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e Liu,同濟大學德語專業(yè)本科畢業(yè),現(xiàn)于德國波恩大學攻讀德語翻譯碩士,熱衷于國內(nèi)外時事新聞、科技新聞等。
提到“0糖、0脂、0卡”,大多數(shù)人都會想到近兩年大火的飲料品牌——“元氣森林”,然而,“元氣森林”主打的健康口號一直以來卻飽受爭議。前不久,“元氣森林”官方微博發(fā)表聲明,稱自己在產(chǎn)品標識和宣傳中沒有說清楚“0蔗糖”和“0糖”的區(qū)別,引發(fā)誤會,現(xiàn)將原來的“0蔗糖、低脂肪”改為“低糖、低脂肪”,并在文章末尾“友情”提醒:“乳茶有奶所以是有糖的。”這一“提醒式道歉”迅速登上微博熱搜,但大多數(shù)人對“元氣森林”此番致歉并不領情,同時也對“0糖”這一概念產(chǎn)生質(zhì)疑——市面上真的存在“0糖快樂水”嗎?
“騙我花錢,可以,騙我發(fā)胖,NO!”
近年來,“戒糖”“抗糖”已然成了年輕人最熱衷的健康話題,隨手一搜,戒糖的好處堪比“問道修仙”:膚若凝脂、體態(tài)輕盈、精神爽利,還能延年益壽……這當然有些夸張,但“低糖飲食”這一概念的確有一定道理。早在 2015 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就發(fā)布了《成年人和兒童糖攝入指南》,該指南建議成年人和兒童將游離糖(指制造食品時加入的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等)的攝入量控制在每天攝入總能量的 10% 以下,最好能進一步限制在5%以下。
這是什么概念呢?一名健康的成年女性,每天的總能量(熱量)攝入推薦值為1800千卡,10%的總能量就是180千卡,相當于45克糖。如果要把這些糖的量再限制到一半,就是22.5克,一瓶500毫升的可樂,就含有52.5克糖。也就是說,就算每天不攝入任何游離糖,但只要喝下一瓶可樂,游離糖的攝入量就已經(jīng)超標了。
然而,就算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過度攝入糖分不利于身體健康,但奶茶、可樂的魅力仍無人能擋。夏天最快樂的事情,莫過于鉆進街頭巷尾的便利店,打開一罐冰涼爽口的飲料,“咕咚咕咚”地喝上幾口,盡情享受此刻瘋狂分泌的多巴胺。
一邊是健康無糖式生活,一邊是快樂“肥宅”式放縱,小朋友才做選擇,成年人兩個都要。于是,無數(shù)“無糖”“低糖”食品飲料興起,他們標榜自己既健康,又能讓消費者體驗到碳酸和糖分的快樂。而在這場飲料生產(chǎn)商的廣告戰(zhàn)中,“元氣森林”大獲全勝。
“元氣森林”是如何成為“健康茶飲”代名詞的?精準目標用戶是第一步?!霸獨馍帧睂⒛繕随i定在18~34歲的女性身上,這類群體有一定經(jīng)濟實力,又關注食品健康。于是,從產(chǎn)品名到包裝,“元氣森林”統(tǒng)統(tǒng)選擇這類群體喜好的日系風格。此外,“元氣森林”還研發(fā)了“碳酸飲料+茶飲”的特色口味,深得年輕女性的喜愛。
第二步是鋪天蓋地地營銷宣傳。在李佳琦的直播間里,帶貨一哥一聲“給我買”,1.5萬瓶“元氣森林”乳茶瞬間清倉……除了直播帶貨,“元氣森林”還制作了各種飲料測評,無論是化學成分分析還是實時檢測血糖,都在告訴消費者們:“元氣森林”是真的“0糖”哦!
這還不夠,第三步,“元氣森林”請來張雨綺、王一博等明星代言,同時冠名各大綜藝、電視劇,只要你一打開手機、點進視頻平臺,就聽得到“0糖、0脂、0卡”的聲音。“元氣森林”就是通過這樣的營銷方式,在消費群體中不斷加深自己的品牌形象,從而成為“0糖”飲料品牌的“領頭羊”。
也正是如此,“元氣森林”的道歉聲明才一石激起千層浪,驚覺被騙的消費者們紛紛譴責:“忽悠我花錢就算了,忽悠我長胖真的不能原諒!”
無糖飲料真的存在嗎?
那以“元氣森林”為代表的“無糖”飲料生產(chǎn)商們真的撒謊了嗎?
講道理,“元氣森林”在“無糖”這點上確實是符合國家標準的。根據(jù)我國國家標準《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簽通則》的規(guī)定,無糖食品要求固體或液體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也就是說,無糖食品中的“無糖”只意味著其中的含糖量不超過規(guī)定的標準。然而,還是有很多商家做不到這點,就悄悄地偷換概念,將“無糖”二字大大地印在包裝上,下面附上一行極小的說明——“不含添加糖”,或者“無蔗糖”。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奶茶。很多消費者表示,自己明明點的是“無糖”,但喝起來依然甜滋滋的,這種甜味從何而來呢?其實是來自于牛奶的乳糖或者植脂末中的糖漿。
“元氣森林”們雖然符合國家標準,也沒有像奶茶一樣偷換概念加入糖漿,但是也并不是真正的無糖,而是添加了食品甜味劑。食品甜味劑是一種“0卡路里”的代糖產(chǎn)物,每克食品甜味劑要比每克糖甜100~20000倍,因此甜度很夸張。商家們只要放少量食品甜味劑在飲料里就會很甜了,它的卡路里可以完全忽略不計。比如,“零度可樂”就加入了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元氣森林”則選擇更高級的天然甜味劑赤蘚糖醇,但兩者其實沒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
目前看來,市面上的“無糖”飲料大多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0糖、0卡”,只是符合了“無糖”的國家標準,或添加了食品甜味劑。從法律法規(guī)的角度來說,這個擦邊球打得看似合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消費者。
不做“肥宅”,太難了
既然“無糖”飲料符合國家標準,那它能達到我們想要的健康效果嗎?答案無疑是令人失望的。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曾花了12年,策劃、組織了474名實驗者進行了相關實驗:在這個實驗中,實驗者們被分為兩組,A組每天喝零度可樂;B組可以任意選擇喝水、喝果汁還是喝普通可樂。12年后,通過對比實驗者的腰圍,研究人員們發(fā)現(xiàn):愛喝零度可樂的A組平均腰圍是B組的3倍!
號稱卡路里低到可以忽略不計的食品甜味劑為什么會比蔗糖、果糖更讓人發(fā)胖?原因在于,食品甜味劑雖然本身不會令人發(fā)胖,它卻給身體釋放了一個信號——“今天還沒吃過糖,所以還可以再吃一個甜甜圈哦!”不僅如此,它還會提高身體的“耐糖性”,這意味著長久攝入甜味劑,會讓你覺得甜品不甜,然后越吃越多。
更可怕的是,食品甜味劑還會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當我們吃到食品甜味劑的時候,神經(jīng)信號就會把這份甜味傳遞給大腦,于是胰腺就收到通知:“該分泌胰島素了?!钡珜嶋H上,我們的身體沒有攝入一點糖,胰島素分泌出來,卻沒有用武之地。久而久之,胰腺就不搭理這些信號,不再及時釋放胰島素,也就造成了胰島素敏感性下降,患Ⅱ型糖尿病風險就增加了。
所以,這類無糖飲料,與其說是“快樂水”,不如說是“開胃水”,攝入得越多,越損害身體健康。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問,目前有沒有一款真正的無糖飲料?有!但是真的不好喝!2011年,農(nóng)夫山泉推出了一款完全無糖的飲品——“東方樹葉”,結(jié)果銷量慘淡,不僅如此,這款飲料還與“格瓦斯”“黑松沙士”“尖叫(紅色味)”“嶗山白花蛇草水”一起,被網(wǎng)友評為“五大最難喝飲料”。可見,真正的無糖飲料確實有,但你也不愛喝呀!
健康飲食,不能只靠“元氣森林”
怎么樣才能做到健康飲食?這不是光靠“元氣森林”“零度可樂”、三分糖的奶茶就能達到的。
就算花了大價錢,在無糖食品、無糖飲料中省下了幾克糖,你也很快會在其他飲食中吃回來:一罐無糖可樂下肚,再來兩塊“趣多多”,感覺沒吃多少,其實能量已經(jīng)超標。再貪嘴吃幾片“旺旺仙貝”,你以為只是過了個嘴癮,但其實100克“旺旺仙貝”的熱量接近500大卡,比一罐全糖可樂還高。
除了零食外,果汁中的糖分也不少。想喝杯橙汁補充點維生素,喝進去的也都是糖。一般常見的水果含糖量在10%左右,果糖也是糖,它沒比蔗糖高級多少。與其追求無糖飲料,不如改善飲食結(jié)構。醫(yī)學雜志《柳葉刀》指出:中國人因飲食結(jié)構問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癥死亡率在世界人口前20的大國中排行第一。其中,高鈉、低雜糧和低水果飲食是影響中國人健康的三大元兇。按照《柳葉刀》的建議,蔬果應占飲食的大部分,并搭配適量肉制品。而我們最喜愛的高度加工食品,比如,飲料、零食,還是少吃為妙。
所以,是時候放下對“0糖、0卡”飲品的執(zhí)念了,健康生活從來沒有捷徑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