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婷婷
摘 要: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水平的側面寫照,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是當下語文教學的關注點,教師必須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改變教學方式。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教師要研究小學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的策略,從而提升小學生的語文水平。
關鍵詞:閱讀教學 寫作技巧 滲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2.020
隨著教學體系、教學制度的不斷改革,當前我國傳統(tǒng)教學方式已逐漸趕不上時代發(fā)展的浪潮,老式的教學方法展現(xiàn)出來的弊端與缺點,不僅阻礙了學生的發(fā)展,還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所以新《課標》要求教師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加強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利用新穎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寫作和閱讀的過程中不再枯燥乏味,讓學生真正學會如何寫作,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一、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現(xiàn)狀
1.教師的重視程度不夠
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繞不開對學生能力的低估以及只關注自己的教學模式,他們心里會想: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對知識的接受能力不強,不必在學習中融入過多比較新穎的教學模式,只要根據(jù)教學方案,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就沒有問題。這就導致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都不重視寫作技巧的教學,又談何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呢?
2.教師不會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
一些教師在進行寫作技巧教學時,只會將一些寫作的套路和枯燥的寫作理論講給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沒有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從而導致整個課堂較為枯燥。這樣的教學方式是教師把自己的寫作和閱讀技巧強行灌輸?shù)綄W生的腦海中,學生也在被動接受,對寫作技巧的提升幫助不大。長期下去,就會導致學生的寫作技巧局限在教師的思維里,很難有突破。因此,從學生的角度看,他們寫作技巧的上升空間將被大大限制。這對小學生寫作技巧的培養(yǎng)十分不利。
3.沒有以學生作為主體進行指導
在小學閱讀教學中融入寫作技巧,本是學生的主戰(zhàn)場,但大多數(shù)時候還是屬于教師主導。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法上寫作技巧課,對于一些較難的寫作或閱讀技巧,教師就直接灌輸,不讓學生慢慢理解,限制了學生對寫作技巧的理解。本來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是要讓學生發(fā)現(xiàn)閱讀的興趣,并且能夠通過閱讀增加自己的閱歷,進而提升寫作技巧,但現(xiàn)在卻慢慢變成以教師為主導的課程。學生在這樣的寫作技巧課中,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學生們上寫作技巧課的積極性也會下降,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會消磨殆盡。
二、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的優(yōu)勢
1.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習慣
小學階段是學生形成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因此,好的寫作技巧教學應該從小學抓起,而怎樣完善寫作技巧教學體制,提高教學含金量,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便是其中的重點。通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進行寫作技巧教學,可以讓小學生培養(yǎng)寫作習慣的同時,提高其自身的語文水平,并且能將寫作技巧課中有限的時間最大化利用,達到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的最終目的。
2.能夠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
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有利于學生積極參加寫作、閱讀活動,理解和感悟文章所表達的感情,感受語言的魅力,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有兩個特點:第一,全面性。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和學生都會注重文章的完整性,不會斷章取義地去閱讀和理解,而是將整篇文章綜合起來,全面考慮文章的結構,以便在以后的寫作中能夠整合內容,總體思考,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第二,能動性。對于難的和篇幅長的文章,學生容易喪失興趣,而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則能鼓勵學生在寫作中閱讀,在閱讀中總結寫作技巧,引導學生思考該如何寫作,通過一步步思考,達到教學目的。
三、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的策略
1.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過于被動,缺乏思考時間,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治標先治本”,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寫作技巧教學模式,要在閱讀教學中融入寫作技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給足學生時間,讓學生沉浸在文字里,通過自我思考,體會寫作技巧。其次,教師要多讓學生討論,發(fā)散他們的思維,從而有助于他們想象力的培養(yǎng)。最后,教師要對學生有創(chuàng)造性的寫作想法加以鼓勵,對有明顯偏差的想法進行糾正,這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立意方向,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2.讀寫融合,促進學生寫作技巧的提升
語文屬于一門語言類學科,要想學好它,需要掌握聽、說、讀、寫這四個基本要素。而想要提高語文水平,拓展寫作技巧就離不開讀和寫。讀就像人的“靈魂”,寫就像人的“肉體”,二者是一個有機整體。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多融入一些寫作技巧,才能夠幫助學生的寫作能力從量變達到質變。但是,目前的寫作技巧教學中,一些語文教師經(jīng)常將“讀”和“寫”分開,沒有將它們融合起來。這樣只會導致學生們讀而不思,不會寫作。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要讀寫融合,才能夠提升學生們的寫作能力。
比如,在講到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古詩三首》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先讀,從中找到一些自己不會讀的字詞,然后自行查閱,標注拼音。之后,對于這類古詩詞,教師可以讓學生們熟讀之后進行默寫,并將詩中的優(yōu)美句子摘抄下來,應用于以后的寫作當中。通過讀寫融合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加強學生們對文章的理解,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寫作能力。
3.給學生思考空間,提高他們的主動性
在教學方式不斷改革的今天,教師要注重樹立學生為主體的觀念,要正確意識到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只有學生各項能力提高,各種方面有所成效,教育才有意義。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教師要尊重學生在教育中的地位,要把重心放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和自主寫作中,以此形成全新的教學體系。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教師需要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而不是自己過多地占用教學時間進行講授,這樣才會讓學生體會到自己在閱讀課堂中的重要性,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能力。
比如,在講到五年級上冊《將相和》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與這篇課文有關的視頻,給學生一些思考的時間。觀看之后,讓學生試著寫觀后感,加強他們的寫作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改變了舊有的教學方式,而且營造了有趣的教學情境,增強了學生對圖畫、文字的敏感程度,讓學生的寫作能力進一步提升。除此之外,還鍛煉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獨立思考能力,使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提高,使他們的寫作方向更多,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技巧。
4.小組合作教學,提升寫作技巧
現(xiàn)階段的寫作技巧教學中,大部分都是采用教師講授學生傾聽的方式,在這種模式下,教師作為課堂的中心,機械性地將自己的寫作技巧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被動接受,沒有考慮學生的切身感受。在雙向性浪費教師和同學時間的同時,也未能真正在體現(xiàn)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的教學理念。為此,教師可以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學,合作,就是讓學生由自主學習轉為團體合作,共同研究寫作方法。
比如,當講到六年級上冊《魯濱遜漂流記》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先進行分組,然后讓學生在組內提出個人存在的疑惑點,由小組長上報給教師,然后加以解決。最后,小組之間對寫作技巧進行分享,并在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從而達到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的教學目的。
總而言之,小學生的寫作作為整張語文試卷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新方法,將讀與寫有機結合,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充分滲透寫作技巧。筆者相信,這樣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一定會達到“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 陳維新《探討如何在小學中年級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情感讀本》2020年第3期。
[2] 楊秋鳳《淺談如何在小學中年級閱讀教學中滲透寫作技巧》,《亞太教育》2019年第7期。
[3] 左龍霞《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如何滲透寫作技巧》,《情感讀本》2018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