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晶,芮萌,陳曉紅,李悅
[1.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耳鼻咽喉頭頸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首都醫(yī)科大學),北京 100730;2.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六醫(yī)學中心干部呼吸科]
肺栓塞(PE)為一種肺循環(huán)障礙為主的臨床綜合征,由肺動脈及其分支被脫落的體循環(huán)栓子堵塞引起。肺血栓栓塞癥(PTE)是臨床常見的危重癥之一,特別是在腫瘤及腫瘤術后的患者中更加常見。引起PTE的血栓主要來源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VT),PE和DVT合稱為靜脈血栓栓塞癥(VTE)[1]。
在美國肺栓塞是常見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每年的患病人數(shù)為60萬左右,而其中高達90%的肺栓塞為PTE,若肺栓塞患者沒有得到有效治療,則其患病死亡率能夠達到30%以上[2-4],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靜脈血栓栓塞癥是重癥醫(yī)學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雖然耳鼻喉科靜脈血栓栓塞的發(fā)生率相對較低(0.035%~2.4%)[5-8],但在頭頸惡性腫瘤患者中,VTE的發(fā)病率為0.16%~3.125%[9],亦有學者報道[10]頭頸惡性腫瘤患者VTE的風險高達8%。本研究對頭頸惡性腫瘤患者術后并發(fā)急性肺栓塞的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并針對其臨床特點進行歸納總結。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同仁醫(y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行惡性腫瘤手術治療,經CT肺動脈造影(CTPA)首次確診為急性肺栓塞的28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性21例,女性7例;年齡(65.2±10.2)歲(范圍:44~82歲);喉癌19例、下咽癌3例、口咽癌2例、甲狀腺癌2例、上頜竇癌2例;放療史4例、化療史6例;既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2例、心房顫動史2例;術前呼吸困難6例;手術時間(5.6±2.4)h(范圍:3~11 h,其中3~6 h為18例,>6 h為10例);術后輸血治療2例;肺栓塞發(fā)生時間為術后(48.2±37.5)h(范圍:6~168 h);合并深靜脈血栓19例;皮瓣修復8例:局部皮瓣7例,游離皮瓣1例;發(fā)病前應用低分子肝素預防患者7例;術前呼吸困難6例;術后氣管切開2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VTE風險評估表(Caprini量表)評分:5~6分20例,7~8分8例。
1.2 診治流程 (1)根據(jù)臨床癥狀、體征: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胸痛、咯血、暈厥或休克,無主訴的低氧血癥,或伴有單側或雙側不對稱性下肢腫脹、疼痛等,(2)結合心電圖、動脈血氣分析、D-二聚體(D-Dimer)檢測等基本檢查,可以初步疑診肺栓塞。(3)開始預防性應用低分子肝素治療。(4)盡早完善CTPA檢查及下肢靜脈超聲。(5)明確診斷后積極抗凝治療。
1.3 研究方法 通過查閱電子病例分別對患者臨床資料、臨床癥狀及體征、輔助檢查、影像學、預防及治療方式、以及預后進行臨床分析。
2.1 臨床表現(xiàn) 術后并發(fā)肺栓塞患者的臨床癥狀包括呼吸困難、胸痛、心房顫動、突發(fā)暈厥等,僅有7例患者無臨床癥狀,僅為低氧血癥?;颊叩呐R床體征亦不典型,包括發(fā)熱、低血壓及下肢靜脈栓塞體征等(表1)。
表1 肺栓塞患者臨床表現(xiàn)
2.2 臨床檢查 下肢靜脈血栓18例,上肢靜脈血栓1例,CTPA陽性28例;D-Dimer為(9.75±6.47)μ-Dim,動脈血氧分壓(PaO2)為(61.36±11.94)mm Hg,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為(35.16±3.74)mm Hg。
2.3 圍手術期VTE預防情況 患者術后均用醫(yī)用彈力襪;記錄24 h出入量;監(jiān)測24 h血氧飽和度;無出血風險的患者術后第1天預防量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7例患者。出血風險的判定依據(jù):頸部引流量24 h大于150 mL;游離皮瓣重建術;術區(qū)滲血;凝血功能障礙;活動性消化道潰瘍。
2.4 治療情況 (1)一般治療:嚴密監(jiān)測血氧飽和度、心率、血壓、心電圖及動脈血氣的變化,給予呼吸和循環(huán)的支持。適當?shù)慕o予吸氧、鎮(zhèn)靜、止疼等治療,避免增加耗氧量及血栓脫落。(2)抗凝治療:臨床高度懷疑急性PTE時,病情允許情況下,在待診斷過程中開始應用低分子肝素治療。病情平穩(wěn)后盡早完成CTPA檢查,以明確診斷。抗凝治療包括兩種方案:低分子肝素聯(lián)合華法林抗凝治療16例(低分子肝素鈣按0.1 mL/10kg的劑量每12小時注射1次,采用Roberts華法林負荷量法);低分子肝素聯(lián)合利伐沙班片抗凝治療12例(口服利伐沙班10 mg,每天1次)??鼓委煰煶讨辽?個月。
2.5 抗凝并發(fā)癥及處理 2名患者確診急性PTE后,在抗凝治療中出現(xiàn)術區(qū)并發(fā)出血,其余患者無其他并發(fā)癥出現(xiàn)。
VTE是常見的嚴重術后并發(fā)癥,是惡性腫瘤手術患者可預防的30 d手術死亡的最主要原因[11-12]。在頭頸部手術中VTE患者術后死亡風險達到4.87%[13]。最近的研究發(fā)現(xiàn),頭頸部手術患者的靜脈血栓栓塞率明顯升高,在高危人群中達到近20%[14]。
頭頸惡性腫瘤患者其他普通耳鼻喉科患者有本質的不同,頭頸惡性腫瘤術后合并急性肺栓塞多發(fā)的原因包括:(1)一些頭頸惡性腫瘤的危險因素也是VTE風險升高的獨立危險因素。例如煙草、年齡大于50歲、COPD已明確被確定為頭頸部鱗癌的危險因素,但這些因素也同樣是VTE的獨立危險因素[10,15-16]。(2)惡性腫瘤化療已被明確確定為VTE的獨立危險因素[17]。(3)頭頸部鱗癌的侵襲性強弱和侵犯面積大小,與血栓形成潛在風險的升高相關[9]。(4)手術時長影響血栓的形成,頭頸手術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本組患者手術時間均>3 h),特別是在同期重建的情況下,手術時間長增加VTE發(fā)生風險[18]。(5)組織皮瓣修復與較高的靜脈血栓栓塞率相關,且區(qū)域組織轉移與自由組織轉移的靜脈血栓栓塞率相似[14]。(6)頭頸部位中咽喉惡性腫瘤已被確認是VTE高風險相關的手術[13]。臨床中此類患者術前可伴有呼吸困難、進食障礙,患者術前入量不足、營養(yǎng)狀態(tài)差,患者術后鼻飼進食,引流量及氣管切開液體蒸發(fā)量多,入量不足等情況也可能導致血栓發(fā)生。
肺栓塞臨床表現(xiàn)多樣,可出現(xiàn)呼吸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及全身不典型表現(xiàn),發(fā)生隱匿,誤診率高。頭頸腫瘤患者,原發(fā)病術后的表現(xiàn),特別氣管切開術后患者,可能會掩蓋PE的相關癥狀,容易漏診和誤診,我們如何做到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對于提高術后生存率至關重要。對于高?;颊撸貏e是術后氣管切開患者,需要常規(guī)監(jiān)測血氧,本組有7例肺栓塞患者無不適主訴,僅表現(xiàn)為低氧血癥(血氧飽和度<95%)。對于臨床高度可疑PE患者,應立即采取措施積極處理,嚴密監(jiān)測血氧、心率、血壓、心電圖及動脈血氣的變化,給予呼吸和循環(huán)的支持。病情允許時,在等待診斷過程中開始應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實驗室相關檢查D-Dimer在惡性腫瘤、炎癥、出血、創(chuàng)傷、手術和壞死等情況均可升高,因此D-Dimer對于診斷PTE的陽性預測價值較低,不能用于確診,但可輔助驗證血栓的發(fā)生。動脈血氣分析檢查在臨床中應用廣泛,急性PE常表現(xiàn)為低氧血癥、低碳酸血癥和肺泡-動脈血氧分壓差增大,但研究表明臨床中40%患者在急性肺栓塞的動脈血氧飽和度結果可以正常[1],本組有2例患者動脈血氣分析結果正常。CTPA可直觀地顯示肺動脈內血栓形態(tài)、部位及血管堵塞程度,對急性PE診斷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高,是確診PE的首選檢查方法[19]?;颊邞M早完善CTPA以明確診斷并指導后續(xù)治療。結合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臨床表現(xiàn)和其他實驗室檢查,盡早判斷是否有肺栓塞風險,盡早施行干預措施。
本組認為對于癥狀可疑的高危人群應給予足夠重視,并盡早行預防量抗凝治療。因為在發(fā)病后的幾小時甚至幾分鐘內出現(xiàn)的延誤診治,可能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后果[20]。對于急性肺栓塞患者,在無禁忌證的情況下均應常規(guī)給予抗凝治療,術后PE高?;颊?,抗凝治療不僅在預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其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及時抗凝治療可改善PE患者預后,28例患者均得以順利出院。
然而,頭頸惡性腫瘤術后患者與VTE應用低分子肝素預防及治療相關的并發(fā)癥不僅包括術區(qū)出血、血腫與抗凝藥相關的副作用,還包括氣道出血、傷口并發(fā)癥和頸部血腫危及微血管吻合導致皮瓣重建失敗等[12,21]。Buhl等[22]發(fā)現(xiàn),給予化學預防的患者的出血并發(fā)癥風險為3.5%,而未給予化療預防的患者為1.2%。對于皮瓣修復患者應用抗凝藥增加了游離組織移植術后出血并發(fā)癥的風險(11.9%,4.5%)。因此,在圍手術期預防VTE,不僅要風險評估危險分級,同時還需要評估出血風險,頸部引流量24 h大于150 mL,游離皮瓣重建術,術區(qū)滲血,凝血功能障礙,活動性消化道潰瘍等可判斷為出血風險高,以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本組28例患者抗凝治療,2例患者術區(qū)出血,采取局部探查,包扎固定的方法,出血得到有效控制。本組患者抗凝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全部治愈出院。所以,頭頸惡性腫瘤術后肺栓塞患者,在嚴密監(jiān)測出血情況的前提下,積極給予抗凝治療是安全的。
綜上所述,臨床醫(yī)生應加強對肺栓塞的重視,加深對頭頸腫瘤術后急性肺栓塞易患人群特點的了解,規(guī)范VTE預防行為、做到及時診斷肺栓塞和及時施行有效的抗凝治療,從而取得好的治療的效果,降低患者的致殘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