之后。以七上為例,一共安排了七次寫作指導,分別是“熱愛生活,熱愛寫作”“學會記事”“寫人要抓住特點”“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這樣的安排具有鮮明的層級感。對于剛升入初中的學生而言,教材中安排的首篇寫作訓練意在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而后,單元主題寫作從基礎性向發(fā)展性提升,從記事入手,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功,再逐步提升,引導學生抓住特點寫人,明確寫作思路,突出中心,再向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升級,層層深入,體現(xiàn)出鮮明的層遞式理念。
因此,在寫作教學中引入層遞式理念,教師需要堅持以本為本,充分利用教材還個載體,構建寫作教學序列,通過序列化的寫作訓練,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
二、趣字當先,讓寫作成為習慣
在作文教學中引入層遞式理念,最基礎的任務是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部編教材寫作指導部分也體現(xiàn)了這種編排思想,第一個單元的寫作主題是“熱愛生活,熱愛寫作”,連用了兩個“熱愛”,要求教師在教學時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點燃學生的寫作熱情,讓學生愛上寫作。
如何做到趣字當先,點燃學生的寫作熱情呢?教材首篇就進行了暗示,“生活”應成為學生寫作的源頭活水。因此,教師應在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尋找寫作素材,發(fā)掘感興趣的寫作話題,再從廣泛的生活話題走向規(guī)定話題,形成層遞式的寫作教學序列,讓寫作成為一種習慣。如在第一單元“寫作實踐”版塊提供了三個方向,每個方向都指向學生的生活,從自然到校園生活,再從校園生活到成長歷程,無不體現(xiàn)著生活化教學理念。
因此,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引入層遞式理念,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應堅持生活化原則,將寫作教學內容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從學生身邊寫起,再逐步向社會生活擴展,讓寫作的觸角延伸到學生生活的每個角落,這樣寫作才能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并內化為學生自我成長的需求。
三、鏈接閱讀,讓寫作有所憑借
寫作指導教學是初中寫作教學的重中之重,只有掌握基本的寫作技巧,學生的作文水平才能不斷提高。想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教師需要運用層遞式教學理念,尋找寫作教學的有效方法和路徑,最有效的方法是將寫作與閱讀鏈接起來,讓寫作有所憑借。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指導,也可以在寫作理論指導過程中運用閱讀文本,使閱讀文本成為寫作教學的案例。
如在教學第二單元的“學會記事”這一版塊時,為讓學生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教師在指導時可以結合《散步》一文,引導學生梳理課文是如何將事情寫清楚、寫完整的,再從教材文本向課外文本延伸。
進行寫作指導時,教師可鏈接教材開展閱讀教學,利用學生熟悉文本的優(yōu)勢,有效降低寫作教學的難度。然后,再從教材文本向課外文本延伸,體現(xiàn)層遞式理念。這樣,學生對寫作理論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寫作訓練過程中,學生才能較好地運用寫作理論指導寫作實踐。
四、適度擴展,讓寫作張弛有度
寫作教學具有明確的訓練目標,寫作訓練緊扣寫作主題和訓練目標,才能確保寫作訓練的實效性。初中寫作教學中引入了層遞式理念,教師在設計時應讓寫作訓練具有一定的彈性,要對寫作訓練目標進行適度擴展,從而使寫作張弛有度,體現(xiàn)出鮮明的層遞性。
如第三單元寫作主題是“寫人要抓住特點”,如何實施本次寫作教學?教師應抓住本次寫作訓練的基本要求,引導學生細心觀察,抓住人物的特點,借助具體的描寫表現(xiàn)人物特點,最后,要學會借助事件將人物寫活。在緊扣本次寫作訓練要求的基礎上,教師可以適度擴展。如將第二單元“學會記事”與本次寫作進行有機整合,對寫作教學進行深化。
可采用跨單元寫作訓練的形式,讓寫作教學顯現(xiàn)出鮮明的層遞感。此外,跨單元寫作教學實現(xiàn)了對單次寫作訓練的突破,讓寫作教學形成了有機的整體,循序漸進地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五、適時微寫作,讓寫作厚積薄發(fā)
初中是學生寫作能力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教師習慣于從整篇文章的教學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然而,整篇寫作教學需要耗費大量時間,而且需要學生具備較好的綜合寫作能力。因此,整篇寫作教學實施的頻次不宜過多,這就需要引入層遞式理念,發(fā)揮微寫作的優(yōu)勢,通過適時微寫作訓練學生的專項寫作能力,讓學生做到厚積薄發(fā)。
如教學《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圍繞壽鏡吾老先生有一段“讀書入迷”的動作描寫。在分析的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這一處動作描寫,組織學生仿寫,提出仿寫要求:學習并借鑒壽鏡吾老先生的動作描寫,嘗試通過具體描寫表現(xiàn)人物特點。寫作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如運用“我描寫的是人物的( ? ?),他的特點是( ? ? ),突出了( ? ?)”的句式加以引導,讓微寫作思路明確。
適時微寫作既能深化閱讀教學,又能通過多頻次的微寫作訓練,較好地促進學生專項寫作技能的發(fā)展,體現(xiàn)層遞式理念,讓學生的寫作更輕松;再從微作文向整篇寫作升級,學生就不會對寫作產生畏難情緒。
總之,在初中寫作教學中引入層遞式理念契合學生對寫作的認知特點,也符合寫作教學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發(fā)展規(guī)律。教師應秉持層遞式教學理念,優(yōu)化寫作教學設計,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