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夢心 杜林紅
藝術家介紹
曾軍藝 1971年生,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畢業(yè),2013至2015中國國家畫院、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研修。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水墨畫學會常務副會長,黃賓虹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疊彩畫高研班導師,北京中關村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首都師范大學客座教授,江蘇理工學院藝術學院特聘教授,中國書畫國際大學疊彩畫學院院長、教授,華僑大學美術學院兼職教授,泉州海洋學院教授,福建省美術家協(xié)會連環(huán)畫藝委會副主任,福建省美術家協(xié)會山水畫藝委會委員,福建省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
作品參加:全國第十一屆美術作品展\全國第二屆壁畫展\全國第四屆漆畫展\第三屆哈爾濱中國畫雙年展\第十一屆子愷杯全國漫畫展\香港·福建省當代美術晉京展等。
當代青年畫家曾軍藝的疊彩山水具有敏銳的形式感和強烈的當代意識。這種形式感咋看很接近西方的印象派,但骨子里又是很中國的。事實上,水墨山水畫對筆墨形式的重視使其能夠借筆墨與西方現(xiàn)代藝術實現(xiàn)互動和溝通,曾軍藝深諳其理,他的疊彩山水畫打破了傳統(tǒng)水墨山水畫一些固有的表現(xiàn)手法,凸顯筆墨形式的有意味的特征。
曾軍藝的疊彩山水不是對自然的原原本本的真實寫生,而是對自我和個性的審美意識的喚醒。他的疊彩山水既有南方山水的滋潤靈動,又有北方山水的冷逸堅毅,畫面雖然用的都是古典的山水符號,卻給人一種清新靈動的意境。觀曾軍藝的作品,可知他是依循山水造境之法來營造屬于他自我的林泉。他的疊彩山水作品不是向觀者描述這個地方的景致,而是通過他作品的畫面,讓觀者走進他的內心,做一次心靈的遨游。
2013年和2014年曾軍藝曾兩度進入中國國家畫院盧禹舜工作室學習,后來又進入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林容生導師工作室深造,這使曾軍藝在藝術更高的層面對自己的創(chuàng)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更清晰的方向。盧禹舜先生十分注重深入自然界中去采風,積極推行“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式的中國畫學習方法,這對曾軍藝的藝術創(chuàng)作有很大的影響?!皫熢旎弊罨镜耐緩骄褪堑阶匀恢腥?,到山水中去,面對自然感受體驗客觀存在,這是經過歷史驗證的通往藝術最高境界的必經之路。
導師林容生曾是曾軍藝的大學老師,林容生先生是原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xiàn)中國國家畫院專職畫家。林容生先生的青綠山水在中國畫壇獨樹一幟,他具有當代構成意識的青綠山水畫對曾軍藝影響很深。林容生先生的畫作善于描繪他所熟悉南方風景,溫婉、閑適,又略帶生機,在他的畫面中,他以不動聲色的視覺語言來支撐恬淡與靜謐的山水畫。他將個人的家園情結以筆墨、色彩的方式提煉成一種符號,以輕松靈動的用筆勾勒出山水屋舍,加以典雅溫潤的青綠賦予作品生命的活力,帶給觀者意境的典雅美感。這對曾軍藝是一種巨大的沖擊,跟著導師外出寫生,看著導師的神來之筆,他時常有一種“喜出望外”的感受、啟示和收獲。
正是在兩位恩師的引領和指導下,這幾年,曾軍藝的畫藝突飛猛進。曾軍藝的疊彩山水既富于自然的真實,又有別于自然的真實;既是客觀的,又是主觀的。他的作品具有鮮明的個性表現(xiàn)語言。以線為骨,以彩疊加,是曾軍藝疊彩山水作品的最大特色。在他的作品中,將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線的強調和色的鋪陳運用得淋漓盡致,他尤其重視線條自身疏密節(jié)奏、徐疾有致的美感,強調畫面的裝飾性和平面化的效果,但整體看卻有意想不到的縱深感。
中國美協(xié)徐里這樣評價曾軍藝的疊彩畫作品:曾軍藝有當代人的思想、思維,他的疊彩山水在構圖上、山體樹木結構形狀以及用色敷色上都有著自己當代人的個性特征。曾軍藝筆下的畫面注重構成意識,把自然山水與樹木之形態(tài)加以歸納成不規(guī)則幾何形,以并置、重構的方式呈現(xiàn);在構成上注意平面性與秩序性,在裝飾感的平面空間里求山水的平遠、深遠;在用色上除了大膽使用石綠石青外,對暖色的赭石朱砂朱膘,對冷色的灰藍鈷藍,包括對白色、茶色、紫色亦能大膽敢用,用色的平面效果與裝飾性表現(xiàn)相得益彰,頗具視覺效果,清麗不艷麗,富麗不世俗。富麗中有一份秀雅,清麗里有一份溫潤。
曾軍藝的疊彩化境系列創(chuàng)作,通過把具體的山形歸納為不規(guī)則的三角形或多邊形,利用形與形的疊加和疏密上的對比關系,加強了平面空間中的微妙的層次感和嚴整的秩序感。用水墨暈染和勾勒皴擦的方法,強化了“樹”在山水畫中的體量感和符號性特征,讓“樹”在畫面中不僅起到了分割空間的作用,更有貫穿整體,統(tǒng)領全局的作用。
曾軍藝的作品這幾年的變化,在于他從自己大量積累的筆墨實踐中,總結和發(fā)現(xiàn)了屬于自己的繪畫圖式,在不斷深入研究西方現(xiàn)代派藝術家諸如塞尚和畢加索等大師的關于畫面的重組與構成的同時,又在敦煌壁畫中借鑒和吸收了土綠、灰藍、小豆茶等色相,白色的使用也為畫面增色不少,古代的鉛白、蛤粉一般是作為點綴或對正面形象進行背托時使用的,而曾軍藝大膽地加以利用,打破了追求肅穆而可能出現(xiàn)的沉悶,使得色彩濃郁而響亮,在兩個極限間尋求微妙的平衡,看上去既精彩又險絕。
曾軍藝創(chuàng)造性的把形式和色彩有機融合在自己的畫面中,從而呈現(xiàn)出清麗秀雅又不落俗套的獨特面貌。曾軍藝在灰色調中尋求突破,對色彩的使用更為素雅,在鄰近色與互補色中開拓空間,形成了迥異于傳統(tǒng)青綠山水富麗濃郁的氣息。一方面得益于他對色彩的調控,也得益于他加大了對墨法的操控,畫面中松樹的大面積重墨塊與遠山、屋舍頂部的墨塊加強了畫面的水墨氣息,加之天空的渲染,使得整個畫面渾厚華滋,同時又多了幾分鄉(xiāng)間的清涼隱逸之氣……
曾軍藝在畫面上強化物象外在的輪廓和內部的結構線,對所有自然物象進行重構,去掉繁復的丘壑羅列,以最簡潔有效的造型達到千丘萬壑的視覺張力,尤其是畫面中的建筑,鮮活而極具地域特色,如顆顆寶石鑲嵌于松下溪邊,具有個人鮮明的藝術風格。他吸收了西方現(xiàn)代派的構成語言,在有序中尋求無序,在無序中又頗見理法,畫面凝練而時時可見出人意料之外的視覺效果。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盧禹舜先生說:軍藝的疊彩山水中既有對傳統(tǒng)的繼承,也能看到他對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當代性轉換所做出的思考。在他的作品中,既能看到青綠山水中厚重的石青石綠,極富變化和裝飾性,富麗堂皇的特征,也有傳統(tǒng)的山水畫的詩性特質和人文情懷。
曾軍藝是一位勤奮的藝術家,在北京工作室里,他每天5點就起來練書法、作畫……每天要研習古人的畫,研讀當代的優(yōu)秀作品。研究怎么將情緒置入畫面,他采用清水云龍宣,選用礦物質材料,它們的特質給畫家表現(xiàn)提供更絢麗的創(chuàng)作空間。
生活中的曾軍藝堅韌、熱情,腳踏實地把自己的人生和藝術之夢轉換成充實而又快樂的行程。對于曾軍藝來說,疊彩山水間的那個家園,不僅僅是繪畫的,也是心靈的風景。從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曾軍藝在對藝術艱難踟躇的探索過程,他正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建構一套屬于自己的青綠山水語言體系。我們相信,未來他會以不懈的努力不斷地完善自己,一步步邁向夢想的彼岸…… PR
(作者簡介:許夢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河北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理事、河北省戲劇家協(xié)會會員、河北省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河北大學藝術學院研究生;杜林紅,河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河北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女畫家協(xié)會會員、石家莊市政協(xié)委員、石家莊市人大代表、《公關世界》雜志社藝術總監(jiān))
(責任編輯:李亞)9201281F-5CBE-430A-919B-72421E0A80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