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要:目的:研究唇腭裂序列治療中的術前鼻牙槽塑形治療。方法:選擇醫(yī)院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唇腭裂患兒26例,在唇腭裂序列治療中,均行術前鼻牙槽塑形治療。對所有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比患兒治療前后鼻底寬度、鼻小柱長度、前頜骨前突量、唇部裂隙寬度等指標。結果:治療后,患兒鼻底寬度為(22.15±1.22)mm,鼻小柱長度為(4.16±0.88)mm,前頜骨前突量為(28.54±1.06)mm,均優(yōu)于治療前(P<0.05),唇部裂隙寬度治療前后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術前鼻牙槽塑形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兒鼻唇及牙槽骨形態(tài),在唇腭裂序列治療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唇腭裂;序列治療;術前鼻牙槽塑形治療
【中圖分類號】 R622?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7--01
唇腭裂是一種先天性頜面部發(fā)育畸形癥狀,對患兒的面部容貌具有嚴重影響,同時不利于患兒的成長發(fā)育[1]。在此類疾病的治療中,唇腭裂序列治療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而術前鼻牙槽塑形治療,是其中一項主要的治療內容,可有效改善患兒鼻唇及牙槽骨的形態(tài),取得更理想的療效。基于此,本文選擇醫(yī)院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唇腭裂患兒26例,研究了唇腭裂序列治療中的術前鼻牙槽塑形治療。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醫(yī)院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唇腭裂患兒26例,其中男性患兒15例,女性患兒11例,年齡在3-76d,平均年齡為(21.5±1.9)d。納入標準:均符合唇腭裂的診斷標準,患兒家長對本研究知情并同意,同時能夠積極配合治療。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腦等系統(tǒng)性疾病的患兒。
1.2方法
使患兒平躺,將頭部稍向后仰,對上頜模型進行制取。取模范圍需將整個硬腭涵蓋其中,同時進入鼻前庭、前庭溝、頰溝等部位。對石膏模型進行修整,將邊緣定好,使用牙科蠟片,將硬腭裂隙填平[2]。牙蓋板使用自凝塑料制作,選取1.0mm直徑,15cm長度的牙科用不銹鋼絲,在牙蓋板中包埋一端。打磨光滑牙蓋板邊緣,適當修整后,向患兒口中戴入。以患兒鼻子位置、上唇厚度為基礎,制作鼻撐器,使用白色自凝塑料,在末端制成小球形狀,形成鼻牙槽骨塑形矯正器。對裂隙兩側上唇,利用紙膠布拉近靠近,同時戴入鼻牙槽骨矯正器??蓪⑸倭苛x齒粘結劑涂抹在矯正器表面,使固位得到增加。矯正器每日堅持佩戴,每日更換膠布1次,清洗矯正器1-2次[3]。每周進行1次復診,15d后改為每2周1次。根據(jù)患兒情況,將鼻撐器適當加大,并將矯形器組織面適當磨改,使其與患兒上頜骨生長變化相適應。
1.3觀察指標
對所有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比患兒治療前后鼻底寬度、鼻小柱長度、前頜骨前突量、唇部裂隙寬度等指標。
1.4統(tǒng)計學處理
研究得出數(shù)據(jù)通過SPSS18.0軟件統(tǒng)計處理,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以t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后,患兒鼻底寬度為(22.15±1.22)mm,鼻小柱長度為(4.16±0.88)mm,前頜骨前突量為(28.54±1.06)mm,均優(yōu)于治療前(P<0.05),唇部裂隙寬度治療前后無顯著差異(P>0.05)。
3討論
唇腭裂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先天性疾病,對患兒的生長發(fā)育十分不利。在唇腭裂序列治療中,術前鼻牙槽塑形治療至關重要,且應盡早治療。患兒出生后,經(jīng)過檢查將嚴重的心腦等系統(tǒng)性疾病排除即可治療。如果治療中發(fā)現(xiàn)誕生牙產(chǎn)生影響,可以將其拔除。在新生兒出生1個月內,其軟骨可塑性較高,這是由于此時新生兒體內具有高水平透明質酸鈉,同時具有高水平來自母體的雌激素。所以,盡早開始術前鼻牙槽塑形治療,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可以同時進行口內牙槽、鼻的矯正,從治療之初,即開始鼻矯正治療[4]?;純号宕鞒C正器期間,隨著年齡增長,可能發(fā)生自行取下矯正器的行為,對治療效果較為不利,因此家長應加強對患兒的看管和監(jiān)護。術前鼻牙槽塑形治療的主要目的在于矯正牙槽骨,鼻矯正,還原裂隙周圍軟組織位置。通過治療使患兒相關畸形情況得到改善,從而提升唇腭裂序列治療的療效。經(jīng)本文研究表明,治療后,患兒鼻底寬度為(22.15±1.22)mm,鼻小柱長度為(4.16±0.88)mm,前頜骨前突量為(28.54±1.06)mm,均優(yōu)于治療前(P<0.05),唇部裂隙寬度治療前后無顯著差異(P>0.05)。
綜上所述,術前鼻牙槽塑形治療能夠有效改善患兒鼻唇及牙槽骨形態(tài),在唇腭裂序列治療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劉文莉, 龐雪晶, 張玉萍,等. 嬰兒單側完全性唇腭裂使用鼻-牙槽突矯治器術前正畸的效果評價[J]. 中國美容醫(yī)學雜志, 2016, 25(8):85-87.
[2]李鴻藝, 鄺海, 王曉萌,等. 單側完全性唇裂患者行術前鼻牙槽塑形治療后牙槽突變化的三維測量分析[J]. 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6, 34(4):375-380.
[3]于泉, 龔昕, 沈剛,等. 唇腭裂新生兒術前計算機輔助設計鼻-牙槽骨塑形的療效評價[J]. 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5, 50(12):710-714.
[4]劉瓊, 鄭蒼尚, 周曉敏. 鼻齒槽矯正及鼻模塑形對單側完全性唇裂鼻畸形矯治效果的臨床研究[J]. 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 2015(6):353-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