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秀嬌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405)
國內(nèi)當前慢性腎病患者主要通過血液透析方法進行治療,尤其是該治療方式在尿毒癥患者群體中已經(jīng)廣泛應用。但是腎病患者需要接受長期血液透析治療,時間一長極易出現(xiàn)各種并發(fā)癥,而且治療期間多種相關因素均會導致管路凝血問題發(fā)生,對透析治療造成影響[1]。全方位護理干預模式是從多個方面入手展開護理干預,保證患者得到全面系統(tǒng)的護理服務,由血液透析前開始、通過血液透析干預中到干預后,全程提供具有靶向性的護理干預服務,保證護理工作系統(tǒng)連貫性及安全性,有效避免相關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透析效果[2]。鑒于此,為有效減管路凝血問題的發(fā)生,提高患者自護能力,此次研究對部分血液透析患者行全方位護理干預,研究如下。
參加本次研究的60例研究對象全部為2018年度、2019年度在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對患者。納入標準:慢性腎病,需血透治療、了解研究內(nèi)容自愿加入。排除標準:精神智力異常,不能正常交流、心肝腎等器官嚴重性功能異常等。對照組男女分別為18例與12例,年齡均值(54.10±1.39)歲,研究組男女分別為19例與11例,年齡均值(54.08±1.40)歲?;颊哔Y料差異不明顯(P>0.05),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
(1)兩組患者均接受靜脈置管方法或者頸靜脈置管方法進行血液透析干預,每周透析3次,第1次血透透析干預時間為2 h,而后每次透析干預時間均為4 h,血流量控制在200 mL/min到250 mL/min。
(2)對照組血透期間行常規(guī)護理。護士給予患者疾病、血透健康教育,對其血壓、飲食進行控制;建立QQ或微信群,定期對患者回訪,定期組織患者參加專題講座等。
(3)研究組血透期間行全方位護理,內(nèi)容如下。
①環(huán)境干預。血透設備儀器定期有專人維護保養(yǎng),血透室每天消毒通風,保證空氣清新流通。
②定期評估患者病情。定期對患者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情況進行測量,患者如果身體情況不理想,則將血透治療適當延后。
③血透期間嚴格遵照相關要求標準展開血透操作?;颊叽┐虝r,穿刺動作保證輕柔,減輕疼痛,發(fā)現(xiàn)滲血等情況立即處理。密切關注患者生命體征情況,根據(jù)體征情況適當躺著透析液流量、溫度等。
④透析后患者穿刺部位及時進行止血處理。透析完畢,對其水分攝入量進行控制,根據(jù)其貧血情況調(diào)整飲食集合,適量補充葉酸與鐵元素。
⑤患者凝血功能定期接受檢測,避免發(fā)生管路凝血等問題。患者每透析時,護士認真記錄好患者血壓情況、透析器管路中血液顏色等情況,嚴格落實并執(zhí)行三查七對制度。
(1)兩組患者護理后對管路凝血等情況。
(2)借助自護能力評價量表(ESCA)在兩組患者護理后對其自我能力情況作出評價對比。ESCA量表由血透知識、接受血透態(tài)度、自護技能、血透依從性4個維度組成,單維度條目10條,單條0到3分評價,總分120分,評分越高代表自護能力越優(yōu)秀。
使用SPSS 20.0軟件對此次研究中涉及的全部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以%表示技術資料,使用x2檢驗進行檢驗,以(±s)表示計量資料,使用t進行檢驗,P<0.05代表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管路凝血情況、出血情況、導管感染情況均少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對比管路凝血等情況對比[n(%)]
研究組護理后自護能力總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慢性腎病、尿毒癥患者如果單純使用藥物進行治療,臨床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患者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以提高治療效果。血透時必須建立專用血管通路,而其該通路要保證時刻暢通。所以患者血透期間必須做好相關護理干預工作,以提高其自護能力,減少管路凝血等情況的發(fā)生。
表2 兩組對比自護能力(分,x±s)
血液透析干預過程中,加強護理干預工作力度,能夠有效保證血液透析的順利進行及患者安全,這個階段中不單純對醫(yī)生技術進行考驗,還對護士的臨床護理工作經(jīng)驗與護理工作技巧也在進行考驗。此次研究顯示,研究組患者護理后管路凝血情況、出血情況、導管感染情況均少于對照組(P<0.05),且自護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提示,該模式在提高自護能力,減少管路凝血等情況發(fā)生方面,效果明顯。分析認為,該模式中,從各個方面入手進行干預,保證患者得到系統(tǒng)全面的優(yōu)質(zhì)護理服務,提高自護能力,從血透前、透析中及透析后三個階段,為患者提高靶向性護理服務,有效避免了管路凝血情況發(fā)生[3]。
綜上所述,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全方位護理干預,可有效減少管路凝血等情況發(fā)生,提高自護能力,該模式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