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曾鞏的“文章經濟學”探討

    2021-01-06 06:50:06曾祥芹
    天中學刊 2021年1期
    關鍵詞:曾鞏文章經濟

    曾祥芹

    曾鞏的“文章經濟學”探討

    曾祥芹

    (河南師范大學 文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7)

    “文章經濟學”是文章學與經濟學的交叉學科,它既是“應用經濟學”的分支,又是“文章社會學”的分支。曾鞏論及經濟的文章有120余篇,其中的經濟思想包含“重農富民、通商惠民、節(jié)用裕民、賑災恤民、貨幣利民、基建安民、評佛憂民、祈天順民”八項,內容相當豐富;其文章寫、讀所遵循的經濟法則有“作文應需、言語簡約、結構謹嚴、體式多變、意旨純正、事料典型、情感中和、寫讀得益”八條,凸顯文運生產價值?!敖泧鴿馈笔窃栁恼陆洕鷮W的靈魂,既蘊經濟倫理哲學,又歸政治經濟學科,更具社會實踐品格。

    曾鞏;文章經濟學;文章經濟思想;寫讀經濟法則;經國濟世

    一、“文章經濟學”是文章學與經濟學的交叉學科

    從文章對經濟的作用看,“文章經濟”是通過文章寫、讀而運行的經濟,它要使“文章產業(yè)化”,促進國民經濟的增長;從經濟對文章的反作用看,“經濟文章”要求用最經濟的言語結構表達經國濟世的豐厚情思,促進文章文化的繁榮。文章的寫、讀運行具有精神生產和再生產的產業(yè)性質,文章的供、銷流程又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商品二重性質。文章作者、讀者組成了社會書面文化產業(yè)的主力軍。

    經濟發(fā)展需要文章傳播信息,文章寫讀要求遵循經濟法則。文章與經濟辯證結合的“文章經濟學”,既是“應用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又是“文章社會學”的一個分支。在紀念曾鞏誕辰1000周年之際,探討北宋曾鞏的“文章經濟學”建樹,不論對了解古代的文章經濟史,抑或對構建現(xiàn)代的文章經濟學,都具有不可忽視的借鑒意義。

    二、從曾鞏寫作年表看其“經濟文章”的產量

    李震的《曾鞏年譜》[1]提供了曾鞏一生(1019―1083年)的寫作年表。從中清理曾鞏關于經濟的文章可分三類:一是全篇專論經濟問題的;二是篇中涉及經濟思考的;三是祈文抒發(fā)經濟情懷的。茲根據(jù)《曾鞏集》[2]和《隆平集》[3]以及未錄佚文,分類依序羅列篇名如下:

    (一)專論經濟問題的文章(51篇)

    曾鞏25歲(1043年)寫《論貧》,26歲(1044年)寫《議茶》《議酒》《財用》《兵乘一》《議錢上》《議錢下》《議倉》《黃河》,29歲(1047年)寫《繁昌縣興造記》,30歲(1048年)寫《菜園院佛殿記》《鵝湖院佛殿記》,31歲(1049年)寫《邊糴》《常平倉》《佛教》《正量衡》《水災》《汴水》《管榷》《錢幣》《賦稅》《俸祿》《折中倉》《榷易》《左藏》《漕運》《屯田》《水利》《黃河》《平糴》《義倉》《茶》,40歲(1058年)寫《時俗辨》,50歲(1068年)寫《瀛洲興造記》《廣德軍重修鼓角樓記》《救災議》,51歲(1069年)寫《廣德湖記》《越州鑒湖圖序》,54歲(1072年)寫《齊州北水門記》,57歲(1075年)寫《襄州宜城縣長渠記》,60歲(1078年)寫《福州擬貢荔枝狀并荔枝錄》,61歲(1079年)寫《越州趙公救災記》,62歲(1080年)寫《移滄州過闕上殿剳子》《請令長貳自舉屬官劄子》《請令州縣特舉士剳子》《議經費劄子》《再議經費劄子》,63歲(1081年)寫《勸農詔》。還有未錄的佚文《越州論開浚鑒湖狀》《論常平三等糶糴斛斗不便狀》。

    (二)涉及經濟思考的文章(23篇)

    25歲(1043年)寫《分寧縣云峰院記》《兜率院記》,26歲(1044年)寫《上歐陽舍人書》,31歲(1049年)寫《添兵》《金山寺水陸堂記》,37歲(1055年)寫《為治論》《唐論》,41歲(1059年)寫《敘盜》,42歲(1060年)寫《庫部員外郎知臨江軍范君墓志銘》,50歲(1068年)寫《贈職方員外郎蘇君墓志銘》,51歲(1069年)寫《熙寧轉對疏》,59歲(1077年)寫《江州景德寺新戒壇記》《洪范傳》,63歲(1081年)寫《再乞登對狀》,64歲(1082年)寫《制誥》232篇,含經濟擬詞《吳居厚京東轉運副使呂孝廉轉運判官制》《戶部尚書制》《戶部侍郎制》《屯田制》,草創(chuàng)《隆平集》20卷,含經濟史料“會要”(如《節(jié)儉》《河渠》)若干篇和財政官員(三司使)“傳記”(如《宰臣》中的《王欽若》《丁謂》等以及《參知政事》《侍從》中的理財之人事)若干篇。

    (三)抒發(fā)經濟情懷的祈文(47篇)

    曾鞏求雨、謝雨、謝晴、謝雪的祈禱文達47篇。41歲(1059年)寫《太平州祈晴文》,54歲(1072年)寫《泰山祈雨文》《泰山謝雨文》,55歲(1073年)寫《泰山祈雨文》《岳廟祈雨文》《襄州岳廟祈雨文》《大悲祈雨文》《襄州諸廟祈雨文》,56歲(1074年)寫《薤山祈雨文》《邪溪祈雨文》《諸寺觀謝雨文》《邪溪謝雨文》《薤山謝雨文》《諸廟謝雨文》《五龍?zhí)闷碛晡摹贰鹅`溪洞祈雨文》《又大悲祈雨文》《諸葛武侯廟祈雨文》《諸廟祈雨文》《薤山祈雨文》《諸寺院謝雨文》等,57歲(1075年)寫《諸廟祈晴文》《謝晴文》《諸廟謝雨文》,58歲(1076年)寫《洪州諸寺觀祈晴文》《諸寺觀廟謝晴文》《諸寺觀祈雪文》《諸寺觀謝雪文》,60歲(1078年)寫《諸廟禱雨文》《謝雨文》《題禱雨文后》《夜出城南禱雨》,61歲(1079年)寫《諸廟祈雨文》《諸廟謝雨文》等,62歲(1080年)寫《諸廟祈雨文》《諸寺觀祈雨文》《諸廟春祈文》《祭土祈雨文》《祭五方龍祈雨文》《太清明道宮祈雨文》《諸廟謝雨文》《諸寺觀謝雨文》等。這些貌似迷信的祈文順應了災民的意愿。

    綜上可見,曾鞏的“經濟文章”多達121篇,在曾鞏849篇文章作品中占了一個不可小覷的比重。

    三、曾鞏“經濟文章”中的經濟思想相當豐富

    通讀以上121篇“經濟文章”,發(fā)覺曾鞏的經濟思想全面而豐富,可以分述八點。

    (一)重農富民

    曾鞏最早寫的《論貧》就提出“古者有常農無常兵,今也有常兵無常農”的問題,建議“莫若擇曠田,募今投而為兵者伍而耕,暇而隸武,遞入而衛(wèi)……不先此,吾不識其能為治也已”①。《議茶》:“農桑貢賦,王道之本也;管榷雜稅,王道之末也。善為國者,重其本而輕其末,不善為國者反是。”正式亮出“以農為本”的思想。《屯田》凸顯“修耕屯之業(yè)”“內益蓄積”“并農兼務”的良策;《屯田制》頒布“率屯戍之兵,服畎畝之事,所以益邊省饋,佐國裕民”的政令。最晚寫的《勸農詔》可視為曾鞏農本思想的總結:“夫農,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業(yè),莫重焉?!敝赋鼋鉀Q衣食來源的農業(yè)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從政者要“不違其時,不奪其力以使之,明時之因析以授之,差地之腴瘠以處之,春省耕、秋省斂以助之”,“朕自承天序,內重司農之官,外遣劭農之使。為之馳力役,均地征,修水利。……要使緣南畝之民,舉欣欣然樂職安業(yè),恰于富足,稱朕意焉”。顯然,其“重農”旨在“富民”。

    (二)通商惠民

    曾鞏的“重其本而輕其末”是比較而言的,他雖持“農本商末”觀,但他并不輕視商業(yè),不抑制私商發(fā)展,而是強烈反對朝廷的禁榷制度,尤其非議對茶、酒、鹽的征榷。《管榷》批評宋初弛禁政策造成許多弊端:“兵籍既眾,他費稍稍亦滋,錮利之法始急。于是言礬課則劉熙古,深茶禁則樊若水,峻酒榷則程能,變鹽令則楊允恭,各騁其意,從而助之者寖廣。自此山海之入,征榷之筭,古禁之尚疏者皆密焉,猶不能以為足也。”《議茶》說:“管榷之利,茶其首也……以今觀之,則禁者誠非,而通者誠是也……今若普治天下,均其常法,上則蓄之以大局,下則通之于商人?!薄蹲h酒》講榷酒的歷史淵源,主張“京都之內則宜遵舊常之法,天下郡國則宜通閩蜀之制。無損于課而課以之眾,不煩于刑而刑以之省??梢詫收?,可以消爭心”?!度兑住贰笆贾萌兑字畧觥保尅昂M庵畤嗤P市,犀象珠璣百貨之產,皆入于中國”。曾鞏揭露禁榷之弊,張揚通商之利,均以惠民為準繩。

    (三)節(jié)用裕民

    曾鞏論理財有幾個名篇?!敦斢谩分赋觯骸败髑溲愿粐?,曰‘節(jié)用裕民而善藏其余,節(jié)用以禮,裕民以政。’……所謂裕民者,取之有制,使之優(yōu)厚之謂也。所謂節(jié)用者,使之出入有度,足以相掩之謂也。善哉!荀卿言富國而先及民者,知本歟!”該文宣示了富國必先裕民的理財總則,剖析“國用民力”不足的三種原因即“天時之水旱,兵食之多冗,管榷之未通”,采取相應的三條措施“乘豐而儲備,利商而通貨,練兵而去冗”?!蹲h經費札子》根據(jù)“量入而為出”的理財原則,征古引今,以漢唐為例,用具體數(shù)據(jù)作算賬式的論述,進一步揭示“節(jié)用致富,無節(jié)致貧”的經濟規(guī)律:“用之有節(jié),則天下雖貧,其富易致也……用之無節(jié),則天下雖富,其貧亦易致也?!薄秴蔷雍窬〇|轉運副使呂孝廉轉運判官制》說:“求于民者約而財用贍?!贬槍Ρ彼畏e貧積弱的根源之一“三冗”問題,曾鞏提出“去冗官、去冗費、去冗兵”的經濟改革措施。《再議經費劄子》曰:“皇祐、治平歲入,皆一億萬以上,而歲費亦略盡之。景德官一萬余員,皇祐、治平皆三萬余員;景德郊費六百萬,皇祐、治平皆一千萬以上,是二者費皆倍于景德。使皇祐、治平入官之門多于景德者,可考而知,皇祐、治平郊費之端多于景德者,可考而知,然后議其可罷者罷之,可損者損之,使歲入如皇祐、治平,而祿吏、奉郊之費同于景德者,則二者所省蓋半矣。則又以類推而省之,以歲入一億萬計之,所省者十之一,則歲有余財一萬萬,所省者十之三,則歲有余財三萬萬,以三十年之通計之,當有余財九億萬,可以為十五年之蓄。自古國家之富,未有及此也?!边@個節(jié)用以致富的理財主張,曾得到宋神宗的贊賞。

    (四)賑災恤民

    曾鞏文章多次提出“乘豐而儲備”“善藏其余”的備荒措施?!读x倉》:“使歲穰輸其余,歲兇受而食之?!斌w現(xiàn)了“聚谷于眾,年豐則取之,民饑則與之”的思想?!哆吋e》:“建隆元年,以河北仍歲豐稔谷賤,命高其價以糴之?!薄冻F絺}》:“歲熟增價以糴,歲歉減價以糶,用賑貧民,復舊制也?!薄顿x稅》講降低租稅?!蹲h倉》說:“夫義倉……蓋始于隋而盛于唐者也。其道以賑乏為本,以恤民為先,以博施為法,以樂輸為率,以眾賴為便,以義和為名。各于其社樹之以倉,各令其民入之以谷。設其官守,嚴其戒令。豐歲則勸課而輸之,兇年則發(fā)徹而散之。不繁于刑而民樂從,不費于國而民無困。于上有救貧恤饑之政,于下無轉溝殞壑之苦。以言其濟施,則仁之厚者也;以言其輸入,則義之廣者也;以言其取與,則和之至者也?!辫b于義倉“前世所以恤民而后世所以暴民”,曾鞏主張“復隋唐之法而建其倉,探隋唐之本而行其義,則恤災弭患、安民泰俗無大于此者”?!毒葹淖h》針對“百姓暴露乏食”的災情,提出“破去常行之弊法,以錢與粟一舉而賑之,足以救其患,復其業(yè)”。如此“賜之以錢五十萬,貸之以粟一百萬石,而事足矣”,不僅耗費少,且“下戶常產之貲,平日未有及此者也。彼得錢以完其居,得粟以給其食,則農得修其畎畝,商得治其貨賄,工得利其器用,閑民得轉移執(zhí)事,一切得復其業(yè),而不失其常生之計……此可謂深思遠慮,為公家長計者也”,“此所謂審計終結,見于眾人之所未見也”。清人張伯行說:“讀子固此議,下為百姓計,上為公家計,大要存破除常法而速為之賑救,深思遠慮,無微不徹,真經濟有用之文,學者所當留心者也?!盵4]

    (五)貨幣利民

    錢荒問題是研究宋代貨幣史不可回避的問題。曾鞏在《錢幣》《議錢上》《議錢下》等篇里給予充分的闡釋。他認為造成錢荒的原因有七條:一是錢被兼并之家貯藏;二是銅錢使用價值減輕;三是薄利驅使盜鑄;四是浮費剝奪;五是海外用銅;六是邊豪之積;七是釋老之耗??梢?,曾鞏對錢荒的觀察有廣度和深度。他提出解決錢荒的對策有五法:一要“抑兼并”;二要“嚴法令”;三要“改輸錢為輸物”,“國家誠能止泉貨之運而若谷若帛,募富商巨賈致于塞下,使就取符于江淮京洛間,或泉或貨,雜支以償之。若此二三歲,而中國之泉不營而自給矣”;四要“反對造鐵錢”,“兼造鐵則國重其禁,重其禁則俗違其便,違其便則抵冒作而刑辟煩矣”;五要“反對鑄大錢”,認為此乃“迂遠之談,茍簡之謀”,將使錢法大亂,“民失其用則眾易其業(yè),易其業(yè)則困匱生而奸濫起矣”。曾鞏關于錢荒的思想是相當全面、很有見地的?!蹲h錢上》歷數(shù)當時私人鑄幣泛濫、幣制混亂導致民“有困窮耗費之苦”、國“無豐盈羨給之余”的弊端;然后提出“不若去四患而立四利。何謂四利?塞兼并一也,嚴法令二也,禁異物三也,節(jié)浮費四也。四利既立,四患可除。當今之宜,莫便于此”。這“去四患、立四利”的貨幣政策彰顯了其“利民”的宗旨。

    (六)基建安民

    曾鞏關于造城、筑臺、建寺、蓋樓、浚湖、修門、鑿渠的工程營造類文章有《繁昌縣興造記》《擬峴臺記》《金山寺水陸堂記》《瀛洲興造記》《廣德軍重修鼓角樓記》《齊州北水門記》《襄州宜城縣長渠記》7篇。作者贊“變因循、就功效”的縣令夏希道,夸營造“游觀美景”的晉國裴君、和尚瑞新,褒“以興壞起廢為己任”的知州李肅,揚“聚材積土、改而新之”的尚書錢、朱二公,稱“人無后虞、勞費以熄”的都監(jiān)張如綸、伸懷德,頌“知其山川于民之利害者”州官張環(huán)、縣令孫永,都在彰顯基建工程對百姓安居樂業(yè)的作用?!对街蓁b湖圖序》專論攸關國計民生的農田水利建設,先稱揚鑒湖“其利”“幾千年”,后因“盜湖為田”猖獗,“法令不行”而使“湖廢幾盡”;于是批駁“湖不必復”“湖不必?!钡闹囌?,重申“復田為湖”的對策,透露其“退耕還湖”的生態(tài)建設思想。其兩篇《黃河》言治水之法:“河宜散裂,仿于禹跡是當……宜博求能疏川浚河者,與之慮定,然后施工,則可以下安元元,上追禹績矣?!备癸@曾鞏治河防災的水利工程以“上追禹績”“下安元元”為高標。

    (七)評佛憂民

    曾鞏從經濟角度評論佛教的文章有7篇。如《分寧縣云峰院記》贊揚高僧道常治生事不廢,卓見成效,勤能稱俗?!抖德试河洝烦庳熒綒壈l(fā)膚,禁絕冠帶,不事產業(yè),侈靡風習,背離人倫?!渡蠚W陽舍人書》批評僧佛不搞生產,空耗民力,陳述三大時代急務之一是平佛教之患?!儿Z湖院佛殿記》訴說修建佛殿耗費國資之罪:“資其宮之侈,非國則民力焉……今是殿之費,十萬不已,必百萬也;百萬不已,必千萬也;或累累而千萬之不可知也。”《菜園院佛殿記》卻激賞僧徒辛苦經營、聚沙成塔的智慧:“凡有所興作,其人皆用力也勤,刻意也專,不肯茍成,不求速效,故善以小致大,以難致易,而其所為,無一不如其志者?!薄斗鸾獭方衣冻⒔o僧尼以免役免稅特權,僧侶地主財勢權勢劇增,故“建隆初,詔佛寺已廢于顯德中,不得復興……今一人耕,十人食,天下安得不重困?水旱安得無轉死之民?東南之俗,游惰不職者,跨村連邑,去而為僧,朕甚嫉焉,故立此制”?!督菥暗滤滦陆鋲洝贩Q許寺僧智暹“慨然以經營為己任,不舍其晝夜之勤”??梢姡柨缭?4年的評佛文章并非完全排佛,而是實事求是地對待佛教僧徒,有善則書,不惡不隱,完全是以經濟利害為衡量標準,有害則貶,有利則褒。他并不是拘執(zhí)不化的迂腐書生,而是關注經濟、知權達變的智者通儒。

    (八)祈天順民

    以文祈雨、謝雨、謝晴等活動,在靠天吃飯的古代農耕社會是一種民俗文化。怎樣看待曾鞏的46篇祈禱文,學界存在分歧。高國藩舉《邪溪祈雨文》《又大悲祈雨文》《諸廟謝雨文》等篇為例,認為“在唐宋八大家中,曾鞏恐怕是迷信思想最重的一個人”[5]。譚家健則認識相反:“曾鞏并不迷信,他寫這些祈禱文,表現(xiàn)出對災民的關切,也是為了順應民情,有如荀子《天論》指出的:‘天旱而雩,卜筮然后決大事,非以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為神?!瘜υ柎祟惻e措,應作如是觀?!盵6]筆者贊同譚家健的觀點,荀子的話是假托鬼神之道以教人,把曾鞏求雨、謝雨的祈禱文理解為迷信神靈,看成對民間的騙術就錯了?!耙晕闹病薄熬右詾槲摹痹摾斫鉃椤霸栍闷矶\文來表達對災民的關切,為了順應民情”,如此闡釋祈文比較貼切。這證明曾鞏繼承了荀子“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這也是曾鞏“畏天命,盡人事”(《洪范傳》)的自我表現(xiàn)。

    以上概述的曾鞏經濟思想八條,初具體系,無一不表露他的“民本”思想。

    四、曾鞏的文章寫、讀遵循文運的經濟法則

    文章寫作生產與物質產品的重復性生產不同,屬于非重復的創(chuàng)新性的精神產品生產,文章閱讀消費與物質產品的損耗性消費不同,屬于非損耗的增值性的精神產品的再生產。文章寫、讀的經濟性質和生產特點,決定曾鞏的“經濟文章”必須遵循寫、讀運行的經濟法則。經濟學講究“供求”決定“生產”。曾鞏寫過消閑自娛的詩,但絕少無病呻吟之文。他反對文牘主義,曾說:“州縣常困于文牘煩多,人民則苦于追賦之急?!逼洹敖洕恼隆比歉鶕?jù)經濟生產、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而寫的。入仕前的39篇和入仕后的81篇都直接或間接為解答經濟問題而作,這是經濟應用文不同于文學寫作的特質。身為平民時,從起筆的《論貧》到《雜議》8篇,再到《本朝政要策》等20篇經濟文章,均攸關國計民生。身為中央和地方官員時,從批判橫征暴斂的《時俗辨》到代皇上立言的《勸農詔》,再到《隆平集》中的傳記三司使《丁謂》等,無一不是應理財工作之需而寫的遵命文章。這類經濟應用文的寫作一律堅持“創(chuàng)新生產”和“高質生產”。它在文章形式和內容上表現(xiàn)為六個方面。

    (一)言語簡約

    這是經濟文章寫作在形式上的第一條經濟法則。《宋史》本傳稱:“曾鞏立言于歐陽修、王安石間,紆徐而不煩,簡奧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彼袣W陽修的“簡而有法”(《尹師魯墓志銘》),自律應用文“其言至約”(《南齊書目錄序》),即要用簡約的文字表達繁豐的意思。如《為治論》:“復農于田,復士于學,復官于職,復兵于耕,復佛老于無,以正民之業(yè),制禮節(jié)用以養(yǎng)民之財,修仁義之施以教民之俗,先王之法度,大者不過乎此?!弊髡咭耘疟?、對偶覆蓋農、學、官、兵、教,概括“正民之業(yè)”“養(yǎng)民之財”“教民之俗”,將內涵繁豐的先王法度濃縮成一句,足見其言語簡約之非凡功底。再看《隆平集》核字省句,將文字之簡、敘事之約和內容之博結合起來,集中體現(xiàn)了以少勝多的文風。

    (二)結構謹嚴

    這是經濟文章寫作在形式上的第二條經濟法則。所謂最經濟的筆墨不單指簡約的文句,而且指周密的章法。典型實例是同題異體的《救災議》和《越州趙公救災記》。先看曾鞏50歲時在京師寫的《救災議》,該文體現(xiàn)了“論”體文善于開合的“總分型結構”。開篇舉綱:“百姓患于暴露,非錢不可以立屋廬;患于乏食,非粟不可以飽?!苯又鴱埬?,抓住“錢”和“粟”做文章,提出“以錢與粟一舉而賑之,足以救其患,復其業(yè)”。文章先破后立,上下呼應,“其剖析利害處最分明”(茅坤評語),最后歸結到救災必須“越拘攣之見,破常行之法”。再看曾鞏61歲在明州寫的《越州趙公救災記》,該文體現(xiàn)了“記”體文的“層進型結構”范式。文章主題定為贊揚趙抃救災的“法”和“仁”值得“示天下”“以傳后”;選材則取“事先調查、進行救濟、平抑糧價、周濟傭工、放手貸款、設置病區(qū)、隨時埋葬”等七項以示“法”,又取“憂其眾相蹂”、“憂其且流亡”、收養(yǎng)所棄男女、關心瘟疫病人、延長救濟期限、責任獨自承擔、出錢資助病人等七項以示“仁”。全篇組材既有縱向安排,又有橫向展示,更有綜合概括。末尾將趙公“在越”“一時”的救災措施提升到天下后世以便“使吏之有志于民者”師法其“荒政”。其結構特點,用作者自己的話說:“經營綏輯先后終始之際,委曲纖悉,無不備者。”借茅坤的評語來說:記事“絲理發(fā)櫛,而無一不入于機柕,及其髻總”。

    (三)體式多變

    這是經濟文章寫作在形式上的第三條經濟法則。所謂最經濟的文章體式,一要“其體至備”(《南齊書目錄序》),像百貨對百客那樣,適應讀者的多種胃口;二要“常中有變”,尋找最簡練的“變體文章”。曾鞏的120余篇“經濟文章”采用了十幾種體裁:論議11篇,記14篇,詔策21篇,奏疏10篇,銘志2篇,祈文46篇,書序2篇,書信1篇,制誥4篇,會要2篇,史傳若干篇。這些經濟應用文體,或向朝廷奏疏獻策,或代皇上制誥下詔,或揭貪官暴斂,或記清官濟民,或向權臣議錢,或向師友建言,或為賢士銘志,或為百姓祈天,或受國命修史,都是應對社會各階層的“文差”而適體寫作。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曾鞏繼承韓愈的“以文為詩”,遵照恩師歐陽修“文章以外,詩思尤精”(《六一詩話》)的教導,寫有變體文章——古詩、律詩10余首,如《讀書》《食梨》《追租》《地動》《喜雨》《喜雪二首》《再賦喜雪》《豐年有高廩》《多雨》《喜晴》等。這些詩寄寓著作者對天災人禍的憂愁和對豐年有望的喜悅。典型例子如《地動》寫自然天災對民生的嚴重破壞:“地乘是氣亢于下,震蕩裂拆乖其常。齊秦晉代及荊楚,千百其堵崩連墻。隆丘桀屋不自定,翩若猛吹搖旌幢。生民洶洶避無所,如寄厥命于湖江?!薄蹲纷狻穼懮鐣说湆r民的殘酷剝削:“今歲九夏旱,赤日萬里灼。陂湖蹙埃壒,禾黍死磽確。眾期必見省,理在非可略。謂須倒廩賑,詎止追租閣?!薄蹲x書》寫自己耕讀期養(yǎng)家糊口、培育四弟九妹的艱難:“荏苒歲云幾,家事已獨當。經營食眾口,四方走遑遑?!边@些詩歌以最經濟的變體文章抒發(fā)了作者的經濟情懷。

    (四)意旨純正

    這是經濟文章寫作在內容上的第一條經濟法則。意旨是文章的靈魂,實行“高質生產”的根本在于思想的純正。《戰(zhàn)國策目錄序》聲言:“邪說之害正也,宜放而絕之?!碧柗Q“醇儒”的曾鞏雖然博采百家,但總體上是以儒家理念作為指導經濟文章的基準。《唐論》贊賞成、康以前的“先王之治”:“由唐、虞之治五百余年而有湯之治,由湯之治五百余年而有文、武之治,有文、武之治千有余年而始有太宗為之君。有天下之志,有天下之材,又有治天下之效,然而又有其未備也,不得與先王并而稱極治之時?!毖蕴铺诘呢懹^之治與先王之治不能“并而稱”。《為治論》講修先王之治并非要恢復三代時的一切制度,而是根據(jù)實際有所損益:“因今之器,順今之變以行之,歸之乎不失其所為之本?!薄端问贰ぴ杺鳌肥銎湮摹氨驹戳洝?。他強調修先王之治必須遵守六經,“其法已行,其效已見,告后之人取而則之者,六經是也”??梢姡裱傲洝钡幕纠砟畛蔀樵柦洕枷氲母境霭l(fā)點。

    (五)事料典型

    這是經濟文章寫作在內容上的第二條經濟法則。精通經史的曾鞏,其文章皆“因事而發(fā)”(曾肇《行狀》),他的“經濟文章”常稽古征經,以典型而豐厚的史實作為立論的依據(jù)。其《議倉》《議錢》《議酒》《議茶》都能講出倉、錢、酒、茶的悠久歷史,借故實發(fā)當今之感慨?!蹲h經費劄子》《再議經費劄子》更以古今一系列無可置疑的具體數(shù)據(jù)做算賬式的論證,凸顯經濟文章的數(shù)據(jù)化特性。再如,僅252字的《財用》短小精悍,講了當今“國用民力”不足的三個原因(農業(yè)遭水旱之災,商業(yè)受國家專賣限制,軍隊冗員太多)和節(jié)用裕民的三條措施(豐年做好儲備,促進商品流通,精簡軍隊)之后,接著對應地舉出三件史實(“昔堯湯水旱而民無捐瘠者,備先具也。唐大瀝后,國費能給者,劉晏輩利商轉貨也。兵貴精,昔曹公以五千敵眾萬,故冗食可省也?!保┙o予力證,其事理結合、上下勾連的緊密度,達到經濟文章內容貫通的極致。

    (六)情感中和

    這是經濟文章寫作在內容上的第三條經濟法則。曾鞏在《南齊書目錄序》中主張“文足以發(fā)難顯之情”,在經濟文章中如何以情動人呢?考慮經濟文章多是對朝廷、君王、權臣、州縣官、士大夫的理財建言,必須遵循“和氣生財”的常理作文。其《唐論》一文縱觀1600年,點贊唐太宗“有天下之志”“有天下之材”“有治天下之效”后,轉而說太宗之“武”“盛”與“先王之治”相比,不足稱道。末尾說:“故述其是非得失之跡,非獨為人君者可以考焉,士之有志于道而欲仕于上者可以鑒矣?!弊髡弑荛_直斥君王,而委婉地表白君與士均以史共鑒?!蹲h經費劄子》《再議經費劄子》接連以謙恭和藹的口氣獻策:“臣誠不自揆,敢獻其區(qū)區(qū)之愚,惟陛下裁擇?!薄肮食几乙蚬偈?,以講求其損益之數(shù),而終前日之說以獻,惟陛下財擇?!辟|言之,曾鞏“發(fā)難顯之情”總是體現(xiàn)他臧否必究經義,持論中庸平和、辭醇氣厚、一派溫良恭儉的儒者風貌。

    同時,與寫作要“創(chuàng)新生產”和“高質生產”相對應,閱讀要“增值消費”和“再度生產”。寫作的精神產業(yè)性質不言自明,閱讀要“專力盡思”(《學舍記》)、“又創(chuàng)己意”(《南齊書目錄序》)、“發(fā)明吾道”(《賀提刑狀》),實為一種“長精神”(《書閣》)的勞動。閱讀的增值消費反過來又刺激和推動寫作的精神生產。原來文章寫、讀是精神產品的“一度生產”(寫)、“再度生產”(讀)、“三度生產”(寫)、“四度生產”(讀)的持續(xù)不斷的螺旋循環(huán)流程,其文章產品在交換傳播中作為特殊商品又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的二重性。曾鞏打破“文不理財”的舊傳統(tǒng),意識到“文章要為稻粱謀”。無論寫作或閱讀都要追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古代早有“潤筆”之雅稱(出自《隋書·鄭譯傳》),稿費或為官府賞賜,或為貴人酬謝。宋代出臺了“潤筆”法規(guī)。沈括《夢溪筆談》卷二記載:“內外制凡草制除官,自給諫、待制以上,皆有潤筆物?!彼抉R光修成《資治通鑒》,宋神宗給予銀絹、對衣、腰帶、鞍轡等酬勞。曾鞏應邀著文是否收取“潤筆”尚缺文獻實證。其《俸祿》卻講宋太祖“定俸互之制,修益俸之令。……欲吏之有余而無內顧之憂,然后于義德備焉”。執(zhí)事的士大夫文人當然講究“文價”。周楚漢認為:“文章理財可以贏得兩個雙利效果,即文章經濟自身發(fā)展與國民經濟發(fā)展雙利和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雙利?!盵7]作者和讀者先要在經濟上解決生存問題,然后才能在精神上生產(寫)和再生產(讀)文章。良好的文章經濟環(huán)境促進文章生產力的發(fā)展。文章的生產、分配和消費要遵循文章經濟運行的規(guī)律。依據(jù)社會需求從事生產,依據(jù)行業(yè)分工進行分配,依據(jù)不同讀者分類消費。不論古代或現(xiàn)代,文章經濟成為調節(jié)文章行業(yè)的杠桿[8]。

    五、“經國濟世”是曾鞏文章經濟學的靈魂

    “經濟”一詞有窄寬淺深的多重含義:在西方來源于希臘文的oikonomia,原意是家庭經濟的管理;在東方古漢語里則超越家庭,內蘊“經邦濟民”之意,即把世道經營好?!拔恼陆洕鷮W”作為對文章文化這種精神產品生產、分配、消費的管理學,其靈魂必然是“經國濟世”。曾鞏的“文章經濟學”具備了經濟哲學、政治經濟學的初創(chuàng)基因。

    (一)曾鞏經濟文章中的“經濟倫理哲學”

    堪稱哲學論著的曾鞏《洪范傳》有如下涉及“經濟哲學”的深刻見解:“人道莫急于養(yǎng)生。”“先王之治,使百姓足于衣食,遷善而遠罪矣?!薄胺舱酥?,既富之,然后可以責善?!币庵^先解決物質生活的富足問題,然后才能解決精神生活的向善問題。顯然,曾鞏繼承了孔子的“富而后教”和曾子的“德本財末”的經濟倫理哲學觀。《敘盜》:“養(yǎng)之既足,導之既明,則為盜者知恥而自信。”亦可印證?!都臍W陽舍人書》提出了“蓄道德而能文章”的寫作倫理,指明史傳善惡并書,銘志書善不書惡,關鍵看所托的作者能否“盡公與是”,做到“辨之不惑,議之不徇”?!捌堊欀侨?,則書之非公與是,則不足以行世而傳后?!比纭抖德试河洝贰斗謱幙h云峰院記》皆受請托而寫,但曾鞏嫉惡揚善,不做阿諛之辭,全以道義為旨歸。又如《庫部員外郎知臨江軍范君墓志銘》贊揚范端:“天下之主財利者,方務于急聚斂,治民者以立聲威為賢,交四方之賓客者,又往往響意于卑辭貌煩饗燕贈送之禮,以其故能傾士大夫,以干天下之譽。君乃獨推息民教化之意,以簡易自守。”再如《贈職方員外郎蘇君墓志銘》,是曾鞏應蘇軾之請,為其祖父蘇序作銘,對“行甚高,而不為世用”發(fā)出不平之鳴,贊揚傳主“三世皆不仕,而行義聞于鄉(xiāng)里”,輕財好施的品格,凸顯其“終化鄉(xiāng)邦,學者莘莘……擅名文章,震動四方”的功德??梢?,曾鞏既反對“欲褒揚其親而不本乎理”的虛夸,又堅持“有功德材行志義之美者,懼后世之不知,則必銘而見之”??梢娫柕拇_“盡公與是”,堅守“義重于利”的文章倫理哲學。

    (二)曾鞏經濟文章的“政治經濟學”特性

    “政治經濟學”主要研究的是社會生產、資本、流通、交換、分配和消費等領域的經濟活動、經濟關系和經濟規(guī)律。曾鞏處在積貧積弱的宋王朝,面對內憂外患,深感冗官冗兵冗費帶來的沉重經濟負擔已演變?yōu)橛绊懮鐣捕ǖ恼螁栴}。作者身為布衣時,位卑未敢忘憂國,入仕后的25年更加恪盡職守,奉行仁政。他半個世紀所寫的120余篇經濟文章,如前期的《本朝政要策》和后期的《議經費劄子》等,覆蓋社會各行各業(yè),緊扣“政要”二字,無論是重農說、通商說、節(jié)用說、賑災說,抑或是貨幣文、基建文、評佛文、祈天文,無不超越家庭經濟管理,無不攸關國計民生,全“為百姓長計”,全“為公家長計”,展現(xiàn)出作者憂國憂民的政治視野。這使曾鞏的經濟文章升格為“政治經濟文章學”。

    (三)曾鞏文章經濟學的社會實踐品格

    曾鞏入仕前在鄉(xiāng)野和入仕后在京師發(fā)表的經濟策論,局限于理財建言,還得不到朝廷的賞識,缺乏實施的政權后盾,社會影響力不大。然而,在他轉徙多地擔任地方官的10年間,則憑借手中的有限權力,積極支持熙寧王安石變法,踐行其經濟改革、社會救濟的思想。通判越州時,制止攤派征款,貸給災民糧錢,修浚鑒湖和廣德湖;知齊州時,施行募役法和水利法,節(jié)用勞力疏河,修筑城北水門,建立保甲制度,依法懲辦惡盜;知襄州時,修治宜城長渠,釋放百余輕犯;知洪州時,果斷撲滅瘟疫,辦理軍隊食宿,建祠旌彰先賢;知福州時,廢除二座盤剝的佛寺,杜絕佛徒行賄,制止太守與民爭利,平息私鹽私錢禍亂,改革“勞人”“費財”的荔枝進貢舊制;知明州時,省費省工修筑城墻,恢復義倉安民制度。以上這些經濟改革措施,力促百姓的利益最大化,國家財政浪費的最小化,旨在實現(xiàn)富民以安邦的目的,其社會影響力并不小。這些都彰顯了曾鞏文章經濟學的實踐品格。

    總之,曾鞏的“文章經濟學”建樹,在宋代乃至古代的經濟思想史上應有一定的席位。當代,建構有中國特色的“文章政治經濟學”,需要融通這個寶貴的經濟文化資源,通過科學的揚棄,從曾鞏的經典性經濟文章中尋找支撐點,去吸取有借鑒意義的精神營養(yǎng)。

    ① 本文所引曾鞏文章均出自陳杏珍、晁繼周點?!对柤罚ㄖ腥A書局1984年版),出處不再一一另注。

    [1] 李震.曾鞏年譜[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7.

    [2] 曾鞏集[M].陳杏珍,晁繼周,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4.

    [3] 王瑞來.隆平集校證[M].北京:中華書局,2012.

    [4] 張伯行.唐宋八大家文鈔:卷1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47.

    [5] 高國藩.論曾鞏詩及其民本思想[J].撫州師專學報,1995(3):7–11.

    [6] 譚家健.曾鞏的救災理念與實踐[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08(5):63–65.

    [7] 周楚漢.文章經濟論[J].江西社會科學,2000(11):93–97.

    [8] 曾祥芹.說文解章[M].青島: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05:573–589.

    The Discussion on ZENG Gong's Article Economics

    ZENG Xiangqin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 China)

    Article Economics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between Article Studies and Economics. It is not only a branch of Applied Economics but also a branch of Article Sociology. ZENG Gong has 120 articles on economy, among which economic thoughts include eight items: emphasizing agriculture and enriching the people, benefiting the people through commerce, saving money, benefiting the people through disaster relief, benefiting the people through money policy, ensuring the people through the infrastructure, commenting Buddhism and worrying about the people, and praying for the people. The economic rules of his writing also include eight items: simple words, rigorous structure, various styles, pure intention, typical cases, neutralized emotion and beneficial for writing and reading, which highlights the value production of article. “Economizing the country and the world” is the soul of ZENG Gong's Article Economics. It contains both economic ethics philosophy and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has more social practice character.

    ZENG Gong; Article Economics; Article Economics Thoughts; economic rules of writing and reading; economizing the country and the world

    F069

    A

    1006–5261(2021)01–0093–09

    2020-05-11

    曾祥芹(1936―),男,湖南洞口人,教授。

    〔責任編輯 劉小兵〕

    猜你喜歡
    曾鞏文章經濟
    “林下經濟”助農增收
    增加就業(yè), 這些“經濟”要關注
    民生周刊(2020年13期)2020-07-04 02:49:22
    細致入微的描寫讓文章熠熠生輝
    學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曾鞏生平
    美文(2018年20期)2018-10-23 05:52:30
    放屁文章
    小處著眼,寫大文章
    四月,是你的謊言
    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華人時刊(2018年23期)2018-03-21 06:26:00
    曾鞏猜字
    做好深化國企改革大文章
    漳州市| 红河县| 略阳县| 贺兰县| 大石桥市| 峡江县| 普宁市| 惠州市| 沙湾县| 天水市| 萝北县| 将乐县| 德安县| 桓台县| 邳州市| 余庆县| 白河县| 名山县| 濮阳市| 武陟县| 湟中县| 盘锦市| 高要市| 鹿泉市| 金沙县| 辛集市| 远安县| 昭通市| 揭阳市| 景泰县| 南漳县| 海淀区| 龙井市| 法库县| 南投市| 孝感市| 深圳市| 临颍县| 博爱县| 定州市| 长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