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陽紅
江西省萍鄉(xiāng)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檢驗科,江西萍鄉(xiāng) 337000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種肝臟炎癥性疾病,主要由免疫反應異常所引起,病程呈慢性進行性發(fā)展。目前對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發(fā)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確,但臨床認為遺傳易感性為誘發(fā)該疾病的主要因素,而其他因素可能能夠在遺傳易感性的基礎(chǔ)上引起機體的免疫耐受機制受損,導致針對于肝臟自身抗原產(chǎn)生免疫反應,最終破壞肝細胞,造成肝臟組織炎癥性壞死,且病情可逐漸發(fā)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因此,對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對改善病情,提高預后具有重要意義。大多數(shù)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通常無明顯特異性臨床表現(xiàn),且臨床以往對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認識不夠深入且檢測手段較為有限,極易與病毒性肝炎等其他疾病相互混淆,從而延誤對患者的最佳救治時間[1-2]。臨床通常采用常規(guī)生化檢驗方法對患者進行診斷,但多種因素均會對檢驗結(jié)果造成不良影響,而血清自身抗體檢驗方法在臨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3]?;诖耍狙芯刻接懽陨砻庖咝愿窝谆颊哐蹇购丝贵w(ANA)、肝腎微粒體抗體(LKM)、抗髓過氧化物酶抗體(PANCA)、抗平滑肌抗體(SMA)聯(lián)合抗可溶性肝抗原抗體(SLA)水平的變化情況,并分析其臨床意義,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9年12月~2020年2月在萍鄉(xiāng)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接受治療的3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作為觀察組,并選取同期在本院治療的30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作為對照組,行常規(guī)健康體檢的健康人群30例作為健康組。觀察組中,男9例,女21例;年齡32~58歲,平均(43.68±3.54)歲。對照組中,男11例,女19例;年齡31~57歲,平均(43.62±3.51)歲;體重指數(shù)17~26 kg/m2,平均(21.17±1.28)kg/m2。健康組中,男10例,女20例;年齡33~58歲,平均(43.71±3.56)歲;體重指數(shù)17~27 kg/m2,平均(21.27±1.29)kg/m2。三組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患者有高γ-Gl 血癥或免疫球蛋白G(IgG)升至2 g/dL 以上;②患者有完善的臨床及影像學資料。排除標準:①有精神疾病史者;②合并心、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
三組入選者均進行常規(guī)生化指標檢驗及自身抗體指標檢驗。首先進行常規(guī)生化指標檢驗,采用AU5800 全自動生化免疫分析儀[貝克曼庫爾特商貿(mào)(中國)有限公司,型號:AU5800]對丙氨酸轉(zhuǎn)氨酶(ALT)、天冬氨酸轉(zhuǎn)氨酶(AST)、直接膽紅素(DBil)、總膽紅素(TBil)進行檢測評估。采集清晨空腹肘靜脈血5 mL 進行自身抗體指標檢驗,離心完畢后取上清液待檢。ANA、SMA、PANCA 采用歐蒙間接免疫熒光法檢測,LKM、SLA 采用亞輝龍免疫印跡法檢測。
比較三組常規(guī)生化檢驗指標結(jié)果及血清ANA、SMA、PANCA、LKM、SLA檢測陽性率。陽性判定標準:ANA≥1∶40;LKM≥10;SMA≥1∶10;PANCA≥1∶10[4];SLA 采用免疫印跡法進行檢測,按照說明書操作,用標準對照條帶圖比對特定區(qū)域條帶結(jié)果,觀察到清晰明確著色帶為陽性結(jié)果。
采用SPSS 24.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的ALT、AST、DBil、TBil 水平高于健康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ALT、AST、DBil、TBil 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三組常規(guī)生化檢驗結(jié)果的比較(±s)
表1 三組常規(guī)生化檢驗結(jié)果的比較(±s)
與健康組比較,aP<0.05
組別 ALT(U/L)AST(U/L)DBil(μmol/L)TBil(μmol/L)觀察組(n=30)對照組(n=30)健康組(n=30)F值P值138.51±87.30a 134.62±62.89a 45.72±11.76 21.163 0.000 129.08±98.25a 128.39±91.68a 46.15±12.23 11.238 0.000 64.52±49.75a 65.62±48.73a 6.85±0.94 20.970 0.000 136.63±106.82a 136.68±106.94a 21.94±5.78 17.255 0.000
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的血清ANA、SMA、PANCA、LKM、SLA檢測陽性率高于健康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血清ANA、SMA檢測陽性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PANCA、LKM、SLA檢測陽性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三組自身抗體檢驗結(jié)果陽性率的比較[n(%)]
自身免疫性肝炎于任何年齡段均可發(fā)病,但主要常見于40歲以上的年齡群體,且女性多于男性[5-6]。該疾病患者發(fā)病后會出現(xiàn)黃疸、肝膽區(qū)域疼痛、身體消瘦等多種臨床表現(xiàn),且少數(shù)患者還會存在大便顏色改變、吐血等癥狀。
由于自身免疫性肝炎起病隱匿,且目前臨床對該疾病的認識有限,檢測方法較少,加上該疾病具有和病毒性肝炎相似的臨床表現(xiàn),極易發(fā)生誤診,錯過患者的最佳治療時間,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發(fā)展,對患者的生命健康產(chǎn)生較大的不良影響。同時,自身免疫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兩種疾病的治療方法差異較大,如免疫抑制劑對自身免疫性肝炎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但該藥物會加重病毒性肝炎的病情,而α-干擾素對病毒性肝炎的治療效果較好,但會促進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惡化[7-8]。因此,對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早期診斷與盡早治療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有研究表明,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存在自身抗體,且血清中的抗體水平通常較高,十分利于臨床對自身免疫性肝炎進行診斷,但常規(guī)生化指標水平與其他類型的肝炎病程無較大的差異,提示常規(guī)生化檢驗指標在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鑒別診斷價值并不突出。一種自身免疫疾病可檢測出多種自身抗體,檢出一種抗核抗體又可涉及多種相關(guān)的自身免疫疾病,故臨床通常需同時參考多項免疫指標,并與臨床表現(xiàn)和其他輔助檢查綜合分析后,最后得出診斷結(jié)果[7-10]。
ALT、AST、DBil、TBil是檢測肝 功能的4種常規(guī)指標,其中ALT可存在于各種細胞中,以肝細胞中含量最高,正常狀態(tài)下,ALT只有少量會被分泌至血液中,但在各種病毒性肝炎、藥物中毒性肝細胞壞死時,ALT 會被大量釋放至血液中;AST 主要分布于心肌組織中,在肝臟、骨骼中也可見,正常狀態(tài)下,血清中的AST水平較低,但相應細胞受損時,細胞膜通透性提高,細胞漿內(nèi)的AST 會被釋放至血液中,導致其血清水平提高。當AST 或ALT水平>1時,則提示肝實質(zhì)的廣泛性損傷,預后欠佳。DBil是由間接膽紅素進入至肝臟組織后,葡萄糖醛酸基轉(zhuǎn)移酶的作用與葡萄糖醛酸相互結(jié)合后生成的,可溶于水,且可與偶氮試劑直接反應,能夠經(jīng)腎隨著尿液排出體外。當DBil 水平升高時,則提示經(jīng)肝臟組織處理后,DBil 從膽道排泄發(fā)生異常。TBil是DBil 和間接膽紅素的總和,肝臟組織對TBil 的代謝發(fā)揮著關(guān)鍵性作用,包括肝臟細胞對血液中間未結(jié)合膽紅素的攝取、結(jié)合和排泄三個過程,其中任何一個過程發(fā)生障礙,均可引起膽紅素在血液中堆積存留,出現(xiàn)黃疸。此外,ANA、LKM、PANCA、SMA、SLA是自身免疫反應中的5種參考指標,其中ANA是屬細胞核內(nèi)部DNA、RNA、蛋白及其分析復合物的一種自身抗體,能夠與動物細胞核發(fā)生反應,從而對各種細胞核組進行有效識別,可見于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中[9-10]。PANCA是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的一種生物標記物,在正常情況下為陰性,但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會為陽性[11-12]。LKM為血清學指標,可有效對Ⅱ型自身免疫性肝炎進行診斷[13-14]。SLA 也是一種自身抗體,在對自身免疫性肝炎進行診斷時,具有極高的特異性[15]。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的ALT、AST、DBil、TBil 水平高于健康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ALT、AST、DBil、TBil 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及對照組患者的血清ANA、SMA、PANCA、LKM、SLA檢測陽性率高于健康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血清ANA、SMA檢測陽性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PANCA、LKM、SLA檢測陽性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提示采用血清ANA、SMA、PANCA、LKM 聯(lián)合SLA檢測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準確性較高,可有效區(qū)分疾病類型。
綜上所述,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血清ANA、SMA、PANCA、LKM、SLA 水平均有明顯變化,且各自對自身免疫性肝病均有一定陽性檢出率,聯(lián)合檢測血清ANA、SMA、PANCA、LKM 與SLA可能對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診斷有一定指導價值,有助于臨床區(qū)分自身免疫性肝炎及病毒性肝炎等其他肝炎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