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巧玲
【摘 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小學生普遍缺乏對文本的閱讀興趣,難以深刻地理解文本內容。對此,教師可采用興趣教學法來展開文本教學,根據(jù)文本內容來創(chuàng)設有趣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對情境的向往,并有機地將故事素材融入課堂內容,擴展閱讀途徑和內容,提升學生的課堂閱讀效果和學習效率。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興趣教學法? 教學策略
閱讀理解不僅是語文試卷中的必考能力,也對于學生的語文綜合知識、語文素養(yǎng)以及對知識的汲取和處理等方面影響巨大。然而,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方法已經(jīng)不能滿足當前的語文教學要求,學生在課堂上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走神、興趣不足的現(xiàn)象,這就容易導致其閱讀理解效率較差。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注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其能積極主動地進行文本閱讀,在汲取語文知識的基礎上逐漸提升其閱讀理解能力。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閱讀興趣
在語文課堂上構建良好的情境、以趣味性的事物來逐步引領學生進入課堂閱讀學習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避免其走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對閱讀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通過課前引導來從相關事物中逐步感知其中的語文知識,然后過渡到對文本內容的學習,以情境化的方式來給學生輸出文本內容,在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提升其課堂學習成效。
如在進行《蝙蝠和雷達》一課教學時,在課前教師要注意先將課文內容進行整理,找出其中有關聯(lián)的地方來構建相關情境,逐步引領學生過渡到對課文的學習中。在上課時教師可先詢問學生是否了解蝙蝠是如何捕食的?有了解的學生立馬會說出蝙蝠是依靠自身發(fā)出的超聲波進行回聲定位而捕食的。教師可在學生表述的基礎上給學生滲透雷達的作用,即也是通過超聲波回聲定位來捕捉信息的等。為促進學生深度理解,教師可將課文內容以動畫的形式來播放,以促使全班學生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這時學生都會對科技的力量感到好奇和驚訝,教師可引領學生來閱讀課文,在生物生存與科技力量的情境中讓學生帶著好奇心來閱讀課文,并對其作出一些閱讀要求,如記錄課文中提到的科技內容、通過這些內容表達出了什么中心思想等,從而能隱性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相關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能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課堂閱讀興趣。
二、搜集故事素材,擴充閱讀內容
針對小學語文教材來講,其課文內容、文本故事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有的課文內容甚至只是節(jié)選,缺乏對文本中人物或者故事來龍去脈的講述。針對這個問題,現(xiàn)階段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引領學生搜集故事素材,根據(jù)原創(chuàng)內容對文本進行完善,擴充閱讀內容,從而能激發(fā)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如在進行《魯濱遜漂流記》一課教學時,在上課時教師可先就文本內容來給學生講述,并重點突出文本內容的趣味性,包括魯濱遜如何收服野人星期五、魯濱遜在荒島上如何生活等,注意要在給學生講授文本內容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在學生有了一定的探索欲望后,教師可適當?shù)亟o學生講述一些魯濱遜和野人星期五的故事,包括魯濱遜如何消除星期五的野性等,并在此基礎上給學生介紹原著《魯濱遜漂流記》,可將里面的故事內容進行大致提取,以此來提升學生的閱讀熱情,并在較大程度上實現(xiàn)了對課堂閱讀內容的擴充,也能為學生的閱讀理解提供良好的驅動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根據(jù)教材內容運用故事素材進行完善,不僅能將課堂內容串成一條線來促進學生理解,也能為他們良好品質的構建與人生價值觀的建立打下基礎。
三、拓展閱讀途徑,提升閱讀效果
對于小學生來講,其閱讀途徑一般是源于對教材文本的閱讀,另外一種則是課外閱讀。但在當前的信息大爆發(fā)時代,課內外閱讀已經(jīng)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閱讀需求。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給學生拓展閱讀途徑,可將電子閱讀方法、視頻中提取閱讀資料或者對即時信息的檢索和處理等,要將對文本的閱讀拓展到方方面面,充分讓學生學會閱讀、汲取閱讀知識,在實現(xiàn)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進步的基礎上提升其閱讀水平。
如在《諾曼底號遇難記》一課教學時,在上課時教師要注重以不同的教學形式來給學生滲透閱讀方法的廣泛性,要讓學生意識到閱讀途徑不僅僅來源于文字和對文本的閱讀,也包括其他方面。如教師可先給學生全面地輸出課文內容,并根據(jù)課文來給學生播放“諾曼底”號的遇難視頻,讓學生將文本內容和視頻聯(lián)系起來,雙向汲取課堂知識;同時,在閱讀教學中采用視頻的形式來輸出課文內容也能吸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教師要注意提示學生對閱讀方法的學習,如在觀看視頻時,可采用筆記的方式將一些重要內容記錄下來。針對“諾曼底”號的遇難,教師也可鼓勵學生在網(wǎng)絡上搜集一些細節(jié)內容,讓學生養(yǎng)成即時閱讀信息的獲取習慣。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興趣教學法不僅能實現(xiàn)對傳統(tǒng)閱讀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也能在較大程度上給學生的閱讀能力帶來較大支持。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做好興趣教學法的課堂設計工作,針對學生興趣點和教學方式進行摸索,完善課堂的閱讀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激發(fā)學生學習閱讀性的基礎上給其提供良好的閱讀支持,實現(xiàn)學生的閱讀能力進步,這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蕊.興趣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速讀(上旬),2018,000(008):72.
[2]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考試周刊,2018,000(0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