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金陵中學 崔充博
支架代表了對學生的支持和支撐。在英語應用文寫作教學中,即指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輔導、指導和幫助。教師在英語課堂中結合問題節(jié)點,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搭建腳手架,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策略性思考,促進學生語言思維潛力、寫作技巧和自主探究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和提升。支架式教學重視學生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師在輔助引導的同時,要正確評估學生的學習水平,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中,跨過“最近發(fā)展區(qū)”,實現(xiàn)自我知識經(jīng)驗的建構。寫作本身是一個復雜的語言交際和心理認知過程,教師在支架式應用文教學中,要為學生自主理解知識提供一種情感概念框架,引導學生在問題的進一步解決中,提高自身的文化意識和理解能力。
例如,在應用文寫作訓練中,教師為學生設置“Let's Ride Bicycles”演講比賽情境,要求學生自主撰寫一份演講稿,然后,結合學生“最近發(fā)展區(qū)”建立寫作概念框架,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擴展思維,掌握應用文的寫作要點、寫作格式、開頭、結尾的寫作技巧,讓學生在樹立正確寫作模式和表達意識的基礎上,直擊主題,表明觀點:“My name is XX,I’m from XX school./Today my topic is.../Good morning everyone!Allow me,first of all,on behalf of all present here.to extend our warm welcome./A Ladies and gentlemen,I feel very much honored to have a chance here to make a speech on...”應用文體寫作結構較為固定,學生可以在概念主題框架和語篇結構啟發(fā)下,快速形成寫作構思。在此,教師要借助教學支架豐富語言內(nèi)容,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確定與給定概念有關知識節(jié)點,讓學生在獨立探索中持續(xù)攀升。教師:“請看綠色出行及環(huán)境保護的公益宣傳畫?!睂W生:“‘交通擁堵’‘汽車尾氣’對環(huán)境造成了嚴重影響?!苯ㄗh學生思考、記錄、總結需要使用的句型、單詞、短語,如“Petrol,living standard,vehicle,fuel,gas,as far as I am concerned”“as is known to all”讓學生在建議式支架的輔助下,拓展思考,清晰地梳理知識脈絡,自主完成建構,體會到綠色交通方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支架是支撐、支起引導、輔助教學形式。教師要通過合理的評價和科學的指導,以問題推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學習進程,鼓勵學生獨立探索,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認知水平發(fā)展、提升,實現(xiàn)自我知識構建,幫助學生結合文本知識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經(jīng)過自己的思維過程,匯集精力于突破口,找到預設問題答案。
支架式教學以維果斯基“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為基礎,強調(diào)課堂中“基于問題”的探究學習方式。因此,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之間互助合作的精神,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探究興趣,讓學生在支架的輔助下,快速、清晰、明確梳理主線,交代時間、地點、人物、經(jīng)過和結果等。教師在課堂要關注學生思考細節(jié),注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的有效性,指導學生思考并檢查語法句法運用是否正確?文章邏輯表達是否連貫?讓學生能在學習任務的驅動下,帶著疑問、目標、興趣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經(jīng)歷知識的建構過程成。
例如,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寫一封建議信,首先簡明、扼要地向學生講解傳遞建議信的寫作結構,目的:“Perhap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helpful.”“I’m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asking for my advice on…”建議:“I'd like to suggest that...If I were you,I would...You'd better do.../not do...”篇尾:“I hope these suggestions will be of use to you.”提出希望采納建議,并祝福。教師在學生掌握寫作結構、要求、目的等相關要點的基礎上,可為學生搭建交互式支架,讓學生在交流中增強對“建議信”的句型、連接詞的靈活應用。教師在課堂要為呈現(xiàn)核心問題:“你知道哪些‘建議信’寫作常用句型?”鼓勵學生在交流中說一說“建議信”開頭段常用句式和套話,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說出常用句型和套話“I really hope that..”“What about...?”讓學生在動態(tài)性評價、探索、交流、互動、總結、回顧、反思中,掌握“建議信”寫作技能。
教師在英語課堂中要鼓勵學生之間互助合作,引導學生在主題任務的驅動下經(jīng)歷知識的建構過程。同時,教師要利用具有層次性、關聯(lián)性的問題,向學生提供支架,引導學生的寫作思維向深處攀爬。讓學生在獨立自主的相互評價和體驗中,逐步實現(xiàn)語言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的深度發(fā)展。
教師在支架式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對自己寫作中存在的問題,不斷進行反思,讓學生在自我監(jiān)控、自我評價中獨立探索、創(chuàng)新。在實踐性支架教學中,教師結合學生特征和學習能力,引入典型案例,明確學習的目標和方向,指導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體驗中,實現(xiàn)自我經(jīng)驗的建構。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新穎觀點和創(chuàng)新思維表達進行鼓勵,促進學生探究意識形成,讓學生在深刻感知與體會應用文寫作趣味基礎上,對英語知識進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
例如,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經(jīng)驗和未來方針,實時分解學生的行為,指導學生借助實踐來理解知識。如,學生在寫作時經(jīng)常會用到“Dear Teacher,Your student”的句式。但這種語言交際并不合乎英語的禮貌原則。在英語文化中,人們不喜歡從稱呼中透露個人信息。因此,思維方式和寫作文化的不同,會使學生出現(xiàn)語用失誤。教師在支架教學中,要設計具有層次性和關聯(lián)性問題,利用典型案例向學生提供支架并向深處攀爬,讓學生在螺旋式的探究與思考中,自主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主動建構知識體系,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和自主建構過程。
總之,教師在設計支架框架的過程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實踐生活經(jīng)驗角度出發(fā),鼓勵學生在多角度、多層面分析思考,清晰地梳理知識框架,讓學生在提高寫作能力的同時,有效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思維的綜合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