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鳳杰
(呼倫貝爾學院 內蒙古 海拉爾 021008)
馬克思指出:“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1],理論宣講的實質就是用理論掌握群眾,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黨的十九大召開后,黨中央提出要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為了響應這一號召,全國各地紛紛組建政治理論宣講團,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及黨的重大會議決定等。[2]呼倫貝爾學院也組織部分優(yōu)秀大學生進行政治理論宣講。高校大學生進行政治理論宣講,既是大學生提高自身政治覺悟與政治敏感性的重要途徑,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實踐育人的創(chuàng)新舉措。
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是指以高校優(yōu)秀大學生為主體組成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團,以學生、社會團體或機關單位等為宣講對象開展的一種政治理論宣傳活動。近年來,呼倫貝爾學院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團多次深入本校各二級學院和社區(qū)進行實地考察和理論宣講,宣傳了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推動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地生根,開辟了高校第二課堂新形式,增強了大學生理論學習能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識形態(tài)工作,事關黨的前途命運,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3]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活動既有利于宣傳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傳播黨的聲音,也有利于在學生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學生對國家的認同感和榮譽感,更有利于牢固樹立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領導地位。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是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學生自主學習為輔的教學模式。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和高新技術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時代的需求。各大高校越來越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逐步加強第二課堂在學生學分中的比重。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就是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的一種新的實踐形式。呼倫貝爾學院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主要由教師來擬定宣講范圍,主講的學生進行集體備課、討論、確定宣講內容,最后通過PPT的形式面向其他在校生進行理論宣講。這種宣講方式是以學生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的體現,成為大學生政治理論學習的第二課堂。
呼倫貝爾學院大學生宣講團開展了以“紀念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等為主題的政治理論宣講活動,宣講員針對宣講主題查閱資料,進行研討交流過程中逐步提高了政治意識和理論修養(yǎng),增強了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黨的重大戰(zhàn)略部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深了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認同感。呼倫貝爾學院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員通過到各二級學院或社區(qū)開展理論宣講,提高了宣講員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交流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等,豐富了大學生的業(yè)余生活,為將來更好地適應社會積累了經驗,磨練了意志。
為了充分了解高校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實效性,筆者以呼倫貝爾學院在校生為對象,開展了網絡問卷調查研究。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700份,收回問卷641份,問卷有效率91.57%。經過數據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成效顯著,但也存在一系列問題。
1.學生參與政治理論宣講的積極性較高。調查結果顯示,在641人中有72人是學校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團成員,占比為11.23%。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團成員來自學校不同院系、不同年級、不同專業(yè)的學生。由來自不同專業(yè)與年級的大學生宣講員開展政治理論宣講活動有利于逐步打破學科壁壘,實現取長補短,進而實現學科之間的融合發(fā)展,逐步將宣講團成員打造成符合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2.政治理論宣講主體綜合素質略顯不足。宣講主體的綜合素質主要從宣講主體的政治理論素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和宣講稿的撰寫質量三個方面進行衡量。[4]通過問卷調查得知,46.96%的被調查者認為宣講主體政治理論素養(yǎng)有待提高,政治知識的掌握程度不夠。41.34%的被調查者表示宣講主體的口語表達能力仍需加強,49.14%的被調查者認為宣講主體宣講稿的撰寫質量一般。由此可見,宣講主體的綜合素質亟待提高。
呼倫貝爾學院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團宣講的內容符合時代需要,緊貼時代熱點話題進行。例如: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大學生理論宣講團圍繞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開展了主題為《天翻地覆慨而慷——新中國70年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的宣講活動;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上的講話開展了主題為《不忘初心,牢記青春使命》的宣講活動等。盡管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團宣講的內容緊貼時代熱點,但調查結果顯示,只有36.04%的被調查者對宣講話題非常感興趣,61.47%的被調查者表示由于宣講話題大部分屬于政治理論類,所以,這部分調查者認為宣講內容晦澀難懂;在理論宣講形式方面,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4.49%的被調查者認為“宣講形式多樣”,大部分學生表示宣講形式過于單一。因此,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的形式還有待改進。
調查結果顯示,關于“您聽完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后,思想行為最大的變化是什么”這一多選題中,87.68%調查者表示聽完宣講后對我國的政治生活更加關心,能夠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了對其他社會思潮的辨別能力;關于“您是否愿意成為宣講團成員”這一問題,61.78%的被調查者表示愿意成為其中一員,僅有2.81%的被調查者表示非常不愿意??梢?,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團在學生中的影響力非常強,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但,同時也發(fā)現,高校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跟蹤評價機制尚不完善。例如:對于“您所在的學校是否有宣講效果的跟蹤回訪或評價機制”這一問題,37.6%的被調查者表示不清楚。因此,高校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跟蹤評價機制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宣傳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重要職責”。[5]高校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也是一項思想宣傳工作,宣講取得的實際效果直接影響廣大青年學生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形成。因此,高校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增強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的實效性。
高校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團選拔一批政治立場堅定、理論素養(yǎng)高、宣講能力強、宣講經驗豐富的學生對提升政治理論宣講效果至關重要。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團在選拔宣講成員時可以采用二級學院推薦和個人自薦相結合的形式。同時優(yōu)先選拔學生黨員骨干以及各類獎學金、助學金和榮譽稱號獲得者加入宣講團隊,經學校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團審查考核后,擇優(yōu)納入宣講團。與此同時,高校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團也要保證每位宣講成員都樂于從事政治理論宣講活動,能夠服從組織安排,使宣講活動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宣講成員的綜合素質直接影響政治理論宣講的實際效果,因此,高校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方式提升宣講成員的綜合素質。首先,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團要定期組織宣講成員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習理論最有效的辦法是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強讀強記……”[6]。因此,宣講成員要通過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原著、優(yōu)秀著作等加強政治理論研究,夯實理論基礎,提升理論水平;其次,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團要組織宣講成員定期參加政治理論學習培訓以及政治理論研討。宣講成員要定期參加學校組織召開的黨的最新理論政策解讀相關培訓,例如關于“兩會”、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解讀等。同時宣講成員也可以與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一起參加周末理論大講堂活動并同教師共同進行理論研討;最后,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團要組織宣講成員進行試講演練。選拔一批專業(yè)指導教師指導學生撰寫出高質量的宣講稿,并參加學生宣講員的試講演練,指導教師對學生的試講情況提出建設性意見和改進措施。宣講員通過反復修改宣講稿以及多次進行試講演練,能夠增加其理論厚度,提高政治意識和宣講水平。
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員優(yōu)化宣講內容,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首先,宣講內容要立足于宣傳黨的大政方針政策,宣傳中央精神。宣講成員要吃透理論、在學懂弄通上下功夫,努力將政治術語轉化成大眾話語,堅持原汁原味地宣講黨的大政方針政策和中央精神,使之入耳入腦入心;其次,宣講內容要緊貼時政熱點,滿足聽眾需求。例如,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根據國家的響應與號召,在全黨范圍內開展“四史”學習教育。因此,宣講成員可以以“四史”為題材選取宣講內容。同時,宣講內容也要根據宣講對象的不同隨時作出調整,以便于提高政治理論宣講的影響力和說服力。
理論宣講要想取得應有的實效還必須在宣講方式上推陳出新。隨著高新技術的發(fā)展以及互聯網的普及、5G時代的到來,網絡越來越成為宣傳黨的最新理論成果不可或缺的重要平臺。[7]首先,在疫情防控隔離在家期間或假期,宣講成員可以采用騰訊會議的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理論宣講;其次,宣講成員可以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推送宣講內容。宣講成員撰寫優(yōu)質的宣講稿并將其推送到相關微信公眾平臺上,使更多的宣講對象通過閱讀優(yōu)秀作品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最后,宣講成員也可以將宣講內容錄制成思政微小課、精品課或者抖音視頻等上傳于網絡,提高宣講的影響力。
要想增強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的實效性,高校還必須高度重視跟蹤回訪工作,制定科學合理的宣講考評制度。
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團在宣講結束后,可以通過微信、電話等形式聯系宣講對象負責人進行跟蹤回訪,了解宣講內容是否符合宣講對象的需求、宣講方式的選擇是否合理以及宣講對象對宣講內容的內化程度等。通過跟蹤回訪,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團能夠根據宣講對象的實際需求不斷調整宣講內容與宣講形式等,有利于提高政治理論宣講的實效性。
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團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標準,對提高宣講員的宣講效果有著重要的影響。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團可以從宣講員的理論水平、語言表達能力、宣講稿的撰寫質量三個角度分別設置適當的分值對宣講員的宣講效果進行評價。分數由專業(yè)指導教師聽講打分和宣講對象打分兩部分構成。一方面,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團要聘用優(yōu)秀的指導教師采用隨機聽講的形式了解宣講員的宣講狀況,并根據宣講成員的宣講效果進行打分,強化對宣講員的監(jiān)測和考評;另一方面,宣講結束后,大學生政治理論宣講團要給每位宣講對象發(fā)放統(tǒng)一的宣講員評分表并要求其如實填寫。宣講成員考核結果劃分為優(yōu)秀、良好、中等三個檔次,并且按照這三個檔次在宣講成員每年的綜合測評中加入適當的分數,同時也要將其作為評獎評優(yōu)的參考,考核結果特別突出者給予適當的物質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