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珊珊
【摘 要】 初中階段學生已經(jīng)有了屬于自己的思考與想法,在初中的學習語文中有了個性化的訴求。為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多元化教學模式應運而生。這種學習模式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效果。本文對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 多元化教學? 初中語文? 實踐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適應現(xiàn)在語文教學的需要和發(fā)展,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不單單在教學方式上進行了重要的改革,同時十分重視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邏輯思維與教學體系等多方面的創(chuàng)新與兼顧。
一、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可以改善目前語文存在的問題。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重點是“多元”。以學生方面來看,初中語文的多元化教學要從多思維、多角度、多方面入手,讓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幫助他們掌握多種思維的語文學習,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感,提升他的語文理解能力。從老師的教學角度講,運用多元化教學方式,可以依據(jù)不同的教學重點與教學內容進行有針對性地選取不同的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進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和掌握語言知識,全面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以及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老師在多元化教學模式中擔任引導者的角色,這種模式能讓老師充分發(fā)揮引導的作用,能對教學內容有很正面的感受和領悟,進一步提升自我的文學素養(yǎng)。
二、多元化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踐路徑
(一)創(chuàng)作語文教學情境,調動學生聽覺與視覺
實際上語文學科和現(xiàn)實生活中的聯(lián)系十分密切,老師要注重運用這個特點,把日常生活情境和語文教學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讓教學過程充滿樂趣與歡樂。創(chuàng)設語文教學情境,使得語文教學向多元化發(fā)展,讓學生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讓語文的學習能夠真正地走進學生的內心。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導入一些生活情境。例如,老師運用多媒體設備播放《折楊柳》樂曲,配以樂曲相關的唯美畫面,讓學生的視覺與聽覺都能得到藝術的熏陶,感受古曲《折楊柳》由強變弱或由弱變強的悠揚頓挫的古韻情境。老師同時提出問題:為什么笛聲能引起作者思念遠方的親人?如何理解詩里暗飛聲?作者是如何聽到這思鄉(xiāng)的笛聲的?又是如何慢慢在洛陽城飄散的?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的情境,讓學生能夠融入悠揚、凄清的畫面里,深刻體會美妙的人生。
(二)創(chuàng)設活動生動的教學氛圍
多元化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展現(xiàn)多維的思維方式,也讓以多元化的方式展現(xiàn)教學性質。老師要從多種角度進行教學,把教學范圍拓寬。與小學相比,初中語文的知識更加豐富,不再是小學階段的那種簡單的讀寫結合,而是對實施全面提升的能力培養(yǎng)和感情滲透。多元化的教學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對學生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以及概括能力進行全面的培養(yǎng)。通過教學能拓展學生的視野,持續(xù)挖掘他們的深度思維,讓他們的思維能力得到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老師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摒棄語文乏味枯燥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在快樂地學習語文。打造出一個活潑生動的學習氛圍,使得他們能夠得到全面地提升。在語文的課堂上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把厭學變成真正的樂學。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與模式,拓展教學的寬度,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有效性。
(三)進行豐富的課外教學活動
語文的學科兼具十分強大的工具性和生活性,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實踐的指引,就要不受課堂教學的限制,走出課堂,帶著學生進入社會與大自然,在戶外開展豐富的活動,進一步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與效果,讓學生在社會環(huán)境與自然環(huán)境里充分體驗語文知識所具有的獨特魅力,這樣能對語文課本知識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別是在寫作方面,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生在社會與大自然中體會生活、感悟生活、擁抱生活,這樣真實的感受能把學生的靈感充分激發(fā)出來,讓他們在作文的過程中做到有感而發(fā)、有話可說、有情可抒。例如,需要寫作關于風景方面的文章時,老師就可以把學生帶到景色秀美的地方,通過細致觀察,感受自然景色之美,讓他們把真實的體驗寫入作文之中,讓他們的寫作能力得以提升。
(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
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要摒棄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不能總是處于被動的位置,只是被動地學習和聽講,要讓老師和學生之間在互動和交流中進行語文的教學和學習,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以生為本。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在審美價值和審美意識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不能只是把教材里的知識照搬過來給學生,而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讓他們提高審美價值,樹立正確的審美理念。例如,在學習“壺口瀑布”時,老師要引導學生欣賞雄偉神奇的瀑布所散發(fā)出來的自然之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處,引發(fā)學生進行深度自主的思考,母親河不僅是孕育中華民族的搖籃,更是創(chuàng)造藝術和美的源泉,進一步提升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
結束語:綜上所述,創(chuàng)作語文教學情境,調動學生聽覺與視覺;創(chuàng)設活動生動的教學氛圍;進行豐富的課外教學活動;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在初中語文課堂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能極大地激發(fā)初中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好地學習并掌握語文知識,拓展視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語文綜合素質能得到全面地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志俊.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模式實踐策略研討[J].讀寫算,2021(11):155-156.
[2] 高學忠,亓瑛.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模式實踐策略研討[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21(04):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