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賀武斌,任博環(huán)
(錦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腎內科,遼寧 錦州 121000)
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發(fā)生后會出現(xiàn)大量蛋白尿、低血漿蛋白、高脂血癥、水腫等一系列癥候,其中大量蛋白尿及低血漿蛋白是臨床診斷PNS的基本證據,部分患者還合并存在血尿、高血壓、持續(xù)性腎損傷等癥狀[1]。研究認為PNS是多種腎小球疾病所導致的,排除全身其他疾病導致的繼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后可確診為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腎病綜合征患者中75%為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2]。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AKI)則是指突發(fā)性、持續(xù)性腎功能下降的情況,是PNS發(fā)生后的一種最嚴重的并發(fā)癥,PNS患者中AKI發(fā)生率約為8%[3]。AKI發(fā)生后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顯著升高,繼而出現(xiàn)水電解質紊亂、氮質血癥、酸堿失衡等,部分患者可出現(xiàn)少尿、無尿等癥狀,若不能及時有效治療則可進展呈不可逆性急性腎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對于已經發(fā)生PNS患者來說不僅要采取措施保護腎臟功能、逆轉腎臟損傷,還需積極預防AKI發(fā)生,以往臨床醫(yī)師更多傾向于應用西醫(yī)治療PNS合并AKI患者,包括有效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及酸堿平衡、給予營養(yǎng)支持及血液凈化治療、應用血管擴張藥物及糖皮質激素等,但都收效甚微[5]。近些年,隨著祖國中醫(yī)學研究的進步及拓展,越來越多種類的疾病均可通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來提高治療效果,二者相結合可以揚長避短[6]。我院針對收治的PNS合并AKI患者開展腎康注射液與羥苯磺酸鈣膠囊聯(lián)合治療,羥苯磺酸鈣作為一種改善微循環(huán)的藥物,在減輕腎組織糖代謝紊亂引起的基底膜層厚度等多方面有良好效果,改善腎組織局部微循環(huán),通過不同途徑來抑制腎小球硬化。中醫(yī)藥腎康注射液在抑制多種細胞生長因子及細胞外基質成分方面有積極效果,延緩腎衰竭標本兼治功效,中西醫(yī)結合的兩種藥物聯(lián)用的報道較少,報道如下。
選擇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90例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合并急性腎損傷患者為研究對象,入選者符合PNS的臨床診斷標準:血清白蛋白(ALB)水平低于30 g/L、24 h尿蛋白定量(24 HTP)水平高于3.5 g/d;具有高脂血癥及水腫癥狀。同時符合AKI臨床診斷標準:SCr水平48 h內升高50%以上或超過26.4 μmol/L、尿量持續(xù)6h以上低于0.5 mL/(kg·h)。90例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排除標準:排除糖尿病腎病患者、狼瘡性腎炎患者、淀粉樣變性性腎損傷患者、乙肝相關性腎炎患者、過敏性紫癜性腎炎患者、認知功能障礙者、妊娠者、哺乳期患者、合并心肝功能障礙及惡性腫瘤患者、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患者、合并感染性疾病及風濕性疾病患者等。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5例,其中觀察組: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齡23~62歲,均(45.8±2.9)歲;病程2~9個月,平均(3.5±1.6)個月;SBP平均值(132±21)mmHg、SDP平均值(76±11)mmHg;24 h尿量201~521 mL,平均(305.2±8.5)mL;病理類型包括:IgA腎病21例、膜性腎病16例、系膜毛細血管性腎炎6例、其他2例。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20~66歲,平均(45.1±2.2)歲;病程2~10個月,平均(3.2±1.4)個月;SBP平均值(138±20)mmHg、SDP平均值(78±9)mmHg;24 h尿量158~530 mL,平均(304.2±8.9)mL;病理類型包括:IgA腎病22例、膜性腎病15例、系膜毛細血管性腎炎5例、其他3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治療及羥苯磺酸鈣膠囊治療,常規(guī)治療中:(1) 要求控制飲食,進食低鹽低脂、低蛋白類食物;(2)利用低分子肝素進行抗凝治療;(3)利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聯(lián)合呋塞米進行擴容利尿消腫治療;(4)應用質子泵抑制劑保護胃黏膜;(5)應用糖皮質激素、維持電解質平衡及酸堿平衡;(6) 應用免疫抑制劑(環(huán)磷酰胺、環(huán)孢素)治療。以上常規(guī)治療結合患者具體臨床情況及病理類型選擇實施。羥苯磺酸鈣膠囊給藥方案為:1粒/次,每天3次,口服。觀察組在對照組上述治療基礎上應用腎康注射液聯(lián)合治療,給藥方案為:100 mL腎康注射液配合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經靜脈滴注,每天1次。兩組治療療程均為2 w。
(1)血清學指標檢查: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采集清晨空腹靜脈血標本,經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SCr(血清肌酐)、BUN(尿素氮)、ALB(血清白蛋白)濃度;(2)尿液學指標檢查:同樣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測定其24 HTP(尿蛋白定量)、NAG(尿N-乙酰-β-D氨基酸葡萄糖苷酶)、KIM-1(腎臟損傷因子-1)等濃度;(3)療效評價:治療2 w后SCr水平下降50%以上、尿量恢復正常為顯效;Scr降低30%~50%、尿量恢復為有效;SCr及尿量水平無改善或更加嚴重為無效。臨床治療總療效=顯效率+有效率。
數據分析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包,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SCr水平、BUN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且Alb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治療后的24 HTP水平、NAG水平、KIM-1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血清學指標比較
表2 兩組尿液學指標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PNS是腎內科的一種常見疾病,任何年齡階段均可發(fā)病,可引發(fā)多種合并癥,AKI是其中最嚴重的一種并發(fā)癥,治療難度大、死亡率較高[7]。PNS并發(fā)的AKI有很多種,包括腎前性急性損傷、腎性急性損傷、腎后性急性損傷,其中腎前性急性損傷是因為腎前性因素導致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降低,繼而血流灌注不足而損傷腎功能,引起腎小球濾過率下降、腎小管對水及鈉等重吸收增加[8]。腎性急性損傷又包括腎血管疾病、腎臟微血管病變、腎小球病變、急性間質性腎炎、腎小管急性壞死等。腎后性急性損傷則是多種因素導致的尿路梗阻,出現(xiàn)腎盂積水、腎實質受壓、腎功能下降等[9]。PNS引發(fā)AKI后血清學、尿液學等均有異常表現(xiàn),包括ALB顯著下降、SCr、BUN及24 HTP顯著升高、尿NAG急KIM-1升高等等,其中NAG是高分子溶酶體水解酶,在腎臟腎近曲小管上皮細胞中廣泛分布,在病理因素誘導下NAG漏出至尿液中使得尿液中NAG水平出現(xiàn)明顯上升,也因此被認為是腎小管損傷的敏感性指標[10]。KIM-1是一種跨膜糖蛋白,腎組織正常時僅有微量表達,在傷及近曲小管上皮細胞后會使得其表達水平顯著提高,是腎疾病損傷中的一種特異性指標之一[11]。
針對PNS合并AKI的西醫(yī)治療中應用的羥苯磺酸鈣膠囊是一種醛糖還原酶抑制劑,用藥后可降低山梨醇含量及改善毛細血管通透性、提高血紅蛋白柔韌性,還可促進淋巴液回流和緩解水腫[12]。同時,羥苯磺酸鈣膠囊還具有保護腎小管上皮細胞膜中酶活性,從而抑制細胞凋亡、改善腎臟微循環(huán)、增加腎臟血流,保護腎功能[13]。根據本研究結果,可總結羥苯磺酸鈣改善腎臟功能的機制:改善異常的血流動力學,增加內皮細胞氧化亞氮生成,抑制氧化應激反應,抑制蛋白激酶C和轉化生長因子β,進而改善腎臟局部微循環(huán)。
在中醫(yī)學中PNS、AKI都歸為“血尿”、“水腫”等范疇,認為腎損傷后腎脾功能下降,腎虛則精氣外泄,脾虛則失生化之源,最后水瘀互結、濕熱濁毒無法排出,因此治療中需補氣升陽、益氣養(yǎng)元、清熱解毒和利水消腫[14]。腎康注射液主要成分為丹參、黃芪、紅花、大黃等,其中大黃具有解毒活血、攻積利濕和清熱瀉火等功效[15],丹參則能活血區(qū)域和養(yǎng)血安神,黃芪可利水消腫、調解免疫功能、改善血流動力學,紅花可活絡經血,諸藥合用,可發(fā)揮保護腎臟參與功能、改善腎臟血流動力學、延緩腎病進展等多重功效[16]。現(xiàn)代藥理學對腎康注射液改善腎組織的機制認為,大黃可抑制多種細胞生長因子及細胞外基質成分,抑制腎間質成纖維細胞的活性,拮抗其導致的纖維層黏連蛋白的表達。黃芪皂苷可抑制人腎小球系膜細胞增殖,抑制Ⅳ型膠原的過度生成;丹參合劑抑制細胞外基質的生成具有抗腎間質纖維化的作用;紅花對腎小管間質纖維化有保護作用,從而有緩解腎衰竭的功效。本組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治療后的血清學、尿液學、臨床療效等多重指標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差異顯著(P<0.05)。綜上所述,腎康注射液聯(lián)合羥苯磺酸鈣膠囊治療PNS合并AKI的臨床療效確切,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