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鍵
(濰坊市經濟學校/濰坊工商職業(yè)學院,山東 濰坊 262200 )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寵物犬的飼養(yǎng)量迅速增加,犬瘟熱的發(fā)病率和致死率均有所升高。該病傳染性強,發(fā)病率高,傳播范圍廣,遍布全世界,已成為寵物飼養(yǎng)和養(yǎng)犬業(yè)危害最大的傳染病之一。筆者根據自身經歷和工作中實際,主要闡述了該病的診斷與防治措施,讓飼養(yǎng)者更多地了解該病的治療措施,以此減少本病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提高經濟效益。
犬瘟熱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屬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屬的有囊膜的單鏈線性RNA 病毒。病毒基因組位于犬瘟熱病毒粒子內部,并且被核衣殼蛋白包裹,基因組全長約16 kb,為單股不分節(jié)段、非重疊的負鏈RNA。病毒顆粒在電鏡下呈圓形、橢圓形或長桿狀,直徑約150nm 左右,核衣殼呈螺旋對稱。由于具有囊膜,病毒對乙醚、氯仿等有機溶劑敏感,對酸堿抵抗力弱。犬瘟熱病毒包括6 種結構蛋白即核衣殼蛋白,磷蛋白、基質膜蛋白、融合蛋白、血凝蛋白及打大蛋白,還有2 種非結構蛋白V 和C。犬瘟熱病毒編碼的8 種病毒蛋白均有其各自特定的功能。其中血凝蛋白和融合蛋白在病毒感染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H 蛋白是CDV 囊膜蛋白表面的糖蛋白之一,為構成囊膜纖突的主要成份,為典型的II 型糖蛋白。H 蛋白決定CDV 的宿主特異性“并協助F 蛋白”使病毒以囊膜與宿主細胞發(fā)生融合的方式進入宿主細胞。
(1)犬瘟熱是由犬瘟熱病毒引起的,感染犬科、鼬科及一部分浣熊科動物的一種高度接觸產染病。犬瘟熱的潛伏期隨著傳染源的不同,長短差異較大。一般3~6 d,犬瘟熱的臨床癥狀表現多種多樣,與病毒的毒力、環(huán)境條件、宿主的年齡、品種和免疫狀態(tài)有關。50 %~70 % 的犬瘟熱病毒感染呈現亞臨床癥狀,表現倦怠、厭食、發(fā)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眼、鼻流出水一樣的分泌物,并常在1~2 d 內轉化成粘液性、濃性。重癥犬瘟熱多見于沒有接種疫苗,年齡在84~112 日齡的幼犬,可能與母源抗體消失有關。(2)犬瘟熱的神經癥狀同常在全身癥狀恢復后7~21 d 出現,也有一開始發(fā)熱時就表現出神經癥狀的,同??梢砸罁戆Y狀的某些特征預測出現神經癥狀的可能性,幼犬的化膿性皮炎通常不會發(fā)展為神經癥狀,但是鼻端和腳墊的表皮角化可以引起不同類型的神經癥狀,犬瘟熱的神經癥狀是影響預后和感染恢復最重要因素,由于犬瘟熱病毒侵害中樞神經系統的部位不同,臨床癥狀有所差異,大腦受損病犬輕則口唇、眼臉局部抽動,重則流口水空嚼,或者轉圈沖撞,或者口吐白沫,牙關緊閉,倒地抽搐,呈癲癇樣發(fā)作。中腦、小腦、前庭和庭髓受損表現步態(tài)和站立姿勢異常。脊髓受損表現共濟失調和反射異常。腦膜受損表現感覺過敏和頸部強直,咀嚼肌群反復出現陣發(fā)性抽搐是犬瘟熱的常見癥狀。
2.2.1 試紙快速診斷 以血漿、血清、眼球分泌物及鼻涕作為采集物,需要100 ul 的被檢物。將試劑盒從袋中取出,放置于水平處室溫10 min。反應板應在使用前開封。起開銀箔紙,將工具放置于平坦地面,在工具上記錄患畜的相關咨訊。如果被檢物為血清或血漿,用滴管在被檢物上滴落2~3 滴(100 μl)。如果是眼球分泌物(眼淚)或鼻涕,則用采樣用棉棒采取被檢物并在稀釋用buffer 中稀釋后,在被檢物倉上滴2~3 滴。過5~10 min 后判斷檢測結果。放置被檢物后,待被檢物在反應板上完全擴散,在10 min 內進行判斷。陰性結果:在結果窗中,只有“C 線”顯示時,表示CDV 抗原陰性,說明犬沒有感染犬瘟熱病毒。陽性結果:在結果窗中,“C 線”和“T 線”同時顯示時,表示CDV 抗原陽性,說明犬已經感染犬瘟熱病毒。無效結果:“C 線”不顯示或“C 線”和“T 線”都不顯示時,表示檢測結果無效。發(fā)生此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使用方法不當或產品本身已經失效,需要重新進行測試。
2.2.2 血常規(guī)檢測 血常規(guī)檢查CDV 為泛嗜性病毒,可感染多種細胞和組織,對淋巴細胞和上皮細胞的親嗜性最強。病毒感染期白細胞減少(4 000~0 000/mm3)。繼發(fā)細菌感染時,白細胞增多(40 000~80 000/mm3),淋巴細胞絕對減少(50 % 以下),嗜中性細胞相對或絕對增加,輕度核左移和單核細胞增加。血清白蛋白減少,α球蛋白增加。有的病例血清轉氨酶和堿性磷酸酯酶活性增高。血液學和血清生化檢驗在犬瘟熱的診斷中無太大意義。
2.2.3 包涵體檢查 包涵體是CDV 感染的重要標志之一,可通過診斷病理學進行檢查。采取鼻黏膜、眼結膜、膀胱刮取物、陰道黏膜或外周血液等制成涂片,檢查細胞的胞漿內包涵體和核內包涵體。包涵體經H·E 染色后,在光學顯微鏡下可見其呈紅色或暗紅色、具有清晰的邊界和勻質的邊緣。
本病的死亡率和淘汰率比較高,預防接種尤為重要。對疫期或新引進的犬只應采取隔離觀察或采取緊急預防措施,可注射高效價免疫血清,注射血清可保2 周免受感染。平時嚴格執(zhí)行定期免疫注射制度,可預防犬瘟熱。從未接種過疫苗的犬在6~8 周齡時接種第1 次疫苗,以2 周的間隔時間連續(xù)免疫接種疫苗3 次。為了維持免疫狀態(tài),每年都應追加免疫接種疫苗1~2 次。目前臨床上常用于預防本病的疫苗有單聯疫苗、三聯疫苗、五聯疫苗、六聯疫苗等。
對于病程長,出現嘔吐、腹瀉、脫水癥狀的犬,要及時補給5 % 葡萄糖溶液或生理鹽水。并加人維生素、ATP、輔酶A 等能量合劑。對于嘔吐的犬可以加止吐藥,發(fā)熱的可以加雙黃連、清開靈、柴胡等,有呼吸癥狀的犬可用止咳祛痰藥。對于出現神經癥狀的犬,撲米酮、地西泮或氯丙嗪等對緩解癥狀有一定效果,但要徹底恢復比較困難,即使個別未發(fā)生死亡,往往也留下后遺癥。此外,還應增加營養(yǎng),補給白蛋白、氨基酸等。
使用利巴韋林(5~10 mg/kg)肌內注射或靜脈滴注,為增強病犬抗病毒能力,可使用犬用干擾素(150~100)×10 IU/kg 肌內注射,以誘導犬的細胞產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的復制,連用5~7 d。也可試用胸腺肽(0.05~0.5 ml/kg)每天1 次或隔天1 次,以促進淋巴細胞成熟,調節(jié)和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抗病毒療效,肌內注射或靜脈滴注,連用5~7 d。
初期用抗感染、抗病毒、抗休克的藥物,如氨卞西林鈉、頭孢唑林鈉、小諾霉素、卡娜霉素、犬病康、病毒唑、雙黃連、清開靈、威幫、力幫、寵物百病消、穿虎寧、地塞米松、肌肝、輔酶A、維生素類及補液等藥物,進行肌注或靜注。輸血:采取患過犬瘟熱而康復了的犬的全血經靜脈輸給患犬(血型必須相合)。發(fā)病初、中期采取輸血療法,配合輸液和抗感染治療,治愈率較高。犬瘟熱后期,脫水嚴重,機體處于衰竭狀態(tài),要及時輸血、強心、補液,口服補液也能挽救。犬瘟熱晚期,出現神經癥狀,應用上述治療方法,往往就不奏效了,要配合中藥“瘟靈湯”羚羊角注射液,牛黃安宮丸等藥物。針灸最好用天門、人中、命門、陶道、大錐等穴。現在正是犬瘟熱流行高峰季節(jié),來就診的患犬較多,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防治犬瘟熱,收到了較理想的療效。
總之,犬瘟熱在發(fā)病初期具有隱蔽性,癥狀不明顯,容易與普通呼吸道炎癥、胃腸炎、犬細小病毒性腸炎等相混淆,不易引起注意,往往在發(fā)現時病情已較嚴重,因此要把握好病犬的診療時機,早期診斷及時治療可明顯提高犬瘟熱的治愈率,病犬大多可以治愈。因此,一定要堅持治療,絕對不能在病癥稍有緩解時停止治療。筆者對犬瘟熱的診斷與防治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目的是讓大家更好的了解犬瘟熱,及時發(fā)現及時治療,減少該病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降低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