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躍超 賀 俊
(江蘇省陶瓷研究所有限公司,宜興214221)
隨著工業(yè)化發(fā)展,水污染日益嚴重,一些重污染行業(yè)如鋼鐵、化工、制藥、塑料橡膠、染料、印染等產(chǎn)生了大量難降解有機物廢水,這些廢水一旦進入生態(tài)圈后對生態(tài)系統(tǒng)、人類健康與生存構(gòu)成嚴重威脅。在眾多廢水處理技術(shù)中,吸附法由于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效率高和吸附容量大等優(yōu)點而成為目前常用的染料廢水的處理技術(shù)之一,而吸附劑則是吸附法的關(guān)鍵材料。
尖晶石型吸附劑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良好的化學穩(wěn)定性,表面帶正電荷(晶體結(jié)構(gòu)內(nèi)金屬原子的落位、表面原子配位環(huán)境會影響其表面電性能)以及大量的表面羥基等活性吸附位點,并且容易合成不同形貌的微觀結(jié)構(gòu),因此可作為性能優(yōu)良的吸附材料。鎂鋁尖晶石(MgAl2O4)作為一種典型的尖晶石型二元金屬氧化物AB2O4,由于其優(yōu)良的性能,如高抗化學侵蝕性、寬能隙、高熔點(2 135℃)、高機械強度、電阻率高、硬度高(16 GPa)、體積密度低(3.58 g/cm3)、熱膨脹系數(shù)低,在染料吸附劑、催化劑載體、冶金工業(yè)、透明窗、圓頂材料、濕度傳感器、光觸媒材料等領(lǐng)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本實驗分別以α氧化鋁、γ氧化鋁、氫氧化鋁為鋁源;以氧化鎂、輕質(zhì)碳酸鎂為鎂源,采用固相反應合成活性較高的鎂鋁尖晶石材料;研究鋁源、鎂源及燒成溫度等對材料性能的影響。
采用固相反應法制備鎂鋁尖晶石吸附劑,分別以α氧化鋁、γ氧化鋁、氫氧化鋁為鋁源,以氧化鎂、輕質(zhì)碳酸鎂為鎂源,按比例加入分散劑和水,球磨24 h后加入粘結(jié)劑球磨10 min,采用噴霧造粒機造粒;造粒料經(jīng)陳腐24 h~48 h后,采用液壓機成型,成型壓力30 MPa,再在電爐中燒成。
表1 實驗原料
⑴用XRD檢查試樣中物相組成。
⑵采用GB/T1965-1996三點彎曲法測量試樣的抗折強度。
⑶采用GB/T 1966-1996測試試樣的顯氣孔率。
⑷用SEM觀察樣品的表面顯微結(jié)構(gòu)。
實驗中分別選用γ氧化鋁、氫氧化鋁、α氧化鋁為鋁源,氧化鎂按鎂鋁原子比1:2加入球磨機中,加入0.3%的分散劑和200%的水,球磨24 h,烘干后在1 200℃下燒成,保溫2 h,得出鎂鋁尖晶石粉體,并用XRD觀察試樣中物相組成(見圖1)。
從XRD圖中可以看出:采用γ氧化鋁、氫氧化鋁為鋁源合成鎂鋁尖晶石試樣中,鎂鋁尖晶石峰最多,衍射峰也較高,合成率相對較高,α氧化鋁合成率最低。分析原因:在此溫度下,γ氧化鋁活性高于α氧化鋁,因此用γ氧化鋁制備鎂鋁尖晶石,其合成率要高于使用α氧化鋁的試樣;氫氧化鋁在燒成過程中會分解生成γ氧化鋁,因此用氫氧化鋁制備鎂鋁尖晶石材料,其合成率跟γ氧化鋁接近。因此在此溫度下,采用γ氧化鋁或氫氧化鋁做鋁源合成鎂鋁尖晶石,合成效率相對較高。
圖1 XRD觀察試樣中物相組成
實驗中分別選用α氧化鋁(平均粒徑1微米)為鋁源,分別加入輕質(zhì)碳酸鎂(氧化鎂含量40%左右)和氧化鎂(含量≧98%)為鎂源,按鎂鋁原子比1:2加入球磨機中,加入0.3%的分散劑和200%的水,球磨24 h,烘干后在1 200℃下燒成,保溫2 h,得出鎂鋁尖晶石粉體,并用XRD觀察鎂鋁尖晶石的合成情況(見圖2)。
圖2 XRD觀察鎂鋁尖晶石的合成情況
從XRD圖中可以看出采用輕質(zhì)碳酸鎂合成鎂鋁尖晶石試樣中,鎂鋁尖晶石峰最多,衍射峰也相對較高,合成率相對較高,通過軟件分析得出A120試樣中鎂鋁尖晶石的含量約為27%(由于鎂鋁尖晶石是氧化鋁和氧化鎂的固溶體,有些尖晶石和氧化鋁的衍射峰有重疊情況),D120試樣中鎂鋁尖晶石的含量約為25%,兩者較為接近,得出輕質(zhì)碳酸鎂和氧化鎂對鎂鋁尖晶石的合成作用接近,用SEM觀察樣品表面顯微結(jié)構(gòu)(見圖3)。
圖3 SEM觀察樣品表面顯微結(jié)構(gòu)
通過物相分析得出,輕質(zhì)碳酸鎂和氧化鎂對合成鎂鋁尖晶石的合成率影響較小,但通過SEM發(fā)現(xiàn)使用輕質(zhì)碳酸鎂材料內(nèi)部孔洞更多,結(jié)構(gòu)更加松散。這主要因為輕質(zhì)碳酸鎂在高溫時分解生產(chǎn)氧化鎂和加入的氧化鎂作用相同,作為合成鎂鋁尖晶石的原料,對合成效率影響較??;但輕質(zhì)碳酸鎂在高溫下分解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在材料內(nèi)部可以形成很多細孔,大大地提高材料的氣孔率,增加了材料的吸附容量。但考慮到輕質(zhì)碳酸鎂在合成過程中能產(chǎn)生較多的氣孔,增加材料的內(nèi)部吸附容量,因此選用輕質(zhì)碳酸鎂作為鎂源合成鎂鋁尖晶石。
實驗中分別選用γ氧化鋁(平均粒徑1微米),輕質(zhì)碳酸鎂(氧化鎂含量40%左右)按Al2O3/MgO摩爾比1:1加入球磨機中,加入0.3%的分散劑和200%的水,球磨24 h后,加入1%的PVA溶液,烘干后破碎,過60目篩,采用干壓成型,成型壓力30 MPa,制成120×18.5×8(mm)的樣品,分別在不同的溫度下燒成,保溫5 h,得出鎂鋁尖晶石試條,測試試樣燒成線性膨脹收縮、抗折強度、氣孔率及CR去除率(見表2)。
從表2中可以看出,隨著燒成溫度的提高,材料收縮增加,氣孔率降低,抗折強度提高,材料吸附染料能力下降。分析原因:燒成溫度低時,材料內(nèi)部的氣孔率主要來源于合成鎂鋁尖晶石體積膨脹所產(chǎn)生的氣孔,輕質(zhì)碳酸鎂燒成過程中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水所留下的孔以及顆粒間堆積產(chǎn)生的孔,此時材料內(nèi)部孔隙率非常高,材料的比表面積高,材料吸附性好;隨著溫度的升高,促進了材料內(nèi)部顆粒間燒結(jié),材料發(fā)生收縮,材料的強度提高,材料內(nèi)部孔洞減少,材料氣孔率降低,吸附性變差。最終,我們選用的燒成溫度在1 250℃~1 300℃之間,此時材料吸附性較高。
由于鎂鋁尖晶石吸附劑在較低溫度下制備時材料的吸附性較好,但低溫下制備必然導致材料內(nèi)部會有部分游離氧化鎂的存在,游離鎂的存在會對材料性能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為此我們分別采用酸洗及提高Al2O3/MgO摩爾比的方式,研究游離氧化鎂對材料性能的影響。
2.4.1 酸洗對材料性能的影響
將不同溫度下燒成的試樣顆粒投入到10%濃度的硝酸溶液中浸泡8 h后,用水沖洗干凈,反復浸泡沖洗多次后,至于清水中浸泡24 h后測試PH值,PH值為中性后烘干備用。取100 ml 0.2%的CR溶液,分別加入25 g酸洗及未酸洗的試樣顆粒,測試其CR去除率(見表3)。
表3 酸洗對材料吸附性的影響
從實驗中初步得出,材料燒成溫度低時,酸洗后材料對CR的去除率不如未酸洗的材料。分析原因:低溫時,未酸洗材料中含有大量未反應完成的MgO,材料中MgO遇水后形成Mg(OH)2,由于Mg(OH)2極易帶正點,吸附CR溶液中的陰離子發(fā)色基團,形成絮狀物(實驗中發(fā)現(xiàn)未酸洗的處理完后底部有明顯的絮狀污泥)而去除。但隨著溫度升高,材料中MgO降低,Mg(OH)2的吸附作用降低,酸洗對材料吸附性能影響降低,酸洗前后材料吸附性能變化較小。
2.4.2 Al2O3/MgO摩爾比對材料性能的影響。
實驗中分別選用α氧化鋁(平均粒徑1微米)輕質(zhì)碳酸鎂(氧化鎂含量40%左右)按不同的Al2O3/MgO摩爾比加入球磨機中,加入0.3%的分散劑和200%的水,球磨24 h后,加入1%的PVA溶液,烘干后破碎,過60目篩,制成顆粒狀的樣品,分別在1 300℃下燒成,保溫5 h,得出鎂鋁尖晶石顆粒,投入到0.2%的CR溶液中,分別測試溶液24 h后的PH值,及CR去除時間(見表4)。
表2 燒成溫度對材料性能的影響
表4 Al2O3/MgO摩爾比對材料吸附性能的影響
從表4中可以看出,Al2O3/MgO摩爾比越大,浸泡水溶液PH值越接近中性。分析原因:實驗中所用原料為微米級顆粒,在1 300℃的溫度下,MgO和Al2O3之間的反應不夠徹底,還存在大量未反應的MgO,當材料與水接觸后,這部分MgO溶出變成Mg(OH)2,導致溶液PH值升高。當Al2O3/MgO摩爾比越大,Al2O3過量,材料中游離的MgO比例較低,在水中溶解出的Mg(OH)2比例就低,溶液PH值相對較低,反之,Al2O3/MgO摩爾比越小,材料中未完全反應的MgO越高,溶解出的Mg(OH)2越多,溶液PH值越高。
從表4中,我們還可以得出,當Al2O3充足時,Al2O3/MgO摩爾比越大,材料吸附CR能力降低。分析原因:Al2O3/MgO摩爾比越大,材料中加入的輕質(zhì)碳酸鎂比例減少,導致材料燒成時產(chǎn)生的氣孔減少,氣孔率降低,材料比表面積降低,材料吸附性降低;Al2O3/MgO摩爾比越大,材料中反應產(chǎn)生的鎂鋁尖晶石越少,材料吸附性能降低;Al2O3/MgO摩爾比越大,材料中游離的MgO減少,溶液中溶解出的Mg(OH)2減少,材料吸附染料能力降低。
因此,我們得出結(jié)論:在Al2O3充足時,材料中Al2O3/MgO摩爾比越小,材料吸附染料能力越好,但會提高處理溶液的PH值。
采用固態(tài)粒子燒結(jié)法制備鎂鋁尖晶石吸附劑時,采用γ氧化鋁為鋁源有利于高鎂鋁尖晶石的合成,選用輕質(zhì)碳酸鎂做鎂源有利于材料氣孔率的提高;過高的燒成溫度會導致材料氣孔率及吸附性能的下降,燒成溫度應控制在1 250℃~1 300℃之間;通過控制材料中Al2O3/MgO的摩爾比,可以減少材料中游離鎂的產(chǎn)生,但會影響材料吸附性能;內(nèi)部游離氧化鎂的存在,在材料內(nèi)部易導致處理溶液PH值的升高,因此這種材料更適合處理酸性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