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芬芬
(昆山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江蘇 昆山 215300)
將我院在2018年01月—2020年01月間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n=60),就診時按順序編號,隨機等分成2組,即30例/組。對照組:男/女=17/13例;年齡42~78(60.51±10.27)歲;病程3~9(5.74±2.04)年。觀察組:男/女=16/14例;年齡43~80(61.06±9.79)歲;病程2~9(5.49±2.11)年。2組資料均無明顯差異(P>0.05)。
對照組通過視頻向患者介紹飲食技巧,包括:注意事項、熱量計算、食物選擇、烹飪技巧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chǔ)上,制定飲食指導(dǎo)卡:將熱量的計算、換算簡化成食物的份數(shù),根據(jù)性別、年齡、體重、勞動強度制定飲食選擇卡,便于患者查詢。(1)評估患者的體型,計算出理想體重:真實身高-105;結(jié)合日常勞動強度計算日均攝入總熱量:日均總熱量=理想體重(kg)×日均每公斤理想熱量。①臥床靜養(yǎng)所需熱量:消瘦10~25 kcal/kg、正常15~20 kcal/kg、肥胖15 kcal/kg;②輕體力勞動所需熱量:消瘦35 kcal/kg、正常30 kcal/kg、肥胖20~25 kcal/kg;③中體力勞動所需熱量:消瘦40 kcal/kg、正常35 kcal/kg、肥胖30 kcal/kg;④重體力勞動所需熱量:消瘦45 kcal/kg、正常40 kcal/kg、肥胖35 kcal/kg;(2)計算日均食物交換份:將食物分為谷薯類、肉蛋類、蔬果類、油脂類,將每份食物熱量定為90 kcal,按患者的喜好、家庭情況和市場供應(yīng)進行同類交換,非同類食物之間不得互換;(3)三餐分配:10~15%蛋白質(zhì)、30%脂肪、50~60%碳水化合物,及早餐20%、中餐40%、晚餐40%的分配比,均衡分配三餐、三大營養(yǎng)素、蔬菜、水果。
統(tǒng)計2組患者的血糖變化和對科學(xué)飲食的認(rèn)知度,采用我院自制飲食調(diào)查表以70分為合格線統(tǒng)計合格率。
SPSS 24.0,認(rèn)知度用“n,%”表示,血糖以“±s”呈現(xiàn),并依次行“x2”和“t”檢驗;當(dāng)P<0.05時差異有意義。
護理前2組患者血糖較一致(P>0.05);護理后對照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血糖變化比對(±s,mmol/L)
表1 2組患者血糖變化比對(±s,mmol/L)
組名 n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 30 12.05±1.64 6.80±1.41 18.07±2.65 10.05±1.61觀察組 30 11.75±1.99 5.27±1.32 18.11±2.60 7.25±1.55 t-0.637 4.339 0.059 6.862 P-0.527 0.001 0.953 0.001
對照組有19例(63.33%)患者對飲食認(rèn)知及格,觀察組28例(93.33%)及格,合格率比對(x2=7.954、P=0.005)(P<0.05)。
長期高血糖和代謝紊亂使血管和神經(jīng)等多種組織受累,引起糖尿病的多種并發(fā)癥,嚴(yán)重危害患者的健康。
飲食治療是控制血糖的基礎(chǔ),飲食控制主要是控制攝入的總熱量,將體重控制在正常范圍,從而緩解胰島細(xì)胞的負(fù)擔(dān),達(dá)到控制血糖的目的[1]。食物交換份法是國內(nèi)外應(yīng)用最普遍的方法,再此基礎(chǔ)上結(jié)合患者的喜好、可操作性、三餐的比例和營養(yǎng)素的分配,將合理的日攝入總熱量換算成食物的種類和分量,借助飲食指導(dǎo)卡進行呈現(xiàn),便于患者尋找、挑選,對于文化程度低、記憶力差的老年患者而言更為方便,從而提高患者飲食的選擇性、合理性和依從性[2]。從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觀察組的血糖較對照組明顯降低,且對飲食的認(rèn)識合格率也顯著提高(P<0.05)。
綜上所述,借助飲食指導(dǎo)卡進行2型糖尿病飲食護理效果顯著,建議常規(gu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