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超
(確山縣人民醫(yī)院放射科,河南 確山 463200)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感染造成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傳染性,可經直接接觸、飛沫等途徑傳播[1],該病多為亞急性起病,臨床多有咽痛、頭痛、咳嗽等癥狀,病情長期發(fā)展易損傷機體多系統(tǒng)、多器官,誘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因此早期有效診斷與治療至關重要??股厥悄壳芭R床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主要手段,其具有良好改善效果,但明確疾病發(fā)展情況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2]。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斷手段繁多,如血清MP-lgM抗體、支原體培養(yǎng)、胸部CT等,其中血清MP-lgM抗體檢測等待時間較長,支原體培養(yǎng)檢測要求較高,胸部CT射線輻射劑量較高,故其應用均存有一定局限[3]。胸部數字X線檢查是由普通X線改進而來,其具有X線曝射劑量低,影像清晰度高等優(yōu)勢,可有效觀察病變發(fā)生與發(fā)展情況,為臨床診治提供依據[4]。但該診斷方式對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診斷價值及特征相關報道較少,鑒于此,本研究以79例高度疑似肺炎支原體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對其分別進行胸部數字X線檢查、血清MP-lgM抗體或支原體培養(yǎng)檢查,探討胸部數字X線檢查對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診斷價值及特征,為臨床診治提供有效指導。
選取確山縣人民醫(yī)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高度疑似肺炎支原體肺炎患者79例,男47例,女32例;年齡19~61歲,平均(40.31±3.22)歲;體重指數(BMI)18~25 kg·m-2,平均(21.56±2.11)kg·m-2;其中初中及以下學歷16例,高中學歷28例,??萍耙陨蠈W歷35例。
納入標準:均符合《成人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治專家共識》[5]中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斷標準;伴有咽痛、頭痛等癥狀;均無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均知情本研究,且自愿簽署同意書。排除條件:合并惡性腫瘤;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合并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惶幱诓溉榛蛉焉锲趮D女;精神障礙,交流異常。
應用美國GE公司生產的Revolution XQ/i數字化X線拍片機對患者胸部進行檢查,設定最佳曝光條件與相關影像參數后,攝取患者胸部正位像,注意檢查過程中需囑咐患者保持肢體不動,減少照射次數與劑量;由2名經驗豐富的影像科醫(yī)師獨自檢閱胸片,重點觀察肺內病灶分布、病灶形態(tài)、病灶密度、肺間質與胸膜形態(tài)、支氣管血管四周間質浸潤、肺不張、胸腔積液等情況,針對疑義圖像,需經探討后得出最終結論。
數字X線檢查結束后,行血清MP-lgM抗體或支原體培養(yǎng)檢測,血MP-lgM抗體滴度>1:160或鼻咽抽吸物內檢出肺炎支原體則判定為陽性,將血清MP-lgM抗體或支原體培養(yǎng)檢測結果作為“金標準”,評估數字X線診斷的靈敏度[靈敏度=真陽性/(真陽性+假陰性)]、特異度[特異度=真陰性/(真陰性+假陽性)]、準確度[準確度=(真陽性+真陰性)/總例數]、陽性預測值[陽性預測值=真陽性/(真陽性+假陽性)]、陰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真陰性/(真陰性+假陰性)],并分析胸部數字X線片診斷肺炎支原體肺炎的影像學特征。
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一致性采用Kappa檢驗(Kappa>0.75表明一致性極好,0.4~0.75表明一致性較為理想,<0.4表明一致性差),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79例高度疑似肺炎支原體肺炎患者,31例確診為肺炎支原體肺炎,占39.24%,其中19例經血清MP-lgM抗體確診,12例經支原體培養(yǎng)確診。
79例高度疑似肺炎支原體肺炎患者,胸部數字X線片診斷肺炎支原體肺炎32例(真陽性29例、假陽性3例),非肺炎支原體肺炎47例(真陰性45例、假陰性2例)。
依據血清MP-lgM抗體或支原體培養(yǎng)檢測結果,胸部數字X線片對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斷靈敏度為93.55%(29/31),特異度為93.75%(45/48),準確度為93.67%(74/79),陽性預測值為90.63%(29/32),陰性預測值為95.74%(45/47)。胸部數字X線片診斷結果與血清MP-lgM抗體或支原體培養(yǎng)檢測結果具有極好的一致性(Kappa=0.868)。見表1。
表1 胸部數字X線片與血清MP-lgM抗體或支原體培養(yǎng)檢測結果比較 例
經胸部數字X線片診斷為肺炎支原體肺炎29例患者中,10例(34.48%)為單肺病變,19例(65.52%)為雙肺病變。29例患者中,16例伴有葉性分布實變影:肺內可見大片狀陰影,陰影密度不均,邊緣相較模糊;8例伴有支氣管血管束周圍浸潤:肺部可見紋理增加,紋理邊緣相較模糊,伴有網狀陰影,且肺門四周可見片狀陰影,淋巴結存在增大表現;5例伴有結節(jié)樣小氣腔實變:肺內可見小斑片狀陰影,陰影多相互聚集,且密度不均;所有患者均無肺不張、胸腔積液表現。
肺炎支原體肺炎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感染性疾病,其主要因肺炎支原體感染所致,好發(fā)于兒童,具有較高病發(fā)率[6]。該病可經飛沫傳播,具有病情發(fā)展緩慢、病程長等特點,若未及時治療易損傷胃腸道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及中樞系統(tǒng)等,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增加臨床治療難度[7]。目前臨床治療肺炎支原體肺炎多采用退熱、霧化、抗生素等對癥治療措施,而準確診斷疾病對指導臨床治療至關重要,因此臨床需探尋準確診斷方式,為臨床診治提供參考。
本研究結果顯示,依據血清MP-lgM抗體或支原體培養(yǎng)檢測“金標準”,胸部數字X線片對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3.55%、93.75%、93.67%、90.63%、95.74%,且其診斷結果與血清MP-lgM抗體或支原體培養(yǎng)檢測結果具有極好的一致性,表明胸部數字X線片診斷肺炎支原體肺炎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分析原因在于,血清MP-lgM抗體或支原體培養(yǎng)檢測是現階段臨床判斷肺炎支原體肺炎重要依據,其兩者雖具有較高診斷準確性,但前者檢測需等待8 d以上,后者實驗要求較高,一般實驗室較難開展,故兩者均不利于早期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斷[8-9]。隨著影像學技術的發(fā)展,數字X線檢查逐步應用于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斷中,其相較普通X線,具有X線曝光劑量低、動態(tài)范圍寬、后期處理技術佳等優(yōu)勢,且可清晰觀察肺內結構,進而可有效評估病變發(fā)展與發(fā)展情況[10]。因肺炎支原體入侵機體后易感染伴有纖毛的呼吸道上皮,且易于支氣管上皮處繁殖,故支氣管易受由淋巴細胞、漿細胞等組成炎性細胞浸潤,進而導致支氣管呈增厚、水腫表現,同時炎性延伸至小氣道、血管四周間質,易造成支氣管血管四周呈間質性浸潤表現,因此肺炎支原體肺炎影像學表現多以葉性分布實變影、支氣管血管束周圍浸潤、結節(jié)樣小氣腔實變等為主[11-13]。而本研究經胸部數字X線片診斷的29例患者,分別具有上述影像學特征,故胸部數字X線片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可判斷疾病情況,但與“金標準”相比較,仍有5例患者出現漏診、誤診情況,這可能是因患者病情處于最早期,炎性浸潤尚未蔓延至肺部所導致,因此臨床判斷疾病發(fā)展不可單一依靠影像學診斷手段,需結合臨床表現、實驗室白細胞計數檢查等綜合評估,以提高診斷準確性,便于早期治療[14]。同時經臨床實踐發(fā)現,肺炎支原體肺炎與病毒性肺炎數字X線影像學特征較為相似,故臨床診斷時需將兩者有效區(qū)分,避免誤診情況[15]。但本研究并未探討胸部數字X線片對肺炎支原體肺炎與病毒性肺炎的鑒別價值,且未將其與其他影像學診斷結果進行對比,同時因入選樣本量較少,故研究結果存在一定局限性,而臨床仍需對上述問題進行有效探討,并擴大研究樣本量,證實本研究結果真實性。
綜上所述,胸部數字X線片對肺炎支原體肺炎診斷具有較高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可為臨床診治提供有效指導。