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汐 貴州廣播電視臺
隨著我國廣播電視臺的不斷發(fā)展,新聞記者的采訪藝術在其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為了能夠促進新時期廣播電視臺的穩(wěn)定發(fā)展,必須不斷完善新聞記者的采訪藝術,采取有效的手段來提高新聞記者的綜合水平,滿足新時代背景下傳媒行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
在新經(jīng)濟時代的影響下,我國傳統(tǒng)媒體事業(yè)也正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tǒng)媒體廣播電視臺的新聞采訪模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新時代發(fā)展要求,因此,人們也正在積極探索全新的廣播電視臺新聞采訪模式。對于新經(jīng)濟發(fā)展時期背景下的我國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的采訪藝術來說,它已經(jīng)成了新聞工作者的基礎和必備技巧之一,要求所有新聞記者都需要具備扎實的采訪功底,可以合理地選擇各種新聞采訪的技巧和方法,能夠更好地挖掘出受訪者潛在價值的新聞,同時也在整個采訪工作中占據(jù)著主動地位,提高我國廣播電視臺新聞訪談質量。在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藝術中,常見的采訪方式包括交談、訪談以及提問,因此,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一定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水平,同時強化實踐能力,豐富自己的創(chuàng)新采訪手段,切實提高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的采訪藝術,這也是推動廣播電視臺發(fā)展的重要因素。結合具體情況來看,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實際價值可以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
如果一個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具備優(yōu)秀的采訪藝術水平,便可以冷靜地面對各類采訪活動,得心應手地處理采訪中的突發(fā)狀況,這些都需要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具備清晰的思路,并不能以受訪者為主導。所以,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必須具備良好的思路方向,同時做好采訪引導工作,從不同的角度引出新聞內容,充分挖掘廣播電視臺新聞的潛在價值,提高新聞質量。
在開展廣播電視臺新聞采訪工作中,必須由新聞記者與受訪者的緊密配合,其配合度直接影響廣播電視臺新聞采訪的進度以及采訪質量。如果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具備優(yōu)秀的采訪藝術,那么他們可以清晰的感知受訪者的情緒和態(tài)度,并提出適合的問題,取得受訪者的信任與尊重,從而更加默契地配合采訪,形成一個良好的采訪互動模式。通過拉近受訪者與新聞記者之間的距離,可以使整個采訪過程中的溝通變得和諧,提高默契程度,從而順利地推進廣播電視臺新聞采訪工作。
隨著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不斷提升,也使得新聞記者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從而實現(xiàn)更高水平的采訪活動,更能勝任各類采訪活動,具備良好的記者工作素養(yǎng),滿足新時代下新聞行業(yè)的發(fā)展需求。另外,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藝術也有助于提高廣播電視臺的綜合實力,提高媒體行業(yè)的綜合競爭實力。為此,只有不斷尋求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提升方法,才能夠促進新時代下廣播電視臺新聞行業(yè)的長久發(fā)展。
對于新時期來說,無論任何行業(yè)想要實現(xiàn)全新的發(fā)展,都必須立足于根本,抓住行業(yè)發(fā)展中的問題,從而不斷探索與解決,改變傳統(tǒng)發(fā)展思路,才能做到健康的發(fā)展,新時期的傳媒行業(yè)也不例外,廣播電視臺想要實現(xiàn)健康發(fā)展,就必須重視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藝術水平的提升,而想要提升新聞記者采訪藝術水平,必須明確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藝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地把握問題的關鍵,從而采取提升記者采訪藝術的對策。當前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不足包括以下幾點:
對于新時期的廣播電視新聞來說,要求新聞記者不但要具備良好的采訪知識和技能,同時也要具備靈活的應變能力和敏銳的感知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廣播電視臺新聞采訪工作,同時在這些能力的基礎上,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也要保持著客觀的思想意識,更好地發(fā)揮出這些能力的價值。但就當前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工作來說,存在許多新聞記者罔顧的態(tài)度,對于新聞內容的采訪缺乏一定的客觀性,導致采訪內容跟隨自己的主觀意愿走,缺乏一定的新聞真實性。例如新聞記者會受到一個新聞的深度震撼或者情緒的波動,產生同情或者崇拜的主觀情緒。也有的新聞記者無法對實際問題進行深入采編,導致新聞只停留在表面,記者過于急迫地將新聞公布出來,就導致這些新聞并不一定是真實事件的全貌,從而對觀眾產生一定的誤導,也會降低廣播電視臺的公信力。因此,在開展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工作中,必須始終保持良好的客觀性,這樣才能夠將事情的本貌呈現(xiàn)給大眾,讓大眾的主觀意識來判斷新聞,從而發(fā)揮出廣播電視臺的社會作用。
一個好的廣播電視臺新聞采訪工作往往需要新聞記者進行訪前精心策劃,準備好采訪活動中可能出現(xiàn)的狀況和設置問題。例如在新聞記者采訪工作前,要全面了解此次采訪過程中的目標人物和背景事件,同時對采訪問題進行科學預言。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開展采訪工作時得心應手,更好地掌控采訪全局。但是當前的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工作很少有記者精心地準備一份采訪,在新媒體時代的影響下,新聞資訊鋪天蓋地的涌現(xiàn)出來,許多新聞記者忙于奔波各類新聞的采訪,忽略了采訪準備工作的重要性,都以自身平時積累的經(jīng)驗來面對各類工作這,就導致在實際采訪中很可能遇到自己意想不到的情況,從而引發(fā)采訪出錯現(xiàn)象。例如在實際采訪中受訪者會提出一些無關主題的問題,從而影響整個采訪的節(jié)奏,也有的受訪者在回答問題時的內容超出了問題本身,影響整個廣播電視臺新聞的采訪效果。這些問題都是由于新聞記者沒有做足訪前準備所引起的,因此,想要提升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藝術,必須要高度重視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前的準備工作,保障新聞采訪工作的順利推進,全面掌控采訪節(jié)奏。
在新時期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工作中,為了提升新聞記者的采訪藝術,首先要做好采訪準備工作,它將直接影響整個采訪活動的成功度,同時也決定著新聞內容質量。通常情況下,只有新聞記者充分地做好新聞采訪工作,在開展新聞采訪時便能夠得心應手,使新聞記者面對此次采訪活動更有底氣,推動新聞采訪工作的有序開展。廣播電視臺新聞采訪對新聞記者的采訪水平具有嚴格的要求,不但要求新聞記者具備廣袤的知識層面,同時也要具備良好的專業(yè)知識和素養(yǎng)。所以,做足新聞采訪的準備工作十分必要。為了確保新聞采訪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整個采訪工作的質量,必須注重采訪藝術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采訪工藝水平就必須做好采訪準備工作,確保采訪工作中不會出現(xiàn)材料遺漏。具體包括以下內容:第一,新聞記者要收集采訪者的全方位信息,了解受訪者的所有動向,新聞記者也可以針對性采訪,使整個新聞采訪活動達到良好效果。倘若記者采訪前并沒有做好資料搜集,那么就無法準確的了解采訪目標,從而在采訪過程中也會受到各類因素干擾,造成采訪失敗。第二,要明確采訪目標,緊緊圍繞受訪者開展采訪工作,同時合理的設計采訪問題,新聞記者必須明確此次采訪活動想要達到的某個目的,并圍繞這個采訪主題收集有用信息,這樣才能確保采訪工作更加順暢。第三,新聞記者也要對采訪中可能出現(xiàn)的事情做好預想,針對可能出現(xiàn)的狀況進行充分準備,在實際采訪中能夠靈活地應對各類狀況,制定有效地應對策略,避免各類突發(fā)狀況打亂采訪節(jié)奏,從而使新聞采訪的內容和質量受到影響。
讓新聞采訪的話題始終保持新鮮感,避免人們產生審美疲勞,必須堅持創(chuàng)新路徑,只有通過營造良好的氛圍,改變枯燥的提問方式與內容,才能讓人們時刻保持新鮮感,從而激發(fā)人們思考,感受探索未知的體驗。探究新鮮事物是人類的本能,所以,在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工作中,新聞記住必須要不斷地融入全新的內容,同時也可以嘗試探索全新領域的話題,為新聞采訪工作營造更多的元素,改變平平無奇的采訪模式,讓廣播電視臺新聞采訪變得更有“味道”。在實際的廣播電視臺新聞采訪工作中,探索采訪話題呈現(xiàn)一定的局限性,記者還未曾提問就猜到內容,那么就會導致采訪變得索然無味,而受訪者也只是提供一些人們都了解的內容。就失去了新聞采訪的真正意義。這種突遇“瓶頸”的采訪很容易失去繼續(xù)推進采訪的意義,導致采訪過程缺乏新鮮感,也影響受眾的體驗。
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在進行采訪工作中,要具備良好的態(tài)度,才能獲取想要的信息。倘若記者永遠將自身設置在高于受訪者的位置,充分展現(xiàn)自身的優(yōu)越感,那么很容易造成緊張的受訪關系,從而使情緒不斷僵化,影響采訪效果。所以,新聞記者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采訪技巧,端正采訪態(tài)度,同時設置深入人心的采訪問題,拉近與受訪者之間的關系,從而引發(fā)他們更好地回答問題,提高采訪熱情。例如,記者要對某地區(qū)的村干部關系進行了解,當采訪農民時提問:“當下的發(fā)展形勢你怎么看?你認為如何才能處理好干群直接的關系?”農民如果接收到記者這樣的提問,往往會一頭霧水,無法理解記者想要表達的含義,從而導致自己的回答也會不知所云。所以,新聞記者可以將問題改成“設身處地的聯(lián)想一下,假如你是一名村干部,你認為你要怎樣做才能受到基層農民的歡迎?”通過這個問題的提出,直接讓農民快速理解記者的意圖,同時也激發(fā)農民的訪談興趣,提供更加真實的想法,豐富新聞內容,從而更好地完善新聞采訪工作。
為了提升新聞記者采訪藝術,還要掌握傾聽能力,在人際交往中,傾聽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傾聽并不表示沉默,而是通過自己的表情來呈現(xiàn)個人思想或見解。有效地發(fā)揮出自身的傾聽能力,通過提問來引出主題,同時要用提問激起受訪者的談話興趣,然后就要做好認真傾聽。身為一名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必須要學會傾聽技巧,同時善于用表情和體態(tài)來展現(xiàn)自己的觀點,給予受訪者一定的思想引導。所以,記者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傾聽能力,從而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廣播電視臺新聞采訪質量。
綜上所述,隨著新時代的全面發(fā)展,傳媒行業(yè)也實現(xiàn)了全面發(fā)展,廣播電視臺想要在新時期的發(fā)展環(huán)境下站穩(wěn)腳跟,必須全面提升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藝術,不斷完善自身的采訪水平,提高職業(yè)素養(yǎng),從而保障廣播電視臺新聞采訪質量的提升,給觀眾呈現(xiàn)更加精彩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