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仁琴 楊進峰 蔡小紅
摘要:近年來,隨著中小學教育問題日益嚴重,中小學教學質量參差不齊,教師管理存在漏洞。隨著中小學生的增多,現代學生面臨的學習挑戰(zhàn)越來越難,學生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教育資源分配嚴重不均。但隨著我國新課程背景下素質教育的改革和全面發(fā)展,學校也從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升級為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如何利用好中小學生的課余時間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討論的問題。
關鍵詞:農村;學校;課后;延時服務
延時服務是一種創(chuàng)新的教育方式。對于農村學校來說,延時服務不僅解決了學生在家看書效率低的問題,還解決了家長下班晚、學生放學早的問題。學校根據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延伸服務形式,精心設計延時服務內容和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課程素養(yǎng)拓展活動、興趣小組展示和評價活動,使之得以開展,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讓他們有所收獲。同時可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豐富學生的課余學習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特別是在精彩閱讀、科學運動和藝術繪畫方面取得了成績顯著。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了,知識面拓寬了,學習效果也將更為有效。
一、借助延時服務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
注意力是學習的催化劑。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一個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時,學習對他來說是一種愉快的體驗,他會積極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他的整個身心都會充滿學習信心,會主動接受學習。只有這樣,學習效率才能事半功倍。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開展創(chuàng)新性、激發(fā)性的活動,從課后延時服務入手,在更加自由、獨立的時間和空間內,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首先,課后延時時間段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書,使得感興趣的學生能夠相互交流。這樣,每個學生都有興趣閱讀,并認真閱讀借來的書。其次,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與閱讀相關的各種活動,激發(fā)他們的閱讀熱情,如詩歌朗誦、經典國學朗讀活動、好書推薦等。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延時服務,引導學生到圖書館自行選書。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上組織閱讀俱樂部,利用延時服務時間,開展社團活動,大膽使用課外閱讀材料,如借助國學經典,歷史人物等組織辯論賽,讓學生互相探討交流中,進一步豐富知識學習和閱讀積累。
二、在延時服務中增強學生身體素質
有效開展體育活動課后服務,需要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喜好制定科學合理的團體計劃,并認真落實。課后延時服務活動也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要盡量讓學生在喜歡的、對體質鍛煉有明顯好處的項目上多練習,尊重學生的選擇,以進一步提高課后延時服務中體育活動的質量和效果。開展體育課后延時服務時,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年齡和體育愛好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這樣,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運動喜好進行學習探究,學生選擇的范圍更廣,鍛煉的也更多。
比如,教師可以導入音樂節(jié)奏,融合于課后體育活動開展中,增強學生的動態(tài)節(jié)奏,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某一運動行為的本質。比如在體育課后延時服務活動中,隨機播放《弟子規(guī)》的背景音樂,讓學生隨著音樂的旋律練習體操。在音樂節(jié)奏的配合下,學生的體操動作可以循序漸進地控制。在小規(guī)模的體育賽事前,教師還可以設置游戲環(huán)節(jié),加入數學元素,計算比賽數據,要求學生快速、準確、精準的記錄。又如,在接力賽中,教師可以具體指導交接棒時的標準動作,讓學生清楚了解如何節(jié)省交接棒的時間。通過標準動作示范,學生會更有信心贏得接力賽。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不僅身體技能得很好的鍛煉,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團隊精神,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三、通過延時服務發(fā)展學生藝術素養(yǎng)
課后延時服務開展的前提是明確課后服務的定位和功能,強化學生需求。目前,教育部還沒有明確規(guī)定課后延時服務是否收費,各地做法不一。而結合農村資源情況,是需要通過資源整合,逐步建立地方財政、學校、家庭的合作機制,科學構建課后延時服務體系,以免給家長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削弱學校的財力和課后服務。繪畫活動是為學生提供趣味教育的好選擇之一,活動材料在學生生活中也很常見,對于這一服務方向,各方面都能積極參與進來,便于在延時服務中實施,是符合廣大中小學生需求的較理想的一門課程。
在課后延時服務過程中,學校要以學生為本,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和獲取學生的課后服務需求,并在此基礎上開發(fā)和跟蹤符合學生實際需求的課后服務內容。結合學生的實時發(fā)展變化,更新課后延時服務內容,使其更好履行服務學生的責任,最大程度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比如在課后延時服務活動設置中,教師可以導入各種繪畫活動,并攜帶畫筆、畫紙等工具,允許學生自帶繪畫材料。在日常生活材料開發(fā)中,讓學生可以自由交換任何他們想要的材料,將它們與自定義主題相結合,并進行繪畫。最后,學生可以通過互評,選出最有創(chuàng)意的畫作。同時,學校需要創(chuàng)新更多的課后服務形式,既要了解學校的特點,又要利用好學校的多元資源,吸收和借鑒廣泛的成功經驗,積極拓展課后延時服務的類型、場所和渠道。
總的來說,課后延時服務活動有效減輕了家長的負擔,受到了大多數家長的好評。不過學校也應知道,課后延時服務還處于研究探索階段。教師必須繼續(xù)努力,深刻反思,不斷創(chuàng)新探索,豐富課后延時服務內容,以促進學生的多樣化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修國.站在群眾立場做好課后延時服務工作[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0(12):11-12.
[2]山東省濟南市優(yōu)化課后延時服務工作打造濟南教育新名片[J].平安校園,2019(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