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芃
2016年9月,中加兩國宣布啟動中加自貿協(xié)定聯(lián)合可行性研究與探索性討論。本文通過梳理兩國建立FTA的背景、中加FTA的發(fā)展歷程和貿易基礎,深入探討了兩國的貿易互補性和比較優(yōu)勢。隨著兩國經貿聯(lián)系的日益緊密,中國應抓住發(fā)展機遇,加快國內產業(yè)結構調整,增強出口產品競爭力;重視文化交流,營造良好的經貿合作氛圍;妥善處理兩國貿易爭端,推進中加FTA談判順利進行。
一、引言
(一)中國-加拿大FTA產生的背景
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幅員遼闊,地質條件多樣,礦產資源豐富,其中已探明儲量的有157種。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僅次于美國)、世界第一大工業(yè)國和世界第一大農業(yè)國。2019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43429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3.22%,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為8254.3美元。截至2019年底,中國大陸總人口為140005萬人。
加拿大,為北美洲最北的國家,領土面積為998萬平方千米。加拿大得益于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fā)達的科技,成為世界上擁有最高生活品質、社會最富裕、經濟最發(fā)達的國家之一。加拿大礦產有60余種,原油儲量僅次于沙特居世界第二。加拿大是西方七大工業(yè)化國家之一,制造業(yè)、高科技產業(yè)、服務業(yè)發(fā)達,資源工業(yè)、初級制造業(yè)和農業(yè)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7364.3億美元,年增長率-2.10%,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51588.8美元。截至2019年底,總人口約為3778萬人。
據歷史記載,加拿大和中國的貿易往來始于1780年,到了18世紀末,廣州的絲綢、杭州的茶葉和景德鎮(zhèn)的瓷器就遠銷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的皮毛和木材也運銷中國。自1970年10月13日,中加兩國建交以來,雙邊關系發(fā)展順利,友好交流頻繁,經貿發(fā)展迅速。
(二)中加FTA的發(fā)展歷程
二、中加兩國貿易的互補性分析
(一)貿易現(xiàn)狀
2001年以后,中加兩國的貨物進出口貿易總額、中國向加拿大出口總額、中國從加拿大進口總額基本呈現(xiàn)逐年增長的態(tài)勢。如表2 所示,2001年,中國同加拿大進出口總額為737456萬美元,到2018年已上升到6351264萬美元,增長了7.6倍,年平均增長率13.5%,遠高于我國貨物進出口貿易發(fā)展的平均水平。2008年,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兩國進、出口貿易發(fā)展減緩,但隨著2010年世界經濟的全面復蘇,中國同加拿大進出口總額增幅高達24.93%。2015年,中國從加拿大進、出口總額由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和中國經濟結構進入深度調整導致傳統(tǒng)進口產品需求減弱的原因有所下降,導致雙邊貿易規(guī)模也相應地滑落。
2002-2018年間,中加兩國貿易始終保持順差狀態(tài),順差額呈現(xiàn)螺旋式上升態(tài)勢,總體上由2002年的67658萬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679384萬美元,增長了9倍。同時,中國向加拿大出口總額從2001年的334609萬美元上漲到2018年的3515324萬美元,增長了9.51倍;中國從加拿大進口總額從2001年的402847萬美元上漲到2018年的2835940萬美元,增長了6.04倍;中國對加拿大承包工程完成營業(yè)額從2001年的645萬美元上漲到2018年的13262萬美元,增長了19.56倍。
(二)貿易結構
如圖1所示,從出口的角度看,工業(yè)制成品、機械及運輸設備、雜項制品、輕紡產品、橡膠制品礦冶產品及其制品出口額占比較高。2015年,中國從加拿大出口的各類主要商品由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和中國經濟結構進入深度調整導致出口產品需求減弱的原因有所下降,導致兩國出口貿易規(guī)模也相應地滑落。
如圖2所示,從進口的角度看,工業(yè)制成品、機械及運輸設備、初級產品進口額占比較高。2015年,中國從加拿大進口的各類主要商品由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下跌和中國經濟結構進入深度調整導致進口產品需求減弱的原因有所下降,導致兩國進口貿易規(guī)模也相應地滑落。
(三)貿易指數
1.貿易結合度指數
貿易結合度指數是一個比較綜合的用來衡量兩國在貿易方面的相互依存度的指標。如表3所示,中國對加拿大的出口貿易結合度均大于1,且相對穩(wěn)定,表明中國對加拿大的出口依賴程度較高。加拿大是中國重要的貨物貿易出口市場,2016年后,由于中國—加拿大FTA可行性研究的開展,中國對加拿大的出口貿易結合度進一步提高,又上了一個新臺階。2007-2018年間,加拿大對中國的出口貿易結合度均小于1,且呈現(xiàn)上升趨勢,表明加拿大對中國的出口貿易依存度越來越大,兩國的貿易聯(lián)系日益緊密。
2.顯性比較優(yōu)勢指數
文運用了國際貿易標準分類(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簡稱:SITC)第四次修訂版(簡稱:SITC Rev.4),將貿易產品分為10個大類,其中:SITC-0類代表糧食及活動物;SITC-1類代表飲料及煙葉;SITC-2類代表除燃料外的非食用未加工材料;SITC-3類代表礦物燃料、潤滑油及有關物質;SITC-4類代表動物及植物油、脂肪及蠟;SITC-5類代表未列明的化學及有關產品;SITC-6類代表主要按材料分類的制成品;SITC-7類代表機械和運輸設備;SITC-8類代表雜項制成品;SITC-9類代表未列入其他分類的貨物及交易。
如表4所示,加拿大在SITC-0,2,3,4,5,6,7,9類產品上具有比較優(yōu)勢,特別是SITC-2類產品的比較優(yōu)勢指數均大于5,表明加拿大在除燃料外的非食用未加工材料方面具有極強的市場競爭力。而中國在SITC-2,3,4,5,6,7,8,9類產品上具有比較優(yōu)勢,觀察兩國具有優(yōu)勢的產品種類可得,兩國的貿易互補性很強,中加FTA建成后實現(xiàn)了貿易創(chuàng)造效應。
3.貿易競爭力指數
貿易競爭力指數通常用來衡量兩國在某類產品上的國際競爭力。如表5所示,與加拿大相比,中國在SITC-6,7,8類產品上國際競爭力較強,特別是在SITC-8類產品上競爭優(yōu)勢明顯。在SITC-0,1,2,3,4,5,9類產品上,中國處于競爭劣勢,特別是在SITC-2,3,4,9類產品上劣勢明顯。綜上所述,中國與加拿大在資源密集型產品領域互補性較強;而在資本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產品領域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4.貿易互補性指數
貿易互補性通常用來衡量一個國家某種產品的出口和另一個國家的進口的吻合程度。如表6所式,中國與加拿大在SITC-2,3,4類產品上具有較強的貿易互補性,這表明兩國在資源密集型產品領域互補性較強。同時,兩國在SITC-1類產品上互補性較弱,均小于1,這表明兩國在飲料及煙葉產品領域貿易互補性較弱。
綜上所述,中國與加拿大在貨物貿易方面競爭性與互補性并存,總體來看,互補性更強一些。貿易競爭性可以促使貿易雙方通過調整經濟結構、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高生產效率等方式,增加貿易創(chuàng)造效應。而貿易互補性則可使貿易雙方由于發(fā)揮各自的比較優(yōu)勢而產生更大的貿易創(chuàng)造效應。
三、中加FTA建立面臨的挑戰(zhàn)及我國的應對策略
(一)中加FTA建立面臨的挑戰(zhàn)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中加兩國貨物出口的產品結構和比較優(yōu)勢趨同,都是以資源密集型產品為主,一旦建立自貿區(qū),短期內勢必會造成競爭大于合作的局面;其次,中國與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等國簽訂的自由貿易協(xié)定、加拿大與美國和墨西哥簽署的北美自由貿易區(qū)等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加FTA的貿易創(chuàng)造效應;再次,美國與中國、美國與加拿大都是重要的貿易伙伴國,中加FTA的建立勢必會削弱美國對兩國的貿易影響力,因此,美國對中加兩國的政策變化,也會對中加FTA 的建立產生重要的影響。
(二)我國的應對策略分析
1.加快國內產業(yè)結構調整,增強出口產品競爭力
從前文的分析可知,我國對加拿大的出口商品以資源密集型和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而加拿大對我國的出口商品則主要集中在資源密集型產品上,兩國的貿易存在競爭性。未來,我國應努力加快產業(yè)結構調整步伐,加大對高精尖產業(yè)的資金支持和技術投入力度,注重主導產業(yè)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努力實現(xiàn)出口產品的多樣化和差異化。大力培育新興產業(yè)和朝陽產業(yè),不斷增強我國出口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2.重視文化交流,營造良好的經貿合作氛圍
目前,加拿大已成為中國學生首選的留學國家,每年都有大量的學生選擇赴加深造。同時,加拿大還是中國移民的主要移民國家,已成為中國移民最多的國家之一。除此之外,中加兩國政府和民間的交流不斷深入,兩國在文化交流領域往來頻繁。今后,我國應鼓勵高等院校之間建立多種形式的交流與合作關系,增加互派留學生的規(guī)模,努力培養(yǎng)具有海外留學背景的國際化經貿人才;加強與加拿大政府及跨國公司的文化交流,主動吸收加拿大的優(yōu)秀文化,求同存異,實現(xiàn)跨文化交流與共振,為兩國貿易發(fā)展營造日益良好的文化氛圍。
3.妥善處理兩國貿易爭端,推進中加FTA談判順利進行
截至目前,我國已經與東盟、新西蘭、澳大利亞、韓國成功簽署了自由貿易協(xié)定。為了進一步擴大我國的進出口貨物貿易額,保護我國出口企業(yè)的經濟利益,我國應繼續(xù)擴大與世界發(fā)達經濟體的自由貿易區(qū)談判范圍,積極推進中加FTA的談判與簽署進程。雖然中加兩國在“藏獨”等政治問題上存在一定的分歧,但加拿大作為北美洲不可否認的經濟強國,如果中加FTA能夠順利簽署,將有利于中國逐步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對外經濟開放格局。
(作者單位:天津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