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人憲
天下形形色色的殘疾人都是不幸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度里,形形色色的殘疾人又是幸運的。尤其在新時代,沐浴著黨恩的殘疾人們,心靈和生活受到黨和政府無微不至的關懷,這從“陽光家園”助殘活動的項目中充分地體現(xiàn)了出來。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參與了助殘一日行。這一天的目標是官屯鄉(xiāng)葡萄村的四戶殘疾人家庭。
經(jīng)過近兩小時的顛簸風塵仆仆進入到葡萄村頭第一家服務對象家。女兒叫我坐車里別跟著去了,因為服務對象家車到不了門前,望不見房子,這家人在哪里?在云遮霧障的樹林深處。等了近一個半小時,才見女兒他們汗淋淋的回到車上,臉上不見疲憊,卻每個人都笑盈盈的分享:今天太高興了,上次來這個服務對象不配合,不讓我們給他洗頭,也不換衣服讓我們洗,再要求一下差點就被他激動的發(fā)病打了,但今天他特別配合,感覺他的二級精神殘疾病好多了。
精神殘疾?不就是精神病嗎?
說著話,大約一小時車程后,女兒一行三人帶著我來到第二戶服務對象家。這家人在得高,從陡陡的山坡上小心地避讓著梭腳石上來,越爬越高,越爬越高。在路邊的一小塊空地的一棵樹下,朱師傅把車子恰到好處地從左側靠上去停穩(wěn)。下車來,我前有人拉后有人推地跟著走進一戶人家,門前沒有院墻,沒有大門,原來,這里已是葡萄村的最高處。舉目回顧,一兩百戶村民的房屋雜亂無序的盡收眼底。我站的地方,一步跨上臺階就是兩小間住房,打了水泥地面,窄窄的堂屋正中貼著習主席像。見到幾個人提來的香油、大米、紅糖、衛(wèi)生紙?zhí)?,主人不陌生,知道是助殘的來?當即把今天的服務對象、一個三四十歲的男人拉來坐在簡陋的沙發(fā)上,男人“嘿嘿”地裂嘴笑著。
幾個人輕言細語的哄著男人,請他伸出手量血壓,剪指甲,詢問他近來幫家里做些什么事?男人有時答非所問,有時閉口不言,還是他母親代答:比去年好多了,剛住院回來,不太往外跑了,喊著點會掃掃地之類的做點事。小朱師傅拿出理發(fā)工具一比劃,這男人就坐正了,聽話地讓小朱給他理發(fā)。
同時,小高和女兒拿出家里帶來的毛巾,到她家院子里的水管上接了水,為她家窄而簡陋的堂屋清掃、收拾、整理、擦抹做居家保潔服務。我很欣慰,女兒因為工作忙,長期住在樂養(yǎng)中心,基本沒有時間回家,很沒時間做家務的她居然手腳那么麻利。小高邊收拾邊問主人,這個還要嗎?那個放哪里,短短四十幾分鐘,這個進門時凌亂不堪的家庭變得窗明幾凈,物品整齊,看著順眼舒服多了。
我問女兒,他們這樣的家庭,你們費力地幫他們收拾半天,能保持多久?完全沒有用嘛!女兒說,這是國家的大愛,讓生活在最底層的各類殘疾人能感受到政府的關愛,享受到被尊重的快樂,國家強大了,政策好了,給到專項資金由我們來幫這些人打理下生活,讓他們在干凈整潔的環(huán)境中生活一段時間都是好事,能做一點是一點。女兒的話讓我深思。
踱步到院子里,這戶人家的兩小間住房明顯是由崖壁而建。沿壁右倒,順著崖壁的走向,是一間木跺房,大約是養(yǎng)個豬什么的。再右,是一間瓦片房,兩只半大羔羊哼叫著;再右,一間棚欄內(nèi)一只半大狗搖著尾巴干望著我們,不叫不咬。女兒悄悄告訴我,這家是個智障——俗話說的“老憨人”。因為這個智障人沒有能力打工、做農(nóng)活,家里有些貧困。出人意外的他家有個體格健全的兄弟,并且在狹窄的屋前有一張用于運輸?shù)拇笕嗆?。我問,你這車從哪里開下村子里去,同行的老王說:就從這條坡路上退著下去呀?我佩服這人的本領,居然能把三輪大車在這么高、這么陡的山間坡道上開上開下。這個智障者家屬于葡萄村羅家組。還好,他有母親、有兄弟的照顧。
到這里,我想贊美一下我們這位駕駛員小朱。他聰明能干,早年時到西藏當過兵,在邊地艱苦的環(huán)境中磨練過。復員后,練得一手嫻熟的駕駛技術。到樂養(yǎng)中心工作后是個多面手,還特別有愛心,帥帥氣氣的小伙子不嫌臟、不嫌病的給各種殘疾人洗頭、理發(fā)、做心理輔導……理發(fā),從學理馬啃頭,到像模像樣的理各式發(fā)型。開車穩(wěn)而靈巧。每到一處,三言兩語就與人熟套了。在每個村寨,他有不少彝族朋友,大家都記得他,記得他幫助過太多有困難的人。多個朋友多條路.在山高箐深的山鄉(xiāng)開車,說不定什么時候就得求人幫助了。我不得不說,這是一種能力,一種不可估摸的能力!
服務完兩家人,已是中午兩點多,大家都感覺餓了,找了個樹蔭處,拿出早晨準備的水、麥粑粑,小高還準備了豆瓣醬,津津有味地吃午飯。大家嘻嘻哈哈的說笑著,分享著每一家助殘的快樂,說到某家時,小高說我答應過山坡那個大叔去他家時給他帶盒彩筆和墨汁,他寫字畫畫需要。小朱說對了對了,馬游有個17歲的女孩需要衣服和隔尿墊,她天生腦癱,父母照顧她太艱難了,屋里總是一股異味。我問這幾個陽光的年輕人:每天這么辛苦,吃個早餐出來就要到天黑才回去,每天中午都這樣對付吃飯,沒有覺得苦嗎?女兒說,和這些殘疾人相比,我們太幸運了,我們健康,有家庭,有工作,有成就感,能幫助到他們感覺很快樂,怎么會覺得苦呢?
吃完午飯,大家相互催促著,再耽擱就完不成今天的計劃了。大約一兩小時后,來到第三家服務對象家。眼前豁然開朗,在一片緩坡上,有一排十來家由政府統(tǒng)一規(guī)劃、資助貧困家庭建蓋的住房。乍一看還以為來到了別墅區(qū),每家門前都有統(tǒng)一的綠化帶長勢喜人,一棟一棟的小樓排列整齊。我不禁感嘆,國家真是太強大了,能夠讓社會最底層的人享受到如此好的居住條件,要是沒有政府的關懷,有些人可能幾輩子都不可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
大門沒有上鎖,聽見有人喊,主人答應著,明顯聽到拐杖踢踏聲從屋里傳出來。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干凈的水泥澆灌的小院子,院子里開著燦爛的太陽花,月月紅,把一個家襯托得一下子充滿了生氣。南有自來水、北有農(nóng)具、房頂上有太陽能,相當現(xiàn)代化??吹贸鰜砼魅艘欢ㄊ乔趧诘模参锞?,干凈清爽。我感嘆,官屯這偏僻的萄萄村,距縣城偏遠,勤勞奮發(fā)的彝族同胞的居住條件、生活設施,與縣城差別實在是不大。
這是個退伍軍人,因病致殘。腦梗后右上、下肢體受限,生活難以自理。大家和他促膝談心,鼓勵他加強鍛煉,盡量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既當鍛煉又為家庭減輕負擔。談著談著,一個小時過去了,這個46歲的漢子眼里噙著淚花說:真想不到你們能陪我說話,開導我找回信心,死多少回的心都有過啊,一天在家里出不了門,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吃飯都要等老婆從地里回來做,沒用啊……今天,我覺得生活有希望了。送大家出來,他遠遠的拄著拐目送。
在高而陡峻的山道上,我問,現(xiàn)在去哪里?小朱遙指深箐里窄如腰帶的橫路說:去何家組。車子下到半山坡,與一輛挖掘機相遇,挖掘機爬上山坡上讓道。到了何家村路邊第一家就是我們要去的一位精神殘疾人家??吹贸鲞@家主人非常能干,院子里六格新房,因地制宜順山而建。服務對象這一久身體不錯,到親戚家去了。
大家為這家做完居家保潔出來,卻意外的發(fā)現(xiàn)車子左前輪沒氣了,原來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輪子被劃破了。怎么辦呢?好在這家的主人說,不要緊,我家女婿是玩機械的,就在對面村子里,我叫他過來
幫忙。說是對門女婿家,其實,由這邊下到箐底,再由箐底爬上路,一下一上,極其費力。
這時正是下午三點多。女兒問我餓不餓,我說天亮吃碗早點到現(xiàn)在,說不餓是假話,但我能陪你們餓。女兒說,我們出來每天只能完成任務后回城里才吃一頓飯,只能堅持一下了。由于工具有限,鼓搗到五點多,車輪才換好。主人家飯熟了,畢竟是餓了一天,老叟我居然也吃了三破飯。我悄悄叫女兒多付點伙食費。女兒卻說:"來彝家吃飯,主人是從來不要錢的,付什么伙食費呀!他們會生氣的。
太陽快下山了。謝過熱情的主人,一上車,小朱熟練地加速開車,不一會大家都疲倦的睡著了,睜開眼睛時已是華燈初上,快九點鐘了。
這就是跟女兒到葡萄村助殘的一天。這一天頗多感慨,首先,改變了我對山鄉(xiāng)的認識,在黨的富民政策下,尤其在全國取得脫貧攻堅的偉大勝利后,葡萄山鄉(xiāng)發(fā)生了歷史巨變。彝族同胞能勤勞奮發(fā),家家新房新貌,生活富裕,幾乎每個自然村都通了公路,生產(chǎn)生活條件大大改善,城鄉(xiāng)差距縮小,整個社會和諧安定,真正的形勢大好。
陽光家園工程的實施,實在是黨和國家關愛殘疾人生活和心靈的具體體現(xiàn)。托養(yǎng)中心作為陽光家園計劃的實施者,這個任務雖然艱辛,但很光榮。是你們把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送到殘疾人及其家屬心中,我親歷目睹了你們對殘疾兄弟姐妹那份不嫌不棄的那份愛心,盡心盡力為他們周到地服務。在馬游村,當我聽說一位精神殘疾人終年用鐵鏈鎖著時,我想,一個人來到世上,誰愿意這樣的方式生存?尤其是那個腦癱的姑娘,她父親把她半抱半拖到堂屋沙發(fā)上時,她不由自主地栽倒在地,她本該是個談婚論嫁的花季少女,卻成了個皮包骨頭嘴歪眼斜的廢人,當她翻起眼睛斜看我們那一眼,多少哀怨和無奈實在令人心疼。而這些人,被國家、政府重視和關愛又是多么的幸運!
親愛的女兒,看看形形色色的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想想在同一片藍天下的我們,我由衷地感到幸福和滿足。我贊美和支持你們——陽光家國計劃的服務實施者。去吧,去為殘疾兄弟姐妹們服務,關心他們的生活,關懷他們的心靈,給她們點燃希望的烈火,幫助她們在新時代里幸福她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