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玨 周巧巧
摘要高校英語教學改革深入推進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方向指導,促使培養(yǎng)目標逐漸向多元化轉變,既要讓大學生對大學英語知識有一定的獲得感,也要在知識傳遞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yǎng)及綜合素養(yǎng),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新視角,為大學生深入了解中西文化找到了新思路。本文從中國傳統(tǒng)文化切入,進一步論述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積極作用,從文化傳播與學科發(fā)展兩大角度展開論述,深刻分析并概括大學英語教學中傳統(tǒng)文化缺失的具體表現(xiàn),并深入剖析此種文化缺失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嘗試從多個層面提出實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大學英語教學深度融合的具體路徑,以期可以為大學英語教學提供新的教學思路與重要參照。
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學 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積極作用 文化缺失 融入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5.024
On the Strategies of Integrat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WANG Jue, ZHOU Qiaoqiao
(Hu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ngyang, Hunan 421003)
AbstractThe in-depth promo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provides direction guidance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promotes the gradual transformation of training objectives to diversification. 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o make college students have a certain sense of college English knowledge, but also to improve students’ English subject literacy and comprehensive literacy in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missio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t has found new ideas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deeply understand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Starting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is pap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positive rol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discusses i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discipline development, deeply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specific manifestations of the lack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deepl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is lack of cultu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ut forward the specific ways to realiz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from multiple levels, in order to provide new teaching ideas and important references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Keywords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ositive role; lack of culture; integration strategy
1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意義
1.1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流水平
在新時期,在我國提升自身發(fā)展實力的同時,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世界其他國家產(chǎn)生的影響逐漸增大。各國除了在經(jīng)濟、政治層面進行交流之外,文化交流日益成為各國關注的重要內容。中國傳統(tǒng)文化越來越受到世界其他國家的認可和青睞,大學英語為我國大學生了解西方文化提供了重要途徑,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融入可以讓大學生將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進行對比,能夠用辯證的視角看待東西方文化之間的異同。大學生不僅要掌握英語語言,通過英語學習了解西方文化,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這樣才能通過人才交流促進我國同其他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為各國之間實現(xiàn)跨文化交流貢獻自己的力量。
1.2有助于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我國教育教學的重要根基,也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非常重要,促使大學英語教學成為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手段。大學生在學習大學英語的過程中,習得了一定程度的英語知識,感受了具有西方特征的英語文化,但有些學生容易對歐美文化進行“全盤吸收”,導致歐美文化中的糟粕影響了大學生的三觀,進而影響了大學生對本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大學英語教學既要向大學生傳輸英語知識與文化,也要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基因刻印在大學生的血脈之中,這樣既可以讓大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更為深入的認知,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進行吸收與弘揚,也能夠促使大學生在學習西方文化的過程中保持正確的思想觀念及價值理念,并借助英語語言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進行傳播,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進而增強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1.3有助于增加英語學科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融合深度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包含著大量有價值的內容,大學英語教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教育教學中傳播的重要載體。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有助于拓寬大學生的英語學習視野,深入了解更多平時學習無法感受到的傳統(tǒng)文化內容。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涵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化、思想境界高遠,大學生在學習和感受的過程中可以顯著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大學生受身心發(fā)展影響,身心已逐漸成熟,自我意識非常強烈,越來越關注能夠引起自己關注的事物。因此,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可以極大地增加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可度,促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深入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同時,為學生提供學習大學英語課程的新視角,更有利于激發(fā)學習熱情,促使學生在獲得知識和培養(yǎng)品格兩個方面共同進步,進而有助于增加大學英語教學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間的融入深度。
2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傳統(tǒng)文化缺失的具體表現(xiàn)
在新的歷史時期,掌握英語語言對于大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大學英語教學為大學生提供了學習英語語言、感受英語文化的重要途徑,此門課程在大學生學習生活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但大學英語教學在開展過程中越來越呈現(xiàn)出一種不良現(xiàn)象,即中國傳統(tǒng)文化缺失現(xiàn)象逐漸突顯。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大學生獲得了了解西方文化的途徑,相比于西方文化,大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卻越來越少。大學英語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大學生的語言表達與寫作能力,同時,指導學生學習西方國家的人文風俗等社會文化,卻未能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入其中,這不利于學生進行跨文化交流,更無法借助英語語言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
3大學英語教學中中國傳統(tǒng)文化缺失的原因剖析
3.1教材內容偏于西方化
大學英語教學主要以大學生英語教材為重要依據(jù),從大學英語教材來看,教材內容過于傾向于西方化,教材中包含的西方文化內容所占比例較大,提及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容少之又少。雖然大學英語教學需要向大學生傳遞英語知識和英語文化,此類教學內容可以達到大學英語教學的知識和技能目標,但卻忽視了大學英語教學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缺失反而對大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產(chǎn)生不良影響。
3.2教學方式較為應試化
受傳統(tǒng)教育因素影響,大學英語教學仍然存在應試化的影子,很多大學生在學習大學英語的過程中仍然抱有取得高分萬歲的想法,以通過考試和獲得證書為學習目標,而未能充分考慮提高自身文化素養(yǎng)水平。教師在組織大學英語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式具有濃厚的應試化色彩,按部就班教教材的方式讓大學生盲目追求學習分數(shù),結果中國傳統(tǒng)文化被教師和大學生所輕視。
3.3教師對跨文化教學認知不足
受專業(yè)背景、學科知識結構等因素制約,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科素養(yǎng)與知識水平,很多大學英語教師長期接觸和學習英語語言,對于西方文化了解較多,但對于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比較少,而且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很少采用中西文化對比教學的方式。利用大學英語教學向大學生介紹英美文化,而沒有考慮在此門課程中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于學生未來進行跨文化交流的認知不夠深刻,究其本質,主要在于大學英語教師對跨文化教學的認知較為不足。
4大學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具體路徑
4.1合理設計教學目標,進一步規(guī)范教學環(huán)節(jié)
大學英語教師應深入認知和理解“融合”一詞的含義,不能僅僅用“拼盤”的形式將兩者放在一起,而是要深入挖掘兩者之間具有的關聯(lián)性,依據(jù)雙方各自的“需要”進行整合。具體而言,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目的在于提升大學英語教學成效,因此,教師要合理設計教學目標,以大學英語教學大綱為依據(jù),在教學目標上進一步明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融入價值及意義,緊密圍繞大學生的基本情況,充分結合學生發(fā)展需要、就業(yè)要求等確定大學英語教學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合的具體教學目標。在確定了明確的教學目標的同時,牢牢堅持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導向,對教學過程設計的各個要素進行細化,例如,完善英語教學內容、調整優(yōu)化英語教學環(huán)節(jié)、不斷革新英語教學方式等,這樣才能更好地確保教學各個要素能夠共同致力于實現(xiàn)教學目標。
4.2勇于革新教材內容,適當調整教學內容
面對大學英語教材中國傳統(tǒng)文化缺失的問題,亟須革新教材內容,結合教學目標融入適當?shù)膫鹘y(tǒng)文化內容,加強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融入與滲透。大學英語教師應對英語教材進行深入挖掘,將教材中已經(jīng)存在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要素提取出來。教師只有不斷深入挖掘教材中包含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涵,才能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要素進行全面呈現(xiàn),由此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對教材內容的革新與教學內容的調整要明確兩個方向,第一,對教材內容的革新要明確指向,以“一帶一路”倡議需求為重要導向,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英美文化進行整合,共同融入大學英語教學內容中,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大學生認知英美文化,而且有助于提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第二,既要保證教學內容生動有趣,也要兼具實用屬性,用最簡潔易懂的英語語言傳遞最為豐富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
4.3充分運用信息技術,不斷豐富教學方法
大學英語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雖然對很多內容看起來并無法在現(xiàn)實生活中加以運用,其實不然,大學英語知識是學生了解英語語言、學習西方文化的重要窗口,在生活中有很多可用之處,只是我們需要進行探索和發(fā)展。大學英語教師應在英語教學中倡導一種實用性理念,將英語知識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間建立起緊密的聯(lián)系,從生活中獲取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入的具體題材,讓學生意識到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生活的指導作用。同時,信息技術為大學英語課程中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術支撐,為了更好地增加信息技術和大學英語教學之間的整合深度,教師應從思想觀念層面進行轉變,并具備一定的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掌握必要的信息技術,而且能夠將技術有效地應用于大學教學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合的教學實踐中。具體而言,其一,教師要善于運用信息技術,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方法,例如,能夠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內容制作成英語語言表達的動態(tài)化課件,在課件中融入視頻、音頻、圖文等。其二,在具體的英語教學中體現(xiàn)兩者融合的基本理念,由此逐漸提高技術運用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在把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有助于調動大學生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自主性,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學習內容。
4.4積極開展教師培訓,提高師資素養(yǎng)
信息技術融入大學英語教學越來越表現(xiàn)出巨大的優(yōu)勢,學術界對于此方面的研究有很多,利用信息技術促使大學英語教學同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合具有非?,F(xiàn)實的意義,大學英語教師應勇于對已有教學方法、教學內容進行完善和革新,以此方面的理論研究成果指導英語教學,同時,在英語教學中不斷深化研究理論,真正發(fā)揮信息技術在兩者融合中的應用價值和效用。與此同時,加強教師培訓管理,不斷提高教師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積極性,為教師提供深入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講座培訓??梢越M織教師觀看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相關視頻,增強培訓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的適切性,密切結合參訓教師的需求,圍繞融合教學實踐問題開展理論學習,增強實踐經(jīng)驗分享的針對性,讓教師掌握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大學英語教學相融合的具體方法,逐漸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具體來說,第一,增強不同學校的協(xié)同性,項目組和各學校要將參訓教師的培訓情況進行溝通,對參訓教師的后續(xù)教學實踐進行跟蹤指導,做好反饋回訪工作。參訓教師要對此次培訓做出自我評價,所在學校的相關人員也要對教師的后續(xù)教學實踐情況做出評價,確保培訓的真實效果??梢圆扇【W(wǎng)絡跟蹤指導的方式,利用遠程的方式組織校本教研活動。第二,成果展示要具有多樣性,充分利用線上和線下教學方式開展成果展示活動,可以遵循“531”學習分享法則,采用微課、觀摩課以及課例點評等方式。第三,以激勵的方式公布評價結果。培訓考核標準要公開透明,依據(jù)積分制管理標準,對參訓教師進行相應的評選,并依據(jù)評選結果,讓表現(xiàn)優(yōu)秀的教師進行展示,這樣可以對其他教師起到激勵作用,進而逐漸提高大學英語教學師資的整體素養(yǎng)水平。
5結論
由此可見,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于高校英語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具體來說,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可以拓展大學生學習英語的深度和廣度,又有利于大學生在學習和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中提升文化修養(yǎng)。因此,大學英語教師應積極尋找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大學英語教學融合的具體對策,找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同大學課堂教學內容有關的契合點,讓大學生在增加英語知識的同時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提升自身的素養(yǎng)水平。
基金項目:2018年湖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基于文化自信的高校英語教學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融合研究”,項目編號:XJK18CGD019
參考文獻
[1]王星遠.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英語教學中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入研究[J].浙江工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0,20(04):10-12.
[2]鄢恩露.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重要性[A].外語教育與翻譯發(fā)展創(chuàng)新研究(第九卷)[C].四川西部文獻編譯研究中心,2020:3.
[3]李婭,黃晶.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33(24):188-189.
[4]王澤陽.“缺失”與“補償”: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推介——以《吾國與吾民》為例[A].外語教育與翻譯發(fā)展創(chuàng)新研究(10)[C].四川西部文獻編譯研究中心,2020:3.
[5]孫伶莉,劉丹丹.大學英語課堂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教學研究[J].青島遠洋船員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41(04):75-78+82.
[6]沈曉婷.中外合作大學英語課程文化中融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路徑探討[J].英語廣場,2021(02):88-90.
[7]陳姝.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入高職英語教學中的策略研究[J].校園英語,2021(11):60-61.
[8]馬永杰,趙海霞.中國傳統(tǒng)文化融入初中英語教學中的策略[J].學周刊,2021(13):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