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李衛(wèi)
西電集團醫(yī)院急診科,陜西 西安 710077
急性中毒主要是因服用或吸入毒物后迅速吸收,造成水電解質紊亂、肝腎功能不全、激素-內分泌軸紊亂等體征癥狀,導致人體多器官功能障礙[1-2]。目前,僅有少量毒物有特異性檢測方法及解毒劑,多數(shù)毒物無法及時有效檢出,延誤最佳治療時機,影響預后改善,顯著提高死亡風險。臨床實踐證實,炎性反應在急性中毒所致臟器損傷中發(fā)揮關鍵作用[3-4]。同時,有研究表明,淀粉酶(amylase,AMY)能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早期評估其病情嚴重程度[5]。腎上腺髓質素前體(pro-adrenomedullin,pro-ADM)是腎上腺髓質素的前體物質片段,在膿毒癥、感染性疾病診斷及預后中具有一定應用價值[6]。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則是臨床常見炎性標志物,能有效反映機體炎癥狀態(tài),但鮮有三者與急性中毒預后關系的報道。基于此,本研究嘗試分析血清AMY、pro-ADM、PCT與急性中毒患者預后的相關性,旨在為臨床治療提供指導。
1.1 一般資料 選取西電集團醫(yī)院急診科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且符合以下納入和排除標準的102例急性中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訪30 d,根據(jù)預后情況分為死亡組27例和生存組75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體質量、毒物類型、中毒至就診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例(%)]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例(%)]
images/BZ_41_207_2379_2273_2495.png死亡組生存組t值P值27 75 41.16±7.83 42.27±8.64 0.586 0.559 10/17 28/47 0.001 0.978 22.37±1.06 22.61±1.18 0.930 0.355 12(44.44)34(45.33)8(29.63)21(28.00)3(11.11)9(12.00)2(7.41)5(6.67)1(3.70)3(4.00)1(3.70)3(4.00)0.020 0.984 1.32±0.39 1.36±0.42 0.432 0.667
1.2 病例選取
1.2.1 納入標準 均屬于急性中毒;年齡≥18歲;中毒至就診時間≤6 h;臨床資料完整;患者家屬均知情本研究,簽訂知情承諾書。
1.2.2 排除標準 同時存在百草枯、有機磷等多種毒物中毒者;伴有心臟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心肺基礎疾病者;中毒前伴有膿毒癥、菌血癥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者;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既往存在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功能異常者;伴有血液感染、急性白血病、多發(fā)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
1.3 方法
1.3.1 檢測方法 兩組患者均于入院1 d、3 d采集清晨空腹靜脈血標本4 mL,以1 500 r/min的離心速率行離心處理,離心半徑為13.5 cm,離心時間為15 min,取上清液,保存于-80℃條件下,待檢。血清AMY水平采用碘-淀粉比色法檢測,試劑盒購自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血清pro-ADM水平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試劑盒購自德國Brahms公司;血清PCT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試劑盒購自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所有操作步驟嚴格遵循試劑盒說明書。
1.3.2 治療方法 入院后明確中毒毒物類型,快速給予特效解毒劑或拮抗劑,并根據(jù)重度類型給予針對性治療措施:口服中毒者采取導瀉吸附、洗胃等清除措施;一氧化碳中毒者給予高壓氧治療;重癥患者采用血液凈化治療;若伴有呼吸衰竭,則行氣管插管呼吸機或無創(chuàng)通氣治療。
1.4 觀察指標 (1)兩組患者入院1 d、3 d時的血清AMY、pro-ADM、PCT水平;(2)兩組患者入院1 d、3 d時的APACHEⅡ評分;(3)血清AMY、pro-ADM、PCT與APACHEⅡ評分的相關性;(4)血清AMY、pro-ADM、PCT對預后的預測價值;(5)生存情況分析。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2.0軟件包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血清各指標水平與APACHEⅡ評分的關聯(lián)性,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評價血清各指標對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應用Kaplan-Meier曲線進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入院時的血清AMY、pro-ADM、PCT水平比較 死亡組患者入院1 d、3 d時的血清AMY、pro-ADM、PCT水平明顯高于生存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入院時的血清AMY、pro-ADM、PCT水平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入院時的血清AMY、pro-ADM、PCT水平比較()
images/BZ_42_1267_482_2271_541.png入院1 d 死亡組生存組t值P值死亡組生存組t值P值27 75入院3 d 27 75 265.39±52.31 95.11±30.06 15.991<0.05 278.42±57.26 82.21±26.54 17.154<0.05 3.52±0.44 1.37±0.15 24.875<0.05 3.78±0.67 1.19±0.18 30.767<0.05 0.56±0.10 0.17±0.05 19.410<0.05 1.18±0.26 0.25±0.08 27.741<0.05
2.2 兩組患者入院時的APACHEⅡ評分比較 入院1 d、3 d,死亡組患者的APACHEⅡ評分明顯高于生存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入院時的APACHEⅡ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入院時的APACHEⅡ評分比較(,分)
組別死亡組生存組t值P值例數(shù)27 75入院1 d 22.24±2.87 19.12±2.05 5.192<0.05入院3 d 23.05±3.02 18.40±2.14 7.363<0.05
2.3 血清AMY、pro-ADM、PCT與APACHEⅡ評分的相關性 經(jīng)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入院1 d、3 d 血清 AMY(r=0.674、0.474)、pro-ADM(r=0.491、0.494)、PCT(r=0.487、0.431)與APACHEⅡ評分呈正相關(P<0.05),見圖1。
圖1 血清AMY、pro-ADM、PCT與APACHEⅡ評分相關性
2.4 血清AMY、pro-ADM、PCT單獨和聯(lián)合檢測對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 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入院第1天血清AMY、pro-ADM、PCT水平預測預后的AUC 分別為 0.793、0.758、0.749,當截斷值分別>185.99 mmol/L、2.11 nmol/L、0.35 ng/mL時,敏感度分別為66.67%、77.78%、55.56%,特異度分別為82.67%、60.00%、84.00%;入院第3天血清AMY、pro-ADM、PCT預測預后AUC分別為0.812、0.785、0.771,當截斷值分別>159.94 mmol/L、2.03 nmol/L、0.82 ng/mL時,敏感度分別為66.67%、81.48%、66.67%;特異度分別為86.67%、62.67%、78.67%,見表4和圖2。根據(jù)單獨預測價值,選擇入院3 d血清水平繪制聯(lián)合預測ROC曲線,AUC為0.910,95%CI為0.836~0.957,P<0.001,敏感度為74.07%、94.33%,見圖3。
表4 血清AMY、pro-ADM、PCT對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
圖2 血清AMY、pro-ADM、PCT單獨對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
2.5 生存分析 根據(jù)入院3 d血清AMY、pro-ADM、PCT水平分為高表達、低表達者。KM曲線分析結果顯示,血清AMY、pro-ADM、PCT高表達者30 d生存率低于低表達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9.854、7.349、14.934,P=0.002、0.007、0.000),見圖4。
圖3 聯(lián)合預測ROC曲線
圖4 生存曲線
急性中毒屬于臨床常見危急病癥,百草枯、有機磷、一氧化碳等多種毒物均具有吸收快、毒性強等特點,其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加之缺乏特效治療手段,導致此類患者死亡率極高[7]。正確評估急性中毒患者病情及預后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檢測血液中毒物濃度是評估病情的有效方法,但此方法存在技術要求高、檢測周期長等局限性,因此尋找其他可靠、有效的預測因子成為臨床重要研究方向。
AMY主要由唾液、胰腺分泌,在膿毒癥、感染性休克等多種感染疾病中發(fā)揮促進病情進展作用[8]。曾茂妮等[9]觀點認為,血清AMY是急性百草枯中毒發(fā)生的危險因素。本研究發(fā)現(xiàn),因急性中毒而致死亡者血清AMY水平顯著高于生存者,且與APACHEⅡ評分呈正相關,可見AMY對急性中毒患者病情及預后產(chǎn)生明顯影響。推測原因,急性中毒發(fā)生后,機體可于短時間內發(fā)生炎性反應失控、臟器缺血-再灌注損傷,從而干擾胰腺微循環(huán),造成胰腺損傷,進而導致AMY大量釋放進入血液,在與多種炎癥因子共同作用下誘發(fā)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影響預后改善[10]。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血清AMY對急性中毒患者預后具有一定預測價值,且過高表達會增加死亡風險。因此,下調血清AMY表達可能成為臨床控制急性中毒患者病情進展、改善預后、降低死亡風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水電解質紊亂是急性中毒患者的常見體征。研究表明,pro-ADM具有半衰期長、性質穩(wěn)定、易于檢測等特點,可反映水鈉平衡,異常表達可提示水電解質紊亂[11]。有文獻指出,急性中毒程度越重,體內激素內分泌紊亂越明顯,炎癥因子釋放越多,最終導致血清pro-ADM水平顯著升高[12]。本研究數(shù)據(jù)證實,與生存組相比,死亡組血清pro-ADM水平較高,且與病情程度密切相關??紤]與以下原因有關:(1)中毒物質及其代謝產(chǎn)物可間接或直接激活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軸,促進醛固酮、兒茶酚胺等內分泌因子大量釋放,從而于短時間內促使pro-ADM顯著增加,造成全身多臟器系統(tǒng)功能紊亂;(2)急性中毒后機體出現(xiàn)組織細胞缺氧缺血現(xiàn)象,導致微循環(huán)障礙,并加快炎性介質分泌,引起pro-ADM釋放,且隨著病情進展,其含量不斷增加[13]。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血清pro-ADM在預測急性中毒預后、評估生存狀況方面具有良好價值。故臨床可通過檢測血清pro-ADM水平進行預后及生存預測。
PCT屬于降鈣素前體分子,主要由甲狀腺C細胞合成,正常情況下不被釋放進入血液[14]。目前,臨床普遍認為PCT在調控細胞因子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趙新祥等[15]報道中指出,血清PCT對急性百草枯中毒預后具有一定評估價值。為此,本研究嘗試分析其與急性中毒患者病情及預后的關系,結果表明,急性中毒患者血清PCT水平與APACHEⅡ評分具有正相關關系,且在預測預后中具有良好價值??赡苁怯捎谥卸径疚镞M入人體后可迅速介導炎性反應,產(chǎn)生大量炎性介質,而炎性介質會刺激機體合成PCT,促使其大量分泌并釋放進入血液,最終導致其血清水平異常升高[16]。同時,隨著炎性反應加重,機體內被破壞細胞數(shù)量增加,可能引發(fā)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等并發(fā)癥,從而進一步提高PCT水平[17]。本研究采用KM曲線進行生存分析,發(fā)現(xiàn)血清PCT高表達者30 d生存率低于低表達者,說明PCT表達情況影響急性中毒患者生存狀況。提示臨床應重視PCT在急性中毒患者血清中的表達情況。
此外,本研究首次嘗試聯(lián)合檢測血清AMY、pro-ADM、PCT預測急性中毒患者預后,結果發(fā)現(xiàn),三者聯(lián)合預測價值顯著優(yōu)于單獨預測,可作為臨床預測預后情況的新途徑,有利于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為預后改善創(chuàng)造良好基礎。但本研究未對血清AMY、pro-ADM、PCT進行多個時間點動態(tài)監(jiān)測,可能造成數(shù)據(jù)偏移,需開展深入分析。
綜上所述,血清AMY、pro-ADM、PCT與急性中毒患者病情程度、預后情況密切相關,聯(lián)合檢測能為預測預后、評估生存情況提供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